拜見幽默遊記作家布萊森

2020-12-11 新華社新媒體

拜見幽默遊記作家布萊森

桂濤

比爾·布萊森作為英文作家,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他是美國人,在英國生活40年,出了好幾本幽默遊記。

在英美,幾乎每一家書店的暢銷書書架上,都能輕鬆找到布萊森的書。他是當今英語世界最多產、最幽默的作家之一,寫作風格受到眾多英語學習者喜愛和模仿。

拜見布萊森那天,英國首都倫敦遭遇極寒,飄著雪花。記者和來自中國一個英語遊學營的學員們一起去「朝聖」,一路上遐想布萊森今後在他的自傳中會如何描述這一天……

布萊森筆耕不輟,緣於「海妖之歌般的蠱惑」,誘他一次次上路:他在英國寫《小島札記》,在美國寫《失落的大陸》,在澳大利亞寫《走遍「烤焦國」》,連原本不想記錄的阿巴拉契亞山小徑之旅都寫成暢銷書《林中遠足》。

布萊森蓄著大鬍子,坐沙發上。他的書在一些地方譯為「俏鬍子」系列,那標誌性的鬍子仿佛藏著故事。他說話輕聲細語、溫文爾雅,透著英國紳士的和善友好,與他字裡行間美國式的冷眼觀察、不留情面的諷刺挖苦大相逕庭。

英語遊學營的學員有10歲孩子,也有英語教師,向布萊森提問:「如何學英語?」「有一年空閒時間去什麼地方旅行最好?」「你最喜愛的國家是哪個?」布萊森一一回答,與每個人合影、寒暄。

遊學營由中國某場英語演講比賽冠軍夏鵬率領,而他從大學開始讀布萊森的書,如今教授英語。夏鵬說:「布萊森的文字靈快生動,不似英文課本裡呆板的語法造句;靈動中卻又不乏工整,是英文學習的上佳材料。」

我問,寫作的秘密何在?布萊森回答:「寫作時,我想像中的閱讀對象不是廣大讀者,而是我的某個好朋友;我在給他寫信,告訴他自己看到的……」

布萊森說,每本書開頭幾頁最難寫,因為要找一種「對話」的感覺,所以每次都要反覆修改第一稿,刪掉過於辛辣的諷刺,讓文風隨意一些。為了讓遊記更幽默,他有時會誇大所見所聞,底線是「讓讀者意識到那是誇張」。

布萊森長住英國,《小島札記》被英國讀者推選為「最能傳達英國靈魂的作品」。問他怎麼看英國決定脫離歐洲聯盟,他直言那是錯誤。

他說,從一個島國發展為一個世界性的國家,英國在語言、人種、服飾、生活方式等一系列領域的多樣性是魅力所在,是大家想來這個國家的原因,「而現在英國決定把這一切拋棄」。

問布萊森是否會寫「脫歐」後的英國。他說,擔心這樣的書會讓人鬱悶壓抑,因為他無法就這一主題開玩笑,挖苦英國。(完)(新華社專特稿)

註:作者是新華社駐倫敦記者。

相關焦點

  • 拜見幽默遊記作家比爾·布萊森 透露寫作奧義
    比爾·布萊森作為英文作家,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他是美國人,在英國生活40年,出了好幾本幽默遊記。在英美,幾乎每一家書店的暢銷書書架上,都能輕鬆找到布萊森的書。他是當今英語世界最多產、最幽默的作家之一,寫作風格受到眾多英語學習者喜愛和模仿。
  • ...幽默作家也將被人工智慧取代」——訪《萬物簡史》作者比爾...
    新華社倫敦2月28日電專訪:「幽默作家也將被人工智慧取代」——訪《萬物簡史》作者比爾·布萊森  新華社記者桂濤 趙朗圻  「機器人作家將寫出比人類作家更好的書,即使我這樣的幽默作家也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 比旅行更深入其境的,是跟上這位遊記作家筆下的英式冷幽默
    文學報非虛構作家比爾•布萊森作品著名非虛構作家比爾•布萊森的新著《通往涓涓細流之路》中文版,近期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布萊森1951年出生於美國艾奧瓦州,曾任職於倫敦《泰晤士報》與《獨立報》,同時也為《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誌》等撰文。
  • 《布萊森英語簡史》:最八卦的英語百科全書
    ,從10億英語學習者中脫穎而出;《布萊森英語簡史》重裝上市!這一切,《布萊森英語簡史》都可以回答你!    聞名世界的文化觀察大師比爾•布萊森扒完《萬物簡史》再揭英語老底!在《布萊森英語簡史》一書中,比爾•布萊森搖身一變,化身語言歷史學家,談古道今、旁徵博引,對世界上頭一個成功的營銷案例——英語——空前大起底。
  • 一百年前的日本專欄作家如何寫中國遊記
    一大批日本作家紛紛湧向中國,包括大正時代知名作家芥川龍之介、唯美派大師谷崎潤一郎、日本東洋史學京都學派開山人內藤湖南、大正文學代表人物佐藤春夫、大正時代「中國通」村松梢風。那麼,他們會如何在日本報紙上書寫中國遊記呢?
  • 英語菜鳥走世界 童話作家寫遊記
    《童話作家&英語菜鳥世界行》  帶著好奇的心態,我閱讀了周銳先生的新作《童話作家&英語菜鳥世界行》。  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的《童話作家&英語菜鳥世界行》(以下簡稱《世界行》),目前已出版《羅浮宮勝利大逃亡》《日內瓦的三條半腿》《拜訪南半球的老樹王》《尋找山湖中的魔戒》四本。在這些遊記作品中,作者以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了自己在歐洲和紐西蘭的生活經歷和旅行見聞,文字簡潔、凝練,充滿畫面感和幽默感,體現了特有的周式風格,滿足了我的閱讀期待。
  • 可能是世界上最刻薄的幽默作家了吧
    可能是世界上最刻薄的幽默作家了吧 文/ 食指 編輯/ 食指 在看完了詹姆斯·瑟伯(我估計你們不知道,我還是說下吧,上個世紀上半葉最著名的幽默作家惹)的幾本著作之後,有點饑渴的我開始全網搜羅美國幽默作家。
  • 重尋文人遊記傳統的努力 ——讀《賈平凹遊記》
    北嶽文藝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賈平凹遊記》,收入了賈平凹先生所寫的三十八篇遊記作品,從藝術風格角度著眼,這些散文作品皆是承續文人遊記傳統的典範。作為當代文壇上少有的,兼擅小說與散文兩種文學體裁,並在散文創作方面有著深厚積澱的作家,賈平凹的一個突出特質在於,他的散文作品既與多數小說家「玩票」式的散文寫作不同,也有別於張中行、楊絳等人的「學者之文」,更非時下所流行的那種套路化的抒情散文或故弄玄虛的囈語散文,而是始終帶有鮮明的「文人之文」的印記。
  • 遊記文學作家簡·莫裡斯:她從未停止對城市的行走和書寫
    她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曾擔任《泰晤士報》和《衛報》的記者,在1953年獨家報導了英國探險隊首次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壯舉,後來轉行為自由記者和作家,寫過兩本小說,其中《哈弗的最後來信》還入圍1985年布克獎短名單(玩票似的)。
  • 古怪遊記成熱門暢銷書(圖)
    古怪遊記成熱門暢銷書(圖)   書名:來給貓頭鷹做糖尿病檢查(LET'S EXPLORE DIABETES WITH OWLS) 作者:戴維·塞達裡斯 出版者:美國利特爾-布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4月  美國特約撰稿人 顧 宸  在《紐約時報》精裝非小說類排行榜上,利特爾-布朗公司出版的幽默作家戴維
  • 行萬裡路 撰遊記文
    —— 解析著名作家王曉廉遊記散文集《大美興凱湖》《水闊天高》作者:龍 雨因為,為這兩部散文遊記攝影的能人、高手的攝影技巧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三、作家的氣質決定其作品的高度讀完的王曉廉先生的兩部遊記:《大美興凱湖》、《水闊天高》。然而,它所帶來的影響和對我個人的意義,卻遠沒有結束。期間,感觸良多,收穫亦然。
  • 自古以來只有官員拜見學者,沒有學者拜見官員的道理
    自古以來只有官員拜見學者,沒有學者拜見官員的道理文|葛佳男2007年武大首屆作家班的22位作家準備捐款給劉道玉建一座銅像,劉道玉憶稱校方以「校園沒有合適的地方」拒絕了。對這一切,劉道玉顯得平靜。2007年,文化學者易中天回母校武大演講。
  • 指南| 書單:他是寫遊記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旅行作家
    他穿越了至今仍然戰亂頻繁的非洲,穿越了孕育人類文明的兩河流域,穿越了他流淌著血液的印度……在他的遊記中,這些地區複雜的矛盾衝突被毫不遮掩地展現出來,讓我們得以看到一塊塊被遺忘的大陸的文明與痛苦。或許在中國,奈保爾最出名的作品是《米格爾街》以及他的旅遊文學「印度三部曲」——《幽黯國度》、《受傷的文明》及《百萬叛亂的今天》。
  • 錢塘江遊記述論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遊歷於錢塘江畔,他們或發登山臨水之妙言,或抒觀江泛舟之情懷,所成遊記不僅為錢塘江注入文化底蘊,更具有很高的文獻與文學價值。這些賦、序、書信等遊記文本甚夥,但卻散落於各類書籍中,缺乏系統專門的整理與研究。且目前學界對地方性遊記的研究處於相對缺失狀態。
  • 只有官員拜見學者,沒有學者拜見官員的道理
    如果用這副對聯來形容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我覺得最為合適,因為他始終秉承一個信念,一個讓他不惜被免職的信念——只有官員拜見學者,沒有學者拜見官員的道理。後來導師胡國瑞告訴易中天,當年他希望就此事打電話約見劉校長,劉校長則在電話的另一頭說:「自古以來只有官員拜見學者,沒有學者拜見官員的道理。你不用過來,我去見你。」二〇〇七年,易中天回母校演講的時候提到了這件事,並介紹了這位改變他命運且已離任20年的老校長:「沒有劉校長,我的命運將是什麼樣,誰也說不好。可以說,沒有當年的他,也不會有今天的我。」
  • 酷我音樂《榜樣閱讀》張若昀秒變段子手 講冷笑話盡顯幽默
    「幽默不僅可以悅己悅人更是一種全世界共通的語言。幽默是一種境界,無關富貴與貧賤。幽默更是一種智慧,能給熱愛生活的人、投身事業的人,創造更廣闊的奮鬥空間。」這句話是青年實力派演員張若昀,在上周四酷我音樂《榜樣閱讀》節目上,對於「幽默」的解讀。
  • 黑人作家用黑色幽默揭開美國社會的矛盾和虛偽
    近日揭曉的2020年布克獎上,來自蘇格蘭的作家道格拉斯·斯圖爾特憑藉處女作《夏奇·貝恩》拔得頭籌。「黑馬」得主的出現令人不禁聯想到四年前,美國黑人作家保羅·比第也是憑藉一部風格奇特的《背叛》出奇制勝,擊敗諾獎及兩度布克獎得主庫切,拿下2016年布克獎。作為一部喜劇文學,《背叛》有足夠猛烈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