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不一樣的「你」 臺灣青年暑假大陸行嗨翻天

2020-12-12 中國臺灣網

        

了解更多兩岸青年暑期交流活動,關注青年公社2017暑期交流季專題

  中國臺灣網9月5日訊 「大陸之行臺灣青年最期待去哪裡?」「在大陸實習臺灣青年最嚮往的行業是什麼?」「大陸暑期體驗帶給臺灣青年怎樣的感覺?」……這個夏天兩岸青年交流的「熱度」被點燃,它飽含著四川特有的「辣」、福建地域的「緣」、陝西祖地的「根」、湖南品牌的「視」、貴州文化的「彩」、北京都市的「韻」,兩岸青年相聚在大陸各個省市,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成為彼此最珍貴的記憶。

  接觸大陸文化——「發現自己跟幾千年前的歷史和人文是貫通的。」

  人物一:張元昆 臺灣客家青年學生

  地標:陝西

  參加活動:「祖地尋源」兩岸客家青年學生重走客家遷徙路廣播夏令營——來自兩岸50多名客家青年學生在黃帝陵前,通過行鞠躬禮等傳統禮儀,表達對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崇敬之情。

  感言:「以往對於黃帝的傳說僅僅是存在於書本上,現在真真切切地對黃帝和客家人的發展形成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發現自己跟幾千年前的歷史和人文是貫通的」。

  人物二:謝紹廷 臺灣新竹高中高一學生

  地標:福建

  參加活動:第十四屆榕臺青年夏令營——由臺灣新竹高中、馬祖高中、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和福州高級中學推舉的100多名兩岸中學生參加,其中臺灣青年60人。

  感言:「福州城市發展得很棒。剛才參觀歷史悠久的福州高級中學並聽了福州高中生的致辭後,體會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有進一步和他們交流的想法。」

  人物三:符志凱 臺灣中正大學歷史系大四學生

  地標:四川

  參加活動:臺灣青年大學生四川藝術文化研習營——來自臺灣中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等19所高校的33名青年學子將在四川開展系列藝術文化研習活動,感受巴蜀文化魅力。

  感言:「四川之行我最期待武侯祠,每一位臺灣學生都學過三國歷史,這是兩岸共同的記憶。」

  人物四:夏臨威 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系學生

  地標:河南

  參加活動:「情系青春——兩岸青年中原行」——活動為期7天,100位來自兩岸青年學生將前往黃帝故裡新鄭市舉行祭祖大典,之後分為3組,沿嵩山少林寺、信陽雞公山、三門峽等線路開展活動,全面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感言:「曾經在戲校聽來自少林的老師說,千佛殿地面有僧人練功留下的腳坑,我們第一天就親眼看到了。」

  人物五:江中軒 臺灣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學生

  地標:貴州

  參加活動:首屆海峽兩岸文創旅遊商品設計大賽——來自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臺灣元智大學等9所臺灣高校的師生48人,與貴州師範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及貴州手工藝大師共34人參加了採風創作活動。

  感言:「貴州的民族文化元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對我的設計理念有新提升。」

  人物六:陳志達 臺中勤益科技大學學生 

  地標:遼寧

  參加活動:臺灣青年學生瀋陽夏令營——以「傳承民族文化 築夢精神家園」為主題,100餘名臺灣青年學生參與活動。精彩紛呈的舞臺展演和技藝展示,令來自寶島臺灣的學生們充分感受了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無窮魅力。

  感言:「看老師們畫的時候很輕鬆,自己親身體驗才知道很難,老師們真是很了不起!第一次來瀋陽就看到這麼多精湛的傳統技藝,真是不虛此行。」

  

  京津冀三地臺胞參觀清苑縣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圖片來源:中國臺灣網)

  探訪特色場館——「我們一定會銘記歷史,珍視和平,強我祖國,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人物一:楊子健 臺北籍學生

  地標:河北

  參加活動:2017年京津冀三地臺胞社會實踐活動——走進歷史名城保定,參觀清苑縣冉莊地道戰紀念館與安新縣白洋澱雁翎隊紀念館,學習抗戰智慧、領悟抗戰精神,感受千年大計的宏偉。

  感言:「在抗日戰爭如此艱苦卓絕的條件下,我們的先輩用血汗與智慧去抗爭侵略者,保家衛國,今天,我們更應該學習這種精神,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與和平統一多做貢獻。」

  人物二:郭玟琪 臺灣政治大學學生

  地標:江蘇

  參加活動:精彩江蘇「騎」樂無窮 百名兩岸大學生沿江騎行——兩岸青年學生攜伴騎行,體驗長江文化和中華文化魅力;感受兩岸同胞之間的親情和友誼。

  感言:「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南京大屠殺,我沒有想到如此美麗的長江之濱竟然發生過這樣的慘案……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一定會銘記歷史,珍視和平,強我祖國,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暑假嗨翻天 安全不放假
    暑假嗨翻天,安全不放假【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暑假消防安全知識線上問答活動】歡迎廣大學生、
  • 臺灣青年與北京相約:感謝讓我剛好遇見你!
    正值暑假,無數人奔走在這座最負盛名的城市,或體驗生活,或提升技能,或單純滿足對這座城市的想像。北京這座千年古都煥發出的活力同樣吸引著臺灣青年對大陸的嚮往,「臺灣學子暑期文化實習月」活動讓他們有機會踏進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這個夏天,臺灣青年李雯薪、顏攸栴、劉立禾與北京相約。
  • 臺灣青年赴大陸交流活動成果展臺北舉行
    同她一樣,80餘名臺灣青年今年寒暑假也參加了大陸交流活動。四川大熊貓保育體驗、雲南茶馬古道攝影紀行、貴州傳統工藝工作坊、甘肅敦煌藝術交流、北京冬奧體驗和體育交流,五大主題,同樣精彩。  石汶欣說,敦煌一行體驗頗豐,莫高窟很壯觀,巧奪天工的彩塑和壁畫令人讚嘆。騎駱駝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穿行在沙漠之中,有種古時候攜帶貨物開展商貿的感覺。
  • 臺灣青年學生long-stay大陸行北京啟程
    臺灣青年學生long-stay大陸行北京啟程 2012年08月02日 08:01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臺灣青年的創業新選擇
    首屆兩岸大學生就業創業江蘇行活動圓滿落幕大陸:臺灣青年的創業新選擇 本報記者 張寶鈺 《 青年參考 》( 2015年08月04日   16 版)
  • 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在...
    來源:中國臺灣網中國臺灣網12月4日廣州訊 (記者 陳佳慧 高旭)4日上午,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啟動。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廣東省副省長張新,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張嘉極,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廣東省臺辦主任黃耿城出席總開營儀式,1000餘名兩岸青年共同參與此次活動。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在廣州啟動。
  • 港澳臺學生暑假偏好做什麼?假期生活和大陸青少年有何不一樣
    不知不覺,暑假已開始一段時間了。假期中的學生們,有人學習「充電」,有人打工實習,暑假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在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青年學生們的暑假生活又是什麼樣呢?放暑假時他們會去哪兒,又做些什麼呢?新華社資料圖暑假變「書架」熱度不減的補習生活香港和臺灣地區的補習文化十分盛行,暑假往往一不小心就成了「書假」。
  • 臺灣青年走進大陸美麗鄉村實現自己創業夢想
    「來這邊,我的主要工作是幫助臺灣青年實現夢想…」來自臺灣花蓮的臺青員工趙苡甯告訴記者。2018年5月,青創種子村在南京市江寧區觀音殿村掛牌成立。青創種子村是通過入駐美麗鄉村、設立圓夢小店,讓臺灣青年在美麗鄉村裡有個圓夢的機會,是初來大陸的臺青們實習、就業、創業的綜合實踐平臺,也是臺青生活、實作的融合空間。  薰衣草森林是首個入駐青創種子村的臺灣企業,店鋪裡的臺灣員工告訴記者,薰衣草森林也是青創種子村的實訓基地,為暑假和寒假到種子村的實習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習場域。
  • 臺灣90後學生大陸行:北京的這些事兒,臺灣看不到!
    「僅憑一次活動不到10天的時間就重塑學生對大陸的認識是不現實的,但這至少是一個認識和理解的開始。」這兩天,政知圈(ID:wepolitics)還參加了「全國臺聯2016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開營式」,原以為「千人」只是個大體的說法,沒想到真的是一千多人。看來,大家都在為臺灣學生了解大陸使勁兒添磚加瓦。
  •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一樣,例如春節、端午、中秋,也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哪些節日和大陸不同吧!  首先最不一樣的,當然就是兒童節了。臺灣的兒童節是4月4日,由來是在1931年的中華慈幼協濟會提議,將這天定為兒童節,全國必須放假一天。但是,1991年-1997年這個節又與婦女節合併放假一天。1998年以後取消放假,併入「周休2日的假期」。
  • 臺灣青年邂逅「大陸阿里山」
    生於1983年的臺灣青年陳濂豐,15日在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對接活動中,以《吾心安處是故鄉》為題,和大家分享「臺灣青年與『大陸阿里山』」的故事。  陳濂豐出生於臺灣南投一個制茶世家,此前在臺灣經營制茶廠。2015年,懷著對有「大陸阿里山」之稱的福建龍巖漳平的憧憬,他偕妻帶子來到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
  • 臺灣青年嶺南行啟動:從陽江到湛江,探尋海上絲綢之路
    一隻用電光效果做成的白鴿在廣州暨南大學曾憲梓科學館的禮堂內飛過,拉開了第六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的序幕。在為期六天的活動中,主辦方設計了「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探尋」、「禪宗文化研習交流」和「臺灣潮汕宗親嶺南行返鄉交流考察」3條精品線路。  據了解,參加此次活動的臺灣青年約80人,他們當中有來自臺灣的大學生也有年輕的工作者,其中約七成參與者第一次來中國大陸。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龍明彪在啟動儀式上表示,兩岸是密不可分、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2020年12月09日 08:39:00來源:新華網 在8日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活動」上,來自臺灣的建築規劃師張欣頤說。  作為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本次活動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兩岸的青年企業家、建築設計師與福建多個部門代表齊聚廈門,共同解讀惠臺政策、分享經驗,共話閩臺深化鄉建鄉創交流合作的新機遇。  「始於情懷,但不止於情懷。」
  • 青春嗨翻天!來看團團組織的青年交友聯誼活動
    相約綠博園 青春嗨翻天  為充分發揮共青團服務青年的職能作用,竭誠為青年職工辦實事、解難事,為單身青年職工搭建一個相互了解、增進友誼、尋覓緣分的平臺,11月11日,鄭東新區團工委、團中原區委、團中牟縣委、鄭州綠博園管理中心共同組織300餘名單身青年相聚綠博園,舉辦大型青年交友聯誼活動。
  • 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在廣州啟動
    &nbsp&nbsp&nbsp&nbsp羊城晚報訊 記者譚錚、實習生徐碩,通訊員粵臺宣報導:12月4日,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在廣州的中山紀念堂啟動。本屆嶺南行活動以「走到一起來,夢想更精彩」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兩岸的1000名青年參加。
  • 從「遇見大陸」到「看見臺灣」
    新華社記者 張鍾凱攝  翻看一本發黃但整潔的筆記本,裡面是密密麻麻用鉛筆和原子筆書寫的筆記,都是大陸各個地方的人文地理和風景名勝典故,頁邊角處貼著標籤,標註著大陸城市的名字:廣州、濟南、瀋陽、成都……  這是68歲的臺灣老導遊陳勝泰第一本「大陸行記」。從1988年帶隊到大陸探親旅遊開始,近30年來他帶隊臺灣遊客到大陸去過約400次,「大陸比較知名的景點沒有我沒去過的」。
  • 鹽城北大青鳥文體活動「嗨」翻天
    這是我們一個校區組織的吃西瓜大賽,現場「嗨」翻天的節奏啊!每年我們都會精心組織多種文體活動讓學生在緊張學習之餘放鬆身心、增加交流;讓友誼在比賽中升華;讓汗水在激情中盡情揮灑,看文體活動怎麼「嗨」起來!對形象氣質有自信,那就來參加「校花校草」評選你唱歌厲害就參加「青鳥好聲音」,各類才藝展示上「春晚」(元旦晚會)吶,再不濟咱就做個「吃瓜」(吃西瓜大賽)群眾!
  •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
    臺灣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一樣,例如春節、端午、中秋,也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哪些節日和大陸不同吧!首先最不一樣的,當然就是兒童節了。臺灣的父親節也和大陸不同,是8月8日。據說全世界只有蒙古和臺灣一樣是這天作父親節。但父親節之所以定在8月8日,除了諧音之外,還有令人感動的歷史故事。1945年8月6日,上海《申報》表示:美國為紀念戰爭中陣亡將士的妻與母,曾發起創立母親節。中國也應該發起創立自己的父親節。
  • 文化交流讓臺灣青年看見「新大陸」
    對於兩岸關係,很多臺灣青年們也有話說。11月27日,海外網舉辦第23期金臺沙龍活動,邀請了四位在大陸學習、工作的臺青,聽他們講了講與大陸有關的故事。我們這一票可能造成政治上的變化,就是用選票去教訓這些你看不慣的政黨。在這個變化下,高雄和其他城市,現在又可以加強兩岸交流,對經濟發展也有利。張立齊(北大博士):臺灣青年中有一部分人已經覺醒。在臺灣經濟發展現狀下,民進黨讓人民很痛苦,讓年輕人沒出路。兩岸要交流、要開放,臺灣才會好。網上已經有很多人反映,支持兩岸交流,他們都覺得臺灣的經濟能因此變得更好。
  • 臺灣青年赴大陸就業意願增強
    走訪臺灣師範大學和政治大學的兩場招聘會,發現臺灣年輕人對起薪普遍要求不高,更看重工作經歷和發展前景,不少人把目光投向大陸,願意西進工作,開拓視野、接受挑戰。島內薪資水平常年停漲近年來,臺灣經濟發展趨緩,民眾薪資水平常年停漲,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亦停留在低於3萬元新臺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