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做供應鏈融資,額度有限,需要排隊搶,手續又煩,小微企業往往拿不到貸款。現在只要在手機上操作下,不用搶不排隊、足不出戶,信用良好貸款馬上到帳,還不佔用保理額度。」上海唯盛建築裝潢有限公司(下稱「唯盛建築」)負責人張為廣欣喜地表示。
小微企業通過供應鏈融資,從原來「跑斷腿搶不到」到現在「足不出戶秒到帳」,這一變化背後是建行上海市分行踐行國家普惠金融戰略,依託金融科技,以「雙大」帶動「雙小」的良好實踐。
基於與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稱「中建八局」)多年供應鏈的合作,建行上海市分行近期推出了「核鏈雲貸」,為中建八局供應鏈中的小微企業提供純線上的銀行信貸服務,單戶最高額度為500萬元。
作為中建八局上遊的材料供應商,唯盛建築是「核鏈雲貸」試點企業之一。目前,「核鏈雲貸」已對接中建八局426家供應鏈企業,有114家小微企業成功獲得5.3億元授信,已發放2300萬元貸款。隨著「核鏈雲貸」在上海落地應用,建行將在全國範圍複製、推廣這一模式,更多的供應鏈小微企業將享受到銀行信貸支持。
創新智能
「核鏈雲貸」是建行上海市分行與中建八局攜手開發的創新小微企業平臺快貸產品,該產品是基於核心企業供應鏈,運用金融科技手段,為鏈條上的小微企業提供全流程在線融資服務。
「原來在做供應鏈的實際操作中,核心企業在有限的信貸額度下首先要確保大供應商的付款,導致很多普惠客戶拿不到信貸資源。對銀行來說,小微企業存在治理不健全、財務制度不是特別規範等問題,在傳統授信模式下,銀行可用手段較少。」建行上海六裡支行副行長吳曉勇坦言。
據悉,作為首款專屬發放普惠貸款的供應鏈融資產品,在滿足核心企業相關準入、授信的前提下,面向鏈上的小微企業單列普惠金融貸款額度。吳曉勇表示,不佔用核心企業原有授信額度,這是建行信貸政策一大突破,能夠進一步激發核心企業推廣普惠金融的內生動力,破解小微企業供應商無法得到核心企業信用背書、收款難的癥結。
中建八局金融業務部丁彥森表示,對中建八局來說,減少了授信佔用,在發揮集團優勢、履行社會責任擔當的同時,又不會影響集團現有融資格局,可以說是錦上添花。
除了不佔用核心企業授信額度,「核鏈雲貸」另一大創新點是依託金融科技實現純線上辦理模式。通過銀企雙方系統直聯,打破信息壁壘,創新引入核心企業ERP系統數據,詳細分析小微企業供應商交易、履約、行為等數據,通過多維度、多層面的勾勒,精準判斷準入條件,鎖定控制第一還款來源。
小微企業貸前採信難、貸中審批煩、貸後監管累是普惠金融發展最大的難點。吳曉勇表示,以往由於信息不對稱,銀行客戶經理很難辨別小微企業貿易背景、財務情況的真實性,貸前盡職調查難度很大,貸後風控壓力也很大。建行通過「核鏈雲貸」產品基本解決了這些難點。
丁彥森介紹,中建八局的系統目前是帳務處理和業務端ERP系統,前端材料入庫,項目工程師會在ERP系統中進行材料入庫的操作,入庫完成後會將相應的發票、採購單、結算單等資料給到項目會計,項目會計會進行驗收,驗收後會在ERP系統中進行匹配,匹配完成會生成ERP應付發票。
「核鏈雲貸」貸前以核心企業為單位,量身定製人工智慧判定模型,使用更貼近該核心企業小微供應商的評價標尺,通過全面的數據分析,使結論更符合該客群特徵。同時,結合建行普適性的貸前分析模型,實現對小微企業的「精準畫像」和精準授信。貸後實施銷售回款的系統監控,對接核心企業ERP系統,獲取其對小微企業應付帳款信息,確保核心企業在付款日將應付帳款支付至借款人專戶,系統控制小微企業銷售回款資金流,消除借款人還款來源的不確定性,降低貸款風險,實現業務發展可持續。
高效普惠
「核鏈雲貸」依託金融科技賦能,通過供應鏈生態建設,引入具有數據資源的供應鏈核心企業開展合作,是供應鏈金融模式與產品體系的重大創新,對推動核心企業共同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核鏈雲貸」突破地域界限,通過一點接入、全面鋪開,能夠為核心企業鏈上的普惠客群提供同質同價服務。吳曉勇表示,以前做供應鏈都是點到點,工作量大,只能有選擇性地做,無法面面俱到。通過「核鏈雲貸」 全流程線上操作、系統自動審批、貸後機控等,讓銀行自身的工作量減少了80%以上。業務辦理效率大幅提高,讓客戶經理有更多時間,能夠服務更廣大的小微企業,並為他們提供除貸款以外的綜合金融服務。
另一方面,針對核心企業供應商遍布全國各地的特點,建行上海市分行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手段,依託「建行惠懂你」APP,讓客戶實現預約開戶、貸款申請、支用還款等產品「一站式」辦理,極大便捷了申辦流程,進一步提高客戶辦理體驗。
張為廣以唯盛建築為主體通過「核鏈雲貸」申請了一筆270萬元的貸款,他表示,通過「核鏈雲貸」系統申請貸款很快捷,從申請到到帳在一個小時之內。操作也簡單,只要登入系統,輸入ERP系統中的代碼,「核鏈雲貸」系統線上審核後會給出授信額度。
作為中建八局勞務分包商的上海晟惠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通過「核鏈雲貸」獲得了200多萬元的貸款,其負責人李琳就很看重「核鏈雲貸」全流程線上操作和系統自動審批。
李琳表示,有了「核鏈雲貸」相當於有了一筆備用金,有急需的時候可以支取,而且建行普惠金融貸款的利率比外面低得多,大大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李琳認為,「核鏈雲貸」相當於讓小微企業提前回籠資金,投入再生產,資金周轉快了,企業也能更好地成長。更人性化的是,企業通過資質審核後,無需一次性將額度用完,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貸款金額,也可提前還款,將償債壓力和融資成本降到最低。
「核鏈雲貸」不僅讓小微企業平等獲得銀行信貸支持,也能有效解決核心企業帳期管理、負債管理和授信額度管理等痛點,同時體現其社會責任和普惠義務。銀行能實現快速批量拓客,助力小微企業做大做強。此外,產品模式可快速在全國128家央企和跨國公司戰略客戶、2萬家核心企業中複製推廣,真正實現以「雙大」帶動「雙小」。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深入發展,數位化技術賦予了普惠金融全新的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而「核鏈雲貸」正是新普惠的產物。依託覆蓋前、中、後臺的數據驅動,實施全流程管控的數據採集,「核鏈雲貸」實現了讓數據說話、讓數據做主,用數據優化流程、驅動業務、防控風險、提升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