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上海男神學霸:曾為前法國國民教育部部長做翻譯,如今將入職新華社!

2020-08-25 上外招生

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學習的三年裡,2017級法語口譯專業研究生張健在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期刊文章數篇;通過人社部法語一級筆譯考試,在校期間完成譯著四部,獨立翻譯和校對國外譯製片十餘部,曾為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國際教育展、卡地亞上海珠寶展等活動提供翻譯服務。如今,張健將進入新華社國際部工作。

從不懂何為翻譯到一名真正的翻譯工作者

初識翻譯,大概是小時候英語和文言考試的句子,把原本看不懂的語言逐字逐詞地轉成他認識的樣子,那時的張健只知道記憶,背會了便能答對,全然不懂何為翻譯。進了大學,誤打誤撞地學了法語,從各色課程中對翻譯有了多一層的了解,原來翻譯還分理論和實踐,原來這是筆譯,那是口譯。

機緣巧合,張健保研到了上外高翻,從一個原本班上最不愛做聽力、練口語的學生,搖身一變成了一名法語口譯專業的研究生,成為了一名翻譯工作者。初登翻譯之堂,紛繁的課程和複雜的理論讓他摸不著頭腦,仿佛這是一本難啃的厚書,讓人望而生怯;踏足高翻,口譯成為了他的專業,透過一堂堂專業的口譯實踐課,頓覺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在研究生階段,張健積累了豐富的口筆譯實踐經歷。筆譯方面,他三年累計筆譯量逾50萬字,共完成四部譯著:《卡帕·戰地流星》、《希特勒之死》、《百年世界動畫電影史》和《經濟學視角下的藝術與藝術家》。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中,他獨立翻譯和校對電影10餘部,其中包括坎城電影節獲獎作品《悲慘世界》;張健還參與了戶外冒險類節目《了不起的長城》的製作,負責全部節目腳本、遊戲攻略等文字資料的法到中翻譯。口譯方面,他參與十餘次口譯活動,涉及多個領域,擔任上海嘉定區政府接待法國汽車產業聯盟法語交傳,為上海嘉定區區長和前法國國民教育部部長提供翻譯服務;擔任卡地亞上海珠寶展法語翻譯,為卡地亞巴黎珠寶學院院長以及國內嘉賓提供翻譯服務。

譯著《卡帕·戰地流星》,四川文藝出版社

上海國際電影節翻譯作品《悲慘世界》

如今,翻譯已如空氣一般融入他的生活。不論未來去向何方,翻譯都將是一塊張健願耕耘一生的田。

從學術研究到親身實踐,他不停地探索

每一名初入校園的學子都曾懷有朦朧的學術夢,張健也不例外。進入高翻之後,他成為了鄭曄老師的學生。鄭曄老師就像是他學術路上的指路明燈,引領著他追尋著學術夢想。2018年8月,他在《亞太藝術》上發表特稿《馬拉喀什藝術與文化國際沙龍——讓藝術拉近民族的距離》;2018年11月,在全國核心期刊《傳媒觀察》發表論文《電影產業的&34;與&34;》;2019年參與上外導師學術引領計劃並成功立項,項目名稱為《翻譯作為跨文化傳播的媒介:研究與實踐》;同年10月,他與本科導師王晶老師共同參加&34;學術論壇,並為嘉賓無國界文化遺產學會主席、巴黎一大教授格雷夫先生友情提供翻譯。

做翻譯的人是孤獨的,做翻譯學術研究的人更是孤獨中的孤獨者。學術這片蔚藍的海讓他眺望已久,雖未投身而入,但它的邏輯與嚴謹始終令張健敬仰,成為時刻警醒他的一根標杆。

除了做翻譯,研究生期間,張健還曾在上外語言服務中心、上外蘇河灣中學、上外賢達經濟人文學院多地兼職任教。將近兩年的教學實踐讓他收穫頗豐,學會了包容和耐心,學會了反思與共情,學會了化繁為簡和由淺入深,也學會了由己及人和賞罰分明。

如果把研究生生涯拍成一部電影,張健想把它叫做《牆壁之間》(Entre les murs),這是一法國電影的名字,可以借用它來講述他在不同牆壁之間的角色轉換:在高翻的教學樓裡,他以一名學生的身份認真上課,在老師的指導下做著練習;走出校園,在魔都的各色樓宇間穿梭,做著不同場合的翻譯工作;有時,和朋友一起在商場、餐廳、酒吧裡講講最近的趣事,分享彼此的人生;晚上累了,回到自己的房間,看看電影,望望窗外,用孤獨者的身份與孤獨對話,然後擁抱夜色,等待天亮。

&34;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從不懂翻譯為何物到成為一名真正的翻譯工作者,再到如今進入新華社,張健找尋到了自我,成就了自我。


關注&34;,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自:上外高翻

相關焦點

  • 法國教育部發表通函為教師提供教學方法建議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蘭西24電視臺4月26日援引法新社報導,法國國民教育部當日發表4封通函,為廣大教師在算數、閱讀及語法的教學方法上提供詳細建議。法國國民教育部長讓•米歇爾•布朗凱當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舉目的是「幫助孩子獲得成功」。布朗凱部長解釋說,法國國民教育部並不想統一教學方式,而是想創造大家可共同參考的教學模式。他同時強調說,「有諸多教學方法可為教師們使用。但是需要一個指導框架,我認為很多教師對此都期待已久。教學自由從來不代表教學方法上的無序可尋」。
  • 楊冪曾搓弄她與李易峰談戀愛,如今和國民男神在一起,成時尚達人
    楊冪曾搓弄她與李易峰談戀愛,如今和國民男神在一起,成時尚達人唐嫣中央戲劇學院2002級表演系本科畢業生,為當時公認的「中戲校花」,唐嫣的美就像唐嫣鍾愛的紫色或者用紫羅蘭來形容:高貴典雅又充滿神秘。但如今糖糖已經和國民男神在一起了,十分幸福甜蜜。顏值與身材併集與一身的唐嫣,穿衣搭配很有一套,簡直時髦到起飛!李易峰曾大讚唐嫣:「不管哪個跟她合作過的男演員,都會覺得她是一個非常可愛、有好人緣的女生。」楊冪最近和Angelababy走得近了,而且這姐妹情還曬得很頻繁!在以前,楊冪和唐嫣的姐妹情可真的是很深!
  • 北京"神仙"男學霸:入職中國外交部,還擔任學生會部長、學生書記!
    他在大二那年便順利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人才選拔考試,如今畢業即將赴外交部入職。他多才多藝、積極參與志願,在校期間參加合唱團、舞獅隊,還參加各種全國性賽事的志願活動。他就是來自北京語言大學阿拉伯語專業的範子恆,一位即將離開北語登上更廣大平臺的阿語男神!
  • 法國部長曝出「龍蝦腐敗」 或只需返還相應款項
    法國政府一名內閣部長涉嫌用公款吃龍蝦、裝修住宅……種種開銷找政府報銷,面臨辭職壓力。不過,據法國政府披露的最新消息,這名閣僚可能只要返還公款就可以,暫時不會丟掉職位。法國「梅迪亞帕」新聞網站本周報導,國務部長兼生態轉型和團結部長弗朗索瓦·德呂吉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擔任國民議會議長期間與妻子舉行十多次豪華宴請,多數是招待朋友,卻由公款埋單。法國媒體刊登的一張照片據信拍攝於「情人節」,尤其招致輿論批評。照片中,燭光搖曳、玫瑰花瓣散落桌面,德呂吉正在美滋滋地吃大龍蝦。一些媒體因而把這件事稱作「龍蝦醜聞」。
  • 上海女神學霸,拿到國家獎學金,如今入職外交部!
    獲得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被評選為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上海外國語大學方乙冬同學絕對稱得上&34;。在校期間,她不僅獲得了多項競賽大獎,還積極參與實踐,提供多次口筆譯服務,展現了上外人的卓越風採。帶著亮眼的&34;,畢業後的方乙冬進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工作。
  • 法國前美女部長被爆曾周旋於8名男人
    法國前司法部長拉齊達·達蒂達蒂和西班牙前首相阿斯納爾(左)和薩科齊(右)都傳過緋聞  閩南網11月6日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4日報導,曾因未婚先孕而成為媒體熱炒焦點的法國前司法部長拉齊達·達蒂當天再次陷入了輿論漩渦
  • 這所法國高校「上海排名」殺進前15、數學領域全球第一
    還不僅如此:多所經過重組的法國大學入圍百強,這不但引起法媒高度關注,也引來了法國高等教育部的祝賀: 看過榜單後,法國高等教育部長維達爾(Frédérique Vidal)認為法國高校綜合實力位於世界第三,僅次於美英兩國,稱法國的相關努力終於「結出果實」。
  • 人物|法國前總統德斯坦去世:會說中文的「歐盟憲法之父」
    四年後,他被任命為財政部長辦公室副主任;1956年,德斯坦當選為法國國民議會(法國下議院)議員,同年被任命為法國出席聯合國大會代表團的成員,之後多次當選國民議會議員;1959年至1962年戴高樂政府時期,德斯坦擔任財政國務秘書;1962年,36歲的德斯坦成為財政和經濟部長,1966年被解職;1969年,戴高樂辭職,蓬皮杜當選法國總統,德斯坦第二次任財政部長。
  • 外國領導人名字怎麼翻譯,新華社與外交部誰說了算?
    他們的業務切磋,也成為中國當代翻譯水平不斷提升的佐證。
  • 他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法國前部長:「有法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那個叫金庸的大俠,那個將中國武俠文化帶給世界的金庸,真的隱去了他自己的江湖。根據香港媒體報導,2018年10月30日,那個承載幾代人記憶的中國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在香港的醫院裡與世長辭,享年94歲。消息一時之間轟動海內外,從中國到世界各地,有中國人的地方,都免不了這樣的感嘆:從此世間再無江湖。
  • 法國國民教育部長:小學CE2學生明年起開學「考」法語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歐洲時報》網站3月17日消息,法國國民教育部長瓦洛·貝勒卡西姆女士16日宣布,明年一開學,小學CE2(相當於中國大陸小學三年級)的85萬學生就將接受法文水平評估,以期教師能「根據每個班級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消除輟學現象」。
  • 翻譯家鄭克魯昨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曾翻譯《茶花女》
    鄭克魯先生鄭克魯,廣東中山人,生於澳門,曾祖父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思想家、愛國民族工商業家,《盛世危言》作者鄭觀應。1962年,鄭克魯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1965年的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碩士。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武漢大學法語系任系主任併兼法國問題研究所所長,1987年調至上海師範大學工作,任博士生導師。同時擔任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比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和上海翻譯家學會副會長,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一級文化交流勳章」。
  • 法國教育部長堅持9月1日如常開學 家長難掩焦慮
    【歐洲時報8月21日夏瑩編譯】隨著新冠疫情在法國有所反彈,距離開學的日子也越來越近。政府是否會鑑於疫情而推遲開學日期?教育部長布朗蓋20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否認了這一可能,重申「9月1日如常開學」。他還表示,所有11歲以上學生在校都必須佩帶口罩。
  • 韓特檢組傳喚國民年金高官 將查前保健福祉部長
    摘要:據韓媒報導,牽涉三星合併案的前國民年金基金運用本部本部長洪完善26日接受特別檢察組傳喚調查,後於27日凌晨離開特檢組。特檢組已發現保健福祉部通過國民年金幫助三星物產和第一毛織合併,而三星向崔順實提供數十億韓元的情況。
  • 斬獲多家名企offer,入職華為、新華社,這8位畢業生都來自同一所大學
    蘭州大學的學子們將四年精彩的青春留在了校園,走出校門前便拿到了職場&34;,甚至還要苦惱於選擇哪一個offer。金一清,曾擔任院體育部部長,獲得高等學校法語專業考試TFS-4證書。在新華社實習期間曾有稿件刊發至新華社客戶端,並被《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等轉載,畢業去向為新華社西藏分社。
  • 北京公務員來信:外國領導人名字怎麼翻譯,新華社與外交部誰說了算?
    在高層指示下,新華社、外交部、軍委機關、教育部、中聯部等10多個部門舉行會議。新華社派出國際部李慎之、外文翻譯部段昭麟兩位高手前輩赴會。會議決定,由新華社立出標準化工具書,作為統一標準,中國翻譯界由此開始了「標準化」進程。 新華社為此立閣募人,名取「譯名室」,成為新華社譯名工作的核心部門。
  • 外國領導人名字咋翻譯?新華社與外交部誰說了算?
    百年激蕩,時過境遷,如今譯名江湖上高手如雲,更有派系林立。在驅逐外虜後,江湖上兩大豪門逐漸成型,成為外文入華的鎮門神、把關將。兩大豪門各有特點,他們的業務切磋,也成為中國當代翻譯水平不斷提升的佐證。
  • 法國文化部長號召警惕「英語侵略」 民眾:馬克龍也說英語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導外媒稱,為了保護法語,法國文化部長促請人民減少使用英語。但此舉卻引來不少人的不滿,他們認為法國總統在演講當中也使用了不少英語。據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5日報導,法國向來都為其語言與文化感到自豪,並不斷地努力保護法語,免受英語侵略。文化部長裡埃斯特4日較晚時候在推特上發文,促請人們儘量使用法語。
  • 法國名人中的學霸和學渣,高考分數一覽
    法國名人裡,哪些是學霸,哪些是學渣?
  • 蘭陵人物|牛背上的「法務部長」蕭天讃:一步一腳印的臺灣傳奇
    ,在毫無裙帶關係的社會裡打天下,他靠考試晉身法界、藉選舉連續當選四屆立委進入立法院問政、獲賞識擔任黨務要職、榮膺解嚴之後的法務部長,後又蒙冤為自證清白而辭任,換回公道後被延攬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國民常中央評議委員;興學桑梓催生中正大學設立,行走兩岸光耀蘭陵世家交流.晚年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並在月前住院,於11月16日在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辭世,臺灣朝野嗟嘆,蘭陵棟梁頓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