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自己的長輩,也幾乎都有有些年紀比自己較大的兄弟輩,他們的很多經驗其實都值得我們學習。或許,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他們迂腐狹隘,但其實有時候確實是我們看得還不夠仔細全面。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我們學習所必備的能力,每個人都有其精華,也必然都有其糟粕。
我們每個人都有偏見,也都是傲慢的,我們大多都不希望被批評和教育。我們都不希望有一個人總是口口聲聲教育著我們,打著為我們好的旗號,幹涉著我們的選擇。我們也都反對那種「你永遠都是錯的,我才是對的」的語氣和態度。
孔子說: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三人行必有我師。或許我們確實覺得他們「小市民」,沒遠見,但是我們卻不該因此而不仔細思考他們的一些觀點。很多時候,是偏見和狹隘讓我們產生了傲慢和輕視。
對待問題和事情要嚴謹認真
這個學習的過程可能很長,我從小就被父親如此教育,可學到如今都不認為自己學會了。對待問題的思考,幾乎永遠無法全面,索性就放棄了全面。我想,我就是如此。對待問題和事情,我永遠不夠嚴謹和認真,敷衍了事確實是我大多時候的選擇。
對待問題和事情,必須嚴謹認真,因為若是出現紕漏,後續的影響更大也更難處理。我曾經大學志願都亂填,所以,哪怕我幾乎達到一本的分數線,最終也只是選擇了一個三本的學校(誰叫它在列表裡面排第一呢?遊戲重要,遊戲重要……)。大學時期,老生常談的一個就是「人生規劃」,可是還是遊戲重要……
也正因為我們對問題和事情的態度不夠嚴謹和認真,所以我們的偏見就越多,對事情的認識程度也就越淺。也正因為我們不認真,所以大多不合自己心意的道理都是錯的。所以,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開始為人生規劃。
處理事情要膽大心細
做事情要膽大心細,這一點是在我幹家務和學做菜的時候體會最深的。膽子大,做事情才能果斷快速,心細才能有條不紊,亂中有序。更多的時候,我是一個膽小心粗的人。做事看起來講究很多,做得不錯,但是往往效果都差強人意。
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也是因為我分不清何為大、何為小。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做一件事情,最重視的應該是事情的目的和其中不可缺失的步驟,剩餘的不影響大局的都是小節。
當開始對一件事了如指掌時,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技巧,遵循了膽大心細的原則。所有的經驗,並不是直接教育就可以得到的,而是通過自己的體會,最終才懂得道理。
生活要規律有條理
生活要有規律,一日三餐不能落下,睡眠和起床都要規律,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很多人其實都並沒有經歷過失眠的痛苦,所以無法體會早睡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沒有腸胃病和低血糖的經歷,所以不知道一日三餐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疲憊而完全無法工作,所以不懂得休息和運動的重要性。
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強健的體魄,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狀態興奮,還能夠在生病的時候不至於太過虛弱。
生活不僅僅要有規律,同時很多方面都需要注意條理。比如較為固定的洗澡、洗衣服、鞋襪時間和頻率,較為合理整潔的房間整理,較為合理的儀容儀表……
而這些,最重要的也是在培養認真嚴謹的態度。
先成家後立業也未必是錯
我也曾一度反對先成家後立業,因為我認為目前的狀況根本承擔不起家庭的責任。可是慢慢的,我懂了,如果我真的對家庭很有責任心,那麼成家自然是一個好選擇。成家,要的就是一個責任心而已。只不過我們都不懂父母那一輩的人對家庭責任看得那麼之重,所以我們自然不能明白成家意味著責任心。
正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對感情不夠負責,我們這一代缺的不是愛,而是愛的能力。我們太過不具備責任心,我們太過散漫,太過自我,所以我們一邊計劃著努力,一邊苟且著沉迷娛樂。
責任心,其實也是一個人的目標——我想要這個家好好的,也是一個人生活的意義。
人這一生,最重要的便是先尋找出自己人生的意義,然後認真對待。如此一來,我們還有什麼會後悔呢?只是,我們承受不了太多的真實。潛意識裡,我們都在拒絕承認自己真正的人生意義,我們不敢認真,我們害怕失敗。
謙虛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長時間的謙虛才能夠真正領悟到道理。只願,我們都能早日醒悟,早日體會到自己一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