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輩(前輩)身上學來的經驗——取其精華

2020-12-13 任萬事俱非

我們都有自己的長輩,也幾乎都有有些年紀比自己較大的兄弟輩,他們的很多經驗其實都值得我們學習。或許,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他們迂腐狹隘,但其實有時候確實是我們看得還不夠仔細全面。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我們學習所必備的能力,每個人都有其精華,也必然都有其糟粕。

我們每個人都有偏見,也都是傲慢的,我們大多都不希望被批評和教育。我們都不希望有一個人總是口口聲聲教育著我們,打著為我們好的旗號,幹涉著我們的選擇。我們也都反對那種「你永遠都是錯的,我才是對的」的語氣和態度。

孔子說: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三人行必有我師。或許我們確實覺得他們「小市民」,沒遠見,但是我們卻不該因此而不仔細思考他們的一些觀點。很多時候,是偏見和狹隘讓我們產生了傲慢和輕視。

對待問題和事情要嚴謹認真

這個學習的過程可能很長,我從小就被父親如此教育,可學到如今都不認為自己學會了。對待問題的思考,幾乎永遠無法全面,索性就放棄了全面。我想,我就是如此。對待問題和事情,我永遠不夠嚴謹和認真,敷衍了事確實是我大多時候的選擇。

對待問題和事情,必須嚴謹認真,因為若是出現紕漏,後續的影響更大也更難處理。我曾經大學志願都亂填,所以,哪怕我幾乎達到一本的分數線,最終也只是選擇了一個三本的學校(誰叫它在列表裡面排第一呢?遊戲重要,遊戲重要……)。大學時期,老生常談的一個就是「人生規劃」,可是還是遊戲重要……

也正因為我們對問題和事情的態度不夠嚴謹和認真,所以我們的偏見就越多,對事情的認識程度也就越淺。也正因為我們不認真,所以大多不合自己心意的道理都是錯的。所以,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開始為人生規劃。

處理事情要膽大心細

做事情要膽大心細,這一點是在我幹家務和學做菜的時候體會最深的。膽子大,做事情才能果斷快速,心細才能有條不紊,亂中有序。更多的時候,我是一個膽小心粗的人。做事看起來講究很多,做得不錯,但是往往效果都差強人意。

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也是因為我分不清何為大、何為小。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做一件事情,最重視的應該是事情的目的和其中不可缺失的步驟,剩餘的不影響大局的都是小節。

當開始對一件事了如指掌時,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技巧,遵循了膽大心細的原則。所有的經驗,並不是直接教育就可以得到的,而是通過自己的體會,最終才懂得道理。

生活要規律有條理

生活要有規律,一日三餐不能落下,睡眠和起床都要規律,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很多人其實都並沒有經歷過失眠的痛苦,所以無法體會早睡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沒有腸胃病和低血糖的經歷,所以不知道一日三餐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疲憊而完全無法工作,所以不懂得休息和運動的重要性。

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強健的體魄,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狀態興奮,還能夠在生病的時候不至於太過虛弱。

生活不僅僅要有規律,同時很多方面都需要注意條理。比如較為固定的洗澡、洗衣服、鞋襪時間和頻率,較為合理整潔的房間整理,較為合理的儀容儀表……

而這些,最重要的也是在培養認真嚴謹的態度。

先成家後立業也未必是錯

我也曾一度反對先成家後立業,因為我認為目前的狀況根本承擔不起家庭的責任。可是慢慢的,我懂了,如果我真的對家庭很有責任心,那麼成家自然是一個好選擇。成家,要的就是一個責任心而已。只不過我們都不懂父母那一輩的人對家庭責任看得那麼之重,所以我們自然不能明白成家意味著責任心。

正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對感情不夠負責,我們這一代缺的不是愛,而是愛的能力。我們太過不具備責任心,我們太過散漫,太過自我,所以我們一邊計劃著努力,一邊苟且著沉迷娛樂。

責任心,其實也是一個人的目標——我想要這個家好好的,也是一個人生活的意義。

人這一生,最重要的便是先尋找出自己人生的意義,然後認真對待。如此一來,我們還有什麼會後悔呢?只是,我們承受不了太多的真實。潛意識裡,我們都在拒絕承認自己真正的人生意義,我們不敢認真,我們害怕失敗。

謙虛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長時間的謙虛才能夠真正領悟到道理。只願,我們都能早日醒悟,早日體會到自己一生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批評指正,沒問題,把語言組織好了,再來。這個世界上總有不喜歡你的人,讓他們消失就可以了;同樣,這個世界上總有喜歡你的人、你喜歡的人,照顧好喜歡你的人。我們努力,讓錯誤更少一點。作為觀眾的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風水學!
    改革開放後,隨著思想解放的深入,人們開始對這門學術重新審視,才發現風水的基本內涵並非全是封建迷信,正統的風水術中隱含著許多現代環境學、建築學、人體學、信息學、天文學、地質學、生態學、美學等眾多學科的深刻內涵,甚至可以說,風水正是在這些學科的理論基礎之上才建立了自己的學術系統。
  • 近期話題關注:職場中沒有長輩,只有前輩
    先後入職場,無法避免「前輩」與「晚輩」的辦公室秩序。    但是,有些年輕人以為「前輩」就是「長輩」,提攜幫助晚輩是他們天然的責任,還有些「前輩」總在以「長輩」的姿態過於關注和刺探年輕人的隱私,這些可能都使職場角色與家庭角色發生了混亂……    你或身邊的人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 同是前後輩文化,為什麼韓國的前輩和後輩之間宛如一道鴻溝
    前後輩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克己復禮」的影響,逐漸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制度的一部分,以此來鞏固國家的統治。新中國成立後,為掃除封建殘餘,解放人民思想。1966年8月19日,提出「破除幾千年來一切剝削階級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為口號。
  • 氣象「土法子」出路何在 浙江氣象局稱取其精華
    浙江省氣象局副局長苗長明在今天舉行的氣象為民服務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於「土法子」,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發布會上,浙江省氣象局發布的《公共氣象服務白皮書》,包括各類氣象監測、天氣預報、氣候服務、專業專項氣象服務等方面的內容,是全國首部省級全面闡釋公共氣象服務情況的服務性手冊。
  • 上遊•文薈丨《弟子規》,取其精華,受益終生!
    2、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解釋】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有益的學問。應恭敬問好;長輩沒有說話時,應退後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55、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解釋】若是穿著飲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氣;56、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解釋】 如果聽到別人的批評就生氣,聽到別人的稱讚就歡喜,壞朋友就會來找你,良朋益友就會離你而去;57、
  • 儘早告訴孩子,謙虛是進步的根基:在長輩面前,謹言慎行不張揚
    《弟子規》說,稱呼長者的時候,不可以直呼其名。在長輩面前表現得謙虛恭敬,不要過於表現自己的才能。在長輩面前說話,聲音要低些,不過也不能過低,太低而聽不清楚也不行。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教育孩子尊敬長輩絕不是小事情,他是孩子心理發展和道德水準的體現。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從小的時候起就孝敬長輩,長大後也會尊重長輩,重視長輩的意見,能夠為了長輩生活安然檢點自身行為。孝敬長輩的內容很豐富,在溝通方面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多多傾聽長輩,不要在長輩面前逞能,覺得自己很行,不需要長輩的指點。
  • 學霸的學習策略取其精華,假以時日,你也會成為下一個學霸!
    我想將其稱為——萬能小本本。因為這裡面,包含了學霸自己的理解和思想,是對所學知識的整合,對未知的探索。有一次我借學霸的小本本準備偷學一下,結果被混亂的排版和記錄勸退,找到學霸,他就淡定地按照本子上的扭曲的筆記,把思路、重點、拓展讀物全部給我複述了一遍。我端著自己的小本本,內心不得已嘆了口氣。
  • 陝州區實驗幼兒園開展「取其精華 擇善而從」周六培訓活動
    為有效提升師資隊伍的教育教學水平,汲取先進教育理念,開拓視野增強見識,豐富園本研訓形式,充分發揮國培教師的引領作用,達到資源共享,繼而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陝州區實驗幼兒園特於12月19日上午開展國培學習交流活動——取其精華 擇善而從。
  • 2020國考申論熱點:宣揚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申論熱點:宣揚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高中 政治學科中我們常背的有一句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但傳承的過程中也有這些不和諧的畫面。
  • 《生活情感》卡耐基:多與前輩、有成就者接觸
    圖源於網絡我建議所有有雄心、有抱負的年輕人,多與前輩、有成就者接觸,他們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年輕人創業的最好範本。所以,相信他們很樂意為年輕人提供自己的見解與經驗。本文出於卡耐基的文章,告訴我們:多於一些有經驗的人交流,長輩、愛人朋友他們某方面都是比較有經驗,有很多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 國考上岸前輩經驗:考前只做2件事
    時間過得真快,去年這時候的我在努力,現在的我就是上岸前輩了。公考這條道路真的是很艱難,千百次想放棄,千萬次又不想錯過,因為我和你們一樣有理想,想有一次證明自己行的機會。一路走來,切身感受到大家的辛酸,現在就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堅持住就能去面試看看啦。為了向我一樣辛勤付出的小夥伴能夠儘快上岸,我把我的衝刺計劃在這裡說說吧,希望能夠加速你上岸的腳步。
  • 強大的意義,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還要永不放棄
    其原因是中國清朝腐敗之下的「閉關鎖國」,這個教訓還不夠大嗎?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優勢,就像魯迅先生曾說「不管對什麼事物,都應當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我們應該做到,不盲目排外,也不崇洋媚外。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電影,就是有關於國外教育理念的一部電影《錄取通知》,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在教育面前都應該得到一視同仁的對待,發展其優勢。
  • 幼兒讀國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培養君子氣節
    幼兒讀國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培養君子氣節在當時,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正確的,並且佔據了我國思想界的潮流,也正是這樣的思想,造就了我國近代的發展,挽救了我國危亡的現狀,正所謂,不破不立,破則後立業! 但是家長朋友們,您真的知道什麼是國學麼?
  • 孩子身上都是壞習慣!其實都是和家長學的
    其實,不僅如此,孩子身上的不少壞習慣也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仔細分析下吧!1.蠻不講理夫妻倆同住一個屋簷下,有時難免發生口角,而在柴米油鹽上,就有了更多爭吵的理由。家長雖然知道吵架要避免當著孩子的面,但一個家就這麼大,就算家長關起門來也難免讓孩子聽到。
  • 墨子倡導要批判地接受前人的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又說顏淵,「其心三月不違仁」。他的一個學生曾參也是一樣的:替別人辦事我是不是盡心盡力呢?與朋友交往我是不是真誠的?老師傳授的知識我是不是複習了?每天這樣反省三次。「忠」、「信」和「知」前已說過,都包攝在「仁」裡面的,所以也就是自己從反省中看有不有違背了「仁」的地方。
  • 對於零基礎學日語的同學,日語入門的6大經驗,前輩帶來的經驗
    日語學習如果有前輩的經驗分享,對於零基礎學日語是很有幫助,也可以助力我們取得以優異的日語等級考試成績,今天日語小編為大家介紹6個值得借鑑的日語學習經驗,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學習。一、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同學, 也許有的人一開始並不喜歡學日語或者是沒辦法才起初學的, 那麼就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吧。有興趣才能在初學時期仍然鼓勵下來,並獲得進步。有不少同學學了半年日語,還只停留在五十音圖,原因是沒有興趣也沒有堅持深入下來;也有不少日本遊戲迷都到學日語N2了,這也能看出興趣對於日語學習的重要性。
  • 肖戰、劉昊然一起挨凍,用桌布取暖惹粉絲心疼,還是前輩更有經驗
    《明偵5》已經播出了收官篇,劉昊然和肖戰兩人就因為經驗不足,給大家演示了一波冬穿夏裳的渡劫現場,兩人走紅毯之後凍得瑟瑟發抖,為了取暖甚至用桌布蓋在身上取暖,場面十分讓人心疼。《明偵5》的收官之旅定在了北疆冰雪之都瀋陽,在寒冷的氣溫下,節目組依舊儀式感滿滿的準備了個火車頭小紅毯和一大桌子火鍋,所有常駐嘉賓都按順序走了紅毯,把劉昊然和肖戰放在了最後。
  • 【前輩經驗分享】樂天 21卒內定者
    建議正選考之前多參加實習面試,多積累經驗,尤其是努力的事,自身長短處這些基礎問題,多和老師一起模擬是很有效果的。寫好了之後以後所有的面試也都可以用。為什麼來到S&J以及之後的收穫思傑是我很多前輩在這裡合格之後推薦的,所以我也沒猶豫直接就報名了。
  • 叨叨丨前輩們的求職和工作經驗分享
    之前邀請大家聊聊最近的求職和工作經驗,收到了70多位小夥伴的留言,有很多的寫得非常好,可以說即使是我工作多年來看,還是很受用的,今天特地整理給大家。看到了很多在人生和職場不同階段的小夥伴,大家踏出的每一步其實都因為自己的選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如果你也在這樣的人生分岔路口,那麼歡迎你來看看前輩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