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山:給城口中蜂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1-01-18 上遊新聞

元旦前,許金山又駕車去了趟城口。許金山是重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這一次,他要與重慶花千源蜂業有限公司(下稱花千源)負責人鄭勇探討創建無人蜂場的事情。

窗外,冰天雪地。屋內,熱烈交流。鄭勇說,五年來,從保護和擴繁中蜂種質資源到智慧蜂場應用,許金山帶領中蜂科技特派員團隊紮根城口,為中蜂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許金山(左一)在指導鄭勇使用蜂場智能設施。記者 彭瑜 攝

保護與改良中蜂品種

城口地處大巴山腹地,是中華蜜蜂之鄉,境內已查明植物逾5000種,其中蜜粉源植物達228種。

2015年10月,許金山第一次到城口調查發現,當地中蜂遺傳資源比較獨特,很有開發價值。但當地蜂農多數採取傳統養殖方式,技術落後,中蜂良種利用率低,擴繁能力弱,蜂蜜品質參差不齊。

王小玉 攝

「保護和利用特色中蜂種質資源刻不容緩。」許金山的提議得到當時城口縣農業農村委的積極響應。為選育出優質中蜂,接下來的一年裡,他帶領團隊在大巴山區對中蜂資源進行了系統調查,從野外種群收集再到走訪農家院落,歷經城口縣全域取樣與素材篩選,最終100群中蜂原種得以確定。

2018年,市科技局選派市級科技特派員到城口開展科技扶貧工作。許金山又主動請纓,帶領助理研究員蘭嵐、石鵬,與城口縣10個科技特派員組建城口中蜂特派員團隊,開展科技扶貧。

當年6月,城口下大雨,山洪暴發, 以致斷橋、斷路、斷電、斷網,許金山與團隊成員被困在了山上。

範友林 攝

「呆了兩個多月。」 石鵬回憶,衣服沒有帶多的,每天吃的都是臘肉和蔬菜。最嚴重的是困在深山,手機用不了,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繫,「許老師很樂觀,他說正好集中精力看護中蜂。」

當年,因為天氣原因,東安鎮蜜源不好。缺少食物會引起蜂群的起盜和飛逃,許金山每天帶頭巡視蜂場,檢查蜂群有無缺糧、有無病情,及時處理各種問題。兩個月,許金山與團隊成員天天忙得腰酸背痛,雙臂發軟,但最終蜂群得以保全,並成功擴繁出50群產育性能較好的中蜂育種素材。

終結「人熊大戰」

中蜂選育好了,卻被黑熊惦記上了。就在2018年下半年,東安鎮轄區蜂農的蜂桶不時遭到破壞,甚至有的連桶帶蜜丟失。從蜂農到企業,蜂桶遭遇破壞的次數越來越多。

「當時並不知道是黑熊,都已經打算報警了。」鄭勇回憶,保種場第一次損失了三箱蜂,地面七零八落滿是死亡的蜜蜂和散落的蜂蜜,後來又接連損失了十多箱,大家非常氣憤,也很揪心,「我們就想確定到底誰是『兇手』。」

王小玉 攝

在許金山團隊的幫助下,整個保種場全部裝上了熱感應拍攝設備,團隊成員開始了漫長的蹲守。第一天晚上,攝像頭只拍攝到老鼠。直到第五天晚上,一隻黑熊從山上走下來,打開蜂箱吃了起來,臨走時還抱走了兩箱蜂。天亮後,鄭勇等3人帶上3隻獵狗,一起找回了蜂箱,但蜜蜂死了很多、黑熊不知去向。

鎖定了「兇手」黑熊,鄭勇與當地村民開始了與黑熊的鏖戰。每天晚上,鄭勇與當地村民守候在蜂場驅趕黑熊,敲臉盆、放鞭炮等。人有疲勞之時,但黑熊很快適應了這些驅趕招式,蜂箱依然屢屢被盜,效果甚微。

王小玉 攝

「其實,我也怕黑熊。」許金山坦言,他擔心黑熊傷人,而且晚上黑燈瞎火的,在山路、峽谷間穿梭,更擔心有人墜崖。當時,先後損失蜜蜂達80餘箱,大家只能無助地把目光投向他:「許教授,怎麼辦呢?」

黑熊是保護動物,中蜂資源也非常珍貴,人熊大戰還得靠科技取勝。一周後,採用紅外感應,聲光警報器、聲音驅趕裝置的一套蜂場安全預警系統初步成型了。為了充分保證蜂場安全,他們還在蜂場四周建起了畜牧電子圍欄,最終將黑熊趕進了深山。一場「人熊大戰」終於落幕,從此蜂場再沒遭遇過黑熊破壞。

探索信息化高效養殖

紮根城口,許金山帶領團隊還研發了3款無汙染、無農殘、高海拔中蜂特色蜂蜜,助力花千源成長為城口中蜂產業龍頭企業。現在,花千源與當地5個鄉鎮16個村的集體經濟組織合作,帶動1421戶貧困戶養蜂。

「人手少了忙不過來。」鄭勇稱,17個場地,每個場地100群蜂,團隊兩個技術員、一臺車,要17天才能跑完一遍,「養殖規模大了,工作量也增大,管理難度更增大。」

「人熊大戰」使用紅外預警系統給了許金山啟發。他所在的團隊聯合活性物質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嘗試著在蜂箱內安裝內環境監測設備,採用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實時獲取蜂箱的溫度、溼度數據,輔助指導生產;通過重力傳感器,採集釀蜜重量、蜂群數量,輔助決定採蜜、分群時間;同時每個蜂箱設置二維碼,進行數據錄入管理,並在此基礎上,開發手機APP 蜂場集群管理模式,打通了管理者、蜂農、科技工作者信息傳遞通道。

許金山(右一)與鄭勇在蜂場。記者  彭瑜  攝

「一機在手,信息都有。」現在,城口沿河鄉擴繁基地安裝了蜂箱內環境實時監測系統,高觀鎮示範養殖場安裝了蜂業質量溯源系統。鄭勇說,隨時隨地打開手機,就能查看所有蜂場的蜂箱的各種信息,並及時發出相應的管理指令給現場管理人,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提升了蜂蜜的品質。

2019年,重慶師範大學與花千源自主開發的智慧蜂業管理系統獲得農業農村部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優秀項目。許金山牽頭實施的《重慶市中蜂種質資源挖掘與蜂蜜優質高產配套技術集成及應用》項目獲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東安鎮 供圖

在許金山團隊的支持下,花千源的中蜂養殖規模和產值穩居城口縣首位,鄭勇也成長為縣級科技特派員。下一步,許金山還要與團隊一道向無人蜂場進軍,助推重慶山地中蜂資源保護與利用。

「 助推了產業發展,培養了本地人才。」 城口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縣整合各級科技資金600餘萬元,選派國家「三區」科技人才、市級和縣級科技特派員共373人次,組建7個主導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赴農村一線開展扶貧工作,實現了全縣農業產業鏈、所有貧困村和產業薄弱村科技扶貧全覆蓋,切實解決了農村產業發展、致富增收的技術問題。

相關焦點

  • 讓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校長和你聊科技
    9月24日起,掌上春城推出「專家科普『雲課堂』」系列報導,邀請不同行業、不同種類、不同領域的各類科學專家參與線上,以最接地氣的語言,普及藏在生活中的科學小知識,助力科學惠民之翼騰飛。掌上春城訊每一個小小的夢想,都需要一雙翅膀來助力夢想起航。校園,是夢想萌芽的地方,也是夢想起航的地方。科技進校園,真正為農村孩子的夢想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 給孩子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當科學家是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我們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嚮往的職業,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未來祖國的科技天地群英薈萃,讓未來科學的浩瀚星空群星閃耀!」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這一重要論述飽含殷切期望。郭守敬小學有這樣一位科學老師,自2002年來到郭守敬小學,就將「責任與奉獻」當作從教生涯的追求與目標。
  • 為社會救助插上科技的翅膀
    為社會救助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0-07-09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委員專訪】在「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實踐中凸顯新作為
    在「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實踐中凸顯新作為——訪住甘全國政協委員、省農科院院長馬忠明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視察時強調,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
  • 科技創新為青少年成長插上騰飛翅膀
    近日,在銀川市第18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由我市報送的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在多項比賽中奪得大獎,這些科技小達人用一件件作品展示出了我市青少年的探索實踐精神和創新動手能力,科技創新也為他們的成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 手拉手插上科技翅膀 2018年科技夏令營」開營
    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 (魏豔 方晴晴)近日,「手拉手插上科技翅膀,心連心共築美好未來——2018年科技夏令營」在中國科技館206多功能廳舉行了開營儀式。 中國科技館副館長廖紅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她表示,此次活動對青少年是一次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的好機會。
  • 周廣軍:堅持傳承與創新並重 為中式糕點插上科技翅膀
    稻香村集團的生產規模、科技研發實力、銷售額位居糕點食品行業前列。  稻香村集團在全國市場布局堅持線下線上相結合,二者並重。目前稻香村集團在全國有近700家專賣專營店,覆蓋全國大部分區域,並以每年近百家的速度增長。稻香村已經連續多年在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糕點類目、月餅類目取得驕人成績。電商渠道的銷售佔比逐年提高,產品還出口到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 給科學夢想插上翅膀
    原標題:給科學夢想插上翅膀(新論) 當科學家是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與科學家一起工作,科學家本人即是孩子們的最好示範 少年強則科技強,科技強則中國強。青少年科技後備人才,無疑是國家未來科技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 創客教育||在最美的藍天下為學生插上科技騰飛的翅膀
    學校的科技教育如何給孩子插上科技的翅膀?什麼樣的科技創新教育才是適合小學生的?在臨沂新橋小學,「橋文化」創客教育用實際行動作出了自己的回應。各科技社團的輔導員們所做的就是讓孩子們心中的這顆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為了喚醒孩子們內心中的科技種子,科技社團輔導教師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重燃對科技的熱愛,用實際行動來實現自己的科技夢想。臨沂新橋小學依託科技社團平臺,優化組織形式,統籌實踐路徑,將科技教育的價值表達與學校辦學的目標取向有效對接。
  • 插上科技的翅膀 讓教育力量抵達更遠的地方
    功能強大的「雲教室」讓參觀者猶如沉浸在教室中,預習、搶答、激勵等一系列操作,讓不少小觀眾大呼過癮。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張戈表示,隨著OMO模式的常態化,新東方將藉助科技的力量更加精細化地打磨產品。未來還會將更多AI技術引入到「新東方雲教室」中,學生在線學習的效果將會得到強化。除此之外,新東方還展示了教育OMO的典型模式之一「雙師課堂」的運用。
  • 實力圈粉|插上科技「翅膀」,平安金管家讓線上理賠變得高效便捷
    實力圈粉|插上科技「翅膀」,平安金管家讓線上理賠變得高效便捷 當前,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處於科技前沿的新技術在各行各業服務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保險業也不例外。
  • 海南日報數字報-給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
    「今後,我們將加大力度促進科技成果企業運作轉化,研製出更多特色香茶的同時,要讓大家隨時隨地都能喝到我們這裡的好茶。」介紹完各種茶獨特功效後,郝朝運匆匆跑回了辦公室。現在已經是熱科院香飲所副所長的他,不僅要儘快熟悉新崗位,而且還要為接下來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做準備。  在郝朝運的辦公室,一份十九大報告放在辦公桌上。「細讀、精讀、領悟透。」這是郝朝運對自己提出的要求。
  • 「我的扶貧故事」讓天柱「發豆腐」插上科技的翅膀 走進千家萬戶|...
    貴州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喀斯特地形地貌豐富多樣,近60%的森林覆蓋率及綠青山為貴州特色農產品生產提供天然優勢,盛產出優質的茶葉、食用菌、蔬菜、水果等特色農產品加工原料,加工出種類繁多的食品豐富舌尖上的美味,也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
  • 「動力之王」下線,科技為鐵路發展插上翅膀
    7月29日晚,單機功率28800千瓦,牽引力2280千牛的電力機車「神24」在湖南株洲下線,作為全球功率最大的電力機車,它具備在千分之十二的坡道上牽引萬噸貨物列車的能力,可拉動超過一百節滿載鐵路貨車。(新聞聯播)  在科技的支撐下,中國鐵路在高速和重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央視財經頻道將於6月20日走進城口縣 直播推介城口蜂蜜
    城口蜂蜜。  縣農業農村委 供圖6月17日,記者從縣委宣傳部獲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將於20日走進城口,直播推介我縣特色扶貧產品——城口蜂蜜。屆時,縣委書記闞吉林將作為城口蜂蜜代言人,與央視財經頻道直播記者一道,現場直播推介城口蜂蜜,在此誠邀廣大市民及縣內外朋友第一時間收看直播,為扶貧產品的線上銷售貢獻力量。
  • 智慧檢查站讓服務效能插上翅膀
    智慧檢查站讓服務效能插上翅膀 2020-12-15 1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米黃大理石插上網際網路「翅膀」
    米黃大理石插上網際網路「翅膀」     北川探索「網際網路+大理石+股票」產業發展模式——□本報記者 鄒俊川    經濟下行壓力和房地產市場的低迷,讓北川米黃大理石產業受到波及。
  • 為鄉村少年插上騰飛的翅膀
    原標題:為鄉村少年插上騰飛的翅膀   10月20日,省委宣傳部、省
  • 老有所醫 幼有所養 讓中醫藥插上現代科技的翅膀
    近年來,濟南市機關醫院一直在中醫藥發展方面作出前瞻性布局,從一個門診部發展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從治已病到治未病再到全民健康,用不斷精進的醫療技術和科學人性的管理理念,實現了傳承與科技的融合,展示了「網際網路 中醫藥」的創新發展,讓中醫藥插上了現代科技的翅膀,擦亮了「扁鵲故裡,康養濟南」的品牌。
  • 蘇州崑山巴城陽澄湖大閘蟹插上航天翅膀
    隨著「國家航天育種成果轉化中心巴城陽澄湖大閘蟹繁育中心」的揭牌,意味著蘇州崑山巴城陽澄湖大閘蟹插上了航天翅膀。據了解,早在今年5月5日,欣心農莊姚革的巴城陽澄湖大閘蟹蟹扣委託國家航天育種成果轉化中心組織實施承載「胖五」發射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在太空中飛行67個小時,成功返回地面。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崑山巴城的祖先——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