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獨處、不交朋友就是有問題?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2020-12-08 魚豐徐徐

有網友問: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不交朋友不聯繫別人,是有病嗎?

其實,獨處不但沒有病,反而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通常我們會把獨處和社交恐懼、抑鬱等聯繫在一起。但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獨處有時對我們是有好處的,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一、 獨處可以舒緩我們的情緒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表明:當我們僅僅暫停社交活動15分鐘,就可以舒緩我們的情緒,我們也會變得更加隨和。其實,這也相當於給我們大腦放假了休息了。

現在生活節奏太快,每天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弄得我們不知道到底該看哪個。這個也想看,那個也想知道。於是,我們不停地刷著手機,滿以為收穫很多。

但是,一天下來,合上手機,又發現啥收穫都沒有。時間卻白白地溜走了。後悔、懊惱,怪自己把時間浪費了。但是第二天呢?依舊如此,一會不看手機,不上網,心裡就總感覺空落落的。

我們害怕錯過有用的信息,害怕別人找自己有事卻聯繫不上。時間一長,就特別容易產生焦慮。

和朋友相處也是,有些人可能不喜歡那些社交應酬。只要三五個知己,偶爾聚聚就可以了。其餘時間,遠離手機,或者遠離人群,獨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外界的幹擾,內心反而會更平靜。

二、 獨處有利於深入思考

獨處因為沒有外界的幹擾,可以更專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也更有利於深入思考。很多牛人、大佬,他們的創作靈感、創意點子,都是在獨處的時候湧現的。

因為獨處,可以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時候,人就特別有激情,而且更容易全力以赴。既捨得花時間,又充滿幹勁,這樣的人不成功都難。

三、 獨處可以讓我們更加坦誠和富有同情心

當我們獨處時可以更敏銳地感受到,他人所承受的痛苦。獨處時,進行自我對話,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洗滌。

因為人只有面對自己時,才是最真實的。這個時候,我們非常容易對自己過去所做的、所見和所聞進行回想、思考,以及反饋和自我檢討。時間一長,我們不管對自己還是對他人,就會更加坦誠和富有同情心。

所以,凡事不能一概而論。雖然我們不排除,有一小部分人真的有病。但是,大多數人獨處時自己選擇的結果。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個時代,只有不斷學習的人才能逆風成長。不管是在職場打拼,還是在家做全職主婦,學習永遠是不可丟的一件事。讀更多的書,結識更多的人,體驗不同的人生,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多姿多彩。

歡迎關注@魚豐徐徐,10餘年造價事務所從業者,國家註冊一級建造師,註冊造價工程師,專業為你解析如何考證,以及解答各種職場困惑。

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永遠不要小看喜歡獨處的人,獨處不是孤僻!聰明的人往往選擇獨處
    今日話題:永遠不要小看喜歡獨處的人,獨處不是孤僻!聰明的人,往往選擇獨處永遠不要小看喜歡獨處的人,獨處不是孤僻!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能完全的成為自己。林徽因說,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如果想衡量一個人的內心有多強大,就看他能不能一個人獨處。
  • 不喜歡交朋友,只喜歡獨處的人,一般有四種性格特徵,你是第幾種
    現在的他,依然話不多,就算結婚了,也很少有其他的社交,而是安守本分地過著簡單的生活。 性格天生開朗的人,往往很難做到安靜地獨處,沒有人與他交流的時候,他們的內心世界是黯淡無光的。因為他們喜歡交朋友,害怕獨處,害怕被寂寞和孤獨緊緊包圍。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喜歡獨處!(深度好文)
    懂得獨處的人,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喜歡獨處!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害怕獨處,他們認定獨處就等於孤獨,總覺得獨處就等於自己是一無可取的,就等於被人排斥在外。他們更喜歡喜歡和別人在一起,可結果呢?
  • 喜歡一個人獨處,究竟是什麼樣的心理?主要是三個原因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獨處,有的人就喜歡多交朋友。身邊總是會有很多的朋友,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仿佛並不喜歡交際,也不喜歡往太熱鬧的地方走,他們總習慣於一個人生活,一個人靜靜的呆著。
  • 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獨處,不喜歡與人接觸,對未來很迷茫,怎麼辦?
    有網友提問: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獨處,不喜歡與任何人接觸,感覺活著沒一點意義,對未來很迷茫,咋辦?現在有這種感受的人很多了,喜歡一個人獨處,不想社交,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不想去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覺生活失去目標。
  • 喜歡獨處的人,往往具備這些優秀的人格特質,很難得
    ,一個人真正的實力,是看你能吸引多少人、影響多少人。所謂「人脈就是錢脈」,是當今最大的謊言。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獨立有用的人,才最重要。只有優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有些人往往把參加過多得社交,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其實真正優秀的人,往往不合群。獨處,是為了遇見一個更真實、更優秀的自己。
  • 越是層次高的女人,越喜歡獨處
    因為層次很高的人的孤獨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無人陪伴的寂寞,而是一種自我境界的無法達成。所以他們更加享受和自己相處,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尋快樂的源泉。獨處是一個人的精神洗禮在這個偌大的世界中,我們發現庸庸碌碌的人往往喜歡結伴而行。
  • 喜歡獨處的人,往往都擁有這六個優秀的人格特質
    就如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人好熱鬧,有的人好清靜,但總是很多人覺得喜歡獨處的人性格孤僻,格局小,其實未必,因為愛獨處者,身上那些優秀的特質,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夠可以企及的。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是一種什麼心理?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是一種什麼心理?先說說我自己吧。我是獨處和熱鬧都能適應的人,骨子裡更偏獨處安靜一些,相比熱鬧,我喜歡獨處。但,十年前,由於職業關係,我擔任辦公室主任,天天不得不「熱鬧」,讓我感到身心疲憊,人格分裂。
  • 喜歡獨處的人,往往會有四種優秀的人格特質!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獨處可以令人慎獨,一個人可以靜下來,既有時間又有空間反思以及反省自己,形同於吾日三省於身,長此以往,獨處會修復短處以及缺點,雖然沒有完美的人,但是喜歡獨處的人可以接近完美,等同於以修身養性盡方式善盡美,常言道: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是對獨處的形象寫照。
  •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喜歡獨處,對未來感到迷茫?是一種什麼心態?
    現代社會的壓力如此之大,每個人都可能患上心理疾病,這與個體的性格特徵脫不開關係,有的人是天生樂觀派,什麼事兒都不上心,這樣的人自然不會被生活所困。而有的人天性敏感多疑,對生活的感觸特別強,他人的一句話都可以讓其陷入沉思,這樣的人就很容易陷入自我封閉之中難以自拔。
  •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喜歡獨處,對未來感到迷茫?是一種什麼心態?
    生命有時就是如此荒誕,今天看來很困難、過不去的事情,在交給時間沉澱後,會恍然大悟,沒有什麼事情是能與時間抗衡的。對未來的思考無意義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 最享受孤獨的星座,喜歡安靜獨處,從不愛湊熱鬧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喜歡熱鬧,他們害怕一個人獨處,他們最需要朋友,只有跟朋友聚在一起才會讓他們充滿安全感,這樣的人往往比較外向,溝通是他們的長項。然而也有一些人他們會傾向於安靜的生活,不喜歡被打擾,一副與世無爭的平和心態,那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喜歡獨處,甚至享受孤獨的星座吧。摩羯座摩羯座的人性格有些孤僻,對人也總是一副冷漠的態度,甚至有些不太合群。
  • 獨處不代表孤獨,獨處是一種能力,學會獨處藝術,是人生的必修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喜歡清靜,但並沒有好壞之分。我們很多人覺得喜歡獨處的人性格孤僻,不善於交往,其實未必。開朗合群的人能給眾人帶來快樂,而喜歡獨處的人也有他自身的魅力所在。獨處不是孤獨,孤獨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無助的情感體驗,而獨處是有益的,充實的,調節身心的手段。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具備這種能力並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於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方式來驅逐寂寞。
  • 深度美文:沉靜而呆,喜歡體驗獨處樂趣的男人!
    大家好,我是小編情感懿大叔,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沉靜而呆,喜歡體驗獨處樂趣的男人》的文章。有一種男人,也喜歡獨自一人,但不像喜歡懷舊的人,他們可能未必有那麼多劉骨銘心的故事,只是喜歡享受自已一個人獨處的樂趣已。
  • 獨處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嗎,長期獨處的人性格會怎麼樣?
    古往今來,那些真正的思想大家,宗教領袖,傑出人士……都是在「靜」中,尋找生命智慧。能夠「長期獨處」,他有內在的「寧靜」。但是,這種被動長期獨處的人,如果他本來就性格孤僻且內向,那麼,獨處,會讓他更加孤僻乃至古怪。
  • 喜歡獨處的人很糟糕?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有人投以鄙夷,有人投以同情,有人先入為主:差勁的一個朋友都沒。因為在他們得眼裡,甚至是大多數人眼裡,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喜歡獨處的人也很糟糕。但其實真的不是這樣,不喜歡社交並不是一種缺陷。就像有些心理學說的那樣,性格內向的人只是不需要無謂的社交。對性格內向的人有哪些方面的誤解?心理學家榮格將人的性格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向性格,一種是內向性格。
  • 真正讓你「發光」的,是那些獨處的時光
    劉若英真正將獨處過成一種習慣和態度,遠離紛繁熱鬧,回歸寧靜內心,不驕不躁,穩步向前。獨處是難得的自在時間,看一本書,泡一杯茶,插一束花,做一頓飯。在屬於自己的時光中做著熱愛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那是我們享受生命的曼妙時刻,是我們領悟人生的最佳時期。
  • 人到中年,懂得獨處的人,內心多半很平和
    可是當我真到四十歲的時候,真有錢的時候,我心裡想的不是去交朋友,不是去喝酒搓麻將,我想的是弄個花園,看看書,最好再養只狗做個伴。比起喧喧嚷嚷的鬧市,我變得更喜歡一個人的悠然自得。其實人到中年,我們真的要懂得獨處,因為獨處不僅僅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懂得獨處的人,大多內心平和。
  • 「群居防口,獨處防心」(深度好文)
    世上沒有一種聰明藥,吃了,讓你變得聰明;世上也沒有一種食物,吃多了,讓你的智商提高。對於後天是否聰明,卻是可以學習的。  怎樣才能變得聰明一點?怎樣做,才算得上一個聰明的人呢?《增廣賢文》其中有一句對我深有啟發,原句是這樣的:群居方口,獨處防心。按照這句話去做,就可以讓你變得聰明一點,就可以讓你成為一個聰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