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不交朋友不聯繫別人,是有病嗎?
其實,獨處不但沒有病,反而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通常我們會把獨處和社交恐懼、抑鬱等聯繫在一起。但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獨處有時對我們是有好處的,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一、 獨處可以舒緩我們的情緒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表明:當我們僅僅暫停社交活動15分鐘,就可以舒緩我們的情緒,我們也會變得更加隨和。其實,這也相當於給我們大腦放假了休息了。
現在生活節奏太快,每天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弄得我們不知道到底該看哪個。這個也想看,那個也想知道。於是,我們不停地刷著手機,滿以為收穫很多。
但是,一天下來,合上手機,又發現啥收穫都沒有。時間卻白白地溜走了。後悔、懊惱,怪自己把時間浪費了。但是第二天呢?依舊如此,一會不看手機,不上網,心裡就總感覺空落落的。
我們害怕錯過有用的信息,害怕別人找自己有事卻聯繫不上。時間一長,就特別容易產生焦慮。
和朋友相處也是,有些人可能不喜歡那些社交應酬。只要三五個知己,偶爾聚聚就可以了。其餘時間,遠離手機,或者遠離人群,獨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外界的幹擾,內心反而會更平靜。
二、 獨處有利於深入思考
獨處因為沒有外界的幹擾,可以更專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也更有利於深入思考。很多牛人、大佬,他們的創作靈感、創意點子,都是在獨處的時候湧現的。
因為獨處,可以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時候,人就特別有激情,而且更容易全力以赴。既捨得花時間,又充滿幹勁,這樣的人不成功都難。
三、 獨處可以讓我們更加坦誠和富有同情心
當我們獨處時可以更敏銳地感受到,他人所承受的痛苦。獨處時,進行自我對話,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洗滌。
因為人只有面對自己時,才是最真實的。這個時候,我們非常容易對自己過去所做的、所見和所聞進行回想、思考,以及反饋和自我檢討。時間一長,我們不管對自己還是對他人,就會更加坦誠和富有同情心。
所以,凡事不能一概而論。雖然我們不排除,有一小部分人真的有病。但是,大多數人獨處時自己選擇的結果。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個時代,只有不斷學習的人才能逆風成長。不管是在職場打拼,還是在家做全職主婦,學習永遠是不可丟的一件事。讀更多的書,結識更多的人,體驗不同的人生,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多姿多彩。
歡迎關注@魚豐徐徐,10餘年造價事務所從業者,國家註冊一級建造師,註冊造價工程師,專業為你解析如何考證,以及解答各種職場困惑。
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