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這是不是你的現狀:總喜歡一個人待著、拒絕人際交往、討厭聚會、在人群多的地方就會感到不安。每日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不知道在忙什麼,對未來沒有期待,已經很久沒有內心波動了。
腦海總想著生命沒有意義,不想把時間花在交朋友上,更多時候想一個人待著,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呢?
首先,擁有上述狀況的人,很可能正在走向抑鬱症,即持續心情低落、意志消沉,總是認為身邊發生的一切都格外無趣。
即使是以前很感興趣的事情,在如今也提不起興致了,心裡不止一次浮現生活沒有意思,不如早日結束生命的念頭。
喜歡獨處,開始享受自我封閉的狀態,有的甚至會害怕社交,抵抗與他人接觸,甚至抵抗與家人進行接觸,比起明亮的場合,他們更熱愛昏暗的場所。
除了心理上的變化,也可能會引起生理上的變化,食慾與以前相比下降不少,對食物的需求沒有那麼渴望了,經常感覺不到餓,沒有他人的督促是不想產生進食行為的。
在睡眠上,會有多夢、難以入睡、很容易被細小聲音驚醒的情況。
如果上述狀況都與你目前的生活狀態貼合,那麼你很可能存在抑鬱傾向。但是,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可能患病,而產生更加絕望的想法,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無法走出來。
你需要做自己的拯救者,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而不是選擇絕望等待。
現代社會的壓力如此之大,每個人都可能患上心理疾病,這與個體的性格特徵脫不開關係,有的人是天生樂觀派,什麼事兒都不上心,這樣的人自然不會被生活所困。
而有的人天性敏感多疑,對生活的感觸特別強,他人的一句話都可以讓其陷入沉思,這樣的人就很容易陷入自我封閉之中難以自拔。所以,心理疾病源自一個人的處世之道是否開闊。
生命有時就是如此荒誕,今天看來很困難、過不去的事情,在交給時間沉澱後,會恍然大悟,沒有什麼事情是能與時間抗衡的。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大多數生活都沒有實在的意義,我們從來到世間的那一刻起,生命便開啟了倒計時,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因此,把時間耗在對未來的思考中,是最沒有意義的。
因為沒有人可以活在未來,所有人在未來面前都是一個未知體,唯一可以做到的便是活在當下,享受生活此時此刻所賦予你的一切。
喜歡獨處也不是什麼毛病,但你得認清楚自己是真的享受一個人的狀態,還是只想逃避才如此。
選擇後者的人,是在用行動去抗拒生活,因為人本身是有社交需求的,我們渴望自己能在社交之中,通過合理表達來獲得他人的認可。
但你的這種獨處卻忽視了自己內心的需求,此時的你是一個矛盾體:真實的你想社交,但你卻把自己封閉起來,斷絕了身邊的人際關係,這樣的獨處一點兒也不健康。
真正熱愛獨處的人,在需要產生人際時,內心並無焦慮、恐慌感,可以把獨處的自我自然地拿出來放入人際之中,他們享受獨處,但也不排斥與人交往。
這才是健康的獨處,有多少人在獨處時,像一隻無頭蒼蠅,感到內心很空虛,所以才會有大把的閒暇時間去思考未來,最後又將自己困於對未來的恐懼之中。
這純粹是因為時間太多了,我們真正應該做到的是活在當下。未來的事情想不明白很正常,所有人都會有過不去的坎,但只有好好把握現在,才能為未來做好準備。
不主動與人產生交往,就利用獨處的時刻好好充實自己,等到自己的實力強大了,你會發現迷茫也消亡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Health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