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時,秦舞陽嚇得發抖。為何排更勇敢的人做荊軻副手?

2021-01-15 李家萬事興

讓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不是燕太子丹的臨時起意。所有參加這次行動的人,燕太子丹都是觀察了很長時間。

在燕太子丹看來,能夠參加這次行動的人,都是屬於最佳的人選了。秦武陽已經非常不錯啦!

燕太子丹從小就在趙國當質子,在趙國和嬴政結拜成了難兄難弟。等到嬴政成為了秦王,燕太子丹就又到了秦國為質。

可能以前和嬴政在趙國的時候,倆小子的感情還不錯。燕太子丹到秦國當質子的時候,就覺得嬴政對自己不是那麼好了。

燕太子丹因此開始心生怨恨,偷偷地跑回了燕國。燕太子丹一回到自己的燕國,就開始尋求能夠報復嬴政的人。

燕太子丹暗中找尋到了二十幾個人,其中能夠替燕太子丹成事的,也只不過夏扶、宋意、秦武陽三個人。

就是在這三個人裡面,可能燕太子丹還是會覺得夏扶和宋意,比秦武陽還是要稍差上那麼一點兒。

秦武陽早在十三歲的年紀,就已經殺過人了。秦武陽說一就沒有人敢在他面前說二,所以秦武陽早早地就把那點兒霸氣給側漏了。

秦武陽雖然是勇猛之人,但卻不適合去刺殺秦王嬴政。秦武陽這個人已經名氣在外了,不論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都進不了嬴政的身。

這一點兒燕太子丹應該是十分清楚的,所以燕太子丹才會找到了田光。田光是一個比秦武陽更加專業的殺手,他指點了一下燕太子丹。

夏扶、宋意、秦武陽這三個人都不適合去刺殺秦王嬴政,因為這三個人容易引起他人的防範。只有一個不容易引起他人防範的人,才能擔得起刺殺秦王嬴政的任務。所以田光才向燕太子丹推薦了荊軻。

荊軻和秦武陽等人不一樣,完全是屬於那種讓人覺得沒有本事沒有氣魄的人。

荊軻在榆次那個地方和蓋聶論劍。蓋聶用眼睛一瞪他,荊軻就覺察到了蓋聶想用眼神殺死。荊軻一出門,就駕車離開了榆次。能跑還是趕緊跑吧!

荊軻在邯鄲那個地方和魯句踐玩遊戲,因為勝負的問題兩人起了爭執。魯句踐就把荊軻好一通臭罵,荊軻只好灰溜溜地跑了,之後再也不去找魯句踐了。

看看荊軻有點兒像誰?

誰都不敢惹,誰都敢得罪,整天只會飲酒作樂。荊軻像不像後來鑽褲襠的那個韓信。

荊軻就和韓信一樣,沒有人覺得他是個人才。也只有田光這個老牌殺手才能看得出來。要不是因為田光的大力推薦,恐怕燕太子丹也不會用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

荊軻擔當刺殺秦王嬴政的主手,自己則是選了一個副手。荊軻選的是什麼人,沒有知道是誰。那個人住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也許荊軻自己選的這個人,才是擔當副手最佳的人選。

荊軻自己選的那個人卻一直沒有來,而秦國已經打到了燕國的邊境。燕太子丹再也不能繼續等了,只能讓荊軻趕緊行動。

這時候誰能擔當荊軻的副手?

田光看人也是一絕,對燕太子丹的那幾個人有過評判:夏扶是血勇之人;宋意是脈勇之人;秦武陽是骨勇之人。荊軻卻是神勇之人。

田光所謂的血勇、脈勇、骨勇、神勇,就仿佛功夫修練的層次一樣,其實也就是對他們四個人的排名。除了荊軻之外,那就是秦武陽了。

燕太子丹選擇秦武陽,那是一點兒毛病也沒有。要是燕太子丹能夠料到秦武陽會被嚇傻了,那也就不會派秦武陽去了。

如果燕太子丹不派秦武陽去,那也只能派夏扶或宋意去了。夏扶或宋意充當荊軻的副手,到底能否成功,又有誰能夠預料到呢?

刺殺秦王嬴政這種事兒,既不能像求賢那樣大張旗鼓,又不能像企業那樣公開招聘,都是在暗中招攬人才的。

燕太子丹能招到這四個人就已經很不錯了,再想找個比秦武陽還厲害的人,那就幾乎是不太可能了!

燕太子丹派荊軻和秦武陽同去,已經是能派出的最強陣容了。

相關焦點

  • 荊軻刺秦王時,為何會選擇秦舞陽這個「半桶水」當副手?
    荊軻刺秦王這個歷史故事大家都知道,荊軻功敗垂成,副手秦舞陽更是面見秦王的時候,嚇得差點露餡,那麼為何不讓更加勇敢的人陪荊軻去呢?首先荊軻的本意不是刺殺秦王,而是想要用自己的性命來威脅秦王,逼迫其放棄侵佔六國。其次副手秦舞陽是臨時上陣,原本荊軻要帶的是另外一位劍術高手,只因為當時情況比較緊急,就帶了秦舞陽這個「半桶水」。
  • 荊軻刺秦時,同去的秦舞陽嚇得發抖。為什麼不安排更勇敢的人呢?
    入秦行刺,「勇士」秦舞陽跌倒,荊軻完美救場,終究行刺失敗荊軻提出刺秦計劃以後,燕丹就開始派人尋找最鋒利的匕首,最終花重金買到了趙國徐夫人的匕首。又讓人用毒淬鍊匕首,使其劇毒無比,只要在人身上劃破一點傷口,立馬死亡。
  • 荊軻刺秦王之時 秦舞陽在幹啥
    而潛力是更難測評的內容,因為潛力是在過去都沒有表現出來的能力和素質,那麼你怎麼知道對方就有這樣的能力和素質,而不是紙上談兵,只有嘴上功夫,而沒有實際能力了。這個方面的思考,讓我想到荊軻刺秦王的故事。02/ 荊軻刺秦王之時 秦舞陽在殿下空等史書記載當時場景:朝見的儀式開始了。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臺階。秦舞陽一見秦國朝堂威嚴樣子,不由得害怕得發起抖來。秦王左右的侍衛一見,吆喝了一聲,說:「使者怎麼變了臉色?」
  • 【荊軻刺秦王】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
  • 淺說《荊軻刺秦王》
    本著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的節操,他們反抗了,但反抗的方式不太成熟——效法當年脅持齊桓公的曹沫,派人刺殺或脅持秦王,要他歸還各國的土地。想法太天真了。秦國為了今天,已經前赴後繼地奮鬥了幾百年。勝利在望之際,哪裡會把一個弱小國家的脅迫放在眼裡。漫說你殺不死秦王,即使殺死了他,一個秦王倒下去,後面還不知道有多少個準秦王排著隊等著實現宏圖大業呢。即使籤訂了條約又怎麼樣呢?
  • 荊軻刺秦:居然是一場失敗的劫持計劃
    對比曹沫劫持齊桓公的普通匕首就不難發現,太子丹顯然不想讓荊軻僅僅去劫秦王。精心準備的毒匕首,暗示了太子丹傾向於行刺者將與秦王同歸於盡。所以他需要的是一個堅定不移的死士,替自己將匕首刺向秦廷。但為什麼太子丹會選擇多次流露出求生欲的荊軻作行刺者呢?回到秦舞陽和荊軻初入秦廷的時刻,就會發現太子丹的原計劃應是「秦舞陽刺秦」。
  • 為何荊軻沒有殺掉秦王?荊軻在臨死之前道出真實原因!
    或許荊軻早已意識到,他這一去根本沒有生還的可能,但在太子丹期許的目光中,他只得慷慨赴死。眾所周知,荊軻刺秦以失敗告終。荊軻以凡人之軀,帶著劇毒匕首,輾轉多次見到秦王,同秦王嬴政纏鬥多時,但就是傷不了嬴政分毫,反而被嬴政砍斷左腿,最後被亂刀砍死。那麼這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嗎?為何荊軻無法殺掉秦王?
  • 荊軻刺秦王不過是一場頗負盛名的鬧劇
    荊軻刺秦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頗負盛名的刺殺行動,同時也被多數人認為是最失敗的一次。荊軻與秦王,近在咫尺而無侍衛在旁,一邊是養尊處優的皇帝,一邊是精於劍術的刺客,外加一把滿是毒液的匕首,為何荊軻在這麼有利的條件之下,都無法成功刺殺秦王?荊軻的失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言者云云。
  • 刺秦之殤:業務能力不足的荊軻就這樣被逼上了梁山
    事實上,名聲在外的荊軻之前的表現也一言難盡,他曾在榆次碰上了劍客聶蓋,兩人在討論劍道的時候出現爭執,後者只是瞪了一眼就把荊軻嚇跑了,甚至還沒動手;後來與魯勾踐的下棋爭執中又被後者的「怒而叱之」嚇得「嘿而逃去」,甚至都不敢在露面,刺秦失敗後魯勾踐說他「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技藝不精還不肯虛心求教,反而一走了之。
  • 劍術大師荊軻,與秦王一對一交手為何落敗,反而還被秦王捅了八下
    畢竟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是一個大王朝的建立,更是踩著無數人的腦袋,從屍山血海中誕生的。所以,戰國時期,雖然秦國勢大,但還是有很多六國的仁人志士對其不滿,試圖阻止其吞併六國的。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荊軻刺秦了,雖然最後失敗了,但荊軻之名,卻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那麼問題來了,作為戰國時期著名的劍術高手,在與秦王一對一的交手中,荊軻為何落敗,還被秦王捅了8劍呢?
  • 解析:荊軻刺秦王原文及翻譯 揭秘:荊軻刺秦王
    用人來做實驗,血沾溼衣褸,沒有不立即死亡的。於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燕國有個勇士秦武陽,十二歲的時候就殺過人,人們都很懼怕他,於是叫秦武陽做助手。荊軻等待著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那個人住得很遠,沒有來,因而停下等候他。
  • 「荊軻刺秦」是太子丹對燕國的保護?
    ———《六國論》 荊軻刺秦事件是一場影響頗大而且爭議甚深的刺客事件,很多人對於謀劃了這場行動的太子丹以及執行的這場行動的荊軻非常敬佩,認為他們一個為了國家的生存和社稷鞠躬盡瘁,一個都為了報答恩情看穿了生死。
  • 《史記·刺客列傳》——荊軻刺秦王!
    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乃令秦舞陽為副。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改悔,乃復請曰:「日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丹請得先遣秦舞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豎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彊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古代史:荊軻刺秦的糾結和《史記》的白璧微瑕
    從這一點來看,荊軻作為一名說客遠比刺客更成功。《史記》、《戰國策》和《資治通鑑》都記載了太子丹和荊軻面談行動目的時的一段對話,大概意思就是:如果能挾持秦王,讓他退還侵佔六國的土地,就像當初曹沫對齊桓公做的那樣,那最好;如果不能,那就乾脆殺掉秦王,秦國必定內亂,待那時再起兵攻打。
  • 帶上孩子,聽古詩學歷史|NO.4 .荊軻刺秦王《易水歌》
    -前227),戰國時衛國(今屬河南省)人。好讀書,擅劍術,有膽識。遊歷燕國時被燕太子丹拜為上卿,受命謀刺秦王嬴政(即秦始皇),未遂被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易水歌》一作《渡易水歌》,是戰國時期荊軻將為燕太子丹去秦國刺殺秦王在易水餞別之際所作的一首楚辭。
  • 荊軻刺秦,有一個迷信的細節可能是致命的
    對於第一樣東西,太子丹有點為難,認為樊於期是走投無路時才來投奔自己的,殺了他有失道義,會被天下人恥笑。當時太子丹已預先尋找到天下最鋒利的匕首,並讓工匠用毒水泡過,達到見血封喉的地步,當所有的行裝已準備好後,荊軻卻在等一個人,這個人是他的一個幫手,但那個人住得很遠,未能及時趕到。太子丹見事不宜遲,便推薦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便是秦舞陽。這個秦舞陽也是個厲害的角色,據說十三歲就開始殺人,長就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別人都不敢正面看他。
  • 夏無且:我目睹荊軻刺秦王
    燕人尚白,燕人尚黑,荊軻穿了一身徹頭徹尾的白,從頭巾到鞋,都是白的,白的發光發亮,他穿過一群黑衣大臣,如明珠滑進黑泥,可我站得太偏了,他的面目我卻看不清,只聽得他的腳步每一步都踏得很實。荊軻走到離王兩丈處,停了下來。他身後那個叫做秦舞陽的少年抖成了篩子,面色發白。李斯大人覺得有些奇怪,問了一句:「這位後生面色蒼白,怕是病了。」
  • 哄女朋友的睡前小故事1丨荊軻刺秦
    哄女朋友的睡前小故事1荊軻刺秦我叫荊軻,荊棘的荊,憾軻的軻。每當我和狗屠還有高漸離說起這回事時,他們都會以一種看白痴的眼神看著我,狗屠總是默默喝酒不搭話,高漸離則擊兩下築,配合著喧囂的風,讓站著狂笑的我看起來像個傻逼。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在外遊歷的時候,我曾遇見過很多有意思的人,比如蓋聶,我會一點劍術,在榆次時便想向他討教,可他只是一直盯著我,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
  • 荊軻的七次刺秦
    高漸離喊得聲嘶力竭,仿佛每個字後面都跟著個大大的感嘆號,直直地朝荊軻所在的車廂砸去,回應這些「感嘆號」的卻是一梭子彈,打飛了高漸離的喇叭。鄭大帥做了個手勢,士兵們圍攏到車廂附近,估摸著荊軻的位置舉槍瞄準。「荊軻,識時務者為俊傑,你最好看清局勢,朕(鄭)是真捨不得殺你啊。」
  • 荊軻刺秦王(講稿)
    陶潛稱其「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荊軻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脈絡】(預習完成)本文圍繞著一個「刺」字,展開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閱讀時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脈絡。(一) 刺之因: (「秦將王翦破趙──願足下更慮之」) ——開端(矛盾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