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媽媽:說說給娃英語啟蒙這幾年,掉過的「隕石坑」……

2020-12-11 慢成長mcz

花時間說:今天的文章來自慢成長老友、曾經留美的海歸媽媽COS。她這篇文章讓我越讀越覺得——太有共鳴了!估計在帶娃英語啟蒙這條路上的媽媽們,看了或多或少都會有同感。

我迫不及待將篇好文和大家分享,因為COS不僅講了那些讓我深有感觸的類似經歷,還有她是怎麼從這些「隕石坑」爬出來的實用方法。趕緊看看吧。

文/COS

作為曾經留美的海歸媽媽,我對孩子的英語啟蒙一直都很重視,特別是對孩子早期的英文環境尤為看重。

從她出生起,我就努力給孩子營造英文氛圍,什麼英文兒歌、繪本故事、日常對話、英文學習app,就送孩子上託班也選擇了有全天外教跟班的幼兒園。按理說,孩子的英文應該還不錯,至少常見詞彙是可以說些的了吧。

可是這麼堅持了三年多,孩子居然有很長一段時間一句英文也不願說,牴觸到看見英文繪本就大喊「我聽不懂英語」或者「媽媽講中文」,真的是挫敗感滿滿啊。

好在最近經過我的不懈努力,艾米總算又對英語產生了興趣,願意跟讀,也能時不時地說出些句子來了。不能說是「苦盡甘來」,但好歹看見了點曙光不是。

我想我遇到的這些煩惱,很多重視英文啟蒙的媽媽們也曾遇到過。所以我總結了這三年多以來英文啟蒙的心得,有一直抱持的理念,有掉過的坑,也有如何從坑裡爬出來的經驗之談哈。

關於英語環境

我特別堅信,要讓孩子學好語言,給孩子提供相應的語言環境極其重要。

我的這種想法,和我的一些經歷密不可分:在有孩子之前,我曾與先生一起赴美國某大學學習,他作為聯合培養學生攻讀博士學位,我則作為家屬陪同,同時也學習學習語言什麼的。

在美國期間,我們結識了許多帶著孩子赴美的訪學家庭,很多小朋友在剛來時英文基礎為0,但幾個月後就能用英語自如對話了,一年訪學期滿回國時,有些孩子的英文水平甚至超過了他們的父母。

我這裡所說的英文水平的「超過」,指的不是單純的詞彙量或者是閱讀理解能力,而是英文的思維、聽說的能力,以及表達的自信。我們這一代基本都是「啞巴英語」,論實戰,真比不過這群零基礎就直接被爸媽丟進美國學校(每天七八個小時的全英文環境)的孩子們。

這種我親眼所見到的環境對語言學習的影響,確實比道聽途說的更讓人感到震撼。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雖然語言環境不同,我在艾米剛出生開始,仍然盡力為她打造英文環境(童謠、繪本等等),甚至在一歲半之前,我與她之間的大部分對話都是用英文的。但一歲半之後,我的英文環境塑造計劃就開始受阻了,坑遇到了不少,篇幅所限,且說兩個「隕石坑」級別的哈。

艾米的英文啟蒙之路,真的是從剛出生就開始了

第一個「隕石坑」:母語與英語的地位爭奪戰

首先是母語的強勢地位開始建立,艾米在一歲半左右開始正式說一些連貫的話,在此之前,她所冒出了一系列詞彙,並不區分中文和英文。但在一歲半之後,隨著理解能力的提升,她對中文的需求量明顯增大了。

艾米一歲半之前,有不少英文繪本是她的心頭好

其實這也是能預料的到的情況,畢竟生活在國內,平時生活和家人溝通還是用中文為主。在家裡,只有我和她用英文溝通,我和其他家人、其他家人與她之間,都是中文,所以孩子的中文輸入依然是遠大於英文輸入的,孩子自然覺得說中文更容易。

因此,在一歲半到兩歲多的這個階段,艾米更偏好看故事情節豐富的中文繪本,而對英文繪本開始抗拒。

另一方面,由於和孩子間的日常交流的語句也越來越複雜,雖說在國外呆過但英語依舊是半吊子的我也逐漸應付不了全英文的對話方式了。此消彼長,艾米原本會的很多英文詞彙和表達,隨著中文的進步,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在這個階段,英文兒歌、原版動畫和零星的日常對話依然有,但所佔的比例的確是太少了。回想起來,這是我在英文啟蒙上遇到的第一個大坑,雖說是避無可避,畢竟大環境的影響嘛,但要是能夠堅持每天固定的英文時間,應該會更好。

第二個「隕石坑」:外教的影響

孩子兩歲半左右,我送她入了託,是一家有外教全天跟班的蒙氏幼兒園,一方面是由於我回歸職場,另一方面的原因還是我對於0~3歲這個語言學習的關鍵期耿耿於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裡能有穩定的英文輸入,抓住最後的黃金期,沒有痛苦地學好英文。

艾米與幼兒園外教們的互動

一開始,我覺得挺不錯,艾米還學會了幾首英文兒歌,唱給我聽。可時間一長,問題就顯現出來了:她依然抗拒讀英文繪本,甚至比之前更抗拒。她明確地表示「我聽不懂英文」、「媽媽你說中文」,遇到特別感興趣的英文繪本,也是要求我用中文講,連一句英文一句中文都不允許。

特別是三歲多開始,艾米對於英文,進行了「無差別攻擊」,即使是她能聽懂的詞彙和指令,也表示抗拒。可憐老母親我只好先順從其心意,再趁她不注意偶爾夾帶一些英文單詞,或者趁她心情好時,聽些英文兒歌之類磨磨耳朵。

後來我與她談話,她告訴了我原因,她說:「Helen老師說的就是英語,她說的我聽不懂」,於是她自己推出了結論:「英語我聽不懂。」

我兩眼一抹黑啊,此乃我遇上的第二個「隕石坑」,比第一個還大,沒想到我花了更多的錢送孩子去了有外教的班級,就換回來這麼個結果?

後來我終於想明白了原因,換位思考一下,要是把我直接扔到了德國、法國或者其他非英語國家,任他們對著我哇啦哇啦說上半天,我也會一臉茫然不知所措啊。

在孩子一兩歲時,我讀英文繪本通常不加以解釋,只要她願意聽,我就這麼讀。在那個時期,中文和英文對孩子而言都是一樣的,她慢慢理解吸收,並不反抗。可我忽略了,隨著孩子長大,她的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尤其是對中文的吸收程度遠高於英文,她能聽懂每一句中文句子,卻只能聽懂英文句子裡的個別單詞,自然會產生落差。

這表示,我們的語言輸入要更清晰,要能夠讓她產生明確的概念,才算是有效的。外教老師哇啦哇啦一整天,和我哇啦哇啦讀完一本書,傳到孩子的耳朵裡,基本沒啥用了。

出坑之路

其實,從我掉進第一個坑開始,我就在努力地「往坑外爬」,但沒想到摔進了第二個更深的坑,簡直是夠夠的。

我最開始往坑外爬的方法說簡單也簡單,就是努力維持最基本的英文輸入,變著花樣引起孩子興趣,比如英文繪本不願意看了,那就先順著孩子心意用中文講,趁其看得入神時夾帶幾個單詞;或者看原版動畫,利用一些英語學習app等等,輪著來總有些興趣。

針對於第二個坑,我也開始有意識地強化一些單一的詞彙,就像最初學中文那樣,特定詞語多遍重複,不再追求「多」,轉而追求「能理解」:比如艾米在吃棒棒糖時,我就不停地重複「lollipop,lollipop,lollipop……」,讓她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很長一段時間,我家的英文啟蒙就處於這樣的停滯期,沒有任何進步,但在我的努力之下,也沒算全丟下。我的心態倒是被這娃磨得越來越平和,畢竟活著最重要啊,說不定哪天就有轉機了呢。

結果轉機突然就出現了,這個暑假伊始,我有天逛街時無意間給艾米約了個英語試聽課,開始艾米依然很抗拒,我連哄帶鼓勵地帶她進了教室。其實我目前並沒有要給她報班地想法,只不過想看看英語課上老師都是怎麼教,也想看看艾米的英文水平究竟如何。

沒想到得是,艾米驚訝地發現,老師上課教的那些簡單詞彙她都會,說得比那些一起試聽的哥哥姐姐們還要好,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這小人兒瞬間有了自信,終於不再抗拒說英語了。回來後,主動要求和我一起看英文繪本,也終於願意開口跟讀,也願意與我進行簡單的對話了。

至此,漫長的靜默期總算是渡過了,不過未來的英文啟蒙之路依舊很長,路上估計會遇上的坑也不會少,咱們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且行且努力吧哈哈哈。

總結一下

1、從結果看,持續穩定的英文輸入和英文環境營造很有有必要,最好能保證頻次和時長,為輸出做準備;

2、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需求不同,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引導;

3、幫助孩子保持英文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很重要;

4、保持咱們的信心更重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會有看見效果的那一天。

暑假過半,三歲四個月的小傢伙就從跟讀單詞過渡到可以跟讀簡單的句子了。之所以進步能這麼快,還是和一直以來的英文輸入有關聯的,只是這守得雲開見月明的過程著實有些長,所以我想寫出自己的這段心路歷程,與同樣糾結、迷茫於英文啟蒙的媽媽們共享,也共勉。

跟讀英文打卡,讀完一本貼一個對應貼紙,很有成就感

至於我這半吊子媽媽到底哪來的勇氣與孩子說英語,在美國的那一年學語言到底收穫了什麼,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跟讀材料等等,限於文章篇幅,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啦,如果感興趣的,可以文末留言告訴我喲!

—END—

花時間叨叨叨

今天文章讓我深有體會,是因為說的幾種情況,我真的也遇到過啊!作為一個海歸媽媽,身邊很多同學朋友,甚至幼兒園同學家長,都覺得果果的啟蒙一定非常輕鬆。

隨著長大,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形成,主語優勢也有了,中文才是親近的。可她最熟悉的、最愛的媽媽,讓她覺得「陌生」,孩子一下子沒了安全感。

相關焦點

  • 胡雅楠——留美博士媽媽與你暢談幼兒英語啟蒙
    前兩天,賴世雄老師,一場教你如何學英語的直播課,是否已經開啟了您的英語學習大門。相信正在學習英語的寶媽也不少,不少媽媽表示,現在開始學習英語,有很大的原因是想在家中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媽媽也能引導孩子學習。
  • 6歲寶媽4年血淚史:英語啟蒙的坑你掉過幾個?
    提起英語啟蒙教育,那可真是一部血淚史。今天把這段歷史分享出來,真心希望全天下的寶媽們能少走點彎路、少花些錢,多一些效果,多一些希望。不得不說,我們家對英語啟蒙是非常重視的。首先,我和我老公都是80後,我們那時候初中才開始學英語。
  • 忙碌的職場媽媽,在家做好這件事,照樣帶娃高效英語啟蒙
    父母英語不好,能不能給娃英語啟蒙?平時上班忙,怎樣見縫插針給娃啟蒙?面對動輒上萬的線下培訓班,怎樣啟蒙才經濟最高效?......相信,很多媽媽都考慮過這樣的現實問題。牧延媽媽是通過前期老學員的介紹,加入到高端英語啟蒙隊伍中的。
  • 4年時間,不放棄的媽媽,終於帶娃成功英語啟蒙
    所以,在Elsa七八個月的時候,她就開始了英語啟蒙,持續半年後,因為工作原因停擱了一年。隨著Elsa母語變得強勢,開始排斥英文。接著,媽媽帶娃加入「萬用親子英語」打卡課,從這裡開始了第二次有計劃、有方法的啟蒙。人肉輸入,營造英文小環境,慢慢讓娃重新愛上英文,接著進入「啟蒙陪伴營」的學習。現在,娃可以日常交流,裸聽初章書,糾正媽媽發音,正式上道啦。
  • 菜鳥媽媽怎麼啟蒙孩子的英語學習?看進來,培養原版娃,你可以!
    送進培訓班一段時間後,發現孩子的英語還沒隔壁鄰居家不上培訓班的讀得流利?詞彙量也沒別人家的孩子大?別著急,菜鳥媽媽來了,她孩子從一年級寒假開始學英語,到三年級暑假看初章,來來來,看看她是如何規劃孩子英語學習的。培養原版娃,菜鳥媽媽也可以!
  • 2歲娃英文流暢,零基礎媽媽分享英語啟蒙攻略,照著做你也可以
    關於英語啟蒙直到有一天在小區遛娃時,我看到一個兩歲寶寶和媽媽在用全英文對話,這才徹底讓我決定對娃的英文啟蒙提上日程。於是厚著臉皮上前詢問她有關英文啟蒙的一些問題,因為我心中也有很多疑問?她是如何做到的?在寶寶多大時給他做的英語啟蒙?媽媽英語水平是不是很高?結果她的回答都讓我很意外!她說:她是在寶寶一歲半的時候進行的英語啟蒙,並且是有系統性的啟蒙。她的英語水平大學四級都沒過,以前學的早就還給老師了。也是有了娃又重拾了英語,算是零基礎啟蒙了。
  • 烏龜爬普娃+懶散媽,3年多樸實無華的英語啟蒙經驗
    不知不覺已經英語啟蒙3年多了,一些剛入坑的新手媽媽們希望我能說說英語啟蒙。
  • 帶娃折騰了好久都無效,這篇"英語零基礎啟蒙帖"真是及時雨!
    家庭背景 5歲半女孩珞珞,一歲半開始英語啟蒙,歷經4年 非一線城市;沒上過雙語幼兒園,生活中沒有英語環境 媽媽「九流本科畢業」,「畢業10年唯一和英語接觸就是追美劇」;還算熱愛英語,雞娃路上,自己也在進步
  • 從反對英語啟蒙到主動參與,娃的變化讓孩子爸覺得不可思議!
    英語啟蒙,越早越好,特別是0-6歲,正是建立語音體系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多花點精力,生活中給娃高質量英語啟蒙,花費少、進步快,孩子長大後也能節省不少經濟開支還可以少操點心! 高端英語就是要幫助每個家庭,每位父母都能生活中自然高效的帶娃啟蒙!
  • 同是2年的英語啟蒙,為啥有娃可以流利對話,有娃只能蹦幾個單詞!
    還有,這次贈品中的99元《52節動物百科學拼讀課》只有在2月6日24點前下單才有,大家要買記得儘早買~經常有媽媽留言問我,很小就開始給娃英語啟蒙了,也給娃報了線上線下英語興趣班,為啥時間、精力、錢都砸下去了,2年時間,就是沒見娃有啥進展。
  • 手工達人和戲精媽媽,如何給娃花式英語啟蒙
    喜歡畫畫的Elsa 講真,接到黃子媽的邀請,我有點懵,因為我是個懶媽媽,平時也很少對Elsa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這次趁這個機會,我把帶著Elsa參加親子英語啟蒙陪伴營6個月以來的感受和思考整理出來,希望可以幫到同在英語啟蒙途中,不斷探索的寶爸寶媽們。
  • 80%媽媽不知道這個英語啟蒙的小竅門!親測有效!
    並寫道:「如果給娃看一年的英文動畫片,會怎樣?」沒過幾分鐘,就收到很多其他媽媽的留言,大致意思就是「自家娃看了英文動畫片,表示並沒有用」,就此叫我放棄!然而,你們的這個思想都錯了!看英文動畫片對孩子的英語啟蒙毫無作用嗎?有的媽媽就說了:「我家娃看英文動畫片的,但是沒聽到說出什麼像樣的英文呀!」
  • 假期出遊也不影響娃英語啟蒙!學霸媽媽培養牛娃秘訣
    高端英語就是這麼一門課程,學地道核心英語,提升父母英文水平,同時教父母生活中帶娃啟蒙的方法,開闊眼界、拓寬思路,讓每個媽媽都能成為孩子最棒的啟蒙導師。 怎樣結合生活場景給娃英文滲透呢?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高端英語學員都可以做到。今天這篇文章是學員武漢洋洋媽媽假期帶孩子外出遊玩,結合旅遊見聞給孩子的英語輸入,供大家借鑑。
  • 英語啟蒙1年多,這是我們的理念、路線、覺得好用的各種啟蒙資源…
    她總結出,小娃語言習得有三大法寶——興趣、堅持、重複。這篇文章裡,@小羊羊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她為女兒設計的英語啟蒙理念、路線以及所用到的各種材料!感謝@小羊羊的分享!本文由小花生網友@小羊羊咩咩萌萌噠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家有28個月小娃,小名多多,英語啟蒙算是在三線城市中開展得比較早的,差不多從10個月到1歲左右,中英文親子閱讀就同步開始了,相差不到兩個月。作為職場媽媽,我時常會羨慕全職媽媽自己帶娃,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好好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
  • 英語啟蒙怎能沒有英語動畫片 我們給動畫也來分分級
    數學啟蒙 | 媽媽教的數學 全在生活中 (附10種數學小遊戲)書單 | 小學數學思維訓練,學好數學到底有多難?推薦幾款好玩的幾何啟蒙玩具孩子6歲前,刷完了小學1-6年級的數學!不刷題,不培優,一個十幾年教齡的初中數學老師媽媽這樣啟蒙孩子數學數學啟蒙書單 | 一位初中數學教師媽媽用這些書給孩子啟蒙數學(超長書單 乾貨滿滿)英語類英語啟蒙一年 詞彙量2000+ 說說我們讀過的英語繪本(一)英語啟蒙一年 詞彙量2000+ 說說我們讀過的英語繪本(二)
  • 英語沒有優勢的「普通媽媽」,如何在英語啟蒙的路上越走越遠?
    首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些英語並沒有特殊優勢的「普通媽媽」,為孩子做英語啟蒙的付出、收穫和心得:*以下留言均來自公眾號後臺「從剛會站就給她聽英文兒歌,一年後她才開始哼哼兩個調。現在孩子兩歲,可以唱十幾首英文歌了,她還可以和現實生活無縫對接,可以串燒,可以演出來。
  • 兩歲開始英語啟蒙,三歲形成英語思維,我為什麼堅持讓娃從小學英語?
    《關於暫停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以非移民身份入境的公告》反對的理由就更充分了:留學都留不成了,學英語徹底沒用了!講真,為什麼要讓娃學英語這個問題,我以前沒有特意思考過,想讓她多掌握一門甚至幾門語言幾乎是出於本能。至於以後她自己是否還想學習其他更多的外語語言,全憑她自己決定了。而美國這個半吊子禁令會讓我重新考慮外語學習這件事麼?當然不會。
  • 英語啟蒙這件事,買再貴的課,都不如親自陪娃!
    娃三周四個月了,我準備開始正式英語啟蒙。當時到處看文章,什麼書單,什麼分級,了解得透透的。最後,衝著寫實的圖片,入了海尼曼GK。按照網上的方法,今天看幾本,明天看幾本,一周滾動複習,有時候還讓孩子跟讀,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有點排斥了。此時,娃進入幼兒園小班,中文慢慢強勢,Owen直接跟我說:「媽媽,你怎麼又說英語了!」連聽都不想聽了。
  • 媽媽陪娃 | 英語老師家的神獸這樣英語啟蒙……
    老母親也就是我,一邊算計著如何消耗神獸Kivi的充沛精力,一邊「暗戳戳」地推行著她的英語啟蒙。4歲的Kivi目前可以自主閱讀牛津樹3,很多媽媽問我怎麼給孩子英語啟蒙。自認為我家的做法簡單可行,質量也挺高,陪讀陪玩一次搞定,值得試試哦!
  • 反思-----孩子教育中掉過的坑
    教育第一個孩子時掉過的坑,教育第二個孩子時就會避免。可能在教育第二個孩子時也會出現新的坑,坑爹娘會盡力去填補,學習還得娃們自己去努力!省心是夠省心的,但是掉過的坑也不少。掉過最大的坑就是閱讀和寫作。每次提起女兒作文不夠好,她都很無辜地對我說:「媽媽,我的作文是你指導的」。我又一口鮮血差點噴出來,沒錯,我確實指導過,但是我自己的文章也一般般,我指導出來的你又能好到哪裡?女兒二三年的時候為了督促她的練習寫作,我每天都讓她寫一小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