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近一個朋友向小編諮詢商業保險的事情,她今年快40歲了,打算買一份重疾險。小編發現,周圍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購買商業保險,並且短期內沒有購買打算。
為什麼都不買商業保險呢?
商業保險分為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和健康保險,一般大家購買的是後兩種,其中一般以意外險和重疾險為主。
首先,意外這種事很難說。意外險一般包括旅遊意外險、人身意外險、交通意外險、團體意外險、航空意外險等各種保險,但是我覺得既然是意外,也就是不可預知的,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對於不怎麼出門的人來說就更低了。交了很多年的保費,結果到頭來什麼意外都沒有發生的概率太高了,所以購買意外險劃不划算是個問題。
其次,對重大疾病沒有深刻的認識。相信大部分人從小都是不怎麼生病的,醫院也很少去,對重大疾病的了解很淺。那麼重大疾病包含哪些呢?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等,好像與自己不相關或是只有老了才會得的病,現在去考慮未免太早了。
第三,出了事理賠起來很困難。中國人對保險公司缺乏信賴,很多人甚至覺得賣保險的都是騙子,這是為何?實際上這也怪保險公司自己,賣保險的時候說得天花亂墜什麼都能保,真正出了事就是各種推卸責任,這個保不了那個要提供很多材料,還拿出很多免責條例來,真是讓人心累。真心希望保險公司能夠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
第四,普通工薪族都有醫療保險,有些單位還給上了商保,沒必要再額外購買商保。醫療保險的優點在於保障範圍比較全面,但缺點在於保障金額有限,比如北京地區每年報銷上限為10萬元,不過一般情況下員工還會每個月再繳3元的大病統籌險(一次性住院的醫療費用或者30日內累計醫療費用超過2000元屬於統籌範圍),每年報銷上限就提升至30萬元。其實只要不是重疾,一般的疾病已經足夠了。
購買商業保險注意事項
實際上商業保險還是有必要配置的,尤其對於那些沒有工作或是沒有社保的人來說就更有必要了。保險就是防患於未然,不能等發生了才想起來上。購買商業保險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其實主要就是看保障時間及範圍、繳費金額及方式、保額等。有人認為選擇保險公司也很重要,其實小編並不這麼認為,只要是在正規的保險公司購買,不管是大型還是中小型,差別都不大,重點還是保險的內容。
新聞連結
如何比較險種價格才能做到真正划算?
消費者在進行險種選擇時,不應將價格作為購買的唯一標準,主要應看該產品提供的保險保障和服務水準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能否充分化解自己的風險。
1.保險保障範圍
由於不同的險種化解不同的風險,因而保險責任範圍也不同,比如終身壽險和定期保險、僱主責任險和公眾責任險等,進行價格比較毫無意義。對不同公司的同一險種進行價格比較時,也不是價格越便宜越好。一般來說,保險的價格主要取決於保險保障範圍,保險保障範圍又具體由保險責任範圍、責任免除範圍和附加險數量來共同決定。
2.保險保障程度
為了增強被保險人的責任心,一些險種並不是100%賠償保險事故損失,往往會設定一些免賠比率或免賠額,由被保險人來承擔小部分損失。免賠比率或免賠額越低,意味著轉嫁給保險公司的風險比例就越高,投保人獲得的保險保障程度越高,價格也越高。
3.保險服務水平
保險服務質量越高,意味著保險公司支出的服務成本越高。這些成本也構成保險費率的一部分,因而保險服務越周全、細緻,保險價格就越高。
由此看來,購買保險不是越便宜越好。投保人在進行價格選擇時,先要比較不同公司同一險種的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範圍,再比較附加險的數量、保險金額和免賠比例(或免賠額),最後還要看承諾的服務標準,而不能單純以價格高低論優劣。
相關提醒
籤訂保險合同時注意這5點可減少糾紛
1.代籤名風險極高,易導致糾紛。
2.投保人聯繫地址不可簡略,不可虛構。
3.確保預留電話號碼準確。
4.記得填寫受益人。
5.親自抄錄風險提示語句。
(據融360、廣西新聞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