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2020-12-11 百家號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是多邊形面積,這一單元主要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簡單的組合圖形的面積,通過這一單元讓孩子們養成轉化的思想,把沒學會的圖形面積求解轉化為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的求解。

這裡我們主要研究第六單元第一模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節課重點在於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如何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這節課我們通過兩個花壇引入新課,一個是平行四邊形,一個是長方形,通過數格子的方式來算出兩個圖形的面積,看一下哪個大哪個小,完成課本中的表格。平行四邊形底是6,高是4,面積通過數格子(一個方格表示是1平方米,不滿一格按照半格計算)是24.長方形長是6,寬是4,面積是24。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24,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恰好等於底乘高。由此我們提出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x高。

提出來猜想,我們就要想辦法去驗證,通過自主動手探究之後,可以找到驗證的方法。就像課本中的一樣,沿著高剪開然後平移,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學過的圖形-長方形,而長方形的長等於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寬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面積是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於底乘以高。

如圖所示:通過割補法我們把沒學過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化為了學習過的長方形的面積,圖中所示就是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一般我們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用字母表示公式則為s=ah。(必須是底和相對應的高)

圖中例1:就是簡單的運用公式進行求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當初公式熟練掌握以後,後期我們練習會加大難度,比如會告訴面積和高求平行四邊形的底等等。

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過程是必須熟練掌握的,有時候小升初都會考查推導過程,對於公式要活學活用。

相關焦點

  • 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設計與思考
    教學目標:1、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讓學生自主驗證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並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2、能正確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3、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形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 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不用背,推導方法要清楚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邊形的面積》裡的第一節課。說起它的公式,大家一定覺得很簡單,不就是「底×高」麼?但是,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你還記得麼?死記公式可以解決問題,但那不是學習數學的正確思路,學習數學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一個公式是怎麼得來的?它的推導過程很重要。
  • 【小學數學說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一、說教材這節課內容是選自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並認識了平行四邊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後面學生將要學習到的梯形,三角形,圓的面積以及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奠定了基礎。本節課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 五年級數學:多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全過程,靈活記公式,輕鬆解難題
    歡迎大家學習李老師《五年級數學培優》課程,本章節內容是多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全過程,靈活記公式,輕鬆解難題。每天學一點,中等變優秀,優秀變拔尖01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如上圖,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高將平行四邊形剪成兩塊,再通過平移將這兩塊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寬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說課稿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說課稿一、說教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通過具體的情境提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了面積概念和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以及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的基礎。
  • 五年級數學《多邊形的面積》
    五年級數學《多邊形的面積》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所產生的結果
  • 教師資格考試數學說課稿: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本冊教材承擔著讓學生學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的任務。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並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初步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長方形,並分析長方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係,再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公式。同時也有利於學生知道推導方法,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做準備。由此可見,本節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紮實其幾何知識學習的重要環節。
  •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說課稿及教學教案設計模板
    一、說教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通過具體的情境提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二、說學情學生在三、四年級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並了解了它的特徵,以及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會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面積。面積公式的推導都是建立在學生數、剪、拼、擺的操作活動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節教學的重要環節。但是學生在表述從操作到轉化,推導的過程中會有些困難。
  • 考編數學試講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是的,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的花壇。師:那現在呢,工人叔叔想知道這塊花壇的面積,也就是要計算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那同學們你們知道該怎麼計算嗎?師:老師看到大家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沒關係,相信通過今天的探究,你們一定能計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吧!
  • 平行四邊形面積一課,我是這樣教學的
    本學期,我們數學組研討課的主題是「幾何圖形的問題」(每個學期的主題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各年級都備的是這個類型的課。而我們五年級講的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它是第六單元《多邊形的面積》中的第一課時,不難講,也不好講。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這個問題是平行四邊形面積這一推導公式有別於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公式的數學價值所在。    俞特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    環節一:用面積板來討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問題是: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在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公式中,曾經安排學生用平方釐米的單位來擺一擺,這就形成了用面積板這一教學用具的表象。
  • 《平行四邊形面積》說課稿
    首先是教材分析:《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節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要讓學生學會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以及簡單的數學轉化思想。學好本節課,有助於接來下梯形等圖形面積的計算。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九冊「多邊形面積的計算」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教材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為重點,先用數方格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含義,為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過割補實驗,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一個與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把新舊知識聯繫起來,使學生明確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繫,便於從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新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明確面積計算公式的意義和來源。
  • 小學數學說課稿:《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一、說教材(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九冊「多邊形面積的計算」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教材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為重點,先用數方格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含義,為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過割補實驗,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一個與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把新舊知識聯繫起來,使學生明確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繫,便於從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新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明確面積計算公式的意義和來源。
  • 小學數學說課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說課一、教材簡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第42頁——44頁的學習內容。因此,學生要想很好地理解與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就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和平行四邊形的特徵為基礎,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一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從而完成新知的建構過程。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三角形面積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夯實基石。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6.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精講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教材第87~88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 蘇明強:《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其實,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也可以通過合情推理,這就會有新的教學設計。,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並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操作活動,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並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教學難點:學會從「變」與「不變」兩個角度,觀察分析幾何圖形,運用轉化思想解決新的數學問題。
  • 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不用背,推導方法要清楚
    先從解決問題入手:學校大門前有兩個花壇,一個長方形,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要想回答「哪一個大」就得知道這兩個花壇的面積。其中,長方形的面積是以前學過的內容,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知道如何求,所以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面積公式就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
  • 【課堂實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王村三裡莊小學李元秀
    本節課是在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有了初步認識,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的掌握,對後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幾何知識的初步認識貫穿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呈現的。本課時內容在教科書的第 7至 8頁例1、例2、例3、試一試、練一練。
  • 六年級數學上冊 第5單元 圓的面積公式推導及簡單應用(微課·課文·課件·教案)
    ,長方形,s=ab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圓面積=...=πr2還可以取3份、4份等,同學們可以一一推算。複習時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從而得出採用轉化圖形的方法,把新的圖形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