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是多邊形面積,這一單元主要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簡單的組合圖形的面積,通過這一單元讓孩子們養成轉化的思想,把沒學會的圖形面積求解轉化為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的求解。
這裡我們主要研究第六單元第一模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節課重點在於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如何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這節課我們通過兩個花壇引入新課,一個是平行四邊形,一個是長方形,通過數格子的方式來算出兩個圖形的面積,看一下哪個大哪個小,完成課本中的表格。平行四邊形底是6,高是4,面積通過數格子(一個方格表示是1平方米,不滿一格按照半格計算)是24.長方形長是6,寬是4,面積是24。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24,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恰好等於底乘高。由此我們提出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x高。
提出來猜想,我們就要想辦法去驗證,通過自主動手探究之後,可以找到驗證的方法。就像課本中的一樣,沿著高剪開然後平移,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學過的圖形-長方形,而長方形的長等於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寬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面積是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於底乘以高。
如圖所示:通過割補法我們把沒學過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化為了學習過的長方形的面積,圖中所示就是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一般我們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用字母表示公式則為s=ah。(必須是底和相對應的高)
圖中例1:就是簡單的運用公式進行求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當初公式熟練掌握以後,後期我們練習會加大難度,比如會告訴面積和高求平行四邊形的底等等。
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過程是必須熟練掌握的,有時候小升初都會考查推導過程,對於公式要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