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說課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2020-12-14 華圖教師網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說課

一、教材簡析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第42頁——44頁的學習內容。教材從一年級第一冊起逐步安排學生能夠接受的幾何初步知識,其中第六冊教材中安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第七冊教材中安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認識,清楚了解其特徵及底和高的概念。而本冊(第八冊)教材中"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掌握上述內容的基礎上安排的。使整個安排體現了線形的、層遞的、系統的體系,這也完全吻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

因此,學生要想很好地理解與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就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和平行四邊形的特徵為基礎,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一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從而完成新知的建構過程。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三角形面積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夯實基石。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方法),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能力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初步認識轉化的思考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陶冶情操。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把平行四邊形轉化學過的圖形,通過找關係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四、教學對象分析

建構主義認為,雖然學生要學習的數學都是前人已經建造好了的,但對學生來說,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個人再現類似的創造的過程來形成。即學生用自己的活動對人類已有的數學知識建構起自己的正確理解,而不是去仔細地吸收課本上的或教師敘述的現成結論。應該是一個學生親身參與的充滿豐富、生動的概念或思想活動的組織過程。

隨著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小學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必要的信息技術。「幾何畫板」的簡單運用與操作已經成為了小學生形體知識的認知和探究工具。

在課堂上,學生很容易產生一些「奇異妙想」,「幾何畫板」憑著強大的交互性給學生以參與的機會,讓學生自己操作,實現自我學習,想像力得到充分發揮,是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研究者。

「幾何畫板」憑藉著信息平臺的優勢,提供了學生反覆學習的機會,在學習中,反覆使用它,使學生注意力更為集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中,依據原有知識體系,以「幾何畫板」為探索工具,通過採用剪—移—拼的方法,對平行四邊形進行轉化,學生將很容易自主發現規律,及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就是長方形的寬。

五、基本理念

整堂課在建構主義的理論指導下,充分貫徹新課程標準,從數學自身特點出發,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讓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出發,通過各種方式,自主探索,自我研究,積極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過程。

六、教法闡述、學法指導

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拋錨式教學方式。以網絡、「幾何畫板」為載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學習環境,把靜止的、封閉的、模式化的教學內容,轉變為「開放、動態的、多元化」的學習內容,創設自主探索空間,激發自主學習興趣,增強積極參與意識,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七、教學準備

提供「幾何畫板」軟體平臺和相關課件,製作一個開放式的、且具有人文性的數學專題網站,為學生搭建好協作學習的舞臺。

八、教學過程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堅持「以人為本」「發展至上」的思想,特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利用「幾何畫板」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用鮮為人知的「孫悟空變戲法」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情感,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接著讓學生點擊老師推薦的學習專題網上的「試一試」連結到「幾何畫板」進行剪拼操作。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利用「幾何畫板」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 二)、利用「幾何畫板」大膽放手 導學達標

1、數格子算面積。

2、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和什麼有關?

3、證明猜想

在證明猜想是否正確時,大膽放手,指導學生在「幾何畫板」上操作,並小組合作完成填空:長方形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_________,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________,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_________,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_________。

經師生互動、交流,得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員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就是強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主體地位。應用「幾何畫板」,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親自去體驗,更強烈地激發學生裝的學習興趣,可以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為學生實現「意義建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利用網絡,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

傳統的板演練習只能暴露幾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代表性不強,在網絡教室中,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調閱任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地加以糾正。在本課中,我把練習設計設計成「試試你的本領」。讓學生自由上網自由選題進行訓練。同學可以調閱學習夥伴的學習情況。也可以利用網絡進行討論。能力差點的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關心,真正體現生生互動。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先進行課堂小結,有助於知識的鞏固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通過學生歸納本課內容,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今天到底學什麼。通過談感想,談收穫,學生間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教師順勢揭示了課題,突出重點。

課末提出了「你還能用摺紙或其他方法證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鼓勵學生想出多種方法來證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體現了方法多樣化,使學生體驗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課的組織形式上,我們將通過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對話」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積極的互動中相互協作、相互學習,最終達到「信息互補」、共同提高的目的。

縱觀本課設計,我們則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思想,憑藉網絡強大的功能,給學生以積極參與的機會,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研究者與探索者、建構者。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說課稿:《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一、說教材(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九冊「多邊形面積的計算」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內容和地位:教材的主要內容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在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好這節課同時又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圓的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計算的基礎。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說課稿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說課稿一、說教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通過具體的情境提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了面積概念和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以及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的基礎。
  • 《平行四邊形面積》說課稿
    各位老師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平行四邊形面積》,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首先是教材分析:《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節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要讓學生學會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以及簡單的數學轉化思想。學好本節課,有助於接來下梯形等圖形面積的計算。
  • 【小學數學說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一、說教材這節課內容是選自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並認識了平行四邊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後面學生將要學習到的梯形,三角形,圓的面積以及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奠定了基礎。本節課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 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說課稿模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4個方面進行闡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青島版小學書寫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內容。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長方形的的特徵及其計算公式,積累了一定的數學活動基本經驗。為今後進一步三角形面積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 教師資格考試數學說課稿: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本冊教材承擔著讓學生學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的任務。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並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初步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長方形,並分析長方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係,再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公式。同時也有利於學生知道推導方法,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做準備。由此可見,本節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紮實其幾何知識學習的重要環節。
  •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說課稿及教學教案設計模板
    一、說教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通過具體的情境提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利用數方格和割補,拼擺等方法,學會藉助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滲透「轉化」的思想,發展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
  • 《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說課稿~初中數學
    《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說課稿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八章第二課時喜歡就關注我吧,定期更新。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面試初中數學的1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接下來我將從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闡述我說課的內容。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小學數學說課教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2015-08-13 字號:小 | 中 | 大 來源: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網525一、說教材
  •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面積》教案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難點】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一、 說教材《三角形的面積》是選自人教版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面積的第二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並認識三角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在整個第五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對三角形認識的進一步加深,又是以後學習梯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基礎。
  • 人教版小學數學說課稿《三角形的面積》
    一、說教材《三角形的面積》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六章第2課時的內容,主要是通過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而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以及應用,該教學內容是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將為後面學習梯形面積奠定了基礎,因此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說課稿及教學教案設計模板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說課稿模板說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本課教學採用實驗的方法,把圓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分割的份數越多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學難點: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然後由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得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說教學對象:把未知的問題轉化成已知的問題,是常用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 小學數學試講逐字稿——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生說:只會計算長方形的,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師說:你說你只會計算長方形的,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同學們,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如何求呢?那就讓我們一期走進今天的課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去一探究竟吧。
  • 面試說課 | 17學員音頻示範《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教案+說課稿
    《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說課稿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八章第二課時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面試初中數學的1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接下來我將從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闡述我說課的內容。
  • 面試說課 | 高頻篇目《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音頻示範+教案+說課稿
    《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說課稿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八章第二課時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面試初中數學的1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接下來我將從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闡述我說課的內容。
  • 小學數學說課稿:《四邊形》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的內容《四邊形》。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空間圖形、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其它空間與圖形的基礎。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幅校園場景圖,圖上有許多關於「空間與圖形」的信息。
  • 五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的面積》經典說課稿
    一、 說教材《三角形的面積》是選自人教版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面積的第二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並認識三角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在整個第五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對三角形認識的進一步加深,又是以後學習梯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基礎。
  • 教材分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小學數學教材分析》《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說課》《片斷教學》等專業必修課程。本學期16級2班《小學數學教材分析》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做了一些改革,由我先講10次課,再用5次課的時間,讓學生事先分成小組針對一節課進行討論,上課時選派代表進行分享。下面,呈現的是我們小學教育專業16級2班第一小組7位同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的教材分析與思考,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 梯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梯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五單元多邊形面積計算中較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 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設計與思考
    教學目標:1、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讓學生自主驗證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並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2、能正確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3、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形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