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這首詠梅詩無一生僻字,也沒有引用典故,但是通篇寫得很美

2020-12-08 塵世曉書僮

楊萬裡,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安吉水縣人,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還與陸遊、尤袤、範成大等人並稱為「中興四大家」,成為那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之一。又因宋光宗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所以世人也稱他為「誠齋先生」。楊萬裡的詩很豐富,流傳下來的作品大概有四千多首,裡面有很多都是精品,也被譽為一代詩宗;他的詩通俗易懂,語言淺近明白,沒有任何高超的技巧,人們也把他的詩體稱為「誠齋體」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早年間的楊萬裡其實也是深受「江西詩派」的影響,不過後來他擺脫了這一詩派,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誠齋體」。其實作為江西人,受到「江西詩派」的影響是很正常,當時很多的詩人都是學習杜甫,被奉他為祖師爺,人們也就把這些人歸類到這一詩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黃庭堅,也是這一詩派的領軍人物,楊萬裡又是很欣賞他,自然而然受到了他的影響。

楊萬裡也是和那個時代的詩人一樣,一輩子處於悲痛之中,當時南宋朝廷只是保住了比比皆是,北方被金國所佔領;這些有作為的文人都希望可以收復北方的失去,可是南宋朝廷並不這麼想,依舊在南方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這也使得無數的文人悲痛不已。楊萬裡作為主戰派,又是處處遭受到打擊和排擠,始終是沒有任何的機會,到了晚年他回到故鄉,過著隱居式的生活,這一時期他在文學上又是迎來了創作高峰,寫下了無數經典的傳世名篇,其中這首《梅花》,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花早春何力,香寒曉盡吹。月搖橫水影,雪帶入瓶枝。

現在提起詠梅詩,可能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王安石的《梅花》,這首詩也是最具有代表性,同時寫得也最有意境。不過除了這一首之外,還有林逋的《山園小梅》,同樣也很出色。那麼楊萬裡這首詠梅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同樣很唯美,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同樣美得令人心醉。

梅花在早春時節綻放,開出了豔麗的花朵,還散發出迷人的芬芳,所以世人都喜愛梅花,把梅花當成一種象徵,代表了一種高尚的品格;早春時節其實天氣還異常寒冷,大地依舊還是在沉睡,外面到處還是白皚皚的一片,可是這個時候梅花佇立於寒風中,在大雪紛飛的天氣裡盡情地綻放。

楊萬裡在這首詩中,一開篇就寫到了梅花獨特的品格,還有梅花身上的獨特性,早春時節的梅花,開得很豔麗,可是無奈沒有力氣,看上去沒有精神,即使是有香味,但也被吹散了。這兩句是通過梅花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憂愁,以此點明了主題,也讓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那麼最後兩句又是直抒胸臆,寫出了自己對於梅花的喜愛,月色中的梅花最漂亮,它倒映在水中,看上去很美,把雪帶入到花瓶中,這樣梅花看上去就更加豔麗。

後人之所以會喜愛楊萬裡的詩,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很美,也很有意境,人們一讀就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古人的作品往往是難以解讀,可是楊萬裡的作品沒有這方面的障礙,寫得很簡練,不過他用詞又是極為講究,這也正是最為令人稱讚的一個地方,明明是一首看似很普通的作品,可是處處充滿了詩意,美得也是令人驚豔。

相關焦點

  • 全詩無一生僻字,楊萬裡的這首寫雪詩,冬至時分讀最合適了
    ——楊萬裡《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言語簡明,毫不晦澀難懂#楊萬裡詩#楊萬裡的這首詩全詩沒有一個生僻字楊萬裡詩用語簡潔明了,不像其他詩人的詩晦澀難懂,引用典故,故意使用生僻字,運用很多的技巧,他的詩讓人一讀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這首詩便是如此。觀察仔細,事物描寫細膩在這首詩的第一句便可以看出,詩人對雪的觀察十分仔細,由此才可以細膩地描寫身邊的景物。
  • 李賀這首詩一開篇就是經典,通篇寫得很有氣勢,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中唐詩人李賀這一句詩被後世無數的詩人化用,但是從來沒有被人超越過,一位年輕的詩人,卻是能夠寫出如此經典的詩句,當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儘管唐朝從來都不缺少天才,但李賀身上的那種天才氣質無人能及。試想他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卻留下了無數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其中有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膾炙人口。
  • 宋朝詩人張栻這首《立春偶成》,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唯美
    那麼在古代的文學作品裡,也有很多描寫立春的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不過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那便是宋朝詩人張栻的這首《立春偶成》;儘管這首詩比較冷門,同樣也是寫得很唯美。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 範成大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通篇寫得很唯美,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不過宋朝也還是有很多優秀的詩歌,即使是到了南宋,同樣還有很多的名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中興四大家」,他們分別是陸遊、楊萬裡、範成大、尤袤等人。那麼在這四位詩人中,要論名氣的話,自然是陸遊排在首位,其次是楊萬裡和範成大,只有尤袤的名氣稍小一些。
  • 楊萬裡一首唯美的詩作,28個字寫得美輪美奐,充滿了無限樂趣!
    在這眾多的詩詞中,有的詩人寫得非常的隱晦,裡面還有眾多的典故,而且有的詩人則是描寫的非常直白,可是儘管很直白,卻是依舊意境高遠,這就要看詩人的學識,以及詩人自身的一個水平。例如王維的一首《相思》,通篇沒有使用一個典故,卻是寫得無比的唯美,還把紅豆這一普通的植物,變成了現在的相思的代名詞,這就非常的了不起。
  • 楊萬裡被嚴重低估的一首詩,看上去像是打油詩,但是寫得生動有趣
    楊萬裡有很多的詩都入選了課本,這也從側面說明他的作品有存在的價值,只有真正大師級的詩人才有資格入選,很顯然楊萬裡就是南宋時期的大師,他的詩朗朗上口,並且清新脫俗,一些作品可能看上去好像是打油詩,但是讀來卻讓人拍案叫絕,不僅寫出了新意,也讓拓展了詩歌的表達方式。
  • 楊萬裡這首詩生動有趣,把路途的艱辛困難,描寫的充滿詩情畫意!
    而這其中楊萬裡應當說是更為獨特,他從一個普通的底層走來,但是憑藉著自己努力,最終成為了一代偉大的詩人,他的很多作品裡,也是處處能夠看到他那種樸素的描寫,大部分的作品也都是就地取材,但即使是這樣也依舊令人感動。
  • 白居易這首詩通篇寫雨,但是不著一個雨字,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他的詩很少引經據典,這也就不會有理解上的障礙,一些詩人由於過多引用典故,使得後人往往會難以理解,然而白居易的作品沒有這方面的障礙。這首詩在表現手法方面,也是有所突破,通篇都是在描寫雨,不過卻並沒有寫一個雨字,但是處處讓我們感受到了秋雨,淅淅瀝瀝,一直下過不停,但是白居易並沒有直接描寫,而是通過秋雲、夜寒、衣裳、無聲等等,這些名詞來點綴,從而營造出了一種秋雨美景,其實白居易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看似很普通,可是寫得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也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他作品之所以會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
  • 楊萬裡在夏天午睡起來,詩興大發寫下一首,通篇描寫得生動有趣!
    楊萬裡的詩雖然早年間受到了「江西詩派」的影響,可是到了後期,則是完全擺脫了這一詩派,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應當說作為一位地地道道的江西人,「江西詩派」對他影響還是很大,這也就是為什麼他早年間的作品,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也都不如後期。
  • 楊萬裡很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幾句,讀來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楊萬裡的詩往往都是平鋪直敘,不會有任何高超的表現手法,也不會引用過多的典故,只是以一種細膩的筆觸描繪現實生活中普通事物,以及普通的風景,但即使是這樣,也依舊別具一格,寫得很是唯美,所以也就令他的作品有一種獨特的氣質,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楊萬裡的一首絕句,全篇無一生僻字,卻闡述了為人處世的道理
    下面介紹楊萬裡的一首絕句,全篇無一生僻字,卻闡述了為人處世的道理。宿靈鷲禪寺宋代:楊萬裡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終夜鳴。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楊萬裡52歲那年,自常州西歸故鄉吉水。之前他曾擔任常州知州,後來接到朝廷的調令,讓他去廣東另有差遣。老楊打算先回家小住一段時間,然後再去赴任。詩人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回過老家,非常迫切地希望早日看見故鄉的山山水水,和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龐。詩人途中入永豐地界後,行經並投宿於靈鷲禪寺。
  • 路遇小雨下個不停,楊萬裡調皮地寫下首詠雨詩,開篇7字就驚豔了
    讀楊萬裡的詩作,決能感受到一股盎然的童真童趣。無論是《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還是《桑茶坑道中》中的「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都能讓我們會心一笑。而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小雨》中,楊萬裡又以詼諧之筆,給我們帶來了驚喜。
  • 爆紅網絡的《生僻字》,網友:純粹羅列生僻字,一點意義都沒有!
    爆紅網絡的《生僻字》,網友:純粹羅列生僻字,一點意義都沒有!近來,火爆網絡的歌曲《生僻字》可謂是挑起了極大的熱度,一夜之間爆紅全網。這首歌火就火在其曲調輕鬆、朗朗上口,且通篇是平日裡人們少見的生僻字,因此很快引起人們的好奇心並廣為傳唱。
  • 《全唐詩》裡有唯美的一首詩,通篇一個生僻的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全唐詩》裡最唯美的一首詩,也就是盛唐詩人賀知章的《詠柳》,相信很多人對於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它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唯美,通篇只是那麼寥寥數語,卻是描繪的如詩如畫
  • 楊萬裡兩首絕美的詠雪詩,雖然有一些冷門,但是美得令人心醉
    唐詩裡面比較著名的詠雪名篇有韓愈的《春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的《夜雪》等等,那都是詠雪裡的絕美之作;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兩首詩比較冷門的詠雪詩,那使得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的《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這首詩儘管很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寫出了不一樣的雪景,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 楊萬裡在這首送別詩中,把親人離去的愁苦心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楊萬裡和範成大是比較相似的詩人,兩個人大部分的詩作,那都是在描寫田園風光,讚美那些看似普通的平凡的景物,雖然都是一些極其平常的風景,但是到了詩人的筆下,卻是寫出了新意。尤其是楊萬裡他的詩作儘管早期受到「江西詩派」的影響,講究用詞精準,同時也在自己的詩作中堆砌大量的典故,可是到了後期他徹底擺脫了「江西詩派」的影響,開始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詩作明顯變得更為清新,也非常的直白,使得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 冬天月季花開了,楊萬裡見後即興賦詩一首,寫出了不一樣的月季花
    今天繼續讀楊萬裡的詩,前幾天給大家介紹了很多他比較冷門的作品,不過今天筆者依舊還是要推薦一首同樣知名度不高的作品,也就是這首《臘前月季》,這也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當時正是月季花開了,非常的豔麗,也很漂亮;詩人見之後很喜愛,於是即興賦詩一首,寫出了不一樣的月季花。
  • 劉禹錫最獨特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是生動,並且還個性十足!
    劉禹錫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位詩人,同時他也是一位極為有個性的詩人,縱觀唐朝眾多的詩人中,如果要論個性的話,還真沒有一個詩人能夠與他相比較,可能張狂的詩人很多,但是極為有個性的詩人卻是比較少,這也正是劉禹錫與大部分詩人所不同的地方。
  • 出門散步的楊萬裡信手拈來,寫下一首有趣的詩,每一句都如詩如畫
    整個詩派的特點是講究用詞用典,無一字不出處,奉唐朝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為祖師爺,學習這一詩派的文人,那麼都可以歸到江西詩派,所以並不單純的所指江西詩人。江西詩派到了南宋之後逐漸沒落,最主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作品過於刻板,楊萬裡正是發現了這一弊端,於是在後期又獨創了誠齋體,風格簡練猶如大白話,不會刻意去引用典故,更加不會使用生僻的字,只要一讀就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
  • 楊萬裡的一首詠物詩,其中兩句惟妙惟肖,尾聯更充滿風趣
    楊萬裡的作品通俗易懂,很少有生僻字。作者喜歡在大自然中細心觀察,也善於發現身邊事物的特點,並積極發掘其中蘊含的深意,卻每每有驚人之語。這首詩就創作於作者晚年閒居期間,細膩地描寫了蘆花外形,更展現出其高潔的內在品質,也表達了詩人隱逸生活的恬淡情懷。蘆葦春天栽種,夏天長大,秋天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