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閱讀詩詞,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能夠從中收穫到寶貴的知識,以及遇見最美的自己,所以閱讀詩詞,不單單只是一種享受,更多的是一種提升。當然熟讀詩詞,那麼也是一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只有通過熟讀這些詩詞,我們才能夠更加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歷史,這也正是詩詞的魅力。
那麼說起詩詞,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詩,那都是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對於後人來說,那都是可望不可及,而且詩詞的種類也是最為豐富,各種各樣題材的詩作都有。在這眾多的詩詞中,有的詩人寫得非常的隱晦,裡面還有眾多的典故,而且有的詩人則是描寫的非常直白,可是儘管很直白,卻是依舊意境高遠,這就要看詩人的學識,以及詩人自身的一個水平。例如王維的一首《相思》,通篇沒有使用一個典故,卻是寫得無比的唯美,還把紅豆這一普通的植物,變成了現在的相思的代名詞,這就非常的了不起。
小編今天同樣的要為大家推薦宋詩裡一首同樣,寫得非常直白,而且也沒有使用一個典故,沒有使用一個生僻字的詩作,那便是楊萬裡的《稚子弄冰》,在這首詩中,我們的詩人,把小孩子在冬季裡取冰的遊戲描寫的繪聲繪色,充滿了無限的樂趣,很是值得我們一讀。
《稚子弄冰》南宋:楊萬裡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楊萬裡是南宋時期最為著名的詩人之一,他與陸遊、範成大等人,還被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大家」,他的詩作,大多取材於民間,這也可能是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他出身在江西吉水,一個鄉村裡,所以他以於鄉村的生活,那是非常的了解,他寫過很多這方面的詩作,最為有名的便是《小池》,在這首詩中,詩人初夏時節的美景,描寫的非常的唯美。
這首《稚子弄冰》應當說,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在這首詩中,詩人同樣的描寫了鄉村裡小孩的一種生活狀態,詩人一開篇便是寫到了小孩子如何在水盤裡取冰的過程,寫得非常傳神,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每當到了清晨的時候,那些滿臉稚氣的小孩,便會將把夜間凍結在盆子裡的冰取下來,然後提在手中玩耍,用彩色的絲帶穿起冰塊,當作鈴鐺玩。在這兩句中,詩人把小孩的取冰時的情形描寫的活靈活現。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這詩的最後兩句,詩再一次描寫了小孩中玩耍冰塊的情景,只需要輕輕地用手一敲,冰塊便是會發出優美的聲音來,那聲音穿過樹林,顯得非常的清脆,當人們正在輕輕聽這種優美的聲音時,突然那冰塊從小孩的手中摔倒了地上,猶如玻璃一樣碎了一地,再也沒有了那清脆的聲音。在這兩句中,詩人把小孩子玩冰塊的過程,再一次進行了細膩的描寫,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生動。
楊萬裡的這首《稚子弄冰》,可以說是他眾多詩作中,最為有趣的一首,通篇都是在描寫小孩如何取冰,玩冰的一個過程,讀這樣的詩作,最是能夠引起人們情感上的一個共鳴。如果你有這樣的人生經歷的話,相信讀到這樣的詩作,一定是能夠讓你瞬間,回到童年的時光裡,回想自己兒時的一些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