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期要說在詩歌方面哪些詩人的成就最高,可能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會同時想到中興四大家,而這四位詩人,他們分別是陸遊、楊萬裡、範成大、尤袤,他們的詩作也最抒情,而且也是代表了那個時代最高的文學成就。那這其中陸遊和楊萬裡的成就最高,另外則是範成大和尤袤。其實範成大的很多詩作也是寫得很是唯美,例如他的這首六言絕句《喜晴》,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描寫的如詩如畫,最後兩句更是生動有趣。
範成大作為當時一位了不起的田園詩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比較接地氣,同時他的寫作手法,也是最貼近我們的生活,所以讀他的作品,即使是過去了這麼幾百年,但是讀來依舊栩栩如生,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而他的這首《喜晴》,也是他眾多作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詩並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可是讀來卻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詩人最高明的一個地方。
《喜晴》宋代:範成大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從詩體上來說,這也是一首很特別的作品,它是一首六言絕句,而在中國的詩歌中,這一類作品還是比較稀少。然而在寫作上,這首詩描寫的很是生動,儘管只是描寫了鄉間一些極為普通的事物,可是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這種看似很普通的事物,描繪的活靈活現,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所以這樣的一首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
其實生活在南宋的詩人,他們普遍都會有一種感傷之懷,畢竟這一時期整個大宋也只剩下了半壁江山,然而當時的南宋朝廷,又是不思進取,從而也沒有想過要收復北方淪陷的失地,而過起了醉生夢死的生活。特別是這些詩人們,他們儘管心繫天下,可是卻並沒有這樣的機會,從而也使得他們時常會很悲痛。
範成大的作品中,也有很多表達這種悲痛的作品,然而他的這首《喜晴》,卻又是別具一格,整首詩看上去很普通,可是讀來卻是讓人拍案叫絕,詩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思所相,以一種極為生動筆觸,描繪的淋漓盡致,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雖然這些作品離我們有一段距離,可是讀這樣的作品,那詩作的景色,猶如就像是身邊的景色。
第一二句就描寫的很是生動,同時也看得出來詩人無比的熱愛生活,也正是由於有了這一份熱愛,他使得他描寫的很是唯美,「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只要一到了這個時節,那麼窗子外面的梅子便是熟了,而且很多都已經從樹上掉落了下來,牆根下的竹筍,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生長,這時已經形成了一片茂盛的竹林。這兩句看上去很是普通,但卻是最能夠體現出這首詩的精髓來。
第三四句描寫的就更加的唯美,也更加的接令人感動,「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由於一連下了好幾天的雨,可是在這幾場雨之後,不知不覺之間春天就過去了,等到天空放晴了之後,已經是來到了夏天。在這最後的兩句,更是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這也正是詩人對於生活有著細膩的觀察,才使得他能夠寫出如此優美的詩。
範成大的名氣在中興四大家裡,儘管不如陸遊和楊萬裡,但是他的很多詩作,還是膾炙人口,特別是他的這首《喜晴》,更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獨特,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作品,儘管只是描寫了一些極為普通的事物,可是詩人卻同樣的寫出了詩意,從而也令這首詩,成為了宋詩裡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