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記》第二十九回 長老披析中陰境界 法空述說死後遭遇

2020-12-22 雷澤漁父

第二十九回 長老披析中陰境界 法空述說死後遭遇

卻說長老與大眾一道入了延壽堂,但見堂中只剩得一人,孤零零的坐在那裡,手中撥弄著念珠,嘴唇微動,正在不停的念佛,原來不是別個,正是那死而復活的法空上座。剛才長老來時,堂中大眾都迎了出去,只有他無動於衷,旁若無人,只顧念他的佛。直至長老與大眾進來時,才慢悠悠的起身行禮。

長老與大眾彼此坐落,便接過上來話茬,向呂巖道:「其實人之死亡與入胎乃是完全相反的過程。人正受胎時,生身父母親的精蟲和卵子結合時,吾人的神識由業力所牽引,而入胎受生。在住胎期間,父親的白精核留在頭頂輪上,母親的紅卵核留在臍下四指處。此二核平素為氣所支撐著,若人死時,支撐氣失,此二核便沿著中脈聚合於心間。白核降時,死者會頓時覺得如處白月清天中,如中秋月夜般明朗清晰;繼而是紅核上升於心間,此時死者亦會頓覺如處紅日之中,清明照耀。此象現前,快樂輕安無比,但覺天地開放,太空祼然。若是大修行人,此刻便可直證法身而得解脫。然對於一般凡夫,因不修習佛法,這種境界便猶如石火電光,剎那即逝,繼而便完全墮入於毫無知覺死寂之境。或更經一食頃,又有一道強光明生起,其光烈耀芒芒,過於日月。此光現前時,如果是素習佛法者,或者是生平對戒定慧修持有成就之人,便會認知此光明一如生前定中所習,乃是自性光明幻作而有,於是一念靈明照了,速斷念力之流,寂然直入此光明本體之無相定中,從而即可頓斷生死之流。又或旁邊有人助其念佛,喚起其念佛之心,或便即可往生佛國。亦見有人,於此光中,生前或過去多生所造的諸善惡業歷歷閃過,猶如明鏡照大千,只須頃刻瞬間,宿業便一時驟現無遺,從而隨業受生矣。而更多者,一見此光便生大恐怖,驚駭復入昏迷。此後約摸三至四日,方從新甦醒,而進入中陰身境界也。」

呂巖道:「真沒想到死亡亦有這麼多學問,哪中陰生起後狀況又如何?」

長老道:「死者大昏迷過後,忽爾如夢初覺,如醉方醒,有如夢中遊人,一切見、聞、覺、知,皆歷歷如故。此即中陰身也,亦即俗人所謂人死變鬼之鬼身,彼乃是一種意生身。此中陰身是一種極微薄的四大和合體,高約三尺,音容笑貌悉如生人,但卻不能為生人所感知。它具有七至九倍於生前的記憶力,又有靈通,能穿山過石,了無障礙,唯以嗅香為食。中陰界中並無日月,不分晝夜,幽明暗晦,有如天之將曉,或黃昏入暮之時。當死者的神識從昏死中復甦時,如沉睡將醒之際,初時懵然,繼而稍稍而覺清明,恍如生前。但其此時並不知自己已死,只見周邊物件儼然陳列,或見有人移屍脫換衣衫,更除臥褥糞穢,又或見親人向屍悲號哀泣,呼其姓名。於是便一一作答,然卻無人理睬它,因此不禁懊喪萬千,怏怏不樂。又或見親人舉喪殯葬,或自臨鏡無影,履沙無跡,或自憶往事,此時方知此身已死。因人生前多惜此皮囊有如至寶,一旦及見身死,便如墮油鑊,痛苦無比。此時中陰身或回至家中,欲如生前與人勾通,然而陰陽相隔,生人於其言語如聾如聵。或因見家人哭泣,便上前安慰,但家人卻一如木偶,無動於衷。更而雖觸撫搖肩,卻如撼泰山,一無反應。或又試用生前之物,卻似捉光,了提不動,因而苦悶欲絕。或又見親友銷己什物,於是不禁頓生憤怒,大受挫傷,猶如魚滾熱砂之中。或又因執著肉身,每每嘗試重進其中,然卻徒勞,唯有於屍前逡巡留連,久久不去。如是種種嘗試均告失敗後,便只好悻悻離去。但因依戀屍身緣故,旋即復歸,如是反覆再三,猶如困獸。或見其屍已被焚毀或埋,更是苦悶欲絕。彼於惶悚散亂間,焦躁不可復忍,便飢不擇食,一心渴望投生得身,以終此苦。在此期間,中陰身每七日即重歷一次生死,其安詳或痛苦之狀一如初死之時。

人於中陰之時,前世惡業如雲湧聚,哄然混亂。孤魂往來飄忽間,此時法界真空性光驟然閃爍,光芒眩耀,教其不可仰視。此光猶如善變秋雲,種種奇形怪相層出不窮,咄咄逼人,又有巨響暴作其中,其烈過於雷電千倍。然中陰身不能認知這些皆是自己業識所變現之幻象,反以為真實,於是意識大亂,或發足狂奔,風弛逃逸,旋入他道輪轉而去了……。」

長老說至此處,突然想起一事,便停了下來,對法空道:「法空,汝先把當日死而復活的情形說與大眾聽聽。」

那法空聞言,便心有餘悸的道:「一如長老所言,我那日一跤摔倒,頓覺眼前一黑,即時混沌一片。猛然間只覺得全身有如悶雷一震,一道電光閃過,身體便如塵撒太虛,又似金蟬蛻殼,快感不可名狀,然只是一閃而過,倏的便昏迷過去了。後更復甦醒,又見一道強光勁射下來,生前所作一切諸事一閃而過,歷歷在目,毫釐不爽。我自忖此生未曾做甚虧心事,故便泰然未慌。但此光卻強過日光千倍,一時不禁心下大恐,便又昏死過去了。」

長老道:「此正是汝的自性之光也。汝若能果敢的趨入安住其中,當下即獲解脫。只因汝平素禪定境界尚淺,無此體驗,又無人為汝開示過,不諳識其事,因而錯過良機,失之交臂也。後又如何?」

法空道:「待我再度醒來時,好似大夢方覺。環顧四周,但見屋中空悠悠並無一人,不禁暗自訝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便向戶外走去,猛然覺得身如燕輕,往來去礙,凡所思處,應念即到,不覺大奇道:『今日如何竟獲神足通?』於是心中暗喜,亦不知自己已死,只以為獲證神通,於是便如鳥穿空,飛出寺外遊開去。此時但見天空湛藍,明朗靜謐,正在飛遊,猛然間覺得有一道強勁的藍光直射過來,但見那光燦爛眩耀,教人不敢仰視。我定神看時,竟然發現那光原來是由一位天神心中發射而出。但見那天神全身白色,容顏莊嚴如佛相好,坐獅子寶座,手執八幅法輪,胸前又抱著一女神,相對貼身偎依著。我一見心下不禁大懼,以為是色魔來作難,於是便發足狂竄,逃之夭夭。與此同時,又見旁邊有一道白光生起,其光微弱幽暗,不似前光強烈可怕。我正想借著此光奪路逃跑,猛然思及《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乃修道之人,怕它作甚麼?於是便心神稍定,乾脆一屁股坐下來修禪觀,於藍光、白光皆不理睬,視之如幻如空如化,其後便都消失了。」

長老嘆息道:「汝修行亦算有功夫,於緊要關頭尚能派上用場,可惜卻誤了大事。」法空道:「此話怎講?」長老道:「汝上來所述乃是中陰身第一日所歷之事。那暗淡白光乃是天道之光,汝若喜樂貪著於彼,則便生天界而重入輪迴矣。天界本是世人求之不得之美事,但真正的學佛人卻不貪愛這個。那藍光並非是什麼魔光,而是佛光。汝所見的亦非是神,乃是中央密嚴淨土的毗盧遮那佛父,而那女神正是無上空性尊聖佛母,此兩尊乃是由吾人的『法界體性智』種之所生。汝若能一心觀想那藍光即是毗盧遮那佛尊心中所放射之佛光,於中陰隘道中來攝受汝,一心歸命於彼時,當下即可獲證法身,永出輪迴,更無須於此苦苦修行以待將來也。」

法空驚而且愕道:「竟有這等事麼?我倒是聞所未聞。諸佛世尊梵行清淨,一塵不染,如何又會懷抱女人,卻教人如何能信,而不疑心那是色魔作祟?」

長老嘆道:「汝此言差矣。夫佛之智慧無邊,方便亦無窮盡。其中奧妙,又豈是汝所能思議得了?大凡人在中陰身境界中,將欲投生下一世時,若為胎生,則必有入胎之事。因中陰身具足天眼,能洞察四方,其時為宿業因緣牽引,便會看見來世的父母在行淫交媾。那中陰身一見便頓時淫意盎然,心生歡喜,如磁相吸,驟爾親近,千萬裡外應念而至。彼其時不見男女身相,唯見男女二根,若於男生貪愛,便感生為女身。反之,即感生為男身。此時中陰身與男女精血三緣和合,即便入胎。一入胎門,即陷大昏迷,更無知覺,從此重新輪迴矣。諸佛慈悲無限,諳知眾生病根所在,故便設此方便,故意化現男女交合之相,以毒攻毒,誘使眾生喜趨其中而得獲解脫也。譬如小兒嫌藥苦,故大人以蜜糖皮裹之,從而教其服下,使病得癒也。故經有云:『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此之謂也。箇中奧妙,又豈是凡夫所能意料哉!」

法空聞之頓足道:「何料竟有此事?竟然累累失之交臂,殊可恨也。」呂巖在一旁聽著,奇道:「此事莫非不止一起麼?」法空道:「正是也。繼而又有一佛父,藍色,手執五鈷金剛杵,坐象王寶座,心中放射出強烈的大白光,懷中亦抱一佛母,其旁又有兩大士及諸眷屬。與此同時,旁邊更有一道如煙如霧之光,亦向我投射過來。我只一如先前,不趨不逃,唯作禪觀,反覆念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

長老道:「此為中陰身第二日所歷之事也。其佛乃是東方寶藍色上勝妙樂國土持金剛部主阿閦鞞佛父,兩位大士乃是地藏王菩薩及彌勒菩薩,那大白光本是根本清淨水大之所顯發,為『大圓鏡智』體之所生。若能投入其中,即可往生東方上妙佛樂土也。而那煙霧之光乃是來自地獄之光,為中陰身瞋毒之所感現,若中陰身貪著其光,即淪入地獄道,從此受無量大苦,更難有出期矣。此外,第三日時,有南方眾寶莊嚴佛土的寶生佛父,身黃色,手執妙寶,坐馬王寶座,懷抱佛母,心中由根本地大放射出『平等性智』黃色妙淨光,直射中陰身。其旁有虛空藏及普賢菩薩等眷屬。於其圓光聚中,放射的黃色寶光,其光焰毫端各各皆具無上妙寶,發光無量,燦爛眩耀,人莫敢視。與此同時,另有一道發自人道的薄弱黃而帶藍之光,亦來照射中陰身。此時中陰身多因高慢心避佛光而趨入人道之光。第四日時,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父,身紅色,手執妙寶蓮花,坐孔雀王寶座,懷抱佛母,心中由根本清淨火大射出『妙觀察智』紅色光射向中陰身,其旁有觀世音及文殊師利兩菩薩等眷屬。與此同時,另有一道由餓鬼道放射出的柔弱紅光直射中陰身。此時中陰身多為慳貪所使,背棄佛光而趨入餓鬼道之光。第五日時,有北方無上妙行成就佛土不空成就如來,身綠色,手執交叉羯磨金剛杵,坐於上身人形下身鳥形的飛空獸王寶座,懷抱佛母,心中由根本清淨風大射出『成所作智』之綠光照射中陰身,其旁有金剛手及除蓋障兩菩薩等眷屬。與此同時,另有一道由阿修羅道所放射出的淡綠幽光直射中陰身。此時中陰身多會為嫉妒所使,逃避佛光而趨入阿修羅之道之光。以上五日中,中陰身但能觀入任何一尊佛,便可登彼岸永得解脫;但若趨入六道之光的任何一種,便亦重墮輪迴。若皆不趨入,徘徊歧路,將自退墜。至第六日時,則五方佛與其眷屬,猶復悲願不舍,同時齊放光明而來接引。與此同時,彼諸輪迴業力之光,亦復一齊放射。然而中陰身於此五光十色境界中,因不諳佛法,被弄得眼花繚亂,而多誤入岐途也。」

長老說罷,問法空道:「汝所遇者,是這樣麼?」法空道:「正是如此。」呂巖道:「哪第七日又如何了?」法空道:「至第七日時,但見有五部諸尊現身,於東南西北中五方,各舉右手,作降伏手印,持偃月寶刀,左手執持人骨碗,內盛血物,作歡舞式,以諸色光向我直射過來。又有男女大勇將、擁護正教武士,擁護正信武士,各各具足六種骨制之莊嚴品,有大鼓、腿骨號筒、頭骨小鼓、羅洽皮之大小旗幟、人皮傘蓋、人皮旗幟、人油香膏,以及無量無數之音樂,充滿宇宙,使之震蕩,作種種舞蹈,作歡迎接引狀。與此同時,又有一道呆藍色光,如同鬼火,亦誘然來相迎。又聞有巨響,如雷霆萬均,當中又夾雜著『殺呀』『殺呀』等恐怖之聲。真教人肝膽俱碎也。我當時實在抵不住驚嚇,便又昏死過去了。」長老道:「那呆藍光乃是來自畜生道之光,而那智光及巨響乃是發自汝的自性本體。而汝之所以昏死過去,乃是中陰身每七日必經生死一次也。」

呂巖道:「那後來又如何了?」法空道:「待再醒來時,那景象更是可怕了,一連數起都是那些顏色怪異的兇神天魔,或深棕紅、或深藍、黃色、黑紅等,或三頭六臂、四足,九目,陰陽怪面大花臉,周身噴火,毛髮皆燃,目露兇光,眉毛閃電,青面獠牙,頭頂幹骷髏,腰系黑蛇及血淋淋的人頭,眾手或持棍棒、刀、斧、鈴、天靈蓋、骨、碗、犁耙諸類,懷中抱著大忿怒女人。吼聲如雷,撼折山嶽,『阿-拉-拉』、『哈-哈』的尖叫,欲來相迎狀。我初時被其嚇得昏死,繼而突然思及當年玄奘大師西行天竺時,沿途凡遇諸魔障,皆仗誦《心經》便可化險為夷,故我便一心誦經,卻不再似先前恐懼矣。」

長老道:「汝所見者並非是甚兇神惡魔,正是前面五方佛的另一種化現而已。因吾人內心瞋恨等毒素熾盛,故便感現這些變相。又每見世間兇惡之徒,見善則生憎而避,見惡反喜樂而親,故諸佛菩薩便有此化現。若能認知其為諸佛所化現,凜然不懼而趨入其中,亦能當下得生彼佛國也。」

呂巖嘆道:「諸佛用心誠是良苦也,那繼而又如何了?」

法空道:「此後亦一度昏迷,及再醒過來,突然覺得有極可怕的強大業風,從身後猛襲競吹。但見眼前大地黑漆一片,如墨塗潑,只聞得大黑暗中呼殺喊打之聲此起彼伏,悽厲無比。又見有食人夜叉,執諸兵刃,鬼哭狼嚎,連呼打殺,排山倒海,雀躍直撲,欲奪人命;時或又見諸咧牙野獸,群起追逐;時或又見生前仇家、暴客追逼不舍;時或又見狂風暴雨,雷電雹石,烏霾密霧,競相籠罩;時或又見山崩海嘯,猛火飛焚……。一切所見之相,所聞之聲,無不教人驚怖欲絕。那時我惶急無措,慌不擇路,惟有望風狂竄拼命而逃。突然發覺竟被追殺至一深不見底、一白一黑一紅的三座懸崖絕壁處,而且已岌岌斜傾,勢將下墜。此時我心中猛然冒出一個念頭,自忖道:『平素我於寺中用功修行,清心養病,何等優閒自在,卻何來自討苦吃,溜至曠野中受諸苦惱,不如速歸也。』此念一發,恐怖境界竟奇蹟般便已消失,而自己已在寮前,但見床上躺著一人,不禁大為納悶:『誰竟佔據我床?』於是便上前推搖,不覺已入其中。此時但覺身頗不適,猛的一翻,倏然驚醒,恍然南柯一夢也。當時侍者見我醒來,驚訝不已,但云吾死去已幾一月矣。我聞言方知自己原來真是死過一回也。」大眾聽罷,皆嘖嘖稱奇,怪嘆不已。

此時只見呂巖嘆道:「未料人處中陰期間,竟有如此光怪陸離之事,真是教人聞風喪膽,手足無措也。不知慌亂之間,當如何應付,方可化險為夷,免墮惡道?」

長老道:「若人生前有幸能聽聞此教授,謹記明亮燦爛之光為佛光,幽冥晦暗之光為六道輪迴光,將其刻骨銘心的牢牢記住,乃至猛虎在前亦不暫忘。如此待至中陰身生起時,憑其超群的記憶力,多能憶起此教授,派上用場而獲解脫。若素所未聞,則必不知所措,為幻象恐嚇迷失而隨業輪迴去矣。法空所經歷的尚只是中陰身前、中期境界,謂為實相中陰。在此期間若未能解脫或已入輪迴,則後面便將進入投生中陰階段也。」呂巖道:「此後境界卻又如何?還望長老開示一下。」

長老道:「因中陰身每七日便經歷一次生死,所以大感痛苦不安。至如普通凡夫,因生前未曾修過正法,不諳生死之事,更是覺得彷徨恐怖。此時若其親眷更為營辦喪事而恣行殺生等,便更加勾引其惡業現前,而速致墮落三惡道。此時若能為之廣做功德,念佛放生等,或可因此而往生善道,甚至得生淨土佛國亦不稀奇。除此之外,便只有聽之任之,隨波逐流,隨業輪轉了。

中陰身在此期間,前面所見的六道之光尚時時而來引誘。若是中陰身感生畜生道時,便忽然覺得身如毫毛,任風隨飄,起落不定,身不由己,毫不受控。猛然間又會看見光芒四射,教其目不可仰視。此光中挾著雷電霹靂,叫人心膽俱裂。中陰身恐懼驚惶之際,但見無數夜叉手操兵器,喊殺連天。又有群獸相隨撲來,四周唯見山崩地裂,海嘯火竄。中陰身此時驚怖萬狀,呼天喊地,望風狂奔。或遭遇懸崖,其深莫測,路絕途窮,更無去處。而夜叉惡獸旋踵又至,倉率之間,回顧覓途,但見山谷石洞,幽然可見,於是便喜趨急入。豈知一入其中,即永淪畜類矣。其實彼夜叉惡獸無非皆是生前惡業幻影,如果此時中陰身能把持正念,專心念佛,便則勝境現前,極樂可冀矣。

若是感生餓鬼道,此時中陰身便多見身處沙漠,或枯草朽根淺洞處。此皆是因為其生前汲汲無厭,慳貪成性,故有此感。若是感生地獄道,此時中陰身或聞得楚歌悲哀悽切,於是便循聲尋去,從而進入石屋地洞等,其色或黑或白,旋即便見昏暗地道。如果此時中陰身能正心念佛,尚可獲免,否則便只有循聲而淪墮地獄中去了。另有些中陰身,此時因遭遇寒風瑟雨,忽見前方有熱火熾然,便急投其中取暖,從而即墮炙熱地獄;反之或因熱不可耐,忽遇冷氣涼風,便急趨其中,因而墮入寒冰地獄。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呂巖道:「長老上來所言皆惡道境界也,那善道卻又如何?」

長老道:「若人生前十善業成熟,此時便可感見柔和白光,天樂飄飄,倏忽但見天界宮殿儼然,天女豔然,無數天人手執仙衣,以伎樂儀仗來迎,此時中陰便欣然隨往,即生天界。若是世間凡夫感此,當然是求之不得之美事。至如學佛修行人,則除了兜率天彌勒內院可往生外,餘皆不足顧也。因為天道雖美,猶是朝露懸風,轉眼又作輪迴過客矣。若是中陰身感生阿修羅道時,即見樹林鬱鬱蔥蔥,儼然美好,又見有二火輪相對飛旋,煞是可觀。中陰身見之喜而趨赴,即生阿修羅道矣。此乃是因為其人生前雖修諸功德,但生性好勝,競分愛憎,脾氣暴躁瞋心大,妒忌心強所致也。若是感生人道,中陰身此時或見一湖而趨其中,若見湖面有雁群遊戲者,即生『東勝身洲』;若見湖邊有牛齧草者,即生『西牛賀洲』;若見岸際有牲畜及樹木者,即生『北俱盧洲』。若見有房舍,其中有男女正行淫事者,或遭逢狂風暴雨而入室躲避者,或自見於天朗氣清和風暢快之下遊戲園林美景者,即感生吾人此『南贍部洲』也。

呂巖嘆道:「中陰境界,真猶如夢境也。至如法空上座之遭遇,倒似陰神出竅歷久不歸一般。又中陰身期間,諸事皆應念而生,若要尋求解脫,似乎倒是個絕好時機。」長老道:「先生之言固然不錯,但其中能把持得住者卻寥寥無多也。其實中陰境界與睡夢本是極為相似,汝且觀世間那些修行人士,日常清醒之時逢諸境界,應付自如者大有人在,但臨至夢中,便做不得主了。夢中尚且如此,中陰境界便可想而知矣。法空禪定功夫頗有斤兩,在如此混亂可怕境界中,尚能心不散亂,秉持正念修禪觀誦經,故便免遭輪迴。但其過失卻是平素唯好修禪定,而不屑於念佛,但自己又未證得空性,徹悟本來,故于于生死關頭,便猶如走鋼絲,險象橫生矣。當初百丈禪師有垂訓云:『諸修行法中,唯念佛最穩妥。』此實經驗之談也。吾上來所言乃是『中陰聞教得度』密法,若有緣聞者,銘記於心,臨至中陰身時,遇諸境界,一念憶起,依教而行,則必獲解脫也。」

法空道:「長老之言極是,教我受益良深。自經這番劫難,我方深深領悟,若人禪定功夫未至生死自在時,還是禪淨雙修為妙,祈求往生淨土之願未可棄也。」於是大眾皆雲灼見。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原蘇州寒山寺法主和尚性空長老圓寂紀念日
    編者按:性空長老,14歲出家,曾受教於仁山法師、守培法師、芝峰法師、雪煩法師等高僧。62歲時繼任寒山寺方丈,在任期間,經過多年的辛勤操持和苦心經營,在寒山寺殿宇修復、佛像重光、文物保護以及恢復叢林制度、培養僧伽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今日恭逢性空長老圓寂紀念日,頂禮緬懷性空長老!南無阿彌陀佛!
  • 法性中陰的竅訣
    除了前譯寧瑪巴一些非常殊勝的續部講到過這些細節以外,在後譯的經典中只提到有各種光及聲音的出現,而前譯不僅講到光及聲音,更對本尊的出現有巨細靡遺的描述。中陰時本尊的出現是必然的,而我們當前能做的,就是去認識他們,只有這樣,在中陰見到本尊時,才不僅能認出,並且知道他們都是自己心的本性,然後祈禱本尊加持自己在中陰時能得到解脫,這是較低層次的訣竅;而高層次的訣竅,是了知本尊是自己心的本性,之後就安住在大圓滿的境界中。
  • 印空長老尼迎來百歲壽辰,她在人間如何踐行佛法?
    且聽禪風君一一道來 童真入道 印空長老尼,字源了,俗名胡瑞蘭。1921年出生於江西省撫州市一書香門第家庭,從事教書職業。1940年,19歲的印空長老尼放棄教書,禮佛門泰鬥本煥長老為師,法名慧悟。
  • 《方外記》第三回 洞庭湖呂巖祭湘妃 黃鶴樓二客說因緣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孤墳半笠髏。那呂巖題壁罷,信手將筆往地上一甩,拂袖出檻,頭也不回,揚起羽袍,直望洞庭去了。且說呂巖煞是掃興,一路上又尋思道:「傳聞那洞庭中有君山,景色致幽,仙跡頗多。早聞劉禹錫有『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之妙句,此青螺即君山也。且待吾先採拾青螺,再攜將嶽陽樓下酒,豈不妙哉!」那道人主意已定,便即飛越洞庭,直上君山。
  • 《夢幻西遊三維版》法明長老在哪 法明長老位置介紹
    導 讀 夢幻西遊三維版手遊裡面我們很多小夥伴在做任務的時候找不到法明長老在哪,那麼應該怎麼找到呢?
  • 惟賢長老 | 若人慾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變化的就是夢幻泡影,由幻有到真空,由真空變幻有,空有不二。如何觀空?諸法如幻,一切法當體即空,這並不是說另外有一個空,而是說一切法因緣生,如夢幻泡影,剎那剎那在變化。當體即空就是佛在靈山會上給迦葉尊者傳的心印,也就是心印法,這個很重要。為什麼一般人不能空呢?
  • 「空」是什麼空,《金剛經》「空」的境界
    這個經驗世界並非實有,故而在此世界中呈現的和認知的一切現象也非實有,而是幻象。用《金剛經》的話說,就是「住」(執著),它畢竟不是對世界的全面把握,是虛妄的見識。而般若是超越了經驗世界的認識境界,它是對空的體認。「空」是沒有煩惱阻礙的清淨狀態,保持一顆空靈之心才能包容萬物,獲得圓滿自在。
  • 達道長老荼毗法會圓滿 乾隆袈裟重歸棲霞寺
    荼毗法會由棲霞古寺監院諦如法師主持  2013年4月14日上午,棲霞古寺下院、原香港鹿野苑主持達道老和尚荼毗法會在南京江寧殯儀館舉行在法會上,根據達老遺囑,一件傳世之寶——清乾隆帝御賜棲霞寺金龍袈裟重歸棲霞。  「此處緣謝 西方蓮開 踏破娑婆 上升佛國」 色身滅取法身現,生命盡時慧命存。長老此生真修行,乃為常寂光中人。
  • 寬運法師追思覺光長老:香江弘法七十餘載,長老就是菩薩
    2020年11月16日,為覺光大長老圓寂六周年紀念日。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率西方寺眾法師,專程前往粉嶺觀宗寺總持殿內祭拜覺光長老,並恭誦悼念祭文,追思長老香江弘法七十餘載「悲心無盡願無窮,啟建道場演臺宗」的崇高願行。
  • 棲霞寺法宗長老百歲壽誕 海內外高僧出席恭賀
    誦經祈福長老法輪常轉,法體常泰,法音常流。10點15分,棲霞古寺方丈隆相大和尚率棲霞古寺兩序大眾一齊頂禮法宗長老。 南京市佛教協會會長、棲霞古寺方丈隆相大和尚致辭中說,寺乃千年古剎,僧為百壽高僧,此事是棲霞寺之喜事,我等之幸事,然亦必將成為佛教之佳話。再祝法宗長老增彌陀壽,獲無量福。 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建初寺住持大初大和尚代表江蘇省佛教協會致賀詞。
  • 必看·中陰全集:慈誠羅珠堪布講授「生命的另一面」
    一些證悟的人可以通過這個方法,把白天打坐的境界映入到睡眠中,即使處於深度睡眠,也能安住在明心見性的境界中。他們發現夢瑜伽、深度睡眠與死亡的原理一樣,有三個階段。所以,我們也要注意,在亡者死後的四十九天內,除非是幫亡者做善法,否則千萬不能動他們的財產。傳統上,人死後家人要哭,不但自己哭,還要請人哭,但這種做法對亡者非常不利。雖然我們很傷心,但不能哭泣,一定要保持淡定,該做的事情去做,不要手忙腳亂。先提前訓練好,自己死的時候怎麼做,身邊的人死後怎麼做。
  • (原創)《方外記》第二十回 奸商賈狐疑問供僧 憨車夫浪言說廢戒
    第二十回 奸商賈狐疑問供僧 憨車夫浪言說廢戒卻說呂巖正為冬瓜之變感到驚奇,突然然聽得旁邊又有人發話。掉頭一看,只見那廝是個中年漢子,客商打扮,一身的銅臭味,那雙眼奸奸狡狡的放著婪光,骨碌碌的閃爍著,好似正在琢磨著哪尊佛像的金身最值錢似的。
  • 人死後真的有中陰身嗎
    其實,人死之後,在另一期生命的出生之前,叫做中陰。三界、六道所有眾生,死此生彼,都經過中陰的階段;但無色界眾生是定境,沒有色蘊,所以沒有中陰。以《大寶積經》第五十六卷〈入胎藏會〉所說,由地獄眾生而轉的中陰,容貌醜陋,如燒焦的枯木;由傍生而轉的中陰,其色如煙;由餓鬼所轉的中陰,其色如水;欲界的人及天所轉的中陰,帶有金色;色界眾生所轉的中陰,形色鮮白。
  • 佛說萬法皆空,「空」到底是什麼意思?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首偈詩論述了性空、假名、中道的內在聯繫,認為三者在本質上是合一的,因此成為大乘佛教般若空宗的精要,深受歷代高僧大德的重視。因為這首偈子中有三個「是」字,有「空」「假」「中」三諦,所以也被稱為「三是偈」「三諦偈」。了解了這首偈子,也就了解了佛教文化「空」的含義。
  • 寬運法師:百年一夢一高僧——沉痛悼念夢參長老
    (二)在本年12月3日的「夢參長老追思永懷大會」中,長老衣缽弟子、真容寺方丈隆明法師(筆者法兄弟,同為天台法脈四十六代傳人)在致辭中,如此深情地懷念道:「長老百年雲水,廣結善緣,也得到了海內外無數大德善信的護持愛戴,以一個世紀的生命軌跡,宣說甚深妙法,所達到的生命境界望塵莫及,但我們要永遠以恩師之心為心,恩師之志為志。」
  • 見性是什麼境界?
    問:見性又是什麼境界?見性是指的奢摩他境界嗎?證道大概就是指禪那嗎?答:想陰破,入行陰流,光不染色,空不掛塵,心如明鏡,映照世界不留影像,是奢摩他;行陰光明體現識陰存在,行陰光明融於虛空,虛空失去光明對鏡,光融於空,空融入寂滅,這個過程是三摩地,身心如雲彩聚合,而虛空自性不動,稱為見性光
  • 蜈蚣長老為何要幫餓狼擋住攻擊?蜈蚣長老:說好的爆破呢?
    蜈蚣長老是第二季中的boss怪人,他是一個長著老人臉的巨大蜈蚣。蜈蚣長老的災害等級已經達到了龍級,他也稱得上是怪人協會的大招牌了。就連邦古和邦普第一次看到蜈蚣長老這樣的巨型生物都感到頗為吃驚,邦古和邦普都是80歲的老頭,他們見多識廣,但是面對蜈蚣長老這種超大體型的生物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蜈蚣長老拔地而起,邦古,邦普以及傑諾斯三人都迅速起跳,地面完全被蜈蚣長老的亂動弄得不成樣子,不得不說蜈蚣長老在第二季中的表現非常優秀。
  • 學佛者如何做到《文殊說般若經》中「一行三昧」呢?
    先人把《楞伽經》的「諸佛心第一」來概括四祖禪法的見地,把《文殊說般若經》中的「一行三昧」作為四祖的實踐功夫。那麼「一行三昧」是什麼呢?「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原《淨慧長老》曰:「法界一切法皆是一相,即一實相;法界一切法,一法之所印,所謂涅槃佛性,一切法皆因緣生滅,緣生性空,沒有一法不從因緣生。以我們當下一念心系緣法界,直見空性,一切法因緣所生,其性本空。
  • 棲霞古寺百歲法宗長老登座親傳臨濟宗法卷
    法宗長老傳法(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供圖:通訊員馬江洲)梵唄晚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供圖:通訊員馬江洲)鳳凰佛教通訊員馬江洲南京報導 2016年6月19日上午,農曆五月十五日,南京方山定林寺隆重舉行臨濟宗傳法大典,現場鐘鼓齊鳴,諸佛生歡喜,龍天降禎祥,在兩千多賓客、信眾的見證下,棲霞古寺百歲長老上法下宗禪師
  • 海內外宗教界及各界人士紛紛致唁悼念本煥長老
    電文如下:驚悉本煥長老不幸逝世,心情十分悲痛,謹表示沉痛哀悼。本煥長老修行嚴謹,悲心濟世,是我國佛教界愛國愛教的典範。希望佛教界人士和廣大佛教信眾以他為榜樣,莊嚴國土,利樂眾生,為國家昌盛和社會和諧作出積極貢獻。正在國外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請國家宗教局轉達哀悼和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