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藝新地標出爐,600歲隆福寺改頭換面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隆福寺重新崛起

當老北京的商業街

遇到年輕人的新文化

或許能為老城改造找到新出路

在北京人的心目中,「隆福寺」三個字曾是「繁華」的代名詞。

這片興起於明代的區域,在近600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北京最受矚目的商業中心之一。

這裡曾有著北京規模最大的廟會,讓王公貴族、外國使者都流連忘返;也有著北京第一家安裝中央空調和扶梯的百貨公司,售賣當時最洋氣的物件兒——直到一場大火撲滅了整條街的喧譁。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隆福寺」終於重生歸來。

如今的隆福寺,已經成為了北京全新的文化地標,年輕人熱衷的美術館、話劇中心、藝術展、美食和美酒都不約而同地匯聚在這裡。

由青山周平設計的木木美術館、來自京都的「日本最美咖啡館」%Arabica、北京第一家黑膠唱片主題爵士酒吧Joyland Coffee & Music Bar、戲劇文化主題社區南陽共享際……你喜歡的一切,在這裡都能找到。

未來,故宮、大英博物館、V&A博物館等世界級博物館也都會在這裡開闢各自的創意空間。

它正在恢復往日的輝煌。

在北京的中心地帶,隆福寺漸漸重新擁有了姓名。

01

隆福寺的前世今生

地處北京市中心寸土寸金的位置,隆福寺是個有點兒神奇的存在,因為每一代北京人對這裡的印象都截然不同。

對爺爺奶奶們和再早之前的老北京人來說,歷史上的隆福寺真的是個「寺」:隆福寺「本人」始建於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到清朝雍正九年重修,曾是明清兩朝規制等級極高的皇家香火院。

古時候的隆福寺保持了幾百年商業上的輝煌,這裡曾是北京的四大廟會之一,從古玩字畫到風味小吃全能見識到,比現在的shopping mall還熱鬧。

到了解放後長大的爸媽這一輩,提起「隆福寺」,更多人想到的則是大商場。

其實從1952年開始,廟會佔用的廣場上就修起了「東四人民市場」,也順便帶動了附近商圈的發展。

等到了1980年代末這條街改造的時候,原來的隆福寺才徹底拆除,市場改成了「隆福大廈」。

它具體的面積不太好比較,但說隆福大廈是當時北京最大、最熱鬧的商場之一絕不是誇張,直到1993年的一場大火,結束了這一撥輝煌。

也正是因為這場大火,隆福寺在北京80、90後這一輩年輕人眼裡已經沒什麼光環了。

大一點兒的80後或許還依稀記得小時候在隆福大廈購物的熙熙攘攘,但對90後或者更晚來北京的人來說,這裡的過往已經屬於都市傳說,甚至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懶得說起這裡在幾十年前是什麼模樣了。

02

曾代表了北京的文化氣息

陪伴一代人長大

在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心裡,隆福寺更多象徵著帶有濃厚北京氣息的文化生活。

隆福寺街的西口就是三聯書店,氣質跟西單圖書大廈和王府井書店截然不同,好像進了那棟二層小樓的大門就不敢大聲說話,連呼吸都能感受到「學問」在空氣中瀰漫。

圖片來自網絡

沿著隆福寺街一路向東,就全都是賣衣服和小商品的零散小攤兒了,要走到街相對中心的地方才有個長虹影城,再往東則是東宮影劇院。

這兩家電影院都在這條街上擁有好幾十年的歷史。

現在長虹影城徹底停業,東宮影劇院其實直到疫情之前都還在正常經營,偶爾還有話劇演出,只是設備老舊,早趕不上現在那些影音效果一流的新型影城了。

現在說起隆福寺的改造,一般以1993-2019年的版本為「before」,2019年之後的版本為「after」。

在2019年這一版的改造之前,隆福寺雖然有這些書店、電影院,步行十分鐘範圍還有首都劇場和中國美術館。

但時代變了,伴隨著網際網路長大的北京年輕人已經不會特意為了這些地方而來到隆福寺。

頂多是路過東四順便來逛逛,再去白魁老號、豐年灌腸這幾家老飯館給胃口也懷懷舊。

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隆福寺就像被凍結了,明明街還在這兒,卻與往日的輝煌無關,徹底錯過了一代人的成長。

直到去年夏天,經過風貌改造和業態提升,隆福寺一期項目正式亮相,這裡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

03

改造後,成為城裡的文藝新坐標

改造後的隆福寺,正在成為文藝的年輕人新據點兒。

其實隆福寺的改造早在2011年就開始了,但「正式亮相」還要說是木木藝術社區的落地。

去年木木在這裡舉辦了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的展覽《大水花》,一下子吸引了全北京的注意力,才讓人們發現隆福寺已經不聲不響地完成了革新。

圖片來自M_WOODS木木美術館

木木藝術社區是「新隆福寺」的地標。

它原來是個佔地2189平方米的老食堂,被擅長空間改造和熱愛北京胡同兒文化的日本設計師青山周平,和他的B.L.U.E.建築事務改造成了現在的樣子——一棟地上3層地下1層、外表看上去像是個太空感銀色盒子的建築。

而且它不僅是個美術館,整棟建築還融合了藝術影院、文創店、咖啡館和創意活動空間等業態,未來將會有各種可能,吸引不同愛好的人聚在一起。

圖片來自M_WOODS木木美術館

樓下的咖啡館也來頭不小:%Arabica。

咖啡館的設計師也是青山周平,通過大面積的落地窗把外面的陽光迎進室內。

相比北京三裡屯的pop-up店或者其他城市的分店,這裡的綠色植物搶眼很多,並且這裡還是北京第一家可以烘豆的%Arabica,所以整體感覺「更接地氣」,而且店裡瀰漫著咖啡豆的香氣。

圖片來自Arabicacoffee

以木木藝術社區為中心的這一片「園區」裡,還有Half Coffee、越南餐廳SUSU、雲南菜餓魚去隆福、京A啤酒、單板品牌Burton的旗艦店和文化空間更讀書社……

展覽和書這樣的文藝活動可以把人吸引過來,吃吃喝喝則能讓來客在這裡停留的時間更久。

攝影來自張凡

相比其他新建成的文化區域要一點點積累才能把業態做得更豐富,隆福寺明顯是有備而來,一亮相就已經配齊了基本配置。

現在的隆福寺,已經可以讓人在打發一下午的閒散時間。

趁著夏天的好時光,在戶外區域喝杯咖啡或者啤酒也是難得的放鬆。

整個區域都是由老建築改造而來,紅色磚牆帶著特有的歷史感,好像一下就能把人帶回到1980-1990年代。

04

以戲劇為主題的社區

吃喝玩樂的聚集地

而且就在距離木木藝術社區幾百米的地方,南陽共享際也在最近落成了。

它依舊是個文藝店鋪聚集地——剛開業不久的南陽共享際是個以戲劇為主題的文化社區。

一層包含南陽劇場、戲劇圖書館和鐵手咖啡製造總局,二層是開放式文創工坊,胡同露臺和Joyland Coffee & Music Bar可以讓前來探險的人們感受到沉浸式藝術體驗的樂趣。

特別是Joyland Coffee & Music Bar。

這是北京第一家以黑膠唱片為主題的爵士酒吧,收藏了上萬張黑膠唱片,還配置了高端音響設備,將來會不定時舉辦live音樂會……

等更多的店開起來,在這裡玩兒一整天不是夢。

而這還只是隆福寺一期和附近的一個共享空間。

在未來的規劃裡,故宮還將在這裡打造紫禁城外體驗故宮文化的新基地,大英博物館、V&A博物館等世界知名的博物館也將把創意空間落地在這裡,「世界博物館群落」或許就將在這裡實現。

另外,曾經是隆福寺地標之一的長虹影城也將「重生歸來」,升級成國內首家以全實景航拍飛行影院為核心的文旅商複合空間……

或許幾年之後的「隆福寺」可以作為一個知名的文藝街區被人嚮往,完全替代歷史上的寺廟、大火和百貨公司,成為人們對這裡的嶄新記憶。

一切都還在進行中,這裡還有數不清的可能性。

文/張凡 編/冷麵

圖片來自隆福寺官方微信和南陽共享際提供,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原標題:《北京文藝新地標出爐,600歲隆福寺改頭換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600多歲的北京隆福寺,如今成網紅打卡新地標,看展喝咖啡超時髦
    去了好幾次北京,一直很喜歡北京的藝術社區,798、央美這塊去膩了,好在,隆福寺(木木藝術社區)重生歸來! 可能老北京人對隆福寺都十分有情感,畢竟,幾個世紀以來,隆福寺見證了京城的繁華與興盛。
  • 李亞鶴:600多歲的北京隆福寺,如今成網紅打卡新地標,看展喝咖啡超...
    李亞鶴:去了好幾次北京,一直很喜歡北京的藝術社區,798、央美這塊去膩了,好在,隆福寺(木木藝術社區)重生歸來!可能老北京人對隆福寺都十分有情感,畢竟,幾個世紀以來,隆福寺見證了京城的繁華與興盛。但一場大火,將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京城地標隆福大廈付之一炬。
  • 北京將添一家飛行影院,就在隆福寺地區
    隆福寺項目一期——隆福寺文創園正式運營後,引入了木木美術館、更讀書社等文化新元素,迅速成為新晉「網紅」。如今,隆福寺地區的華麗「變身」還在繼續。項目改造詳情一覽長虹電影院項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隆福寺街75號,西鄰隆福大廈。據介紹,此次項目改造總建築面積7207平方米,將對原有建築加固、裝飾並完善配套設施之後,建設飛行影院、「走入中國」、文創體驗區等三大功能區。
  • 隆福寺百年變身記 曾位居舊京五大廟會之首 書店劇院林立
    隆福寺的廟會,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位居舊京五大廟會之首。據《大清一統志》載:「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廟市,百貨駢闐,古玩字畫,風味小吃,花鳥魚蟲,為諸市之冠。」記憶中的隆福寺廟會已是過去式。隨著隆福文化中心的開幕,擁有近600年歷史的隆福寺地區煥發出新的生機,攜帶著北京的歷史記憶華麗轉身,成為老城復興的新地標。
  • 去隆福寺文化新地標木木美術館看大衛·霍克尼的世界
    去隆福寺文化新地標木木美術館看大衛·霍克尼的世界 霍克尼正在用iPad作畫 霍克尼在1962年獲得 皇家藝術學院的金牌獎 早在26歲時就已於英國
  • 北京隆福寺文化中心改造設計
    幾個世紀以來,隆福寺見證了京城的繁華與興盛。時至今日,都市的高速發展讓它的光輝淹沒於高聳的摩天大樓之中。人們只能在胡同四合院的間隙之間,瞥見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京城地標——隆福大廈。時間磨礪的痕跡依然深深印刻,它無言佇立,接納遺忘,也靜候新生。
  • 隆福寺浴火重生後,會變成下一個三裡屯嗎?
    對於北京人來說,曾經的隆福寺和「繁華」倆字兒密不可分,曾經的「東四人民市場」和西單商場、百貨大樓、東風市場並稱為北京的四大商場。隆福大廈更是北京第一家配備中央空調、引進自動扶梯的現代百貨大樓。當年不光有日用百貨,什麼文玩古董樣樣具備。
  • 京A 隆福寺 Taproom已恢復堂食,啤酒美食給你安排上!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京A 隆福寺 Taproom恢復堂食!由於身處北京內城核心的胡同,京A隆福寺店在疫情期間一直處於關閉狀態。不過隨著情況的逐漸好轉,京A隆福寺店隨著春天的腳步也正是恢復了堂食!據京A介紹,堂食將恢復每天營業,包括隆福寺的戶外座位,從上午11點到晚上10點供應全菜單美食、啤酒和其他飲料。廚房在晚上9點(外賣訂單至晚上10點)接受最後的堂食訂單。周五和周六依然計劃推遲兩個小時的營業時間。不過由於京A隆福寺店地處胡同中間,根據目前疫情防控要求,入店堂食還是要經過一系列的消毒與檢查流程的。
  • 隆福寺小吃店
    隆福寺小吃起源於明景泰年間隆福寺廟前的民間小吃鬧市。解放後,政府於1964年修建了北京市第一家也是京城最大的國營隆福寺回民小吃店。匯聚並引進了隆福寺街及京城內外一百多種清真風味小吃。現在的隆福寺小吃店即有慈禧太后喜食的豌豆黃、艾窩窩等宮廷小吃,又有京城百姓喜食的豆汁、焦圈、豆面糕、甜卷果、麵茶、豆腐腦等民間小吃,品種更加豐富,風味特色更加突出。   改革開放後,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創新如:精心設計的精品小吃宴,菜點搭配清淡適口,營養成份具佳,頗得國內外賓客讚許。1997年中國烹飪協會授予艾窩窩、甜卷果等十餘個品種為「中華名小吃」稱號。
  • 「枸杞拿鐵」、脊獸冰棒……北京「老網紅」美食你愛了嗎
    今年8月,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啟動了2020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經過歷時3個多月的評選,最終評出了100個北京「網紅打卡地」推薦名單。  100個「網紅打卡地」包括通州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等12個自然景區、地鐵大興機場線等26個人文景觀、北京楓花園汽車電影院等14個文化藝術景點、故宮角樓咖啡等13個餐飲及創新零售店、前門大街等14處街區園區、北京樂多港萬豪酒店等13處住宿地、禮士書房等8處閱讀空間,涵蓋了「吃、住、行、遊、購、娛」各環節的文旅體驗和消費場景,展現了首都的城市新面貌、古都新風尚、時尚新地標、消費新場景。
  • 北京市3日遊自由行路線攻略,北京3天遊玩的好去處,3天玩轉北京
    Day1:史家胡同 > 南鑼鼓巷 > 五道營胡同 > 國子監史家胡同是如今京城裡尚存的四十多個保留自元明以來老名稱的胡同之一,胡同西口北側有個二郎神廟,周邊還鄰近東嶽廟、隆福寺、智化寺、清真寺、大慈延福宮等寺廟,曾居住者有章士釗、章含之、洪晃等。
  • 營業時間短早市隆福寺早市說再見
    北京營業時間短的早市——隆福寺早市今天將走完它後的三個小時,營業以後撤市。
  • 北京:「十三五」期末上市文化企業佔全國三成
    僅市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北京在三年時間就出臺了51項政策,形成了「1+N+X」的政策體系。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部門第一時間出臺了「北京文化28條」,幫助網絡視聽、文藝演出、廣播電視等行業抵禦疫情衝擊。去年1-11月,北京的內容創作生產領域同比增長了38.1%,顯示出強勁的抗風險能力。
  • 改頭換面,商場新地標來了
    壹改頭換面!南京江寧商場新地標來了!最快年底開業!紅星美凱龍南京江寧商場位於南京市江寧區長亭街9號(原亦朋家居),距離地鐵3號線九龍湖站僅200米,交通便利!項目坐擁百家湖及九龍湖兩大商圈,包含一座27層的高端寫字樓及2棟可租面積為4.9萬方的家居建材館。
  • 春節前,來隆福寺趕一場中式雅集
    在野生活美學展1.11-1.12  匠學工坊:竹編&葉拓皮具1.11 10:00-12:0014:00-16:00「心生活」美學論壇1.12 14:00-17:00隆福聽音:古琴音樂會場地支持北京隆福寺
  • 帝都一下雪就刷屏,但更吸引我的卻是這些超好拍的時尚新地標
    朋友圈攝影大賽不僅是在法定節假日,還有在北京下雪的日子。前兩天2020北京第一場雪又一次在網上刷屏,最多的還是故宮的官宣圖。 隆福寺 老北京人記憶裡熱鬧的隆福寺復甦了。
  • 南鑼鼓巷,北京的又一時尚新地標
    北京現有25片舊城保護區,786米的南鑼鼓巷是其中最古老的街區之一。南鑼鼓巷所處的位置是北京市中心,近幾年成為一個比較熱門的旅遊景點。南鑼鼓巷的兩側有多條老北京的小胡同,這些小胡同中還有些名人故居和一些在歷史上有一定名氣的古建築,可以慢慢地行走其間,找尋瀰漫於空氣之中的老北京文化。·南鑼鼓巷也是一條集小資情調和老北京韻味為一體的胡同,這裡匯集了很多文藝的特色小店,還有種類眾多的小吃,年輕人尤其是文藝青年,往往會把這裡當作遊玩北京的必選去處。
  • 看藝術展、逛隆福寺 服貿會嘉賓感受京城文藝範兒
    原標題:看藝術展、逛隆福寺 服貿會嘉賓感受京城文藝範兒  從北京新文化地標嘉德藝術中心,到涅槃重生的隆福寺,幾十位服貿會參會嘉賓及媒體記者9月7日下午來到東城區實地考察。古老與時尚相結合的北京文藝範兒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嘉賓也對東城區的產業政策尤其是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
  • 北京百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名單將出爐
    原標題:百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名單將出爐   本報訊(記者李洋)2020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認定評審已近尾聲,今天市委宣傳部向社會公示百家入選園區名單。其中,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10家、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提名)10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