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機上應該如何跑?變被動跑為主動跑!

2020-12-23 馬拉松跑步

時常會聽到一些這樣的言論,跑步是好,但跑步機很傷膝蓋啊!那個誰誰誰就是跑步機跑壞了膝蓋,搞得不少人一聽說跑步機就望而生畏。

其實客觀來說,跑步機還是很好的一個工具,比如天氣特別熱特別冷的時候,機跑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跑步機上跑步,有挺多方便之處:

1. 任意天氣均可訓練

無論是下雨、下雪,還是寒冬臘月,都可以在室內的跑步機完成當天的訓練計劃。

2. 訓練強度精確可控

由於是數碼和機器控制,訓練的強度非常容易控制並保持穩定,也方便教練的監督

比如,要想用 1 小時跑完 10 km,只需要把速度調為 10 km/h 即可;因為是勻速的,只要時間沒到,那就是還沒跑完。

對於教練來說,如果有很多運動員要帶的話,就會非常方便了。

對於控速能力欠缺的選手來說,也可以通過跑步機的訓練,讓自己找到長距離勻速跑的感覺

3. 訓練內容方便靈活

速度+坡度,可以組合出不同的訓練內容,特別是爬坡;

路跑的話,想訓練上坡能力,還得找合適的地方;

4. 跑步技術專項提升

在跑步機上跑步時,履帶會帶著你的雙腳運動,很適合步頻較慢的同學針對性地提升步頻

當然除了上述優點,跑步機上跑步也有不足。

1. 如果你想跑得更好

因為跑步機的原理,導致在跑步機上跑步跟實際跑步有那麼一點點不同:運動員更多的是在履帶的牽引下,通過腳掌的迅速切換而「被動前進」。

這種情況下,前傾的主動性會有所下降

跑步的源動力在於核心主動向前傾造成的「失衡」,當前傾的感覺減弱時,對於跑步技術的感知也會下降。

解決的辦法是:至少加 1% 的坡度,你會發現跑的感覺一下子不一樣了。

路跑則是真實的場景,會讓你的跑步技術全面提升。

2.如果你想參加比賽

如果你的目的是要跑比賽,比如:運動會、馬拉松或者越野賽等,建議以路跑為主,而且有針對性地嘗試不同地形,最大限度地接近實戰,這可以增強你的適應性。

3.如果賽道起伏不平

對於賽道本身就有高低起伏的比賽(如:越野賽)來說,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訓練幾乎是必不可少的訓練項目,我們得鍛鍊自己的感知能力(知覺)和即時調整能力

在跑步機上則很難模擬起伏路面。

4. 如果訓練時間較長

對於訓練時間較長的情況,如果要在跑步機上進行,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有可能你會被「枯燥」打敗;

路跑,則有不同的風景和新鮮的空氣。

5.如果你需要小夥伴

室內跑步,缺少了一些小夥伴們陪伴和鼓勵的感覺

尤其是跑速度較快的間歇跑時,如果有小夥伴一起或者有人領跑,你會跑得非常舒服。

很多人順利完成間歇訓練計劃,就是因為有速度較穩的選手帶跑。

如果室內有多臺跑步機可供多人同時跑,那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6.如果你喜歡赤腳跑

如果你喜歡赤腳跑,建議就別在跑步機上進行了。

(別問我為什麼,你去試試就知道了……)

此外,也要考慮到噪音、機器本身因素(最大速度不夠、機器不夠穩、面板不夠寬/長)等的限制。

那麼,我們在跑步機上到底應該怎麼跑呢?

首先要了解,戶外跑步是配速,而在跑步機上跑步時時速,比如你在戶外跑步每公裡是7分鐘,對應過來在跑步機上就是時速8.5公裡。

跑步機上跑步要注意幾個要點:

1. 變被動跑為主動跑

如果室外是7分配速,跑步機是時速8.5,這時有些跑友會非常容易讓機器帶著跑,你的注意力都在腳下邁步,著急跟上。

這時如果你把時速調到7,機器的轉速慢了下來,你就可以先於機器的轉速,主動去跑。

2. 跑步機跑步不要邁大步子

跑步機上跑步缺少地面的反作用和重力的帶動,如果你大步流星地跑,膝關節的壓力非常大。

正確跑法是:腳離地面要近,步幅要小,腳下快速滾動,用步頻來增大消耗,減少膝關節的壓力,安全有效。

3. 跑步機上跑步,不要在乎速度

即使5分的時速,相當於戶外12分配速,如果你加快了步頻,也會有非常好的鍛鍊效果。

<圖:跑步機的正確打開方式>

簡單來說,跑步機作為一種方便、易用的跑步方式,能為你的訓練助力不少。

在跑步機上跑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跟路跑一樣,也要注意跑步動作的規範,避免強化了錯誤的運動模式;總體來說,更加 推薦路跑,跑步機可以作為輔助手段;如果要用跑步機,則至少加 1% 的坡度;一定要注意安全:選手要有較好的基礎和意識,能隨時根據身體反應和當時情況作出調整如果,你也想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跑步機,我們推薦您購買這款億健精靈PRO跑步機。

運動最炫酷的造型是什麼?那必須是跑步機上跑步!秋季減脂必備爆款跑步機!

當AI遇到跑步機會發出什麼樣的碰撞?全新的億健智能跑步機讓你把科技與跑步完美結合,減脂更高效!

億健精靈PRO跑步機,攜手華為締造"中華有為"品牌態度,共同打造的這款近乎完美的跑步機,質量媲美國際大牌,買了絕對不會當晾衣架!

相關焦點

  • 變被動為主動 大學生晨跑或更有效
    (10月30日《南國早報》)   毋庸贅述,晨跑有諸多好處。晨跑不僅能強健體魄,改變生活方式,而且還優化了學風和校風。在國內大學中,晨跑也很常見。比如在上海,復旦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都有晨跑要求。廣西大學農學院要求學生晨跑,出發點也是為了學生好。   但是,為學生好,卻不一定會為學生所接受。學生不參加晨跑,班級就可能被扣分。
  • 在跑步機上跑步與地面上跑的對比
    我的一個朋友對我說:他每天在跑步機上跑十公裡,從沒間斷過,已經有五六年了。我問他花了多少時間,他說:『』每次都差不多是一小時。『』我又問他感覺累不累?他說:『』不累,已經習慣了。1、跑步機上跑步『』我對他說:在田徑場上,目前大學生體育考試是三千米,十四分四十秒算及格,你在跑步機上不到一小時能跑十公裡,這個速度雖然跟大學生在田徑場跑三千米(三公裡)的速度差不多的
  • 跑步機上的裡程不是你跑的裡程
    1、跑步機上跑步很多人以為跑步機上顯示的裡程就是自己跑的裡程,其實這是錯誤的理解。跑步機上的裡程實際上是跑帶轉的裡程,不是你跑的裡程,舉例來說:當你把跑步機開起來後,人先不要上去跑,此時跑步機顯示屏上的裡程是不是在往上升?它不會因你沒上去跑,裡程就停滯不前吧,而是一直在增加,為什麼?因為跑步機上顯示的裡程是跑帶轉的裡程,跟你有沒有上去跑沒關係。
  • 跑步機上如何正確跑步? 一去健身房就跑是白跑
    白跑一:一來就跑  很多MM減肥心切,一上健身房就往跑步機上跑。事實上,這並不是最佳的減肥跑步法。人體的能量儲備有快速能源——糖原和儲備能源——脂肪。當您開始跑步時,快速能源首先被調動,只有當快速能源消耗差不多了,機體才會調動儲備能源,動員脂肪。
  • 跑步機上跑步對膝蓋是否有影響?是在外面跑好還是在家跑好呢?
    跑步,現在成為許多運動達人都會選擇的運動,那麼有的人跑步是去操場塑膠跑道上跑,有的人又會去山林裡的山間小道上跑,而有的人會選擇去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或者是直接買一個跑步機在自己家裡,在家裡跑,這樣比較方便一點。
  • 跑步機上跑五公裡和外面跑道上跑五公裡有什麼區別?
    最大的區別:跑步機上周圍景象都是不流動的,有些人會適應不了產生頭暈的現象,跑步機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其實我個人是不太喜歡在跑步機上跑步的,因為在跑步機上跑步不太適應會產生頭暈的現象。自己以前跑步都是在戶外,學校操場,或者自己規劃的城市道路。大家好,我是愛運動的小白,平時喜歡打羽毛球和跑步。跑步一般都是在學校操場,正好工作的地方附近就有一所大學,平時對外開放,一般隔幾天就會去那跑個5公裡。長期這樣跑習慣了,有一次和朋友去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步,上去只跑了幾分鐘就覺得不適應,下來後感覺頭暈暈的,我的朋友也和我一樣的狀況,也頭暈,後來我們改成在跑步機上快走才感覺好一些。
  • 跑者如何高效控制跑步的體能水平
    跑一陣子後,覺得自己「腳步變沉重了」、「快喘不過氣來了」、「己經到極限了」的時候,其實才正要進入真正的訓練。在瀕臨極限的狀態之下,維持正確的姿勢,小心翼翼地持續跑步,才能鍛鍊出超越以往的實力。跑步愛好者可以為你提供一些關鍵點,幫助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體能發揮,更好地安排訓練時間,成為一個更有毅力的跑步者。那麼跑者如何高效控制跑步的體能水平?讓訓練多些變化要注意,避免一直在平坦的道路或舒適的跑步機上進行跑步訓練。也許有一天,你參加的比賽會包含不同的地形,山地、沙地、階梯、上坡,你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 每天在跑步機上跑40分鐘,多久能減肥?你該注意什麼問題?
    每天在跑步機上跑40分鐘,多久能減肥?你該注意什麼問題? 現在在每個城市的夜晚,你猜猜哪裡是最火爆的地方?
  • 去戶外跑還是室內跑,哪種跑步方式更適合你,兩種方式各有所長
    一、跑步機與地面跑的區別廣義上講,從運動學和運動參數來看,在跑步機上跑步和地面跑步時相似的,達到最大攝氧量所要跑的距離是相同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在跑步機上跑步和在地面上跑步就是一模一樣的,跑者還需要知道一些細微差別。1、在跑步機跑相對於在地面上跑步,在跑步機上跑步降低了膝關節屈曲、髖關節屈曲和踝關節背屈幅度。
  • 「解答」跑步機跑和戶外跑步有什麼區別?
    很多網友會搜索:跑步機跑和戶外跑步的優劣勢,這成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究竟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一起來看看吧!圖片來源於網絡1.速度控制方式不同在跑步機上跑是被動運動,速度由機器控制。選擇適合的速度,體力下降時會覺得累但繼續堅持後又會覺得輕鬆。雖然跑步機速度調節自由度差,但鍛鍊時能夠忍受過極點保持勻速運動。
  • 跑步機和戶外跑,你會選擇哪一個?
    在跑步指導裡面也有很多的課程,從入門篇——進階篇——挑戰篇——番外篇。今天就先不介紹KEEP,還是說說這三者的區別。還有就是我們到底應該怎樣選擇跑步的方式。以及解決大家的一些對於跑步機和戶外跑兩者之間的誤區。跑步對膝蓋的損傷主要取決於兩點:1、跑步的姿勢;2、路線的坡度。
  • 跑者的類型單靠周跑量就能區分的嗎?
    簡單計算,好像每月60KM,折合到每天也只有2KM,但拋出平日加班、天氣惡劣、身體不適等情況,單次跑量對於剛入門新手來說並不算少。這一規則中,還有兩個詞: 至少、最低跑量。 也就是說,假設這家公司每名員工都能跑全馬,即使你半馬,也可能得罰錢。這樣的一則規定,你們如何看呢?
  • 跑步,是天天跑還是隔天跑
    問:看體育,鍛鍊身體,學跑步要關注誰?答:答案當然是關注跑步三兆子。跑步已經現在成為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於那些經常運動的人而言跑不步可以說得上是最好的有氧運動。但是有一些人就會存在一些疑問,對於那些每天堅持跑步的人和幾天跑一次的人那一天更好呢?其實兩者對於身體的幫助都是比較大的,如果要問跑步的效果而定的話,那麼我們就應該首先了解一下你的初衷,對於那些經常跑步的人,又是為了減肥,有一些跑步進行鍛鍊,也有一些人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參加一次馬拉松比賽對於不同的好不目的所帶來的成果是不一樣的,方法可能就會略加的改變一下。
  • 不保護好膝關節,小心你跑的步都白跑了!
    1、過度依賴跑步機比起室外跑,跑步機屬於「被動跑步」,不容易控制蹬地時的膝關節狀態,損傷的可能性更大。很多人貪心地一跑就是2小時,讓膝蓋壓力山大。之前一位女高管每天在跑步機上跑兩個小時,半年後她的髕股關節軟骨被磨掉一半,走路困難形同癱瘓。
  • 跑者如何在沙灘上安全又愜意地跑步?
    網易體育1月8日報導:在海灘上跑步不僅是一種平靜、愉悅的跑步體驗,也可以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強的跑步者。在沙灘上跑步,尤其是幹沙灘上跑步,比在路面上跑步更加困難,所以你在沙灘上一定得更努力才行。
  • 晨跑夜跑午後跑 跑步哪個時間段最好?
    跑步是現在很多的一項運動方式,跑步有晨跑、午後跑、夜跑等方式,那麼什麼樣時間跑步更好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跑步方式。 跑步是一項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運動,並且不需要器械的輔助。那麼問題就來了——什麼時候跑步最好呢?
  • 室內開跑 慎防「跑步膝」
    圖@視覺中國本周廣州連日下雨,不少人把運動改為在室內進行,有的在家裡跑步機上跑步,有的下班後堅持到健身房打卡。堅持運動鍛鍊身體是好事,然而,掌握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姿勢同樣重要。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李劼若副主任醫師介紹,「跑步膝」在醫學上可對應髂脛束症候群,多發生在長跑過程中或者跑步結束後,其主要原因是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過度摩擦,導致韌帶或滑囊炎症所致,主要症狀是腫脹和疼痛。美國媒體的統計數據表明,每天跑步者的受傷比例為30%~80%,嚴重時會導致多種疾病。
  • 跑步機跑步和戶外路跑有什麼區別,哪個更有利於減肥
    跑步是最簡單的有氧運動方式之一,只要有一雙適合的跑鞋、適合的衣褲,就能跑步。既可以在室內跑步機上跑步,也可以在戶外跑步。那麼室內在跑步機跑步機上跑步和戶外跑步有什麼區別呢?且看我來分析一下。一、發力上的區別。
  • 這六種跑步方式讓你越跑越胖!
    1、上來就跑 很多MM減肥心切,一上健身房就往跑步機上跑。事實上,這並不是最佳的減肥跑步法。科學的跑步法是:先進行相關的力量訓練,消耗大部分的糖原。 3、邊跑邊喝飲料 市售的飲料大致可以分為三類:60千卡、120千卡和200千卡以上;我們在跑步機上慢跑一個小時大約消耗500千卡左右的能量,如果喝了一瓶350毫升的飲料,就等於大概有半個小時是白跑了!
  • 感覺跑步機上跑步更吃力,是這樣嗎?
    老王和你有痛感。我自己的感覺是跑步機上跑得速度會變慢,就是明明自己感覺已經跑得很快了,實際看下配速卻比路跑的配速要慢。新加坡科學家的研究也表明:當人們在跑步機上跑步時,通常會高估自己的速度。研究者要求接受測試的跑者首先在戶外跑步,然後再讓他們以自己認為和戶外跑一樣的配速在跑步機上跑。分析結果顯示,受試者的在跑步機上的速度明顯變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