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商家通過「暗號」賣煙

2020-12-20 百家號

近日有家長反映,自己還在讀高一的孩子通過外賣平臺購買香菸,並有不少學生也通過這種方式購買。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有些入駐外賣平臺的部分超市和便利店利用「暗號」售煙,將不同品牌的香菸改名為「雙爆」、「紅」、「京」等,只要點擊下單,即可快速購得香菸。

多家外賣平臺均表示,平臺上禁止銷售菸草產品,更不允許向未成年人銷售香菸,並將會對涉事商家進行清查。法律人士稱,通過外賣平臺賣煙是違法行為,如果商家或平臺違法銷售,輕者將受罰金處罰,重者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

現象

外賣平臺有商家賣煙

近日,市民吳先生反映,自己前段時間接到了兒子班主任的電話,稱他在讀高一的兒子曾在學校男廁所裡吸菸。得知此事後,吳先生很生氣,但他不明白未滿18周歲的兒子是通過何種方式獲得的香菸,「如果直接去商店買,店家應該也不會賣給他,家裡也沒有存煙的習慣」。

當天下班回家後,吳先生立即找兒子談話,兒子坦言自己的煙是從外賣平臺上購來的,不光自己這樣做,學校內不少吸菸的同學都用這種方式購買過香菸。

聽了兒子的描述後,吳先生打開兒子手機中的外賣軟體,驚訝地發現確實有不少商家在上面賣煙,但這些煙的名字都被做了一定的處理,商品圖片也模糊不清。吳先生怎麼都沒想到,原本是擔心無法按時回家做飯而給兒子安裝的外賣軟體,如今卻成了兒子買煙的渠道。

無獨有偶。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馮女士也向北青報記者反映,她在外賣平臺上的一些超市中看到,有些超市將香菸的名字改成「雙爆」、「紅」、「京」等,雖然商品圖片模糊不清,但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煙的包裝。

調查

售煙用「暗號」掩護

根據吳先生和馮女士的描述,北青報記者在一個外賣APP上找到了有著「奇怪」商品分類的商家「平價超市」。

在一家「平價超市」中,商品被分為「糧油調味」、「生鮮果蔬」、「生活百貨」等類別,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其中有一商品的分類名稱為「戒不掉的」,裡面共有18件商品,有兩件商品是打火機,但「火」字並未寫明,而是用了一個火苗的圖案代替,其他16件商品都是圖片模糊不清、名稱語焉不詳的商品,除了馮女士提到的「雙爆」「紅」「京」,還有「777」「塔山」「小叔」「大叔」等。

北青報記者在該「平價超市」下單了一件「紅」,半個小時之後,商品由一位沒有穿平臺制服的外賣人員送到,打開一看,這個名稱為「紅」的商品,正是一包外包裝上有紅色「利群」商標的香菸。

隨後,北青報記者又分別在市面上較長用的三家外賣平臺以上述名稱為關鍵詞搜索。在百度外賣APP上的一家超市裡,有一商品分類名為「吞雲-吐霧」。

商品分類裡面共有16件商品,除了一件是打火機,其他則都是取名為「ESSE愛喜爆珠4」「七星爆珠」等的商品。北青報記者下單一件「ESSE愛喜爆珠4」後,外賣人員送來的是一包藍色「ESSE」牌香菸。

通過觀察,北青報記者發現,將香菸「改名」銷售的超市不僅有規模較小的自營超市,也有連鎖超市。在美團外賣APP上,一家名為「華聯超市」的連鎖超市中,北青報記者看到該超市也存在線上銷售香菸的行為。此外,這些外賣平臺中所有「改名」銷售香菸的商家在界面中均為標註「未成年人禁止購買」的字樣。

同時,北青報記者還注意到,在美團外賣app上購買香菸後,負責送貨的是商家自己的送貨員,而在餓了麼和百度外賣上購買香菸後,來送貨的卻是美團跑腿的送貨員。

回應

外賣平臺不允許售煙

對於有商家通過外賣平臺售煙一事,一名便利店的經營者告訴北青報記者,他曾向菸草公司巡查員和外賣平臺方諮詢,是否可以在網店和外賣平臺上銷售香菸的問題,菸草公司的巡查員和外賣平臺均明確地表示,絕不可在網絡和外賣平臺中進行香菸銷售。

對此,北青報記者分别致電了三家外賣平臺。餓了麼的客服告訴北青報記者,根據相關的規定,目前餓了麼APP上不允許超市銷售香菸,更不允許向未成年人銷售香菸,對於有商家「改名」銷售的情況,平臺將會進行調查處理。

百度外賣APP的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百度外賣平臺上的超市沒有資格銷售香菸,對於平臺上是否有商家存在銷售香菸的行為,將會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同時也不鼓勵消費者在這些商家購買香菸。

美團外賣APP的工作人員介紹,即使線下超市具有銷售香菸的許可,在平臺上售賣香菸也是不合規的。但是由於不少商家在銷售香菸時給香菸安插了各種「暗號」,平臺在監管時也有一定的困難,但將對北青報記者反映的具體銷售點進行調查。

國家菸草專賣局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已對部分商家在外賣平臺銷售香菸一事進行調查。

說法

售煙必須在固定場所

對於外賣平臺部分超市線上「偷售」香菸的行為,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表示,根據《菸草專賣法實施條例》規定,菸草作為特殊商品,必須持有菸草專賣許可證才能進行生產、批發與零售業務。同時,《菸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也規定,取得菸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應當具備的條件之一是「有固定的經營場所」,而網絡銷售不滿足這一條件,無法申領菸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此外,菸草只能由生產或批發資質的單位在網上批發銷售,不能零售。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則表示,根據國家菸草專賣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聯合發布的《關於嚴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非法經營菸草專賣品的通告》中規定,除菸草專賣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網絡交易平臺之外,其他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都不得為經營菸草專賣品提供網際網路信息服務。

外賣平臺並不具備菸草專賣行政管理部門的授權或認可,平臺對商家是否具備專賣許可不具備審查資質,也沒有實質性的審查行為。因此,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即使是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商家通過外賣平臺銷售菸草也是違法的。

此外,《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也明確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菸酒,而通過外賣平臺,商家難以確認交易對象是否為未成年人,從而難以盡到相應的注意義務。因此,通過外賣平臺賣煙是違法行為,如果商家或平臺違法銷售,輕者將受罰金處罰,重者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

文/本報記者 王天琪 李卓雅

線索提供/朱女士

相關焦點

  • 外賣平臺商家通過「暗號」賣煙 平臺表示將清查
    外賣平臺商家通過「暗號」賣煙有家長稱孩子通過此方式買到香菸 平臺表示將清查 法律人士稱菸草專賣必須在固定經營場所外賣平臺上有商家使用「吐霧」和「戒不掉的」等關鍵詞暗中賣煙近日有家長反映,自己還在讀高一的孩子通過外賣平臺購買香菸
  • 外賣平臺竟用"暗號"向未成年人賣煙?平臺這樣說...
    多家外賣平臺均表示,平臺上禁止銷售菸草產品,更不允許向未成年人銷售香菸,並將會對涉事商家進行清查。法律人士稱,通過外賣平臺賣煙是違法行為,如果商家或平臺違法銷售,輕者將受罰金處罰,重者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
  • 外賣平臺變成了買煙捷徑 未成年人藉此輕鬆購煙
    但記者調查中發現,不少外賣或代購平臺,利用監管空白直接或間接向未成年人提供菸草,外賣員、商家、買家更是私下裡形成一條銷售鏈,讓監管難上加難。修改關鍵字逃避監管在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均能輕鬆買到煙未成年人通過外賣平臺真的很輕鬆就能買到煙嗎?
  • 外賣平臺不允許「代售」香菸,為啥「超市」仍在售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嶽海關 文圖 核心提示:連日來,鄭州多名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不少商家利用外賣平臺在網上售賣香菸,甚至一些未成年孩子也通過外賣軟體買到了煙。5月29日,記者在美團等外賣平臺上發現不少賣香菸的「小超市」,並順利、快捷地購買到了香菸,整個過程並未確認和識別是否成年。
  • 15歲兒子整天偷偷點外賣 竟是對這種東西上了癮!
    "外賣"香菸盛行,15歲少年染上菸癮我的兒子今年15歲,沒成年還在上學。前兩天被我發現不學好,書包裡面有香菸!我就問他哪裡來的,他居然說是外賣軟體買的。」這讓李先生大吃一驚,他立即打開手機上的外賣App研究了一番,結果發現,外賣平臺上售賣香菸的超市還真不少。
  • 餓了麼美團抽成上漲,許多商家退出外賣平臺?
    業內人士認為,外賣抽成上漲是一個必然趨勢,商家應利用產能優化、數位化等方式來降低自身運營成本完成餐企轉型升級。對於平臺型企業來說,高抽成也應對應強大的配套服務,使商家能夠接受上漲的佣金。據職業餐飲網報導,進入2019年外賣平臺抽成不斷上漲,其中,餓了麼抽成平均佣金高至26%,由於抽成高漲,許多外賣商家退出外賣平臺。
  • 網店「暗語」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禁售品暗號交易
    、隱形眼鏡、仿真槍等特殊物品的「接頭暗號」。A網購名煙送禮送出「尷尬」 近日,鄭州市民李先生撥打鄭州市12348法律援助熱線反映了他所遭遇的「尷尬事」:「我無意中在網上發現一些打著賣『煙標』旗號賣便宜煙的店。一時貪圖便宜,就花500塊買了兩條『小熊貓』,本來是拿去求人辦事的,結果煙送出去,事沒辦成,反倒挨了『辦事人』好一通數落。」
  • 流量毒藥:外賣平臺商家的焦慮,繼續飲鴆止渴?
    最近,外賣平臺商家都很焦慮:平臺佣金費用又上調了。有商家表示,美團佣金由最初的15%,到後來的18%,最近又上調到22%;而另一個平臺餓了麼,有商家稱其佣金甚至高達26%。平臺方自有原因,但外賣商家則有苦難言,佣金上漲後,要麼沒單,要麼白忙:費用轉嫁,消費者不買單;不提高費用,則無法接受成本。已有商家嘗試自招騎手,繞過平臺自行配送,難怪當前有不少商家主動加消費者微信。消費者也會發現,部分經常光顧的外賣商家從平臺消失了。
  • 外賣小哥不用帶煙了!
    沒錯,迫於「差評」的淫威,外賣小哥幹了很多分外之事。來,讓我們看一下大屏幕:昨晚沒煙了!不想下去買,就隨便點了份燒仙草備註讓騎手帶包煙,結果沒帶,我問煙呢他說搞不贏,於是我又點了外賣,備註帶煙,不帶差評,還專門給騎手發了消息,他也說沒時間,其實我都放棄了,準備穿衣服自己出去買,結果小哥哥還是給我帶了嘻嘻嘻一聲「嘻嘻嘻」,把小人得志的嘴臉展現的淋漓盡致。為啥我國的服務業難做呢?
  • 外賣平臺抽成太高怎麼辦?商家建議……
    「近年來,以外賣餐飲為代表的新經濟形式呈現井噴態勢,特別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屢屢曝光的外賣食品安全事件,也引起了消費者的擔憂。創新監管手段,全方位保障外賣食品安全,非常必要。」日前,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政協召開「請你來協商」專題協商會,群策群力共議「快餐外賣行業食品安全監管」。
  • 欲淘寶購違禁品 買家需要暗號
    「隱形眼鏡盒」戴起來很漂亮,「仿真狗」2K,「中華煙標」160元,……近來這些讓外行人看得頭暈的「火星語」,正在網絡上大行其道,成為違規網購隱形眼鏡、仿真槍等特殊物品的「接頭暗號」。賣家通過這種方式,在網上銷售違禁品。
  • 校門口的「另類零食」 商家竟向未成年學生賣散煙
    跑到二三十米外的小賣部,裡面有拆零散賣的香菸,那是小軍最愛的「另類零食」。 在此期間,紅星新聞發現至少有兩家超市、一家文具店在零散賣煙,煙的品種很多,每根的價格在1元、1.5元和2元不等。有多位知情人士向紅星新聞記者透露,這裡拆零散賣香菸的情況由來已久,而且不止這三家。
  • 美團餓了麼外賣平臺的抽成這麼高,外賣商家如何質量保證?
    若要討論2020年的疫情對那個公司有優勢的話,外賣平臺無異於是其中的一位。疫情期間門店堂食不能經營的情況下,外賣行業卻打著無接觸的口號趁勢悄然崛起,這對於本就對混亂不堪的外賣市場再添一刀,疫情也促使更多的商家也加入了外賣這個行業。
  • 商家用菜餚包做外賣引爭議 電商平臺出售半成品一份或不到5元
    央廣網北京8月10日消息(記者馮爍 安徽臺記者張建亞 青島臺記者袁娉)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不少市民都習慣點外賣,但人們有沒有想過,你點的外賣並不是現炒現賣,而是用一個真空菜餚包加熱而成的?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多個在外賣平臺上銷量靠前的「網紅」外賣店都沒有堂食,用的都是菜餚包,店家還聲稱,這是行業內的普遍做法。
  • 外賣真的漲了?看看外賣小哥和商家怎麼說
    有的人因為工作忙選擇點外賣,有人因為不想做飯選擇吃外賣。外賣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但是外賣默默漲價了,你有發現麼?很多人都開始吐槽:失去了車釐子自由,夠不上香椿自由,現在連外賣自由都快保不住了。
  • 合肥港匯廣場全是外賣商家,商家:想做堂食但沒有人進來
    從16年起,以百度外賣,達達的派樂趣,美團外賣,餓了麼等為代表的外賣平臺相互廝殺。由於補貼力度空前,越來越多的餐飲商家加入其中。美團和餓了麼最後勝出,隨之而來的就是商家抽成的上漲。企業需要盈利,從5個點到現在的22個點,商家利潤被壓得越來越少。
  • 重口味「料理包」:外賣商家為何「打死也不吃」?
    外賣平臺上售價15~20元不等的「美味」,竟然出自成本只有3~5塊錢的速食「料理包」? 隨著一條「噁心外賣日銷40萬份」的視頻在網上瘋傳,無數網友也為之揪心和噁心。《北京日報》刊登了一篇「外賣速食餐成監管盲區」文章,也針對這種現象發出了質疑:到底有多少外賣餐廳在使用廉價速食包?如果並非現炒現賣的菜品,是否應該向消費者明示?
  • 為什麼現在很多商家,都不願意跟外賣平臺合作了?看商家怎麼說
    導語:外賣要說這個此行業,那是很受歡迎的。現在人們點外賣的頻率是越來越高了,這樣也讓外賣人員有了工作可做。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發現,現在有許多商家都不和美團合作了。現在都開始自己送餐了,為何他們都堅決不讓這些外賣人員插手了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他們的表述吧。
  • 為何商家紛紛退出外賣平臺?賣家:入駐後銷量增加,收入反而少了
    該網友說的情況並不只是個例,相信很多商家都遇到過這種情況,銷量增加了但是收入卻在下降。外賣平臺提供一個渠道,讓更多的顧客能夠足不出戶就可以嘗到美味的飯菜,商家也可以獲得更大的流量,應該是雙贏的局面。商家也說了,外賣銷量的確是增加了,但是收入缺少了,讓他們想不明白這些錢都去哪了,所以很多商家都開始不和外賣平臺合作了。本來是雙贏的局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電子菸「斷電」一年,有平臺商家仍在偷偷賣
    ,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一年過去了,電商平臺上控煙效果如何呢?近日,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仍有部分商家以各種形式進行線上電子菸產品銷售。自《通告》發布以來,各大網絡電商平臺已停止直接銷售「電子菸」產品,記者多個電商平臺搜索「電子菸」等關鍵字,顯示沒有「電子菸」相關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