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體質好壞分4類,家長弄清楚了,兒科醫生都下崗!極少生病

2020-12-25 騰訊網

每次帶兒子出去,總有人會說,你家孩子怎麼那麼瘦啊?是不是營養不良啊?趕緊找個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查一查吧!

天底下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家孩子健康可愛,誰都希望孩子白白胖胖、身體強壯。可是,現實就是如此,別人家孩子都健壯如牛,自家孩子弱不禁風。於是,就總想著給孩子進補,再貴的東西也捨得買給孩子吃。什麼大魚大肉、營養品,想方設法地讓孩子多吃點,本來希望能改善孩子體質,不曾想效果適得其反!這時候很多家長既無助又惱火,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實際上,就是家長的育兒知識匱乏、盲目跟風進補、餵養不當造成的。

一、小孩體質弱,家長如何對其食補比較好?

首先,你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體質差!

咱們國家的中醫是先人們傳承下來的瑰寶,中醫裡面記載:孩子有氣虛體質、有血虛體質、有陽虛體質、還有陰虛體質。家長第一件事就是知道你家孩子屬於哪一種,再根據具體情況對症去處理。

以下是我整理的一套關於孩子幾種體質的「表現」以及家長可以在家進行「食補」的方法:

孩子分4類「體質」,只要家長都摸清,兒科醫生都下崗,身體強健!

1、氣虛體質的表現及食補

表現:家長們如果平時觀察比較仔細的話,就會發現有的孩子臉色不好,有的蠟黃、有的泛紅,這類孩子往往食慾不好,大便也容易不成型。家長還可以從體型瘦小、舌苔厚膩來判斷,都屬於期許體質。

食補:氣虛體質的孩子,食物要以細軟、好消化為主,像山藥、山楂、小黃米、粳米等可以多給孩子吃點,煮成煮更好。紅棗補中益氣,比較養血,山藥含有18種胺基酸以及10幾種向量元素和礦物質,健脾養胃選山藥粥最合適不過了。

2、血虛體質的表現及食補

表現:大人血虛會顯得面色蒼白,大家不難發現生活中是有一部分人臉色經常煞白,一看就像生病了似的,這類人往往還會精神不佳,容易感覺勞累。而孩子血虛一般都和發育過快有關係,很多醫生建議用藥物治療,但是我個人覺得是藥三分毒,還是能不用就別用了!因為孩子發育太快而造成血虛屬於正常情況,從飲食上調整一下就慢慢好了。

食補:血虛的時候,在飲食上要多注意營養的補充,多吃山藥、雞蛋可以補充血氣;更重要的一點是要堅持運動,運動可以打通孩子堵塞的經絡;最後就是充足的睡眠了。

3、陰虛體質的表現及食補

表現:陰虛的孩子有3個特點,一是身體消瘦,二是性格急躁、愛發脾氣,三是經常會突然覺得口渴、身體容易發熱。

食補:平時多吃滋陰補腎的食物,比如白蘿蔔、木耳、黑芝麻等。

4、陽虛體質的表現及食補

表現:它與陰虛體質剛好相反,首先,大家不要把陽虛體質的定義弄錯,它是指人的陽氣虧虛了、身體陰寒過盛的一種狀態。陽虛的小孩子往往體虛胖、毛髮容易脫落,生活中也經常會看見很多胖的人,頭髮比較稀少,還容易怕冷!

食補:陽虛的孩子,一定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多吃溫熱的,像秋冬春季就可以給孩子吃點牛羊肉。除了吃外,就是多去呼吸一些新鮮的空氣,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對陽虛體質的孩子也很有幫助!

總而言之,家長在弄清自己家孩子的體質之後,就要開始對症處理了,除了以上這些食補方法以外,家長平時還可以給孩子喝點雙寡乳,對以上這些體質所導致的免疫力低下、愛生病、食慾差的孩子很有幫助,而且雙寡乳不是藥,沒副作用,是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調理身體的一種健康安全的方法,值得一試!

今天的內容比較多,你都吸收了嗎?覺得有幫助的話可以轉給朋友家人一起學習哦!

相關焦點

  • 小時候很少生病的孩子,長大了體質如何?兒科醫生的解釋很意外
    所以鄰居大姐一直以為她家孩子體質好,所以才少生病。可剛上幼兒園沒多久就生病了兩次,大姐就很鬱悶,她就專門諮詢了兒科醫生,兒科醫生的解釋更是讓她很意外。不生病不見得就是體質好兒科醫生告訴我鄰居,孩子小的時候不生病,不見得就是體質好,也可能是父母「保護」得太好,不給孩子一點生病的機會。
  • 兒科醫生發話:家長別「虐待」孩子脾胃了,這樣餵養害苦了孩子
    昨天我的育兒群裡有家長抱怨養娃難,說她家孩子平時不好好吃飯,睡覺不踏實,體質差經常生病,個頭一直上不去很讓人操心。想必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可孩子都天生體質差嗎?早產兒、剖腹產兒體質差點還可以理解,很多孩子剛生下來胖乎乎的一點毛病都沒有,養著養著體質就變差了,家長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育兒方式呢?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病都是家長「餵」出來的。微博曾經有一位兒科醫生「發飆」,喊話家長:自以為是的餵養等同於「虐待」,請科學餵養孩子。
  • 兒科醫生:這4種食物最傷孩子脾胃,但很多家長還在給孩子吃
    孩子是一家子的心肝寶貝,所以家長們都倍加呵護,但有時候看似對孩子好的食物卻在傷害脾胃,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就在不久前,我接診了一位疳積的孩子。孩子四歲了,可是體重只有10公斤,看起來瘦骨嶙峋,臉色偏黃,沒什麼精神。家長說:「孩子三天兩頭就生病,家裡的藥基本沒斷過。」
  • 兒科醫生:這4種食物最傷孩子脾胃,但很多家長還在給孩子吃
    家長說:「孩子三天兩頭就生病,家裡的藥基本沒斷過。」我詢問了一下孩子的餵養情況後就知道具體的原因了。原來爺爺奶奶為了孩子能夠補充營養,就給孩子吃各種各樣的營養品和補品,但是怎麼吃都沒見長肉和長身體,每到一換季或者上學校就開始生病,讓家長們焦頭爛額。這是因為家長的餵養損傷了孩子的脾胃,食物沒辦法消化吸收,只能形成積食,久了就會變成疳積。
  • 孩子小時候愛生病,長大後體質就會差?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文|秘籍君經常聽到有媽媽說:「家裡的孩子體質太差了,動不動就感冒生病」,「孩子今天又生病了,天天都要往醫院跑」,孩子要是生了病,一家人都忙,不光孩子受罪,大人看著也心疼。要是哪個孩子常年不生病,周圍的媽媽都會羨慕不已。
  • 今年生病的孩子大幅度減少,兒科專家:這3件事真能讓孩子少生病
    事實呢確實如此,很多在醫院兒科部工作的醫生都有這樣的感覺。有位在兒科工作的醫生說了一下她的直觀感受:,家長要注意在穿衣方面做好準備,避免孩子著涼,也避免孩子熱過頭。對呼吸道來說,長期不接受外界空氣刺激,孩子就會對病原菌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其次,運動可以增強孩子體質,提高孩子的代謝,所以即使是冬天,最好也要保證孩子每天半個小時左右的戶外運動,別把孩子養成溫室裡的花朵。
  • 孩子生病就醫時,這幾句話不能說,醫生會不高興甚至指責寶媽!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作為家長,我們在小心翼翼養育孩子的同時,最害怕因為疏忽導致孩子生病。相比於自己生病難受,孩子生病更讓家長糟心,尤其是有些孩子從小體質弱,即便媽媽很用心的幫助孩子補充營養,加強鍛鍊,可還孩子還總是不可避免的感冒發燒,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很無奈。看著孩子狀態一天比一天差,家長只好急匆匆的抱著孩子去醫院就醫,可往往遇到的兒科大夫態度都不怎麼好,尤其是當家長說了以下幾句話後,醫生會很不高興甚至指責寶媽!
  • 孩子生病吃藥總沒效果?兒科醫生:用法不對!
    萌寶最近生病了,反覆發燒還經常咳嗽,並且痰特別多,晚上睡覺時還會打呼嚕。萌寶媽覺得萌寶咳得厲害,就去找醫生開鎮咳藥,結果醫生卻拒絕了她的要求,並說萌寶現在不能吃鎮咳藥。這是為什麼呢?醫生拒絕開藥,其實是因為很多鎮咳藥(如右美沙芬、二氧丙嗪等)大多都是中樞類鎮咳藥,它們雖然有很好的鎮咳效果,但卻並不適用於痰多的患兒,有痰卻盲目鎮咳,只會讓痰液更難排出,甚至還會阻塞氣道、加重病情。因此,當孩子咳嗽且痰多的時候,我們要選用一些祛痰劑來幫助他們排痰,如沐舒坦、氨溴特羅等,通過稀釋痰液、增加氣管纖毛擺動來讓痰液更易於咳出,從而使咳嗽得到緩解。
  • 4歲女童積食口臭被嫌棄,兒科醫生:6歲前,這3樣食物別給孩子吃
    我問了一下,才知道原因,原來那些小朋友覺得欣欣嘴裡發臭,孩子才4歲,口臭確實挺嚴重的,最終還是帶著孩子去看了醫生。醫生表示孩子之所以口臭,根源在於孩子脾虛積食,在醫生了解到孩子的飲食之後,明確的指出,欣欣積食是「吃」出來的,孩子不滿6歲,脾胃稚嫩,有些食物最好不要給孩子吃,要不然,家長都沒地買後悔藥。
  • 寶寶老愛生病?家長4個習慣惹的禍,做到2點,給娃養個好體質
    其實說到寶寶體質弱這個問題,作為兒科醫生的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這個真的不能怪寶寶身體「不爭氣」,問題還是出在孩子吃喝拉撒的照管人身上,有些家長自以為對孩子好的行為,實際上無形中破壞了孩子的免疫力,家長還「蒙在鼓裡」!
  • 寶寶一到秋冬季容易生病?兒科醫生提醒:做好5個細節,娃身體好
    抱著女兒在兒科候診室外等候,看到很多家長帶著寶寶在等待叫號。我發現這些孩子,大多數是0~3歲的小寶寶。看來,進入秋冬季,隨著天氣變化,0~3歲的寶寶最容易生病。等了快兩個小時,終於排到我們了。我抱著女兒進去診室,醫生給女兒做了詳細的檢查,告訴我,孩子感冒了,呼吸道感染,所以會伴隨著咳嗽。看著女兒生病難受的樣子,我心裡很難過。
  • 寶寶生病後不愛吃飯怎麼辦?兒科醫生說:孩子這樣吃,身體好得快
    文 | 小書蟲媽媽寶寶是全家人的寶貝,每次生病,不管是大病還是小病,總是讓全家人著急,吃藥、改善夥食、去醫院等,能想到的都做了。寶寶病一好,家人就好像「脫了一層皮似的。」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這樣的感受?二寶已經11個月了,這個星期感冒了,沒生病之前,他的胃口很好,什麼輔食都喜歡吃。
  • 生活中家長注意這4種行為,降低孩子免疫力,導致孩子頻繁生病
    現在兒童醫院總是人滿為患,很多人都抱怨是孩子體質太差。有很多寶寶不管春夏秋冬,都容易反覆生病,或者是在公共場所、學校等地方遇到帶菌者就立刻被傳染,於是家長就認為是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不夠。朋友小胡的孩子自從上了學,就開始反覆生病。不是整天著涼感冒發燒,就是被班裡同學傳染。
  • 孩子生病醫院排隊800多號,家長怒氣投訴,醫生:別人娃不是命?
    但是子怡的投訴沒有換來她想要的結果,醫生面對子怡的投訴回懟到:「你看看門外那個寶寶不是生病很嚴重,難道直接給你的寶寶治病,別人的孩子就不是命嗎?」聽到醫生的回懟,圍觀的抱著寶寶的家長都對這位醫生叫好,也多有秩序的進行排隊,子怡聽加你一生的話自知理虧,給孩子貼上了退燒貼,也開始等著叫號。最近幾年兒科的醫生面臨緊缺的狀況,很多大城市的兒科醫院都要面臨醫生資源緊張的情況,難道是兒科醫生的待遇不夠好嗎?
  • 兒科醫生:秋季寶寶常生病?八九成寶寶生病的真相在這裡
    導讀:兒科醫生:秋季寶寶常生病?八九成寶寶生病的真相在這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科醫生:秋季寶寶常生病?八九成寶寶生病的真相在這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九月即將到來。
  • 「小大人」生病該掛兒科還是成人號?
    一方面,孩子身形和成年人無異,顯然已是個「小大人」;另一方面,從年齡上來說,未滿十八周歲,又算是未成年人。這個尷尬的年紀,究竟應該如何給生病的孩子掛號,成了一些家長頭痛的問題。家長:孩子生病看哪科?家中的「小大人」生了病,到醫院如何掛號?很多家長在糾結之餘,也是意見各異。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兒子小宇今年13歲,個子長到了一米七多,已經和劉先生一樣高了。
  • 孩子生病究竟多煩心?這道粥煮一煮,醫生:不出冬天,體質飆升
    冬天正是養脾胃的時節,很多家長開始給孩子們大肆進補營養物質,每天大魚大肉的餵養著,本來出發點是好的,但為何孩子體質越養越虛、生病越來越多?四個字就能解釋——病從口入。
  • 兒科醫生發飆:家長別「虐待」孩子脾胃了,這3種習慣趁早改
    ,而是寶寶脾胃不和,運化差,營養吸收受阻,孩子的體質才會變差,生病的次數呈直線上升。其實,之前微博上有一位兒科醫生曾「發飆」,喊話寶媽,不要按照自己的意願餵養寶寶,要科學餵養。因為正是錯誤的餵養導致寶寶脾胃失和,寶寶才會呈現「亞健康」病態。記得這位醫生「發飆」後,有人評論,寶媽的錯誤餵養相當於對孩子的「變相虐待」,親手毀了孩子的脾胃,讓孩子體質變差,更容易生病。
  • 為何現在的孩子體質都很差?大多是這四個原因,家長一定要重視
    深夜的醫院兒科,人滿為患 爸媽下班後,帶著壯壯看兒科夜診。沒想到,晚上10點,兒科診室熱鬧得如集市一般,他們排了近一個小時隊才見到醫生。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給孩子開了三天的吊針。爸媽帶著壯壯進入了注射室,更沒想到,深夜的注射室簡直像春運期間的候車室一樣人滿為患。
  • 幼兒園緊急通知:全國兒科門診瀕臨崩潰,讓孩子少生病家長必須知道...
    疾控中心提醒,學校和託幼機構要嚴格按照防控措施要求加強各項傳染病防控,家長應注意讓孩子採取科學合理的防病措施。 讓孩子少生病,家長必須知道的8件事: 1、戶外活動——讓呼吸道更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