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解放後摧毀的最大特務組織——「淮海聯絡總站」

2020-12-16 騰訊網

70個春秋積澱,70載風雨歷程,70年薪火相傳!

歷代連雲港公安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跟時代步伐,在蛻變中發展,在傳承中前行,在堅守中奮進,用自己的青春和歲月在70年的變革年輪上刻下成長的印記。

翻閱塵封檔案,回望崢嶸歲月,一個個時代的片斷,一份份真摯的情感,一代又一代公安人戰勝一個又一個挑戰、打贏一場又一場硬仗,傳承著輝煌歷程。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連雲港警方」微信公眾號開闢「公安紅色檔案揭秘」專欄,向歷史致敬,聽年代訴說,為更好的延續光榮,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擔當,積攢更多前行的力量!

【公安紅色檔案揭秘】

連雲港解放後摧毀的最大特務組織

——「淮海聯絡總站」

作者:連雲港市公安局政治部 譚曉平

1948年11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中原野戰軍發起淮海戰役,駐守新浦、海州等地的國民黨軍隊44師及黨、政、憲、特機關棄城潰逃,新海連地區解放。

一座城市解放,新政府成立。和平的表象下,沒有硝煙的戰爭早已拉開序幕。敗逃的國民黨不甘心就此罷手,紛紛派出特務分子潛伏下來,對新生政權進行破壞。新海連地區自然也不例外。

其中於1949年11月破獲的「淮海聯絡總站」一案,為解放後連雲港地區偵破的最大特務組織。

多名特工潛伏港城

1949年2月,國民黨國防部二廳蘇魯豫皖邊區遊擊總司令李化堂(原國民黨衛國部隊隊長),親自委派嫡系王本東(又名王本明,36歲,徐州沛縣人,軍統特工,時任國防部二廳特務部隊義山支隊中校)潛伏到新浦「義興商號」老闆楊一誠(國民黨政權擁護者)處,予以掌握新海連一帶情報。王本東受設在鄭州的總部領導,除了新海連之外,沭陽、灌雲兩縣也歸他指揮。

楊一誠經商多年,是新浦為數極少的富人之一,在家家以茅草屋蔽身的時候,他家已建起兩層樓房。王本東悄悄住進了楊家。二人一起密謀發展組織力量。很快,鄭州總部又安排特工李忠來新浦協助王本東工作。

李忠,又名李文浦、李伯彬,23歲,是雲臺區大村八巷人。1943年跟隨本村的張松堂在國民黨青年遠徵軍受訓6個月,後又入鹽務學校學習,結業後在蚌埠鹽務局工作。在此期間,他接上了隴海線特務系統,在隴海線特務組織領導下開展工作。1949年1月底,在蚌埠解放沒幾天,李忠按照上級特務組織的指令,將我軍蚌埠倉庫炸毀,軍統隨即將李忠轉移到新浦,潛伏在其新浦西大街的親戚趙良宇家。因為隴海線特務組織也屬於鄭州總部領導,故而李忠經隴海特務組織介紹與王本東相見,任務是協助王本東工作。

見到王本東之後,李忠第一個便將軍統特工張松堂介紹進來。張松堂,時年27歲,於1943年在安徽六安投入國民黨號召的第一期青年遠徵軍,1947年初由國防部分派到江蘇省政府工作,後又相繼到省民政廳、水警局任職。1948年冬天,時任水警局第四大隊教導員的他跟隨隊伍轉移到鎮江。1949年3月初,在鎮江解放前夕,張松堂稱病回到原籍。原想就這樣混下去,熬到美國協助老蔣反攻,就有出頭之日了。現在一聽李忠介紹有這樣一個組織,便立刻加入進來。

4月中旬發生的國軍傘兵起義投誠登陸連雲港事件,使得敵特組織加快了破壞新海連新政權的步伐。

國民黨的傘兵部隊,於1944年在昆明創建,劃分為一、二、三團,隸屬陸軍總部。1949年初,隨著解放軍三大戰役的勝利,南京國民政府即將土崩瓦解的時刻,蔣介石將嫡系精銳部隊撤往臺灣,保存實力,以便東山再起。為此,蔣介石責成國防部命令傘兵司令部:「著傘兵部隊分作三個梯隊,分別於3月中下旬、4月下旬,按一、二、三團順序,從海路南撤福州待命。不得有誤。」

4月中旬,傘兵第三團撤退途中,在團長、中共地下黨員劉農畯率領下,共2500多名官兵於15日乘中字102號坦克登陸艦起義,在連雲港登陸。

新華通訊社及時播發了這條消息,讓蔣介石大為光火。為了加強對新海連敵特組織的領導,加大對新海連地區的破壞、策反力度,李化堂又令其親信穆文方來新海連開展工作。

穆文方,東海縣人,曾在郝鵬舉部隊當兵。郝鵬舉起義後,他到徐州剿總司令部當兵,跟隨副總司令兼徐州佛教會會長的李化堂,在李化堂的招兵多少給予相應職務的「政策」下,穆文方於1948年秋在新浦、海州招了200多人,集中在新浦進行作戰訓練。在新海連解放前夕,這支臨時招來的人員被歸入國軍44師。隨44師逃到徐州的穆文方,又在李化堂整合的雜牌軍十三兵團任運輸連長。僅僅幹了十幾天,徐州解放,他又跟隨李化堂逃到安徽,不久擔任魯豫皖邊區遊擊總司令。李化堂要求穆文方潛伏到新海連與王本東會合,大量聯絡國軍的退伍兵。

自此,王本東和穆文方,一個賣糧,一個賣菜的身份做掩護,以生意往來名義頻頻相聚在楊一誠的「義興商號」收聽國民黨的廣播節目,或在新浦劉玉珍(女,22歲,國民黨三青團員)經營的「新新客棧」討論組織事宜。一天,張松堂說他認識一個叫周政樓的醫生,因為職業緣故結識人多,能力也很強,要是能把他拉進來,發動起人來,真是再容易不過了。於是,發展周政樓及策反傘兵成為當務之急。

醫生的特殊使命

時年36歲的周政樓,是灌雲縣東辛鄉人。周家是個大家族,家族兄弟很多,有從政的、有經商的、有行醫的。僅周政樓這一輩份中,就有9人為中學以上文化程度。周政樓19歲隨父學醫,後入上海一所西醫學校學習,畢業後在上海隨西醫馬輝庭實習2年,回南城開一家西醫診所。

解放後,雖然周政樓被定為地主成份,但人民政府有「給出路」政策,所以在徵得其本人同意後,安排他在淮北鹽務管理局醫務室工作。不久,鹽務局提拔他為門診室主任,相當於鹽場醫院院長。

說起來,周政樓和李忠還是親戚,周政樓是李忠的遠房姑父。因此,李忠自告奮勇地去說服周政樓加入他們的組織。李忠對周政樓說,我們這些有案底的人,在共產黨眼裡,就像籠子裡的雞,圈裡的豬,主人說今天殺就今天死,說明天殺就明天死,所謂命在旦夕。與其死,不如拼一回試試,如果國民黨反攻成功了,我們還是功臣,到時有官做有財發。結果自然是,二人對時局的看法一拍即合。

5月底,周政樓與王本東、穆文方、楊一誠等人見面後,開始在臺北鹽場範圍內發展。首先在門診內部發展了4名衛生員,其次通過灌雲老鄉關係在猴嘴政府機關進行拉攏活動,再者利用為人看病的機會,相繼把雲臺公安分局警衛隊的陳守照、江希文、鬱光吾、陳超、王以明5名解放軍戰士拉了進來。

姚家走出3名女特工

發報機嘀嘀嘀聲,在安靜的辦公室裡響起。南京日偽國民政府譯電科科員顧曉夢拿起剛剛譯好的文件,經過女譯電組組長、情報高手李寧玉審閱後,又送到軍機處處長金生火手裡。這是電影《風聲》裡反映女特工工作的一組鏡頭。

在新海連雲臺區大村詹巷的姚家,就走出3名軍統女特工。姚家女子都很能幹,時年26歲的姚曉雲是本案的女主角。姚曉雲姑姑姚淑恩和其丈夫都是軍統特工,先後在戴笠在上海所辦的青浦特訓班進行專門訓練,會拍照也會發無線電報。

受姚淑恩的影響,姚曉雲和妹妹姚曉芳,都對照相和無線電感興趣,並在姚淑恩的教導下掌握基礎知識。姐妹倆都是東海師範畢業生,妹妹姚曉芳畢業後被姚淑恩介紹去了徐州,經過培訓後加入軍統。姚曉雲則先後在墟溝小學、大村小學任教員,1945年加入國民黨。1946年4月,在姚淑恩動員下辭去教員工作,加入新海連的軍統機構,也就是軍警督察處。主要工作是發電報及整理檔案。

1948年11月4日一早醒來,姚曉雲聽見外面很吵,出門一看,原來是軍隊集結向西去了。解放軍還沒有打來,國軍就已經放棄抵抗了,這座城市很快就不屬於國民黨了。趕到單位,發現軍警督察處的頭頭腦腦們也都走得差不多了。她去找女同事羅家珍,羅家珍正在家收拾東西,邊忙碌邊急切地對姚曉雲說:「別抱幻想了,這裡馬上就是共產黨的天下了,我們留下來不會有好日子過。」姚曉雲也沒耽擱,隨即也跑回家準備,二人約好在連雲會合。可當夜趕到那裡,已經沒有船了。連著等了2天,也沒有船來,最後只有回家了。

解放後,新海連公安機關對國民黨、團人員登記時,姚曉雲避重就輕,只說自己是軍警督察處的一名臨時人員,負責整理檔案。

總司令的「委任狀」

在王本東、穆文方的指導下,張松堂、李忠等人以家庭成員、同學、退伍兵等社會關係為發展對象。楊一誠則以其商人身份在商界拉攏。張松堂聯繫姚曉雲、趙敏芝2名軍統女特工外,在農場工作的中統特工董越也被他第一時間招來。

董越,26歲,家住墟溝東街,現在新浦農場荼。1947年加入三青團,不久加入國民黨。1948年春因協助中統局的特工張義東抓捕住在他家隔壁的一位施姓中共地下黨員。張義東為了表示對董越的感謝,讓他加入中統局,董越因此領了幾個月的薪水。解放後,董越到公安機關登記自新時,並沒有交待這一情節。這次張松堂將董越發展進來後,讓他以同學的關係在市文工隊發展成員。其中趙斯定被利用,被要求調查文工隊成員名單,並在文工隊散布謠言。

董越與姚曉雲、趙敏芝、郭瑞吉(原名郭可吉,職業照相,國民黨員)均為東海師範初中同學,郭瑞吉有收音機,他經營的「天真照相館」成為一個聯絡點,他們常常聚集到那裡收聽敵臺廣播。

自此,張松堂、楊一誠、周政樓、李忠等幾名主要成員,頻頻在新新客棧、天真照相館「約會」。當然,為了防止被人發現,他們每次到約會地點,在時間上都一一錯開。姚曉雲、張松堂、董越等人多次在郭瑞吉的天真照相館討論如何聯合傘兵之事。張松堂以老鄉的名義和傘兵團的士兵魏澤濤取得聯繫,並安排孫立文(女,18歲,初中文化,住新浦隴西巷20號)與魏澤濤以談戀愛名義交往、拉攏。二人見面時,孫立文罵人民政府,並說想炸掉新浦後河船上的30噸炸藥。聽到孫立文匯報魏澤濤對她如此過激言論並沒有指責的意思後,張松堂繼而又出面對魏澤濤進行「變天」教育。魏澤濤終被招至旗下,並接受在傘兵中進行反動宣傳、拉攏的任務。

因為王本東曾許諾:誰拉的人頭越多,誰將來職務就越高。幾名主要成員,紛紛吹噓自己發展的力量已經壯大。比如張松堂說他在傘兵中已發展3個營的兵力,還撐握了小刀會。周正樓說他已聯絡100餘人,其中鹽警部隊二連有五分之二的人已歸順他這邊,並有機槍18支,隨時行動都沒問題。董越吹噓雲臺山那邊有100多名土匪已被他說服歸順。

見形勢一片大好,王本東於8月初前往大別山向李化堂報告。李化堂對新海連的組織發展速度和狀況很滿意,親自擬寫兩份委任狀,讓王本東帶回新浦,並許諾方便時親自來察看。

9月1日,王本東拿來了李化堂親自籤發的總司令令:在新海地區成立「淮海聯絡總站」及「遊擊三十八支隊」。由張松堂任「淮海聯絡總站」站長,周增樓任「遊擊三十八支隊」支隊長,兩個部門為一個組織,是新海地區特務總的聯絡指導機關。

「淮海聯絡總站」下設:政治、軍事、聯絡、交際、經濟等八個股,具體各個股的負責人至案發還沒有最後確定。而「遊擊三十八支隊」設第一、第二兩個大隊,一個特務連。一大隊大隊長金同方(臺北鹽場銷售科幹部),二大隊大隊長江希文(臺北鹽場鹽警)、副大隊長卞祖武(臺北鹽場船舶管理所幹部),下設陳守照、趙斯徒兩個中隊長。

10月3日晚,新中國成立第三日,「淮海聯絡總站」和「三十八支隊」兩個部門的主要成員在天真照相館匯合。郭瑞吉拿出收音機,大家一起收聽國民黨播報的消息,內容是廣東、廈門已收復,又哪哪即將收復等。王本東又帶來消息,說從青島到連雲港外海都有國民黨的軍艦,在10月20日那天,要進行全國12個港口大示威。在場的10多個人聽著一條條好消息都很興奮,仿佛國民黨反攻的槍炮聲已經打響。周政樓還說,將來行動時,在門診工作的組織成員主要任務是搶藥品,在警衛隊的成員就搶槍,定要大幹一場!

10月4日一大早,王本東受總司令李化堂委託,宣布這一組織正式成立。並分別向張松堂、周政樓頒發站長委任狀、支隊長委任狀。規定這一組織具體的任務是聯絡發動、擴大組織、密謀暴動,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走軍事行動。目標是配合國民黨登陸反攻。具體的組織分工又進一步細化:新海連由王本東親自掌握領導;鹽區則由周政樓領導,周又布置第一大隊長金同方負責在灌雲、沭陽活動;張松堂負責全面聯絡及安設點線;楊一誠負責新海聯絡。該組織規定聯絡點為新浦的天真照相館、寶貝銀樓、新新客棧、義興商號以及海州的建民醫院。一般上邊來人到天真照相館及寶貝銀樓聯絡,對下指定任務是「義興商號」、新新客棧、海州的建民醫院。

秘密組織行蹤暴露

1949年6-9月期間,新海連特區公安總局與新海市公安局合併,公安局長是朱禮泉(後歷任山東省公安廳副廳長、國務院辦公廳副主任)。那時的公安局領導及各科室負責人每天都要閱覽《敵情簡報》。

所謂《敵情簡報》就是一份列印的十六開小冊子,記載的是本局轄區24小時或48小時內發生的政治、刑事、治安案件,重大交通事故、社會事件的輿情,以及涉及敵特方面的嫌疑線索。8月份,《敵情簡報》裡就有群眾反映的的一條輿情:新浦的天真照相館原本生意很清淡,可是從夏天開始,生意突然好起來,來往人員比較多,而且一進去好久才出來。

9月份,雲臺派出所上報的輿情中,反映一名登記在冊的國民黨員夏洪獻主動向民警反映,鄰居董越常到他家玩,向夏父訴苦,因為夏父曾當過國民政府區長,董越問夏父能否搞到槍枝,還讓夏洪獻把新青團團員的名單整理整理報給他,說將來會有好處。

另外,新浦「義興商號」商鋪老闆楊一誠拉攏商人被發現。猴嘴政府機關也有異樣人員出現。種種跡象顯示,新海連市有情況。不論是董越散布謠言,還是天真照相館的反常情況,均納入公安民警的視線。之後,相關嫌疑人員的行蹤被掌控,每天都去哪裡、和誰在一起、相聚多長時間,一一被記錄下來。

解放初期,不論是政府還是公安機關,領導工作變動頻繁。到了1949年10月,市公安局已由姜銘安任代局長。當然,不管局領導更換成誰,各部門針對《敵情簡報》裡嫌疑線索開展的工作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

秘捕傘兵揭開暴動陰謀

10月5日,魏澤濤對傘兵班長講,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美國在各海港都布下兵力,國民黨反攻已是板上釘釘。目前新海連已有一千多人的遊擊隊,等傘兵團遷移南京時,這裡的遊擊隊就要攻打了。

傘兵4月份起義到達連雲港後,中央軍委在給新海連特委的電報中明確交待:「傘兵起義後,服裝不變,待遇不變,軍餉照發,並做好培訓工作。」根據中央軍委這一指示精神,新海連特委抽調一批地方及部隊得力幹部,分兩批集中培訓起義部隊的營、連、排級軍官。對士兵則採取到駐地講課的辦法進行政治教育。經過幾個月的政治學習,絕大多數起義官兵認清了形勢,消除了顧慮,決心跟共產黨走下去。

所以說,魏澤濤講這番話很是不合時宜的。班長聽後沒說什麼,但很快就報告給教導員。那時新海連政府的幹部整日在這支隊伍裡做思想工作,教導員也沒有猶豫就將這一信息向政府幹部報告。自然,這一情況上報到了市公安局。

市公安局經過秘密調查後,於10月8日早上,秘密逮捕魏澤濤。到了公安機關,情知不妙的魏澤濤立馬交代新海連特務組織,說站長張松堂讓其配合做好瓦解傘兵工作,並預備在10月10日遷移南京途中迫使傘兵解散。若沒有解散,就在傘兵遷移途中配合隴海一線特務切斷鐵軌舉行暴動。行動時,要求各地配合響應,如新安鎮、蚌埠、雲臺地區要有行動。而「三十八支隊」金同方任大隊長的一大隊,計劃在舉行暴動時先行將南城署、臺南署、雲臺區署一齊端掉,搶來槍枝與國軍的海上兵艦接頭。另外,魏澤濤還交待淮海聯絡總站預備在11月初召開「巨頭」會議,到時有重要人物過來布置任務。

魏澤濤交待的這一案情,可是讓警方吃驚不小。代局長姜銘安立馬通過電話向上級匯報這一情況,並連夜召集治安科長趙尚忱(幾個月後任新海連市公安局局長)、預審科長陳寶堂、偵察科長馬承澤、審訊科長傅世勳等人召開一次案情分析會,對如何偵破作了研究、部署。

為了防止洩密,傘兵團那邊按照市公安局指示,統一口徑,說魏澤濤突發傳染性急病,在醫院封閉治療。張松堂與魏澤濤二人本來約好於9日上午到天真照相館見面的,可是到了下午還沒有消息,張松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此時的張松堂,也顧不上會被發現的危險,拉上楊一誠去了傘兵團駐地新化院找魏澤濤。楊一誠在新化院門口等待,張松堂則去樓上向傘兵打聽,結果得到魏澤濤生病住院的消息。在缺少內應的情況下,密謀傘兵遷移途中暴動的計劃只得放棄。事實上,傘兵早已改變遷移時間了。

此外,周正樓掌握的幾名警衛隊成員預備暴動,欲將鹽區的武裝收繳,搶劫庫房,而後去東西連島乘船逃跑。不過這一方案因沒有得到上級的許可而放棄。

為了在傘兵遷移南京的途中實施暴動,李忠在9月初提前去了南京,與南京的特務組織聯絡。臨行前,為了給姚曉雲、董越等人鼓勁,特地給他們留下一首詩:春去秋來景還在,水去山谷留潭音。英雄勿要輕視已,苦心蘊藏花自開。花開花落有時間,仇人未上斷頭臺。願君埋下苦心志,專研利刃待時來。

後來,傘兵於11月21日移師南京,一路上有警備旅護送,鐵路沿線戒嚴,最終安全到達。這支隊伍後來改編成華東軍區軍政大學第7傘兵訓練總隊,後又編入人民空軍傘兵第一旅、第一師,成為建設我軍第一支空降兵部隊的重要基礎。

「收網」行動網住62名嫌犯

為了將敵特組織一網打盡,公安機關除了派出便衣民警對重點人員、場所進行嚴加監視外,沒有驚動其他任何一個人,以免打草驚蛇。大家在屏息緊張中等待著11月初的「巨頭」會議。

11月4日開始,幾個重點目標部位陸續來了一些陌生人。市公安局決定開始收網。當日晚,市局組織40餘名便衣先行出擊,他們分成4組,分別對海州的建民醫院、新浦的「義興商號」、「天真照相館」、「新新客棧」以檢查的名義進行暗訪。為了配合便衣行動,市公安局首先安排民警在4個「目標」附近查戶口,布置力量監視。

11月5日天一亮,便衣民警假裝談生意為由首先進入楊一誠的「義興商號」,該商號前臺女「服務員」,中等身材,面白高顴骨,大嘴大眼。這便是姚曉雲了,民警早已將她的容貌特徵記牢。畢竟有過特工經驗,姚曉雲敏銳地察覺出這幾名便衣有問題,於是以外出買東西為由企圖逃跑。接到暗號,商號外守候的一名便衣悄悄尾隨跟蹤,路上將其逮捕。到上午10點正,10名便衣民警採取守株待兔的守侯方法實施抓捕,來一個,控制一個。就這樣前來等侯巨頭指示的董越、李留生等人一一落網。至中午11時30分共逮捕20餘名特務分子。

到了中午12時,在「天真照相館」外圍守侯多時的便衣民警接到抓捕通知。民警首先逮捕在一樓的照相館經理郭瑞吉,而正在樓上開會、計劃11月30日再次進行暴動的王本東、張松堂、周正樓、楊義誠等人悉數被捕。同樣在新新客棧、建民醫院等侯工作安排的10餘名特務分子也相繼被抓捕歸案。主要成員被抓,交代出了下面大隊級成員的情況,於是警方順藤摸瓜一一抓捕。最後一清點,一共逮捕了60名成員。繳獲電臺一部,手槍、步槍共3支,子彈100餘發,準備暴動時使用的旗幟一面,以及委任狀、密件若干。

11月6日,警方宣布破獲這一特大敵特組織。當時在徐州的穆文方僥倖逃脫。12月9日,不知情的他從徐州坐火車到東海曹浦下車去其嶽父家。警方早已在那裡布置人員守候,所以當晚,穆文方就被警方抓獲。而在南京化名徐政綱的李忠,也於12月9日被抓獲。

據李忠交待,他到南京和組織聯繫上後,談了一些打算,大意是準備在傘兵轉移到南京後,首先在南京發動武裝暴動,製造轟動全世界的特大事件,然後將武裝力量拉到大別山去打遊擊。與此同時,還準備在安徽的幾個城市策劃發動武裝暴動,配合「國軍」光復大陸。

後來,王本東、穆文方、李忠、張松堂、周政樓、楊一誠6人被判處死刑,董越、姚曉雲等20餘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不等。

編輯 | 王緒瑞 校對 | 崔恩棟

來源 | 連雲港市公安局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日本特務組織之海州「蘭機關」
    但特高課屬於半公開的特務組織,他們一邊承擔部分警察的職能,一邊做隱秘的特務工作。為了輔助特高課做好情報工作,日本在中國還專門成立了「梅蘭竹菊」四大特務機關。
  • 日本特務組織之「樂園公館」
    歷代連雲港公安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跟時代步伐,在蛻變中發展,在傳承中前行,在堅守中奮進,用自己的青春和歲月在70年的變革年輪上刻下成長的印記。1948年初,明樂林接到上級指派到青島組織工作,這邊搜集到的情報就由戈銳義安排胡安民等人送達到青島。胡安民原是一名孤兒,自幼被明樂林培養長大,後在義德醫院當醫生,二人感情深厚。新海地區解放後,胡安民還多次將戈銳義搜集的新海連特區(連雲港市前稱)軍事、政治等情報秘密送到青島明樂林手裡,並接受明樂林指示,測繪新海山區地形。1950年2月,戈銳義還將一份情報縫在皮包把內,派胡安民和謝真亞送去青島。
  • 從我見過的「中統特務」說往事
    電視劇《潛伏》的成功大大增進了人們對當年「中統」「軍統」這兩特務組織的了解。但許多人對其認識還多是來自影視劇和小說,了解還很粗淺。像姚蓬子作為特務組織的外圍人員並得一定支持的事例絕非罕見,如抗戰時汪偽要員周佛海與胡蘭成就同樣曾給與當時上海的女作家蘇青以印刷紙配額,以支持她辦自己的出版社···此外,當年汪偽76號特務組織頭子
  • 為啥解放後要審查地下黨,當初入黨為了啥?
    對於這些錯誤思想,鄧政委還是批評得很客氣的,主要講了二野、三野的犧牲,講了從革命以來,我們的審查、政黨整風歷史,不過也點了一句「狠」的:「南京地下黨也一定要承認,南京黨的大發展是在淮海戰役之後,其時蔣介石要倒臺已成定局,入黨的分子動機不一、成分複雜。如果不承認這一點,南京黨就不能成為一個結實的黨、有戰鬥力的黨。」
  • 連雲港連雲區與淮海工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月10日下午,連雲港連雲區與淮海工學院籤署了包括教育、項目、科技和合作等方面的相關合作協議,將在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動創新成果轉化、提升區域產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據悉,當天除了淮海工學院與連雲區籤訂校地合作協議外,淮工科技與產業處與大港中專,淮工商學院與同益物流,淮工化工學院與三吉利化工,淮工電子工程學院與電子口岸還分別籤訂了關於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項目合作協議。這一系列合作,將對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動創新成果轉化、提升區域產業核心競爭力產生積極的影響,引領推動連雲區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為打造海洋科技創新高地打下堅實基礎。
  • 送上門來的特務!國民黨為聯絡浙江土匪,連派6波都肉包子打狗
    浙江省公安廳還指令溫州、台州公安處組織聯合偵察,選派優秀偵察幹部採取打進去、拉出來的手段,幾經較量,於1953年5月,王子輝匪部,除支隊司令麻壽寬逃脫外均被殲滅。從此,大垟山區恢復了平靜。但匪支隊司令麻壽寬去向不明,一度銷聲匿跡。此人解放前是國民黨永嘉自衛隊密探。解放初,在國民黨「浙南行署綏靖軍第6支隊」呂練榮匪部任搜索大隊長。
  • 1950年,重慶一「女特務」自首,審問後引起轟動:她居然是個男人
    一個名叫王瓊、打扮時尚的女人走進重慶軍管會,說自己是來自首的,她其實是個特務。 王瓊表示自己在北平解放之前,潛伏在清華和北大的女學生中,一邊監視一邊竊取情報,北平解放後,她又被派往了重慶,而重慶解放後,她與上面的人失去了聯絡,想到自首可從輕處理,因此就來自首了
  • 淮海經濟區這3個城市都想做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哪個更合適?
    淮海經濟區的許多城市中,另一個城市規模相當大,最重要的是,這個城市解放後確實是淮海經濟區的區域中心,臨沂市高峰期不僅是山東省的日照市,連雲港、徐州的部分區域都屬於她,其 人口遠遠超過1000萬人,GDP4345.39億元,不算很低,但臨沂市只有臨沂大學的綜合大學,所以在承擔淮海經濟區的區域中心城市方面,是最不理想的。
  • 「小淮海」如何打成了「大淮海」?毛主席為何說粟裕立了第一功?
    我們現在說淮海,一般指的是以江蘇徐州為中心的一片經濟特區,也就是淮海經濟區,軍事歷史上的淮海,一般指的是鼎鼎大名的三大戰役之一——淮海戰役。
  • 淮海戰役的「淮海」,你知道到底指哪裡嗎?
    淮海戰役地圖淮海經濟區的地理區域與淮海戰役地理範圍大致相當,涉及江蘇省的主要為徐州、連雲港、宿遷三市,鹽城、淮安被視為核心區以外的淮海城市。淮海經濟區地圖,省內核心區為徐州、連雲港、宿遷三市歷史上還有汪偽政權在1944年成立的偽淮海省,它南起淮安、阜寧兩縣,北至蘇魯分界處,省內領域和以上二者差別不大,而且同樣以徐州為中心
  • 熱烈祝賀中維珠寶鑑定中心與淮海玉雕聯盟戰略合作協議籤約
    2018年4月29日,中維珠寶鑑定中心特聘請珠寶學院教授李維翰老師為我中心「專家顧問」李維翰: 珠寶學院教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珠寶首飾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文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玉器「百花獎」組委會副主任兼評委;上海玉石雕刻「玉龍獎」、「神工獎」組委會副主任兼評審委;江蘇徐州玉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徐州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兼玉器專業委員會主任;淮海玉雕聯盟主委
  • 升格為江蘇海洋大學的淮海工學院怎麼樣呢?
    首先祝賀連雲港的淮海工學院(淮工)升格大學!省內的江蘇科技大學前身之一是鎮江船舶學院,二級學院有船舶與海洋學院,但是真正的"海洋大學"一直是空缺的。作為國內的第7座海洋大學,江蘇海洋大學有特定的沿海環境和海洋經濟發展需求,如長三角的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
  • 淮海戰役勝利的原因!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犧牲最多,殲敵最多,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一場戰役!對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有決定意義!在1951年2月,劉伯承和陳毅受到毛主席的委託, 向尤金做介紹的時候,明確的概括出淮海戰役能夠勝利的主要原因!
  • 連雲港市政府文件
    大坡度支架搬運車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 完成單位:連雲港天明裝備有限公司           淮海工學院 主要完成人員:盧明立 陳勁松 劉 航 董勝利 王曉麗 楊慶洪
  • 國民黨特務:密戰中原,平息反蔣之亂
    古語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情報特務工作作為知彼的一個主要手段,其有力的效能是顯而易見的,尤其對於蔣介石來 說,因為他的目標並不都是光明正大的,因此,使用特務手段就是其必然的選擇。
  • 連雲港市政府辦公室文件
    組織大型產學研對接活動。持續提升中國國際醫藥技術大會、中國(連雲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連雲港新材料國際技術轉移大會等品牌影響力。舉辦「雙創英才聚港城」等系列對接服務活動。鼓勵各縣、區搭建產學研合作信息服務平臺,自主探索符合當地實際、有助於特色產業創新發展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模式,辦好有特色的產學研洽談對接活動。
  • 淮海戰役老照片:圖4是送葬的村民,圖9的國民黨女兵燙了頭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一,因為這場戰鬥是以徐州為中心,東起連雲港,西到商丘,南到蚌埠淮河地區,連雲港當時又稱海州,所以叫淮海戰役。國民黨稱這場戰役為「徐蚌會役」。圖為當時的淮河地區。
  • 她是中俄混血美女,殺害過李白、茅麗瑛等烈士,解放後結局如何
    被日本特務所看重,從此踏上間諜的不歸之路 當時潛伏在上海活動的日本特務們正是這些妓院的常客。既聰明又美貌的鈕梅波很快就被日本大特務土肥原賢二的助手、日本參謀本部中國長官影佐禎昭看中了,在他的眼中,這個美貌卻頗有城府的女人無疑是天生的間諜。
  • 淮海工學院醞釀「改名」 網友表示"充滿期待"
    近來,連雲港市長方偉的一篇調研新聞稿引發廣泛關注:   2月15日,方偉調研淮海工學院,聽取了該校申報更名江蘇海洋大學工作準備情況。   淮海工學院成立於1985年,是江蘇省委、省政府為加快沿海地區改革開放而創辦的一所省屬本科院校。早在2007年,「加快在淮海工學院的基礎上建設江蘇海洋大學的步伐」,就已被寫進《江蘇省「十一五」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規劃》。可以說,淮海工學院更名江蘇海洋大學由來已久,且相關工作已持續數年。對這一更名,不少網友表示「充滿期待」。
  • 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和軍統的發展
    1932年左右,因為蔣介石的大力扶植,戴笠的特務組織得到快速發展。原本掌控國民黨特務機關的陳國夫和陳立夫非常嫉妒,授意親信徐恩曾擴大特務組織。徐恩曾奉命在南京建了一個「特工總部」。這個組織一無主管單位、二無公開名稱、三無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