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的「飛將軍」李廣一家

2020-12-20 歷史AB面

李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將領,後世文人對其多有讚頌,比如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代表作《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在眾多的文學作品中李廣多以一個身先士卒、體恤將士的將領形象出現,但王勃《滕王閣序》中一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卻也為他籠罩了一層悲劇色彩。

李廣像(清人繪)

李廣是西漢隴西成紀人,秦朝名將李信的後人,世代傳習射箭,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犯邊,李廣由此從軍,因精通騎馬射箭斬殺匈奴首級頗多,被任為漢中郎,曾多次隨從皇帝狩獵,深得漢文帝欣賞,漢景帝即位後李廣任隴西都尉,後改任騎郎將,吳楚七國之亂時以驍騎都尉隨從太尉周亞夫反擊吳楚叛軍,在昌邑城下奪取叛軍大旗,立下大功,並以此聲名顯揚,但因接受梁王劉武授予他的將軍印而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後李廣調任上谷太守,天天與匈奴交戰,後又歷任上郡、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都因奮力作戰而得名。

李廣墓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即位,李廣被調任為未央宮禁衛軍長官,後又以衛尉擔任將軍,從雁門出擊匈奴,但匈奴兵勢眾多,李廣兵敗被俘,逃回後被貶為庶人。不久後李廣又被起復為右北平太守,期間被匈奴稱為「飛將軍」,數年不敢入侵,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由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由定襄、代郡出擊匈奴本部,李廣數次請求後被任命為前將軍,但途中迷失道路,貽誤軍機,最後拔刀自殺。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數十年,多立戰功,但從未被封侯,這也是李廣一生中的遺憾,因此後世多以「李廣難封」來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衛青

李廣共有三子,其中長子李當戶、次子李椒都早於李廣去世,只留下了幼子李敢。在李廣去世時李敢以校尉之職隨霍去病出擊左賢王,因奪取左賢王旗鼓,且斬首頗多,被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完成了他父親一生中都不曾完成的夙願。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李敢在得知大將軍衛青對其父李廣之死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時,一時衝動之下動手打傷了衛青,對此事衛青並沒有聲張,但卻被他的外甥霍去病得知,後在甘泉宮狩獵時暗箭將李敢射殺,此時的霍去病正得漢武帝寵信,為了包庇霍去病的職責,漢武帝便對外宣稱李敢是在打獵中被鹿撞死的,不得不說李敢死的實在是窩囊。

李陵碑遺址

除了三個兒子外,李廣還有兩個孫子,長孫李陵是李當戶的遺腹子,擅長騎射,早時以祖勳授予侍中、建章宮監,曾深入匈奴二千餘裡偵查地形,因功遷騎都尉,帶領精兵五千駐在酒泉、張掖等地以防衛匈奴,幾年後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徵大宛,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又隨李廣利出徵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鏖戰於浚稽山,最終因寡不敵眾而兵敗投降,一年後漢武帝曾派公孫敖帶兵深入匈奴境內接應李陵,但無功而返的公孫敖向漢武帝進言說李陵在匈奴幫單于練兵以對付漢軍,聽信此言的漢武帝一怒之下夷滅李陵三族,致使其徹底與漢朝斷絕了聯繫,最終老死於匈奴。

漢武帝劉徹

李禹,李廣幼子李敢之子,為人好利但亦有勇,深得太子劉據的喜愛,李陵投降匈奴後,李氏名敗,李陵三族被殺,李禹因不在李陵三族內而得以倖免。到了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爆發了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全家等人先後冤死,李禹也受到牽連,江充誣陷他與匈奴有勾結,稱其準備叛逃匈奴投奔李陵,最終被漢武帝處死。

相關焦點

  • 飛將軍李廣和不敗將軍程不識,打仗都挺厲害,為啥沒能封侯?
    漢武帝初年,在衛青、霍去病橫空出世之前,有兩位抗匈名將並駕齊驅,一位是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另一位是在歷史上默默無聞的「不敗」將軍程不識。這兩位擔任的職務很相似,李廣是現在河北省的太守,程不識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太守,當時的太守可不是文職,而是邊境上的守將。
  • 探訪葉飛故裡 領略將軍風採(圖)
    ,並計劃推出紅色生態遊——  探訪葉飛故裡 領略將軍風採葉飛將軍的故居為一棟古樸高雅的清代建築。  將來時:紅色遊牽手生態遊  記者從葉飛將軍童年生活過的金淘鎮佔石村獲悉,目前資金已經到位,建設葉飛將軍紀念館及其配套工程馬上就要開工了,一個以將軍紀念館作為主要人文歷史依託的生態公園也將建設,並開始向上級部門申報。  佔石村村支書葉萬蒼和村委會主任葉志勇,對未來的生態遊充滿希望。
  • 他是漢朝運氣最差的將軍,歷經三朝都沒有封侯,最後羞愧自殺
    說起西漢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你肯定不陌生了,畢竟在我們高中的時候還專門學過關於他的文章。而對於李廣的形象,一般有兩個,一個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另外一個則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很好理解,前者就是誇讚李廣本事大,射箭本領極高,連石頭都能穿透。
  • 「飛將軍」李廣的生前身後事(一)
    作者|劉永力字數:2019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在浩瀚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有不少名門世家活躍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創造了不朽的時代業績,其中不乏有廣為後輩傳頌的名人軼事,以「飛將軍」詩中所提「龍城」,即唐代的盧龍城,也就是李廣將軍經常練兵的這一帶。而「飛將」一詞的出處,則是源自李廣在漢武帝時期的一段故事了。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李廣以驍騎將軍之職、年過半百之軀,帶領萬餘騎兵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單于素聞李廣將軍的威名,選派數倍於李廣軍的精兵前來應戰,志在必得。
  • 「飛將軍」李廣後裔李自成的「曇花王朝」
    各種史料表明,南唐的建立,是「飛將軍」李廣後裔繼西涼政權和大唐帝國之後在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裂土封王。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這樣記載:「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與漢族習俗相反,匈奴人生來以母名為姓或是從母姓,既如此,李陵在匈奴的子女就成了拓跋一脈。後來,拓跋一脈曾參與單于爭位,足可見其勢不小。
  • 《王牌戰士》飛將軍新五星時裝齊天大聖介紹
    在王牌戰士飛將軍時裝齊天大聖怎麼樣呢?相信大家對此本次上線的新時裝都是相當好奇的呢!那麼不清楚的話下面就來看一下吧! 王牌戰士飛將軍新五星時裝齊天大聖展示 飛將軍新五星時裝-齊天大聖 飛將出場 戰無不勝!
  • 飛將軍李廣,一生沒有封侯,晚年在陣前自盡,可悲可嘆
    李廣一生可悲可嘆,有一經典語句就是感慨他的命運,被稱為「李廣難封」,此句一語中的講了這個有著傳奇經歷的飛將軍李廣的一生。李廣有著飛將軍之名,他身經百戰,在抗擊匈奴的戰鬥中可謂是戰功累累,許多邊塞詩中對李廣的讚揚是非常多的。而李廣之勇也是令匈奴聞風喪膽。
  • 「功勳飛行員」嶽喜翠:我軍首位女飛將軍(圖)
    「功勳飛行員」嶽喜翠:我軍首位女飛將軍(圖) 一次,我軍在東南沿海舉行諸兵種合成軍事演習,時任師政治部副主任的嶽喜翠,擔任空中編隊中隊帶隊長機機長,她以高超嫻熟的飛行技術,率領滿載我空降兵的機群,分秒不差地飛臨空降場上空,保障我空降兵實施準確空降,並創造了部隊「準時到達誤差0秒,空降半徑誤差0秒」的記錄。  一年冬季,新疆天山地區發生嚴重旱情。國務院決定派飛機進行大面積人工降雪試驗。
  • 孫元良到底是不是飛將軍?
    可能還有讀者會問,孫元良說他不是飛將軍,他就不是飛將軍了?別人都說他是。我會反問,孫元良說他沒放棄沒拋棄,那些流言蜚語都是政敵污衊他的話,你相信誰?你又憑啥不相信他的話呢?就憑你看了幾篇自媒體文章?百度上查了查?眾口一辭,就是對的嗎?就算上法庭,也得聽一下犯罪嫌疑人的自辯吧?
  • 「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的悲劇人生
    西漢名將,匈奴名將,飛將軍李廣長孫,李當戶的遺腹子。善騎射,愛士卒,頗得美名。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徵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李陵是西漢武帝時期的著名將軍,是號為「飛將軍」的李廣的孫子。因為「善騎射」,被漢武帝認為大有李廣遺風,特命他帶八百名騎兵深入大漠偵查地形。
  • 飛將軍李廣為什麼難封?不是能力不行,而是運氣不好
    他喜歡李廣的勇武,想把它招攬到梁國當將軍,並授予其將軍印。這位懵懂的少年不懂政治的兇險,沒有拒絕梁王私自授予的將軍印,這使得朝廷在之後沒有給其獎賞,而李廣也因此失去了向上爬的最好機會。因為梁王雖然是漢景帝同胞兄弟,但畢竟不是皇帝,而封官只能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吳楚軍時,廣為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廣將軍印,還,賞不行。
  • 飛牛大將軍Fly關羽秀翻全場,一人帶飛隊友
    陳哥甚至中每一個隊員都非常的優秀,但是其中有很多隊員讓人更加的印象深刻,比如說我們特別熟悉的飛牛大將軍Fly。他在成功戰隊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粉絲也特別喜歡他的遊戲風格。 最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自己的親戚拉高了很大一個水平,除此以外得到了後期的時候基本上就一人帶飛全場,讓自己的隊友都非常的驚訝。不得不說他的實力一直都在。而且他在各種各樣的比賽當中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這樣子的事情也是它本身就具有的,但是也是他通過不斷的訓練而獲得的,希望他在未來能夠繼續保持自己的狀態。
  • 既然沒有將軍繼承權,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為什麼是水戶家出身?
    本鬼在前文《江戶幕府「御三家」之一的水戶家為什麼沒有將軍繼承權?》中曾提到,江戶幕府「御三家」之一的水戶家沒有將軍繼承權。正因如此,水戶家的政治地位要低於「御三家」的尾張家、紀伊家。但奇怪的是,江戶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就是水戶藩(水戶家)藩主德川齊昭的第二個兒子,也就是說水戶家的人還是當了將軍。既然水戶家沒有將軍繼承權,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為什麼是水戶家出身呢?
  • 《八佰》中的孫元良是黃埔十大名將之一,為何被稱為「飛將軍」
    然而此人卻貪財好色欺男霸女,甚至在戰場上三次逃跑,因而有了「飛將軍」之稱。北伐戰爭第一次是在北伐戰爭期間。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蔣介石的嫡系第1軍第1師和程潛的第3軍攻打江西的孫傳芳。第1軍貪功冒進,貿然攻打南昌。僥倖得手後不思鞏固戰果,反而大肆尋歡作樂。結果孫傳芳部連夜反擊時,第1師師長王柏齡正在窯姐的床上,黨代表繆斌也臨陣脫逃。
  • 飛將軍李廣戎馬一生,為封侯而戰,卻至死未能如願封侯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句出現在語文課本裡的詩句,讓大家從小便熟知了漢朝名將李廣將軍,在《史記》中司馬遷對李廣也進行了很高的讚美,對他的讚美甚至超過了當時的衛青、霍去病。李廣不僅有「飛將軍」之稱,同時據司馬遷描述李廣射箭時可以直接將箭射入石頭中的能力,騎射水平在當時算得上數一數二的。
  • 推甜文小說:被將軍從土匪窩裡救出來,成了將軍的小妾
    內容標籤:情有獨鍾 天作之合 穿越時空3:《穿成大佬的小仙女》晉江作者:春刀寒言情文案:戚映上一世被將軍從土匪窩裡救出來,成了將軍的小妾將軍百戰百勝英名遠揚,最後戰死沙場小妾懸梁自盡,追隨將軍而去醒來後,成了十七歲的聾啞少女戚映少女聽不見聲音,不會說話,可眼睛美得如月色,性子軟得不像話有一天,她遇到了被所有人忌憚的冷漠少年
  • KPL感情大揭秘:QGhappy飛牛大將軍女朋友竟然這麼漂亮?
    特別是QGhappy的上單選手fly,可以說kpl的頂級邊路,被玩家尊稱為「飛牛大將軍」,連續三次總決賽MVP可不是蓋的。不過老斯基在關注飛牛大將軍實力的同時,還是比較喜歡關注選手的感情生活,在之前的文章已經為大家揭秘了貓神和刺痛女朋友,今天就為大家到了飛牛的女朋友是什麼樣的?
  • 《八佰》裡潛在的指揮官孫元良究竟是不是「飛將軍」?
    大概是,義憤填膺者都覺得孫元良是「飛將軍」,為啥要宣揚他呢?孫元良背上「飛將軍」的惡名,主要來自淮海戰役。不過,這是後話。其實,在抗日戰爭期間,孫元良的表現是合格的,而且是英雄的,絕非什麼跑路將軍。作為黃埔軍校一期學員,與關麟徵、陳賡、杜聿明、侯鏡如等人一同被編在學生三隊一區隊。
  • 飛將軍李廣,真的如算命先生所說,因為殺降兵才難以封侯的嗎?
    要說這李廣,人稱「飛將軍」。這個稱號怎麼得來的?是匈奴給的。當時,李將軍和匈奴打得難分難解,後來匈奴戰勝了李將軍,並且俘虜了他。匈奴兵一看李將軍都這麼老了,於是就對他疏於防範,沒想到在半路上,李將軍趁所有不注意,一個翻身就跳到馬上,逃回了國內。只留下當時還在發愣的匈奴兵,他們都驚呆了,然後不由得稱呼,這個將軍就像飛一樣。由此,李將軍獲得了這個稱號。
  • 左宗棠的頭號戰將「飛將軍」劉錦棠何許人也?
    飛將軍劉錦棠作為欽差大臣先後督辦陝甘軍務和新疆軍務的左宗棠,手下有不少文武精英,劉錦棠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左宗棠的頭號戰將,率部充任主力部隊,先後參與平定陝甘暴亂和消滅阿古柏的所謂「洪福汗國」,享有「飛將軍」之譽。後來積極推動新疆建省並成為新疆首任巡撫,官至太子太保,一等男爵。甲午中日戰爭前夕,應徵起復,但不幸未及成行病逝,享年僅五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