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李廣為什麼難封?不是能力不行,而是運氣不好

2021-02-13 歷史探秘大全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歷史探秘大全



字數:2576字,閱讀時間:約9分鐘

話說「初唐四傑」的王勃,當年在滕王閣以一篇《滕王閣序》聞名天下,而其中「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更是成為經典,時常被後人用來感嘆自己「人生易老,有志難伸」的苦悶。

而「李廣難封」這個典故,則是出自於漢朝名將李廣的親生經歷。

同是漢武帝麾下將領,身為晚輩的衛青第一次出徵就封侯,而隨衛青的年輕將軍也都一個一個封了侯,而李廣經歷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身經百戰,戰功赫赫,卻始終不得封侯。

那麼李廣為何難封?

在漢朝,封侯算是武將的最高榮譽。眾所周知,漢朝沿用秦制,而秦朝的軍功爵位制度共分二十等。其中封侯是最高的兩級,分別為關內侯和列侯。在漢武帝之前,列侯其實是叫徹侯,但由於漢武帝名字叫做劉徹,為了避皇帝名諱,於是改稱列侯,又稱通侯。

像李廣這樣毫無身份背景的武將,僅僅依靠軍工積累,想要達到封侯的標準,那麼必須得要有耀眼的戰績軍功。比如衛青封關內侯,那是因為其率軍直搗龍城,那可是匈奴的祭天聖地,影響力不可謂不大。而且當時是四路大軍出擊,其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唯有衛青戰果豐碩。

基於這樣的對比,漢武帝才給衛青封的侯,這裡面還可能有著衛青是漢武帝小舅子的緣故。

然而,李廣卻沒有這樣的戰績。所處的時代,之前是漢景帝時期,那正好是漢朝休養生息,武功不算昌盛的時代,他沒有機會去積累這樣的軍功。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李廣的生涯履歷。

傳說李廣是秦朝名將李信之後,世代習武練兵,屬於根正苗紅的將門子弟。但也僅此而已,畢竟是改朝換代了,李廣參軍是也就是一個普通的良家子弟,所以李廣的起點並不高。當然,良家子弟也不錯了。再配合李廣高超的武藝與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出人頭地也不是沒有機會。

但,李廣生錯了時代。

李廣活躍的時代是文景二帝的時代,此時的漢朝國策是休養生息,而不是徵戰,所以李廣沒有什麼發揮的機會。就連漢文帝自己也可惜他李廣生錯了時代,說他如果生在高祖時代,封個萬戶侯不在話下!」

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當然,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是個機會,當時李廣在太尉周亞夫的麾下表現十分亮眼,曾單槍匹馬於叛軍中奪旗,時人無不嘆其勇武。

但李廣這時候卻遇到了梁王,漢景帝的弟弟。他喜歡李廣的勇武,想把它招攬到梁國當將軍,並授予其將軍印。這位懵懂的少年不懂政治的兇險,沒有拒絕梁王私自授予的將軍印,這使得朝廷在之後沒有給其獎賞,而李廣也因此失去了向上爬的最好機會。因為梁王雖然是漢景帝同胞兄弟,但畢竟不是皇帝,而封官只能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

吳楚軍時,廣為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廣將軍印,還,賞不行。(《史記·李將軍列傳》)

因此,才立下汗馬功勞的李廣不但沒有被封侯,反而被調到了人跡罕至的地方右北平郡去對抗匈奴。

此後的李廣,常年鎮守邊關,抵禦匈奴,可謂是勞苦功高。

如果是在漢武帝時期,李廣僅僅是鎮守邊關的這個飛將軍的名頭,其實就足以封侯,因為其不僅僅是戰績,還有著很大的象徵意義。但由於當時漢朝對匈奴採取的是防禦策略,所以李廣與匈奴對戰,首先都規模不算大,沒有大的戰果,也就談不上立功封侯了;而且當時漢朝是想結好匈奴的,所以於情於理,都不可能將李廣這樣的人大肆宣傳,大加封賞。

到了漢武帝時期,李廣已經老了,雖然還在軍中發揮餘熱,但他的年齡實在是不能得到漢武帝信任。

當然,只要還在軍中,那就還有機會。

李廣也是這樣的覺得的,他在等,等那個能讓他賺取足夠軍功的機會。

公元前129年,李廣終於等來了這個機會。當時匈奴騎兵大舉入侵,漢武帝命久經沙場的李廣和初出茅廬的衛青便共同去抵抗匈奴,因李廣名聲在外,所以在匈奴人的口中將李廣被稱之為「飛將軍」。其實,這是第二次李廣能夠封侯的機會。

可能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正是因為李廣的名聲太大,所以遭到了匈奴大舉圍攻被俘,導致李廣通過詐死的方式才能從匈奴手中逃脫。

而衛青不僅帶領軍隊直搗匈奴的根據地取得了成功,還首次虜獲了700人。班師回朝後,衛青便是通過這次的「龍城之戰」被封為「關內侯」,而李廣不但錯失了這樣的一個機會,還落得了一個「敗軍之將」的下場。

當然,李廣其實還有機會,也是他最後一次機會。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鑑於自身實力已經足夠強大,決定發動漠北之戰,由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以及數十萬步兵,分兩路出擊匈奴。其中衛青由定襄出擊,直擊匈奴單于王庭。

此時的李廣從軍已經快五十年了,白髮蒼蒼,漢武帝擔心其禁不起塞外的風霜,便沒打算派他出徵。但李廣知道,這是自己最後一次機會。於是屢次請戰,漢武帝最終還是答應了,由李廣任前將軍,作為衛青的副手。

當時衛青計劃兵分兩路,一路由自己率軍正面直擊,一路由李廣領兵迂迴包抄。策略本來沒問題,但是這個路線人選上卻發生了分歧。李廣率領這一路,因為要迂迴包抄,勢必會拖延時間,很可能他趕到時,仗都打完了,這樣李廣的功勞無疑要小很多。於是李廣以自己為前將軍為理由,請求換路。但是衛青不答應,李廣無奈,只能服從命令。

果不其然,李廣在半路上迷失了,耽誤了行程,結果導致大軍沒能合圍單于,使得單于逃跑,成為了漠北之戰唯一的遺憾。李廣身為主將,自然是要負責,同時為了不拖累部下,李廣將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然後自殺謝罪。

一代飛將軍,就此落幕。

縱觀歷史,不管是處於朝代更替,還是處於集團內部的政治鬥爭。我們都能看到,一個人若想實現自己的抱負,光有報國之材以及報國之心是遠遠不夠的,他還需要機會。李廣一生,真的是運氣太差,其歷經了文、景、武三朝,為國徵戰數十載,立下了赫赫戰功卻未能封侯,不管對於當時的人以及後世來說都未嘗不替李廣感到可惜。司馬遷都評價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或許這一切都是時間的安排,飛將軍能改變的東西不多,漢文帝的那句「惜乎,子不遇時!」真的就成了折磨他一生的詛咒。

而且不光光是李廣,李家三代其實都挺慘的。

李廣之子李敢,因為李廣之死而嫉恨衛青,認為是他害死了自己父親,將其暴打。雖然衛青並未追究此事,但其外甥霍去病,硬要為舅舅出頭,於獵場中,射殺李敢。而霍去病仗著漢武帝寵愛,逃過了制裁。

李廣之孫李陵,被匈奴俘獲,導致李氏一族,被漢武帝滅滿門。

不過話,說回來,李陵投降匈奴之後,當了駙馬,封了王爵,雖然背井離鄉,但也算是善終。這在漢武帝身邊的那些文臣武將中,算是比較難得的了。

詩詞大會第五季落下帷幕

聽康震教授品讀古詩詞

世間所有美好都藏在古詩詞裡。

30位傳奇詩人的青春史,濃縮600年家國事!

長按下方二維碼免費收聽





點下方【閱讀原文】,進入伍佰藝沉香商城

(古代文人雅士燻沉香防疫流感等傳染性疾病)

相關焦點

  • 飛將軍李廣,一生沒有封侯,晚年在陣前自盡,可悲可嘆
    李廣一生可悲可嘆,有一經典語句就是感慨他的命運,被稱為「李廣難封」,此句一語中的講了這個有著傳奇經歷的飛將軍李廣的一生。李廣有著飛將軍之名,他身經百戰,在抗擊匈奴的戰鬥中可謂是戰功累累,許多邊塞詩中對李廣的讚揚是非常多的。而李廣之勇也是令匈奴聞風喪膽。
  • 李廣為何難封,命運還是性格?不,是軍功
    一、《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的傳奇一生《史記····李將軍列傳》是司馬遷專門來記述李廣事跡的一篇文章。根據文中所說,李廣家族世代軍人,居住在西北尚武之地,騎射是李家傳統技能。文帝時期,李廣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 飛將軍李廣和不敗將軍程不識,打仗都挺厲害,為啥沒能封侯?
    漢武帝初年,在衛青、霍去病橫空出世之前,有兩位抗匈名將並駕齊驅,一位是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另一位是在歷史上默默無聞的「不敗」將軍程不識。這兩位擔任的職務很相似,李廣是現在河北省的太守,程不識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太守,當時的太守可不是文職,而是邊境上的守將。
  • 李廣為何一生未能封侯,難道僅僅是因為運氣太差?
    飛將軍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李廣是一位英勇善戰、智勇雙全的英雄。他一生與匈奴戰鬥七十餘次,常常以少勝多,險中取勝,以致匈奴聞名喪膽,稱之為「飛將軍」。除了高超的箭術,李廣領兵打戰的能力,也同樣讓匈奴心驚膽戰。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李廣曾因追殺三個射鵰匈奴,遇上了匈奴大軍,結果他帶著一百多名騎兵就地駐紮,還射殺了匈奴巡邏的士兵,匈奴看到李廣如此淡定,懷疑有伏兵,嚇得立即撤退。
  • 「飛將軍」李廣的生前身後事(一)
    由於兵力懸殊,李廣寡不敵眾,受傷被俘。李廣傷勢嚴重,匈奴兵就將他置於兩馬之間的繩索網上。拖行十餘裡後,甦醒了的李廣側眼看見旁邊一個匈奴兵騎著一匹好馬,於是李廣攢足力氣,從繩網上一躍而起,飛身跨上那匹好馬,將匈奴兵推於馬下,策馬疾馳脫身。自此,李廣「飛將軍」的名號在匈奴軍方廣為流傳。
  • 李廣是命運不濟,還是「自作自受」 ——論李廣的命好不好
    (兒子學習《史記研讀》課程,寫的人物評論,他選的是「李廣」,雖然文字稚嫩,但是文章已見雛形,現將草稿曬出,請大家不吝賜教。 )多數人對於李廣將軍的記憶僅存於王昌齡的《出塞》,盧綸的《塞下曲》及高適的《燕歌行並序》這三首唐詩中,而且李廣將軍也是漢朝所有將軍中唯一的一位被匈奴稱讚為「飛將軍」的將軍。一.
  • 李廣為何難封,冥冥中自有定數,去過西域的張騫跟著他都迷路了
    漢武帝時,因與匈奴交戰有功而被封侯的有幾十人之多,為什麼抗匈名將李廣卻「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了呢?大鵬覺得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就是李廣雖然個人戰鬥力比較強,但是不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所以小戰則勝,大戰則敗。其二,就是李廣的運氣真的不太好。
  • 「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的悲劇人生
    西漢名將,匈奴名將,飛將軍李廣長孫,李當戶的遺腹子。善騎射,愛士卒,頗得美名。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徵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李陵是西漢武帝時期的著名將軍,是號為「飛將軍」的李廣的孫子。因為「善騎射」,被漢武帝認為大有李廣遺風,特命他帶八百名騎兵深入大漠偵查地形。
  • 飛將軍李廣戎馬一生,為封侯而戰,卻至死未能如願封侯
    李廣不僅有「飛將軍」之稱,同時據司馬遷描述李廣射箭時可以直接將箭射入石頭中的能力,騎射水平在當時算得上數一數二的。但是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李廣是一個爭議性很大的將軍,西漢是一個嚴格以軍功來加官進爵的朝代,並且由於戰爭不斷,不少人在戰爭中封侯,而太史公所描述的「飛將軍」李廣卻一直奔波在封侯的道路上,每次卻又完美地錯過,最終只落得自殺而死的下場。「飛將軍」李廣這個稱號據傳是來自於匈奴。
  • 飛將軍李廣有個特點,他的雙臂不是一般地長,故此才成為了神箭手
    飛將軍李廣,是西漢時期有名的大將軍,他奉旨鎮守北疆,多次戰勝北方強大的匈奴人。可浪花淘盡英雄,李廣死後埋在何處,這個問題吸引著我們,其實可以憑藉李廣的這個特點,確定他的埋葬之處,李廣究竟和旁人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飛將軍」李廣後裔李自成的「曇花王朝」
    各種史料表明,南唐的建立,是「飛將軍」李廣後裔繼西涼政權和大唐帝國之後在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裂土封王。公元398年七月,鮮卑族首領拓跋珪在平城(今山西大同)稱帝,北魏建立,這是「飛將軍」李廣後裔融入鮮卑族後的一次精彩亮相。據《南齊書·魏虜傳》記載:「魏虜,匈奴種也,姓拓跋氏。
  • 官場中,一招不慎就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飛將軍李廣是最好例子
    歷史還不是一門科學,僅僅靠偽造和刪節才會被弄得像門科學似的。在所有李氏族人中,李氏的射箭技術無人能及話說回來,李廣出去打獵的時候,看到草叢裡的石頭,以為是老虎,就拉開弓,把箭射進石頭裡仔細一看,原來是石頭,後來一射,怎麼也射不進石頭裡李廣還問老虎是從哪裡來的,他想親自射殺老虎他·口才不好的李廣人種間安靜地,不是沒有餡的兵油子除了練武殺敵報國
  • 飛將軍李廣,真的如算命先生所說,因為殺降兵才難以封侯的嗎?
    這李廣又是什麼人,為什麼他這麼難封,竟然都寫到了詩句之中?今天,我們就來慢慢解讀這一點。要說這李廣,人稱「飛將軍」。這個稱號怎麼得來的?是匈奴給的。當時,李將軍和匈奴打得難分難解,後來匈奴戰勝了李將軍,並且俘虜了他。匈奴兵一看李將軍都這麼老了,於是就對他疏於防範,沒想到在半路上,李將軍趁所有不注意,一個翻身就跳到馬上,逃回了國內。
  • 名將李廣被匈奴稱為飛將軍,為何卻在漢文帝、漢景帝兩朝屢吃敗仗
    為什麼讓漢軍走出國門,遠徵漠北就這麼難?坐擁數十萬軍隊,更有灌嬰、李廣等名將為輔的孝文帝和孝景帝,為什麼都無力發動對匈奴的戰略反攻呢?要將漢朝的軍事力量投送到外線去,讓戰火在匈奴而不是西漢的國土上燃燒,談何容易!
  • 飛將軍李廣的兒子戰功赫赫,卻因打了衛青,就被霍去病一箭射死,是...
    李敢,西漢名將李廣第三子,也是李廣死後唯一還在世的兒子。早年李敢活躍在父親手下,建立了不少功績。後來,李敢來到霍去病麾下,跟隨這位少年將軍遠徵匈奴。元狩四年(前119),李敢因為在戰場奪得左賢王的鼓旗且斬殺多人,故而被封為關內侯,享受食邑二百戶。 霍去病,西漢名將,漢武帝皇后衛子夫和大將軍衛青的外甥。
  • 飛將軍李廣終其一生未能封侯?不是生不逢時,只能怪他自己
    這位被後世人銘記的將軍就是西漢一代名將李廣。李廣,出生年月不詳,是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他出生於軍人世家,他的祖先是秦朝時期的將軍李信。因為出生於軍人家,從小他耳濡目染,加上家庭的薰陶和自身的努力,他練就了一身的武藝,尤其擅長射箭。一個人的成長和成功離不開時代。李廣生活的年代,是漢文帝時期。
  • 他是漢朝運氣最差的將軍,歷經三朝都沒有封侯,最後羞愧自殺
    說起西漢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你肯定不陌生了,畢竟在我們高中的時候還專門學過關於他的文章。而對於李廣的形象,一般有兩個,一個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另外一個則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很好理解,前者就是誇讚李廣本事大,射箭本領極高,連石頭都能穿透。
  • 難封的不是李廣,而是心胸
    對於李廣,唐人王昌齡有一名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對李廣的追慕與懷想可見一斑,也讓人再次重溫其赫赫戰功。但同時,關於李廣的詩還有一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任是戰功赫赫,也未能封侯。而且,到了後期,李廣因不能忍受別人的閒言碎語而自我了斷,這樣的命運,更讓人替李廣的不幸而扼腕。
  • 李廣射石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ID:gh_b47952ece65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模擬真題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而人生的黑暗絕境又何曾不是被潛力照亮的呢?因為誤把石頭當作虎,危急之中飛將軍李廣張弓怒射,箭沒石中,正是危險的環境激發了李廣的潛力,讓他完成了一件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因為對手的步步緊逼,比賽場上張繼科像藏獒一樣發力贏得比賽,是緊張的氣氛激發了張繼科的潛力,讓他創造了乒壇最快大滿貫的奇蹟。
  • 唐詩閒讀:「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常我們說的要「飛將軍」在一般情況下指的就是漢代名將李廣,可是據歷史(主要是《史記》和《資治通鑑》)記載,那個真正行軍突襲敵營而獲大勝指揮作戰的將軍是衛青不是李廣,何以後人提起「飛將軍」,就會想到李廣,李廣又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名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