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造假、論文買賣何時休?盤點近期學術圈抄襲事件
小編帶大家一起盤點一下近期發生的、被曝光的學術不端事件。
1、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兩碩士論文雷同」事件
處理結果:涉事兩名學生(碩士)存在由他人代寫、買賣論文(估計是找的販賣論文、代寫論文的機構公司)的學術作假的行為,均撤銷其所獲碩士學位,收回、註銷碩士學位證書。
這個處理方式是很妥當的。我們應當注意,正常來講,畢業後學校給發兩個證書,一個是畢業證,代表你在學校裡讀了三年書,無重大違紀違規行為,成績合格,這個證與學術造假無關;另一個是學位證,代表你在經過三年的學術訓練之後,達到了一定的學術水平,完成學術論文,這個證書與學術造假有關,應予撤銷。
事件大概:天津大學劉某某,2018年6月26日獲得天津大學的工程碩士學位,碩士學位論文題目為: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廈門大學林某,2018年畢業,碩士論文為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兩人在同一年畢業,而碩士論文上網公布需要好幾個月甚至一年,所以不存在他們二人互相抄襲的問題,肯定是他們二人抄襲了同一個人、或二人論文由同一人撰寫。
所以,很明顯,他們遇到了不良商家,一篇論文賣給了多個人。
這背後是一個巨大的非法產業鏈。主要是代寫論文、學術造假產業。一篇碩士論文市價在數萬元、本科論文數千元起,中文核心期刊發文從數千元到一萬元不等,SCI論文發表則需要三萬元起步。感興趣的可去某Q搜一下,這種代寫論文、學術造假的群成千上萬、明碼標價。
2、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馬某某學術論文抄襲事件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馬某某(應該是在讀博士)在《思想理論教育導刊》雜誌上發表的論文《XXXXX內法規發展歷程探析》一文部分(約2000字雷同)抄襲楊雲成、張希賢等在《湖湘論壇》發表的論文《XXX以來的XX內法規制度建設:成績、特點與啟示》。
上述兩篇論文存在兩千多字雷同情況。約有六個段落、兩千餘字高度雷同。
清華大學馬某某的論文顯示的發表時間是2018年6月20日,楊雲成、張希賢的學術論文於2017年9月20日收稿,發表日期為2018年1月5日,比前者早五個多月,此外,值得注意的收馬某某論文的參考文獻中未包含前論文。
目前未看到相關處理意見。
3、電子科技大學與武漢理工大學2007屆某碩士畢業論文高度雷同時間
處理結果已出,電子科技大學某畢業生承認自己的論文由自他人代寫,撤銷賈某某碩士學位。
這又是一個被無良商家坑壞的例子。
考慮到賈某某是非全日制碩士,這對於近幾年的碩士招生培養改革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保障非全日制碩士的培養水平。
4、西南角到陳某某修改本科成績保研中科大事件
已經取消保研資格,追究相關行政人員的責任。但這裡邊還有很多問題未解釋清楚,或者說學校也不願意繼續深究下去,畢業陳某某的父母都是學校的教師、領導。
小編比較關注的是,這裡邊有無學術造假或者學術不端的行為?
這個事件也引申出一個大學裡比較突出的問題:大學教授開夫妻店組實驗室、學術論文掛名夫妻、子女、親屬齊上陣是否合規?如何監督?
希望中國的科研越來越好、氛圍越來越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