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卡媽聊育兒,原創內容。
下個月,樂樂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隨著開學時間越來越近,樂樂媽媽也感到越來越焦慮。她說,雖然她有送樂樂去培訓機構參加了「幼小銜接「的培訓班,但是,她還是很擔心樂樂到時候會不適應小學的生活。
樂樂媽媽的這種擔憂,相信很多孩子馬上要上小學的父母都會有。畢竟,步入小學,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而且,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是很不一樣的。
不過,卡卡媽認為,父母也不必過分擔心,因為孩子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只要父母好好地對孩子進行引導,那麼,孩子很快便會適應小學生活的了。
記得我兒子卡卡正式上小學的第一天,放學後我問上小學開不開心,他說:「我覺得讀小學比讀幼兒園要開心很多,因為一下課,老師就不看著我們,讓我們自己玩了。」
事實上,我身邊的不少孩子,都是卡卡的這種想法的。他們覺得小學有下課時間,這段可以自由玩耍,所以他們很喜歡,很享受。
當然,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媽媽還是需要提前給孩子作一些準備,培養孩子的一些好習慣的。畢竟,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差別是很大的,例如:
一、教育目標不一樣
幼兒園時期,孩子因為年紀還小,所以老師對他的身心都會細心呵護,以便孩子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所以,幼兒園園階段的教育,主要是以保育為主,教授知識為輔的;而小學就不一樣,主要是以教授知識為主了。
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是不一樣的
二、學習方法不一樣
在幼兒園時期,老師主要是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所以,平時上課是以遊戲和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為主的;而上了小學後,因為主要讓孩子學習知識,所以,學習方法也變成由老師的講述和板書為主了。
三、對孩子的要求不一樣
幼兒園時期,對孩子的自理能力要求不高,即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老師也會照顧到位的;但是,進入小學後,老師便不再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了。因此,很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去解決。例如:天氣熱了,孩子需要自己脫衣服;天氣冷了,孩子要自己加衣服等等。
小學以學習知識為主
明白了上幼兒園和上小學的不同之處,父母便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對孩子進行一些小訓練,讓孩子為進入小學作準備了。卡卡媽認為,父母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為孩子作準備。
一、心理方面
1、在開學前,父母可以抽空帶孩子到他即將要入學的小學看一看,熟悉熟悉學校的環境,讓他對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產生嚮往的情緒。
記得我兒子卡卡上小學前的那個暑假,我特地帶他到小學校園裡轉了一圈,經過足球場的時候,我告訴他,以後他可以在這個球場上踢足球了,喜歡足球的卡卡馬上表示很開心、很期待了。
2、父母可以先了解一下,附近有哪些小朋友是即將進入同一家小學的,然後讓孩子去結識一下,最好能成為朋友。父母還可以告訴孩子,進入小學後,他會交到很多好朋友的,這樣,也會令孩子對小學生活感到嚮往。
父母先帶孩子熟悉校園
二、習慣方面
1、因為小學的各項要求和幼兒園不一樣,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養成適合小學生活的作息習慣。例如,讓孩子早睡早起,以免上學遲到,或者上課時精神不足。
2、除此之外,父母還教孩子學會照顧自己,知道口渴了要去倒水喝;冷了要穿衣服等等;同時,父母要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東西,收拾好自己的課本、鉛筆等文具。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三、學習能力方面
1、孩子即將進入小學,父母也可以提前培養一下孩子的專注力及學習能力。例如,平時給孩子講故事時,把故事講完後,可以讓孩子複述一次,看看他掌握了多少。
2、想讓孩子的思維變得更活躍,父母可以多讓孩子動手鍛鍊,做一些複雜的動作,這樣,可以刺激大腦,加強孩子的思維活動。例如,可以讓孩子練練讓筷子夾彈珠什麼的。
3、父母還可以趁著暑假期間,帶孩子去觀察大自然,讓孩子多與社會接觸,以便豐富孩子的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
父母可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孩子即將進入小學,說明孩子長大了,這個時候,吃飯、穿衣、整理自己的書包等事情,父母都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了。
只要孩子的動手能力夠強,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並且對小學生活充滿期待,那麼,適應小學生活,對他來說是很一件容易的事情。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說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