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需要加強八種能力

2020-09-05 一凡媽媽的百寶箱

經過這個超長的假期,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們馬上面臨著畢業,要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一年級作為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教孩子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進入學習狀態、培養學習興趣、養成學習習慣,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今年的疫情打亂了很多家長的計劃,幼小銜接的空缺使得孩子對於小學的心理適應難度加大,家長們不免擔心,孩子這個狀態上小學能適應嗎?能跟上嗎?要讓孩子從容自如地扮演好合格小學生的角色,還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來培養的。以下八種能力是孩子需要具備的,家長們都準備好了嗎?

1. 自理能力。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小朋友變多了,課堂內容也變了,老師更專注教學,無法像幼兒園那樣對孩子事無巨細的照顧,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處理解決,自己上廁所、主動洗手注意衛生、及時補充水分、看護整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長們可以要求孩子自己準備每天物品和整理書包,穿什麼衣服,帶什麼書本,作業文具是否裝好,按時起床、睡覺,打理個人衛生等等,同時按照年齡和接受能力,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對孩子的自理能力提升和優秀品格培養都有好處。這就需要我們家長的耐心、鼓勵、包容,付出,確保上學前孩子能熟練掌握。


2. 理財能力。當前,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幼兒理財,將其納入孩子的培養計劃。因為培養幼兒尊重勞動成果,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理解金錢的意義,可以樹立孩子科學的金錢消費觀和投資理財觀,從小培養「勤儉、自立、責任」的良好品質。

剛上學的孩子年齡較小,抵制誘惑的能力較差,容易互相攀比。幼兒理財就是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引導孩子理性消費,克制欲望,把錢花在必需品上。上小學後,父母就可以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了,並教會孩子如何管理。例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家裡還有哪些需要購買的東西,提出購買清單,比如買書、買學習用品、孝敬長輩等。孩子要買的東西,要有計劃,可以和父母陳述購買理由,一起對物品的必要性和實用性進行討論,集體通過了才能購買。孩子剛有了金錢意識後,會不自覺地為物體標價,甚至做一次家務也要家長付錢,要教育孩子,有些東西並不是金錢能夠交換的,比如誠信,親人,責任,健康等。

3. 執行能力。「馬上」掛嘴邊,磨磨蹭蹭就是不動,孩子如此表現,家長無可奈何。表面上的磨蹭其實是缺乏執行能力的表現。對年幼的孩子, 「執行」很複雜,需要記住信息、處理信息、排除幹擾等等,孩子執行能力不足主要原因則是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興趣,自身能力不足,時間觀念不強。

提升孩子的執行力,父母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認知時間,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某事,以此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引導孩子做好日常規劃,讓孩子明確做事的前後順序,以及每一步對應的時間,將時間有效管理起來;適當讓孩子承擔後果,孩子會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慢慢養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

4. 閱讀能力。這裡指的是語文閱讀能力,包括認讀能力、理解能力、評價欣賞能力、遷移應用能力等,以上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將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提升起來 。良好的閱讀能力不但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知識,更可以開闊眼界、感受美好、提升格局,對今後學習、認知、理解等方面的發展都會起到重要作用。

閱讀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家長悉心引導和耐心陪伴。日常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走走看看,感受閱讀的氛圍。要尊重個體差異,充分考慮孩子興趣,這樣孩子更容易堅持,良好的閱讀體驗永遠比讀了什麼更重要。一年級語文已經開始引導孩子自主閱讀,要將親子閱讀逐步向自主閱讀過渡,鼓勵孩子形成見解,感悟,發表評論。

5. 抗挫折能力。最近一則大學生補考作弊被抓,而後跳樓殞命的的新聞,火遍網絡,這是一個孩子抗挫折失敗的極端例子。抗挫折能力集中體現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以及作出調整改變的能力。

家長要教育孩子正確認識挫折,挫折就像空氣,不可避免,也無需害怕,正確看待,正確處理。要注重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孩子討論對待挫折的處理方法,強化身體和意志的磨練,提升孩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要幫助幼兒增強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引導他們找到克服和解決困難挫折的方法,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6. 自控能力。孩子如果缺乏自控能力,會導致諸多問題,比如專注力不足,忍耐和抗壓能力較差,規則意識缺失,任性衝動又容易亂發脾氣,小學時期是自控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對孩子成長乃至今後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呢。要做到自重。鼓勵孩子遵守承諾,對孩子遵守規則或負責任等積極行為及時表揚,對孩子提出要求循序漸進。要做到自控。協助孩子制定計劃,提醒和督促孩子完成計劃,適當讓孩子承擔不執行計劃的後果。要做到自主。多聽聽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培養孩子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要做到自省。適當的批評可以促進孩子反省自身,引導孩子自己總結經驗教訓,養成不推卸責任、不找藉口的好習慣。

7. 社交能力。讀小學以後,孩子社交面加大,會遇到更多的問題,父母社交教育重點應轉為放手讓孩子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適當幫孩子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不過多幹涉。即使是衝突,也是孩子社交正常的發展和需求,交給孩子自己解決,以利鍛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8. 注意力。注意力對學齡孩子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注意力是學習的根本。缺乏注意力任何學習都無法達到良好狀態。注意力是記憶力的基礎。你記住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注意力的結果。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智力包括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和注意力。

學齡階段是培養學習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孩子專心做事時不要打斷,隨意打斷孩子,是家長破壞專注力的最典型表現;不要一次給孩子太多選擇,這會增加孩子的選擇困難,分散注意力,例如一次只讓孩子讀一兩本書,學作業逐科來寫,而不是寫一半就換等等;剛上學的孩子,重複和複述依舊是提升注意力的好的方法,鼓勵孩子複述故事或學習內容,對孩子記憶力和理解力提升也大有好處;孩子寫作業,可以準備一個沙漏,以10到15分鐘為好,用這種方法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在作業上,讓孩子養成不拖沓的學習習慣。此外,孩子專心寫作業時,家長不要在旁邊挑各種毛病。孩子注意力廣度小於成人,同時注意多件事,會無所適從。而且,過於緊張產生的情緒會讓孩子大腦一片空白,也就是常說的,越說越學不會。這是孩子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決定的。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轉眼間又是一年升學季,將有一批適齡幼兒園的小朋友要告別幼兒園生活,進入小學生活。家長面對孩子進入小學生活比較憂慮,擔心孩子不能很好適應小學生活。那麼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呢?提前熟悉小學環境小學和幼兒園有很大的區別,小學老師管的學生比較多,不可能像幼兒園老師那樣都照顧到位,因此,家長一定要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能自己事情自己做好,如此才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小學的生活。
  • 孩子即將成為小學生,父母應培養他的自理能力,以便適應小學生活
    她說,雖然她有送樂樂去培訓機構參加了「幼小銜接「的培訓班,但是,她還是很擔心樂樂到時候會不適應小學的生活。樂樂媽媽的這種擔憂,相信很多孩子馬上要上小學的父母都會有。畢竟,步入小學,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而且,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是很不一樣的。
  • 5種方法鍛鍊孩子的適應能力,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適應能力強的孩子,性格往往較為外向堅強。在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壓力與問題時,適應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家長們該如何鍛鍊孩子的適應能力呢?1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參加活動。2讓孩子多和小朋友們玩耍,這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適應能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這樣,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們就不會緊張了。不要害怕孩子們之間的打鬧,讓他們自己去處理,更能磨練他們的能力。只要孩子玩的不過度,家長儘量不要去幹涉孩子。
  • 如何幫孩子適應小學生活
    專家觀點  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張豔榮老師:從幼兒園到小學,不僅是學習環境的轉換,也包括教師、朋友、行為規範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變化。在幼兒園裡,孩子是處於被照顧的地位,而小學教育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孩子要以一種獨立的角色進入小學生活,並且小學生活更加程序化,有秩序,更多地需要孩子的主動性。
  • 如何幫助孩子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父母需要做的7件事!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在幼兒園時期,家長和老師都會給予孩子更多的照料和幫助,而進入小學之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孩子獨立的去完成。想要讓孩子更快的適應小學的生活,父母要學著放手,逐漸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和學習上的自立,自己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自己管理,自己穿衣、自己喝水、上廁所等。
  • 幼小銜接如何進行,才能讓孩子更快的適應和融入小學生活?
    作為幼兒園教育傳播者的老師和園長如何更好進行孩子居家的幼小銜接準備,讓我們的孩子在兩個幼兒園老師如何教家長孩子居家做好幼小銜接的各項準備,在幾個月後讓孩子們順利地進入到小學並儘快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這應該是父母向幼兒園諮詢了解做多最關心的話題。既然孩子要上小學了首先應該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與小學在學習及生活上有什麼不同。
  • 提高孩子適應能力的4個步驟,在不同場景更好地融入環境
    孩子的獨立成長過程,其實是從能自己照顧自己,慢慢到照顧別人的需求,最後到適應環境。第一階段,我們從吃飯、收拾玩具、穿衣、上廁所、睡覺5個場景講解了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第二階段,從不粘人、正確表達自己、和小朋友玩耍、控制情緒4個場景培養孩子情感方面的需求,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學會理解別人的感受。這篇文章我要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更好地融入環境。
  • 如何才能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八方面可注意
    很多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在此期間,部分家長也會產生一些焦慮情緒。如何才能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呢?兒童心理研究者殷紅博認為,入學第一年孩子主要要適應八個方面的變化,如果在入學前沒有得到必要的入學準備教育,可能會影響孩子之後的生活、學習及綜合發展。  一是生活節律適應關。
  • 如何讓寶寶適應小學生活?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正文如何讓寶寶適應小學生活?   學習適應包括閱讀能力培養,前書寫能力培養、數學準備等;社會性適應包括培養孩子參與各項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孩子的任務意識與規則意識,增強孩子完成任務與遵守規則的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與交往能力;   以上準備內容中生理準備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兩方面需要家長多花心思和時間參與,而學習準備在教學質量高的幼兒園基本可以完成。
  • 家長這樣做 可以幫孩子更快地適應住宿生活
    開學了,一年級的孩子興高採烈地步入了小學的校園。與在幼兒園時每天放學後都能回家不同,大多數入讀民校的孩子開啟了全新的住宿生活,只有在每周五放學後才能回家與父母見面。很多孩子從沒有體驗過這種在校住宿的生活,因此而感到不適應,嚴重者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東莞市優秀班主任、東華小學德育處老師廖明萍為家長提出了以下建議。
  • 開學前做好這些入園準備,助力孩子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孩子上幼兒園前,我們還需要做哪些準備呢?為了孩子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我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就要開始做好各方面的準備。1、養成孩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2、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學會。上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己會拿著勺子吃飯;大小便會主動告知老師;能自己脫穿外套、褲子、鞋子等;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自理能力強,往往也能讓孩子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社會適應||「新生活,心適應」活動剪影
    一、活動理念(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性)小學時期是兒童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是兒童開始學校生活的第一個階段,是兒童學習掌握各種基本技能、掌握人類科學文化的最基本知識並為進一步學習打基礎的時期。因此,兒童在學校的適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兒童今後對學校生活的態度與趨向,並有可能影響兒童今後的學業成績和社會成就。
  • 咋讓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孩子上小學 家長應「放手」
    怎麼說考學君也上過大學,居然輔導不了還沒上小學的孩子了!「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我該做些什麼?上課時間長,孩子能安靜地聽完一節課嗎?……」對家長而言,上面每一個問題,無疑都是一個大大的挑戰。孩子踏上人生新起點,家長,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 孩子即將上小學,父母要提前做這4個準備,有助於他們更好適應!
    孩子即將上小學,父母要提前做這4個準備,有助於他們更好適應!陳曼的兒子晨晨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前幾天,班主任給陳曼打電話,告訴她晨晨在學校不斷地大哭,無論怎麼安撫都不行,讓陳曼最好能夠來學校一趟。其實,剛剛上小學的孩子,很多都會跟晨晨一樣,極度不適應。無論是上課方式還是作息規律,孩子們都很不適應,這才導致他們出現厭學的情緒。出現這種情況,與父母們沒有提前充足做準備有很大關係。那麼面對即將上小學的孩子,父母們該提前做哪些準備呢?
  • 做好這些準備,讓孩子輕鬆適應小學生活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當孩子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時,很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導致他們無法很好地適應小學生活,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父母們提前幫助孩子做好入學前的各項準備。
  • 入園前,做好這些準備很關鍵,以便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大家可以趕緊行動起來了,提前做好入園準備,以便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馨寶馬上就要進入幼兒園了,幼兒園老師很好,提前幫我們解答了一些疑惑,還有需要注意的事項,馨媽給大家簡單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
    盼望著,盼望著我們的小寶貝長大了,如今他們即將要離開生活了好幾年的幼兒園,開始小學生活了。對於即將到來的新的學習生活,我們的孩子們非常嚮往但也難免會有焦慮,這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作為媽媽,我們要接受孩子這個事情的感受,同時採取積極努力的行為,以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從容地適應小學生活。
  • 培養孩子的團隊生活能力,更好地融入幼兒園生活
    怎樣幫助孩子們儘快地融入幼兒園生活,適應團隊的生活呢?今天就來聊聊孩子們可以在入園前培養的團隊生活能力。所以,在家裡不受約束的孩子常常會覺得很不能適應,不願意去幼兒園。,孩子將會容易適應幼兒園的團隊生活。
  • 更快適應小學生活 利用暑假先「養」習慣
    微信公眾號提問:我們家孩子過了暑假就要升入一年級了,做家長的特別興奮,但同時也很焦慮,不知道在這個假期裡,我們和孩子可以提前做點什麼準備,能讓孩子更快適應小學的生活和學習?我覺得小學的重要之處不在於掌握了多少知識,會認會寫多少漢字等等,而是行為習慣的培養。為了進入小學後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和生活,孩子們應該在上一年級前,先做一些準備,養成一些好習慣。
  • 孩子要上小學了,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呢?
    在孩子剛入學時,家長尤其要特別注意,此時孩子若能順利走上學習的軌道,往後的學習就將會順暢。若心理上有挫折感或失敗感,就可能在學習上一蹶不振,經常處於低潮期。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方法:(1)帶孩子認識學校的環境,在操場上看小朋友嬉戲,告訴孩子這就是他將來要念書的學校,引起他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