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個超長的假期,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們馬上面臨著畢業,要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一年級作為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教孩子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進入學習狀態、培養學習興趣、養成學習習慣,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今年的疫情打亂了很多家長的計劃,幼小銜接的空缺使得孩子對於小學的心理適應難度加大,家長們不免擔心,孩子這個狀態上小學能適應嗎?能跟上嗎?要讓孩子從容自如地扮演好合格小學生的角色,還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來培養的。以下八種能力是孩子需要具備的,家長們都準備好了嗎?
1. 自理能力。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小朋友變多了,課堂內容也變了,老師更專注教學,無法像幼兒園那樣對孩子事無巨細的照顧,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處理解決,自己上廁所、主動洗手注意衛生、及時補充水分、看護整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長們可以要求孩子自己準備每天物品和整理書包,穿什麼衣服,帶什麼書本,作業文具是否裝好,按時起床、睡覺,打理個人衛生等等,同時按照年齡和接受能力,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對孩子的自理能力提升和優秀品格培養都有好處。這就需要我們家長的耐心、鼓勵、包容,付出,確保上學前孩子能熟練掌握。
2. 理財能力。當前,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幼兒理財,將其納入孩子的培養計劃。因為培養幼兒尊重勞動成果,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理解金錢的意義,可以樹立孩子科學的金錢消費觀和投資理財觀,從小培養「勤儉、自立、責任」的良好品質。
剛上學的孩子年齡較小,抵制誘惑的能力較差,容易互相攀比。幼兒理財就是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引導孩子理性消費,克制欲望,把錢花在必需品上。上小學後,父母就可以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了,並教會孩子如何管理。例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家裡還有哪些需要購買的東西,提出購買清單,比如買書、買學習用品、孝敬長輩等。孩子要買的東西,要有計劃,可以和父母陳述購買理由,一起對物品的必要性和實用性進行討論,集體通過了才能購買。孩子剛有了金錢意識後,會不自覺地為物體標價,甚至做一次家務也要家長付錢,要教育孩子,有些東西並不是金錢能夠交換的,比如誠信,親人,責任,健康等。
3. 執行能力。「馬上」掛嘴邊,磨磨蹭蹭就是不動,孩子如此表現,家長無可奈何。表面上的磨蹭其實是缺乏執行能力的表現。對年幼的孩子, 「執行」很複雜,需要記住信息、處理信息、排除幹擾等等,孩子執行能力不足主要原因則是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興趣,自身能力不足,時間觀念不強。
提升孩子的執行力,父母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認知時間,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某事,以此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引導孩子做好日常規劃,讓孩子明確做事的前後順序,以及每一步對應的時間,將時間有效管理起來;適當讓孩子承擔後果,孩子會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慢慢養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
4. 閱讀能力。這裡指的是語文閱讀能力,包括認讀能力、理解能力、評價欣賞能力、遷移應用能力等,以上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將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提升起來 。良好的閱讀能力不但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知識,更可以開闊眼界、感受美好、提升格局,對今後學習、認知、理解等方面的發展都會起到重要作用。
閱讀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家長悉心引導和耐心陪伴。日常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走走看看,感受閱讀的氛圍。要尊重個體差異,充分考慮孩子興趣,這樣孩子更容易堅持,良好的閱讀體驗永遠比讀了什麼更重要。一年級語文已經開始引導孩子自主閱讀,要將親子閱讀逐步向自主閱讀過渡,鼓勵孩子形成見解,感悟,發表評論。
5. 抗挫折能力。最近一則大學生補考作弊被抓,而後跳樓殞命的的新聞,火遍網絡,這是一個孩子抗挫折失敗的極端例子。抗挫折能力集中體現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以及作出調整改變的能力。
家長要教育孩子正確認識挫折,挫折就像空氣,不可避免,也無需害怕,正確看待,正確處理。要注重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孩子討論對待挫折的處理方法,強化身體和意志的磨練,提升孩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要幫助幼兒增強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引導他們找到克服和解決困難挫折的方法,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6. 自控能力。孩子如果缺乏自控能力,會導致諸多問題,比如專注力不足,忍耐和抗壓能力較差,規則意識缺失,任性衝動又容易亂發脾氣,小學時期是自控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對孩子成長乃至今後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呢。要做到自重。鼓勵孩子遵守承諾,對孩子遵守規則或負責任等積極行為及時表揚,對孩子提出要求循序漸進。要做到自控。協助孩子制定計劃,提醒和督促孩子完成計劃,適當讓孩子承擔不執行計劃的後果。要做到自主。多聽聽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培養孩子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要做到自省。適當的批評可以促進孩子反省自身,引導孩子自己總結經驗教訓,養成不推卸責任、不找藉口的好習慣。
7. 社交能力。讀小學以後,孩子社交面加大,會遇到更多的問題,父母社交教育重點應轉為放手讓孩子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適當幫孩子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不過多幹涉。即使是衝突,也是孩子社交正常的發展和需求,交給孩子自己解決,以利鍛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8. 注意力。注意力對學齡孩子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注意力是學習的根本。缺乏注意力任何學習都無法達到良好狀態。注意力是記憶力的基礎。你記住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注意力的結果。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智力包括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和注意力。
學齡階段是培養學習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孩子專心做事時不要打斷,隨意打斷孩子,是家長破壞專注力的最典型表現;不要一次給孩子太多選擇,這會增加孩子的選擇困難,分散注意力,例如一次只讓孩子讀一兩本書,學作業逐科來寫,而不是寫一半就換等等;剛上學的孩子,重複和複述依舊是提升注意力的好的方法,鼓勵孩子複述故事或學習內容,對孩子記憶力和理解力提升也大有好處;孩子寫作業,可以準備一個沙漏,以10到15分鐘為好,用這種方法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在作業上,讓孩子養成不拖沓的學習習慣。此外,孩子專心寫作業時,家長不要在旁邊挑各種毛病。孩子注意力廣度小於成人,同時注意多件事,會無所適從。而且,過於緊張產生的情緒會讓孩子大腦一片空白,也就是常說的,越說越學不會。這是孩子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