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學生生活自理能力令人堪憂?我們該如何做呢?

2020-12-22 華華看湖北

培養小學生生活自理能力是小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也是當今社會兒童發展的要求。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有六個孩子和一個成年人來照顧他們,老人敬拜他們的孩子,從而形成了孩子的自尊,自私和自尊的獨特特徵。享受,缺乏紀律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在目前的現狀下,進行深入研究,為基礎教育提供更多實用材料。

一、小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現狀

生活自理能力是人最基本的素質,是人生的基礎,是人之所以為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腳的基礎。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能力,是孩子走向社會的必備能力。但是小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很不理想,現狀堪憂。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兒童生活中嚴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呢?通過分析研究,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原因。

一方面,對老人的照顧:根據調查,超過一半的學生到達了「四兩一」家庭。他們和老人住在一起。六個成年人照顧一個孩子,長輩們溺愛孩子,導致孩子形成唯我獨尊、自私自利、安於享受……等特殊的性格,缺乏意志磨練和獨立生活能力。即使是最基本的事情,例如洗臉和穿衣服,都是由老年人完成的。帶孩子上學通常是個問題。這些瑣碎的事情對父母來說是艱巨的任務,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卻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地行使自我照顧能力的機會。

另一方面,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缺乏心理獨立性和意識,即使他們能做自己的事情,他們也要信任父母。如果父母和解一點,孩子會增強他們尋求幫助的願望,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將成為一種習慣。

二、培養小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1.教小學生如何照顧自己的正確方法。

培養小學生獨立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使小學生可以學習生活和如何照顧自己。這是小學素質教育的一個亮點。張開嘴伸手。「如何教小學生如何照顧自己?首先是老師設計精心設計的專題講座,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移植課堂教學方法。了解生活知識,創造輕鬆愉快的生活教學場景,使小學生可以科學地探索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掌握某種生活自理能力,其二是教師經常向小學生介紹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引導他們自覺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並掌握活動中的生活自理能力。

2.要培養小學生的自我照顧能力,有必要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繫與合作。

學校與父母保持緊密聯繫併合作,以便學生在家中可以充分學習到自己在學校學到的東西,並在學生的行為中內化。因為家是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的最佳「位置」。只有父母改變了自己的教育觀念,理解了自力更生和自力更生的原則,我們才能把重點放在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自理能力教育上。父母應該放開手腳,不要過多地幹擾孩子的運動行為,不要挫敗他們的熱情,並使他們的孩子在精神上保持惰性和依賴性。有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事情:一個研究生除了學習還沒有做過家務活,而且我不知道如何煮飯和如何洗衣服。有一次,在煮熟的雞蛋前,不知道該怎麼剝殼。因此,我們敬告父母,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和發現自己,以便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相關焦點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他結合經典的家庭教育案例,呈現當前孩子「成長的煩惱」以及家庭教育的「苦惱」,結合現代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教育實踐,向在座家長分享如何透析問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如何學會與孩子溝通、如何真正「用心」陪伴孩子等初中段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的正確破解手段。講座結束後,各班班主任還結合班級實際,與家長進行了深入的家校共育話題的交流與探討。
  • 家校攜手,共育英才
    作為老師,專職的教育工作者,在家校共育方面就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去爭取家長的認同,調動家長的力量,更好地為孩子的成長服務。那麼,老師要如何與家長溝通,進而調動家長的力量呢?首先要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彼此有了了解,有了信任,才可能有良好的合作。幸運的是,早在認識之前,老師和家長之間就有了共同的主題——孩子。
  • 在新冠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家校共育
    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在家裡上網課了,如何做好家校共育?我們要找到問題的關鍵詞:疫情、家、校。因為疫情,學生在家線上學習。那麼我們就要結合線上學習與在校學習的不同點來做好家校共育。第一,線上學習缺少師生互動,老師無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於知識點的講解,線上學習與在校學習差別不大。但是學生有沒有學會?
  • 打開校門做教育——市外國語學校 「家校合作共育」的思考與實踐
    「打開校門做教育」是「博雅」教育的宗旨,也是家校合作共育的根本朝向。一、上下求索,堅定方向(一)家校合作共育的意義針對家庭教育主題,我們在全校範圍內進行了線上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沒有時間,不懂方法,心存焦慮,渴求幫助,家長的殷殷目光中期待著學校能攜手並肩共同前行。
  • 家校共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9月3日上午,四川巴中巴州區第十一中學初2021級班主任及家長代表參加了「家校共育」工作研討會。該年級主任周鵬主持召開了這次會議。校長朱秀明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代表學校感謝各位家長一直以來對學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時對學校近期畢業班作了安排。
  • 家校同行 家國同興——史家教育集團家校共育的實踐探索
    對於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我們認為關鍵是要改變家庭教育結構,讓家庭教育突破自體循環,在家校之間、家國之間聚心打造廣泛的學生成長引力場,激活學生在廣闊教育空間中的生命成長。「爸爸運動隊」強調親子陪伴中的「父傳責」,旨在培養孩子不畏艱難、持之以恆的意志品質,增進孩子體格、性格、品格的層遞發展,在「承責」層面推動家校共育從「小家」向「大家」拓展。「星期六課程」由家長自主申請為學生授課,學生自願報名參加,在周末課堂上激發孩子多元興趣,開闊孩子成長視野,推動家校共育從「小家」向「大家」拓展。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家校共育」往期精彩回顧市教育局《全面推進中小學家校共育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家校共育丨市教育局舉辦「愛的智慧」中小學家校共育專題培訓會家校共育丨與孩子共成長——廣饒縣第二實驗小學「家校共育」進行時家校共育丨蛻變
  • 讓家校共育成為孩子騰飛的翅膀
    那麼如何進行家校共育?形成教育的合力呢?下面說說我校的一些做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關鍵在「共」,宗旨在「育」。家校共育,就是充分發揮好家庭、學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二者缺一不可。這就如用左右兩隻船槳划船,一邊用力不當或者不均衡,船的方向就會把握不好或者走偏。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是學校和老師的。
  • 溧陽家校共育|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期溧陽家校共育為大家講解: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期講師:王杜花。溧陽市永平小學語文教師,從教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常州市骨幹教師、常州市骨幹班主任、溧陽市優秀班主任、溧陽市師德模範、溧陽市最美鄉村教師。
  • 如何解決教師職業倦怠?專家教師呼籲「家校共育」
    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師德標兵、首師大附屬麗澤中學教師 李穎解決教師職業倦怠,需要「家校共育」2019年7月,山東省五蓮二中的教師楊守梅因體罰兩名逃課學生被家長舉報,學校和教育局隨即做出處罰。楊守梅被扣發一年獎勵性績效工資,五蓮二中被責成新學年不再與楊守梅籤訂聘用合同,該教師也被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該事件在教師群體中引發巨大反響,不少教師表示「當教師壓力太大了!」 人民日報對此曾發表評論,呼籲「善待基層教師,別動輒『追加處理』。」李穎坦言,教師壓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家長對學生的期待與教學成果不匹配。
  • 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家校共育活動
    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12月14日,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了家校共育活動之家長會。該校校長陳金髮首先從成立家長學校的意義、開展形式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向各位家長做了闡述,使學生家長明確了成立家長學校的目的。會議推舉產生了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代表做了表態發言,表示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擔負起家長在家庭的監護的責任,多花關注孩子成長,同時加強與學校教師的溝通聯繫,讓教師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長變化。
  • 家校共育實踐案例|重慶市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凝心聚力,推動家校共...
    家校共育,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構建平等、尊重、協作、支撐、信賴、理解和互補的協作關係,才能有助於家校雙合力家校雙方一起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獲得傑出的教育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教育環境,有效地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兒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考試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也是經常出現的一類面試考題。下面中公專家將為廣大考生詳細介紹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以便有效幫助考生在結構化面試中應對這一類問題。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通俗的理解,可以引用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師的一句話來解釋,即:「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探索原生家庭結構 「四大措施」促家校共育 ——合肥市周宗華名...
    6月7日上午,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主題研討活動走進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這一次研討活動的主題為「聚焦新時代家校共育研究」。  疫情期間如何進行家校共育?怎樣才能讓家校共育有效助力孩子成長?速來圍觀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團隊與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家校共育」課題組成員的這場強勁「頭腦風暴」。
  • 【家校共育宣傳周專輯】牡丹江市林口縣中小學校「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紀實
    只有家校配合,方可助孩子健康成長。2020年6月1日上午9時整,林口縣教師進修學校心育部組織全縣各學校主管家庭教育的領導、班主任和家長相聚在雲平臺,共同收看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組織的「黑龍江省中小學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基礎教育教學研培中心主任田麗主持。
  • 家校共育新策略
    如何搭建家長與孩子平等對話的平臺……班主任和家長是孩子教育的直接責任人,雙方對孩子教育的期待基本一致,所以家長與學校、班主任是戰友,是同盟軍。家校協作、家校共育,才能讓教育效益最大化。如何向家長借力、借智、借道?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與家長有個約定我們與家長有個約定:做孩子共同成長的護航人。
  •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中山市東升鎮勝龍小學 中山市東升鎮勝龍小學微信號 zsdsslxx 功能介紹 勝龍小學是一所中山市一級學校;首個鹹水歌傳承基地;中山市第二批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鹹水歌傳承基地;國家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校。
  • 合肥二中:家校共育,為成長助力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長的密切聯繫,促進家校溝通,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以期更好地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2020年9月11、12、13日下午,合肥二中分別舉行了期初高二、高三年級和高一年級主題為「家校攜手,共育成長」的家長會。
  • 家校共育,1911學堂彰顯第三方平臺力量
    既然學校要勘此大任,就要有一套衡量是否做到位、做到家的標準。筆者認為,評判學校在家校共育上是否能取得實效的標準有三點:是否建有長效機制,是否具有專業、系統的廣度和深度,以及是否有驗收和評價體系。這就像教育過程本身一樣。
  • 「奮進的步伐」家風教育助力家校共育
    、課程與講座相結合、系統內與系統外的教學資源相結合等「六結合」方式,在學校開設《中國好家風----家校共育讀本》課程,從小學四年級,初中七年級起在學校校本課程中,每學期8至10節課。為了確保家風教育效果,下一步我們將組織專家報告會,家庭家風展示,優秀家庭評選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兩個家校共育平臺的作用,使好家風在培養品行端正,德志兼備的優秀學生,形成良好社會風尚,推進社會文明進步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