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從牛肉、大麥、葡萄酒、龍蝦等農產品,到煤炭、鐵礦石、銅礦等礦資源,再到旅遊業、留學教育業,澳大利亞對華三大賺錢利器統統「折戟」。眼瞧澳大利亞在自戕的邊緣來回試探,致使中澳關係降至建交50年以來的最低點,該國各界人士實在忍不住了,強勢發聲,甚至給澳洲支了一招。
澳大利亞各界急了!「中國通」支招:學學日本和菲律賓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被稱為「中國通」的澳大利亞前總理、前外交部長陸克文在相關會議上發言表示,澳大利亞應該學學日本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勸奉該國收起擴音器別到處嚷嚷。
他認為,日本與澳大利亞有相似之處,既是美國親密的夥伴,又與中國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繫,還都是民主自由的國家。但是過去幾年,日本都能夠處理好與中國的關係,並且經貿合作也更上一層樓,不像澳大利亞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事實上,澳洲各界人士都希望以和為貴,紛紛發聲力挺中國,指責澳洲火上澆油。例如,澳大利亞工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內塞近日猛攻莫裡森政府,稱其要為中澳關係「破裂」負責。澳大利亞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Cavan Hogue)也指出:與中國發生貿易爭端,澳大利亞一定會輸。
就連印度《亞洲時報》也刊發了一篇評論文章,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予以了很高的評價,稱杜特爾特給澳大利亞上了一課,課名就叫如何與中國正確相處。
文章指出,杜特爾特的思想十分明確,與其「不自量力」地挑戰中國,不如試著跟中國和睦相處,他認為,所謂的民族自豪感只會讓菲律賓人流血,只有與中國處好關係才能帶來實際的好處。
數據顯示,2019年,中菲雙邊貿易額609.5億美元,同比增長9.5%,中國穩居菲律賓最大貿易夥伴寶座。另據菲方統計,2018年中國對菲投資4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3倍。
這足以佐證,作為一衣帶水的近鄰,只有永遠堅持睦鄰友好、始終妥善管控分歧、不斷深化互利合作,才是雙方正確的相處之道,也一定能為兩國及兩國人民帶來真正的利益和長久的福祉。
損失將達5490億!澳大利亞三次示好:與中國互惠互利
況且,在一系列錯誤操作下,澳大利亞已經自吞苦果。要知道2019年澳對華出口了價值1039億美元(約合6797億元人民幣)的商品,佔其總出口的38.2%。然而,現如今澳農產品、礦資源等對華出口紛紛遭遇「滑鐵盧」,比如11月前三周澳洲煤炭對華出口已經暴跌了96%。
根據西澳大利亞大學經濟學教授Rod Tyers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學高級講師Zhou Yixiao的建模,若中澳兩國的貿易減少95%,將對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造成極大影響,損失分別達6%和14%。
按照2019年澳大利亞1.4萬億美元的GDP來計算,澳的損失將達840億美元(約合5490億元人民幣)。需要一提的是,在澳大利亞將「漫畫事件」升級之後,法國、美國、英國等國紛紛站出來以示支持。
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名譽董事託尼·凱文一針見血指出,這些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夥伴們,簡直就是漁翁得利,他們一面用甜言蜜語支持澳大利亞,另一面美國和歐洲的出口商卻取而代之填補中國市場的空缺,實際澳洲處在孤立無援的位置。他稱「澳大利亞正迅速成為一個悲哀的笑話。」
或許莫裡森意識到他的種種做法已經讓澳大利亞陷入了困難境地,為此多次「變臉」。11月24日,莫裡森就在某國際會議上表示,該國想要與中國「快樂共存」;12月1日,他又表示澳洲正努力保持與中國的工作關係,並希望不再出現阻礙中澳經貿正常交流的事情;12月3日,他再次強調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將對華尋求建設性的合作機會。
那麼,你看澳大利亞還有機會嗎?
文 | 李澤鈽 題 | 黃紫鎵 圖 | 饒建寧 審 | 劉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