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培養孩子冷靜、沉著的性格,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2020-08-22 紫陌養娃經

其實,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主體,做父母的不可能像影子一樣時時守在他身邊。有時孩子會遇到某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如果家長平時注意了對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會減少許多麻煩和不必要的損失。對孩子進行應付緊急情況能力的培養,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只簡單地告訴他不要接受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到池塘邊玩耍是不夠的,做出種種限制也是不行的,這樣不但阻礙了孩子能力的發展,有時還會形成逆反心理。

重要的是要使孩子在思想上引起重視,清楚地知道在危險的環境中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家長可以向孩子描述可能面臨的處境,而後問他在這種處境中應該怎麼辦。記錄他的反應速度和正確程度。不要因為孩子的回答錯誤而責罵他,要盡力幫助他弄清楚錯誤行動可能引起的後果,並傳授正確行為的基本要領,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並在思想上引起重視。

下面是孩子最容易遇到的四種可能環境,父母可以帶孩子進行演習。如果他能夠對這四種環境做出比較正確的反映,說明他已基本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了。

1、和母親來到鬧市中心,當孩子停下來看一件新奇的東西,一轉眼母親不見了。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首先是不要慌亂,不可毫無目的地四處亂竄,站在原處向一個可以信賴的人說你迷路了。在繁華路口,可以告訴值勤的民警,在商業中心可以告訴比較正規商店的營業員,而不要驚恐地哭泣,或在任何一位大人面前說你迷路了。

2、孩子獨自一人在家,門鈴響了,從貓眼裡看見一位陌生人,他說他有急事,或說是奉母親之命來的,這該怎麼辦呢?不把門打開讓他進來是非常理智的,但也不能不予理睬,因為有些壞人會用這種辦法試探家裡有沒有大人。可以機瞥地說,媽媽正在休息,讓他過一會再來,或者要他留下地址和姓名,說媽媽醒來後再去找他。這樣作既不得罪好人,又不給壞人以可乘之機。


3、夜晚家裡人都睡著了,而孩子被火警驚醒。這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趕緊叫醒家人,喊人救火,然後設法迅速離開房子。如果被大火困在家裡了,也不要絕望,可用毛巾、衣服、床單伸出窗外向大人們示警,然後趴在火勢、煙霧較少的地板上,爭取時間等待大人前來救援。

4、和小朋友在湖邊、池塘邊玩耍,一個小朋友不慎掉入水裡,又不會遊泳。如果孩子自己也不會遊泳,就不要跳進水裡去救人。如果身邊有救生圈或其他能夠浮在水面上的東西,趕緊扔給水裡的朋友,讓他抓住,然後再呼喊大人前來救助;如果身旁有長棍子,則可以俯臥在地上,把棍子伸到水面上,讓朋友抓住棍子,然後用力把他拉到岸邊。千萬小心不要讓自己掉進水裡。

孩子掌握一些危急情況下自我保護的知識,遇事會更冷靜、更沉著,有利於形成穩健的性格。

相關焦點

  • 給孩子增加一個「安全砝碼」,六點建議培養孩子學會如何自我保護
    而孩子很高的警惕性和自我保護能力來源於父母的培養。所以,父母要從小加強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識和安全訓練,增強他的防範意識,提高其自我保護的能力。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面教孩子保護自己呢?培養建議建議一:告訴孩子,遇事要沉著冷靜父母不能讓孩子太依賴別人幫忙解決問題,一定要讓他學會應變突發事件的能力,告訴他,他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
  • 家長該如何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安全防範意識薄弱,缺乏對危險情境的正確理解和一定的安全知識,所以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制止,孩子就有可能受到傷害,甚至有生命之憂。但是再愛孩子的媽媽,也不可能24小時盯著孩子、保護孩子,只有家長積極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防範意識,才能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營養健康>健康護理>正文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 2011-06-17 16:49 來源:未知
  • 孩子一遭遇挫折就頹廢?家長培養孩子的「復原力」能解決問題!
    內在保護因子是指個體自身所具備的某些特質,能調節或緩和危機所帶來的影響,比如情緒穩定性、性格內外向、積極性傾向、自我效能感、信任他人等。我們也可以把復原力理解為一種恢復能力,復原力越強的孩子,越容易從挫折、悲傷中恢復過來,更好地適應環境。
  • 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引導孩子的方法家長一定要了解
    告知孩子有哪些危險的存在 在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之前,要先讓他們明白哪些是危險的,讓他們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有過實驗顯示,一個即將要步入小學的孩子,雖然媽媽各種擔心,但是面對老師的要求,這個孩子都可以自主並且很好的完成。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看出,其實所謂的擔心、焦慮都是家長代替孩子建立的,其實孩子可以做得到。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為什麼同樣的話,我說的不聽,老師說的孩子就會聽。
  • 家長的情緒影響孩子性格,李玫瑾:好的教育,是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和教養中逐漸成長,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同時也接受著父母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幼兒來說,缺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父母的行為和情緒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養成。如果父母比較暴躁易怒,很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出現問題。
  • 家長提前教孩子做這幾件事情,讓孩子遠離危險,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一生很長,我們不能隨時保護孩子的安全。現實生活中,孩子可能遇到各種意外傷害事件。大的事故,比如說乘車危險,火災、地震,甚至一些突發的危險,比如說,摔傷,意外走失。我們不能保證孩子不會遇到危險,但我們可以教會孩子面對危險的方法,學會遠離危險。
  • 想要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這幾點很重要
    近年來,幼兒意外事故時有發生,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由於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常識所造成的 。因此,加強安全教育,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就尤為重要。隨著年齡增長,幼兒初步具備一些獨立能力,他們活潑好動,具有「不怕危險」和「勇於獵奇」的特性。
  • 孩子難有自信心,可能是自我認知偏差,家長學會4招培養孩子自信
    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李女士特地給孩子報了美術班和舞蹈班,希望孩子能夠不斷的鍛鍊自己,提高自信心,性格更加活潑開朗一些。 但是卻遭到了女兒的強烈反對,孩子害怕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害怕受到別人的指責與批評,所以一直表現的唯唯諾諾,成為別人眼中的乖孩子。
  •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面對霸凌,提前培養娃的自我保護能力
    八招,輕鬆教孩子自我保護!八大自我保護守則,每天放進孩子書包裡,隨時拿出來提醒孩子!1、絕不跟陌生人走孩子還小,無法意識到危險,作為孩子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警惕意識,能更有助於保護孩子!,為了培養孩子獨立,家長一定會有漸漸放手,讓孩子到家裡附近買東西、自己上下學……等機會。
  • 培養孩子性格特徵,面對孩子六大消極性格特徵,家長應如何引導?
    雖然說每一位孩子都是特別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性格,並且只要家長好好利用孩子的性格特徵,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才。但現實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由工作太忙導致疏忽了對孩子的性格培養,這就會使孩子的性格產生偏差,非常不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要知道好的性格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給這個人帶來的只有好處。
  • 家長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親貝網了解到,孩子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尤其影響孩子的交友、學習、工作等等。所以培養孩子優秀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必要。今天,親貝網小編就總結了幾種有利於孩子性格培養的方法。多關注寶寶父母無窮無盡的愛能增加他的安全感,減輕他的焦慮。
  • 青少年學生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學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多年來,校園安全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防止校園暴力發生是我們的長效機制,但是完全制止是很難的,這需要我們家長和學生們加強對自我安全保護的意識,培養良好的求學心態,努力學習科學知識,不參與打架事件,禁止暴力情形在學校發生。
  • 孩子有三種表現,多半是性格出了問題,家長要注意品質培養
    執筆:張蒙定稿:蘇子後雖然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注重對孩子的培養,早早將他們送到各種培訓班和興趣班,希望孩子在學習成績優異的同時能全方位發展,將來在社會上能大有作為。但這些都是學習層面的培養,並未涉及到孩子的性格及心理方面,即使他們學有所成,特長出眾,如果性格惡劣不討喜,也很難充分發揮所長,在社會上大展抱負。
  • 孩子性格懦弱容易被排擠,家長學會3招,培養孩子好性格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性格受兩方面的影響,一種是先天的遺傳因素,一種是後天的環境影響。很多孩子天生性格就十分懦弱,喜歡哭泣,這也導致了他們容易被其他同學排擠。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性格進行培養,否則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性格影響孩子一生,性格培養應注重哪些方面?
    常言道「三歲看大,五歲看老」,還有「性格決定命運」一說。可見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性格至關重要。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性格的培養,為孩子未來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那麼,父母該從哪些方向入手才能正確培養孩子的性格呢?
  • 孩子在幼兒園有磕碰?家長如何處理影響孩子的一生!
    處理得當,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如何正確處理事情。相反,如果家長把事態擴大,不僅不利於孩子從中學到東西,反而會給孩子的性格帶來負面影響。 大多數時候,孩子之間的爭端都不是什麼大事情,反而是家長的小題大做容易將矛盾激化。兒童心理學認為,孩子間的衝突、糾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孩子在糾紛中可以提高與人交往、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也能鍛鍊堅強的意志。 儘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爭端,這正是孩子學會協調關係,解決衝突的契機。
  • 孩子在幼兒園有磕碰?家長如何處理影響孩子的一生
    處理得當,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如何正確處理事情。相反,如果家長把事態擴大,不僅不利於孩子從中學到東西,反而會給孩子的性格帶來負面影響。我們應讓他們從「跌倒」中成長,學會拍拍泥自己站起來,學會把步子走得更穩,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終成為能夠把握自己命運的人。2.孩子對父母依賴性強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特別是小男孩,喜歡爭強好勝,在一起玩就一定會有發生爭執的時候,這時發生磕碰就在所難免。
  • 孩子應及早培養的6種性格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壞的性格,讓你的成功之路,荊棘滿布;好的性格,讓你的成功之路,如魚得水、有如神助;有如鬼阻。而性格的養成是嬰幼時期教育的重中之重。 趁著孩子還小,家長們選擇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養成以下這些基礎性格吧。  快樂活潑  快樂的孩子愛笑不愛哭,無憂無慮。
  • 家長過度保護孩子是一種「病」,要讓孩子學會自我負責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是很多家長所犯的通病。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因而對孩子的方方面面進行全方位、掠奪式保護。但這樣過度保護,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為當父母過分保護孩子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長此下去,就會塑造出一個沒有生活獨立能力,凡事依賴父母、縮手縮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