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難有自信心,可能是自我認知偏差,家長學會4招培養孩子自信

2020-12-17 騰訊網

文丨萱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自信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擁有自信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對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的所有困難,並且選擇泰然處之。

而沒有自信的人,不敢嘗試新鮮的事物,害怕失敗,缺乏對自我能力的肯定。

對於孩子來說,自信心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孩子擁有自信心,對於自我認知也就比較清晰。

李女士的孩子從小就性格比較內向,不擅長與別人接觸,甚至在公共場合也不敢正常的開口說話。

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李女士特地給孩子報了美術班和舞蹈班,希望孩子能夠不斷的鍛鍊自己,提高自信心,性格更加活潑開朗一些。

但是卻遭到了女兒的強烈反對,孩子害怕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害怕受到別人的指責與批評,所以一直表現的唯唯諾諾,成為別人眼中的乖孩子。

一、孩子沒有自信心的原因

1、有些家長從來不會主動鼓勵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需要鼓勵的,在鼓勵當中孩子能夠逐漸培養起自己的自信心,增強自我責任感,對自我定位和自我認識也能更加清晰的了解。

蒙臺梭利在小的時候,因為比同齡人的孩子更晚學會走路而受到別人的嘲笑,小朋友們經常孤立和冷落她。

導致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感到非常的痛苦,對於學習和交朋友都失去了興趣。

她的母親發現了這一現象之後,經常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每當孩子有了進步之後,她就用讚美的語言使孩子的心靈得到慰藉。

在母親的鼓勵之下,蒙臺梭利恢復了自信,後來在音樂以及教育領域都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父母或許是受到傳統觀念以及自身經歷的影響,從來不會主動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進步。

導致孩子逐漸對自己擅長的東西失去了興趣,逐漸產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2、給孩子潑冷水,澆滅孩子的熱情

昨天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幼兒園的孩子把自己上手工課的作品帶回了家,作為給母親的節日禮物,但是母親只是匆匆的看了一眼孩子的手工作品。

發現這個禮物並沒有想像的完美,就對孩子說:一個手工作品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趕緊該幹嘛幹嘛去吧。

當孩子聽到這些話從母親的口中說出,原本充滿熱情希望獲得母親表揚的眼神立馬浸滿了淚水,獨自回到房間,關上門小聲的哭泣。

作為一位母親,不僅沒有看到孩子成長當中的進步,而且在孩子希望得到鼓勵和肯定的時候,給孩子潑冷水,澆滅孩子的熱情,毫無疑問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巨大的傷害。

二、家長要掌握這四個方法,逐漸培養起孩子的自信

1、贊同孩子的觀點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想要逐漸培養起孩子的自信首先應該學會尊重和贊同孩子的觀點,特別是一些心靈脆弱,敏感多疑且自卑的孩子。

要想逐漸培養起他們的自信,就要和他們保持在同一思想戰線上,即使他們的想法有錯誤的地方,也應該留到以後慢慢的糾正,切記操之過急。

家長學會贊同孩子的觀點,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支持和鼓勵,即使孩子的想法有些天真或者錯誤的地方,家長贊同孩子觀點的這種做法也是利大於弊。

可以逐漸培養起孩子的自信,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

2、鼓勵孩子在公眾場合展現自己

孩子缺乏自信,很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公共場合當中沒有合適的機會使自己得到的鍛鍊。

在公眾場合當中展現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是培養孩子自信的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演說家,在自己小的時候因為口吃經常被其他小朋友模仿而感到極度的自卑與痛苦,這個孩子回到家後告訴自己的媽媽,口吃帶給自己的傷害,使自己陷入了無盡的痛苦的深淵當中。

孩子的媽媽告訴孩子一個人只有戰勝了自己的短處,才能不斷地建立起自信心,取得最終的成功。

並且鼓勵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練習自己的口才能力,最終孩子把自己的弱勢變成自己的優勢,成為了一位聞名全國的演說家。

作為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在公眾場合展示自己,不僅有利於孩子擺脫自卑的痛苦,而且能夠迅速地幫孩子建立自信。

3、不要對孩子撒謊

很多時候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哭鬧,經常會選擇撒一些小謊來讓孩子停止哭鬧。

久而久之,當孩子長大之後,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父母的某些謊言也就被揭穿了。

孩子在心裡也會逐漸降低對父母的信任,也就不願意跟父母談露自己的心聲,更不願意跟父母開誠布公的溝通和交流。

孩子對別人的信任感降低,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受挫。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家長不應該對孩子說謊。

4、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在孩子面前說話口無遮攔,經常言語攻擊或惡意中傷別人或者總是對他人評頭論足,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難免會將自己與父母口中的別人進行對比。這些對孩子的發展以及自信心的培養都是非常不利的。父母應該謹言慎行,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三觀,樹立孩子的自信。

三、總結

培養孩子的自信可以讓孩子重新認識自我,不斷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和水平。

育兒問題萱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萱媽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現自負心,可能是「自我認知偏差」,父母學會3招及時糾正
    在孩子的性格方面,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過於自卑,但除了自卑以外,孩子過於自負同樣是父母需要操心的問題之一。案例小張有一個7歲的女兒萱萱,是家裡的獨女,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小張夫妻倆以及家裡的長輩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萱萱身上。由於孩子各方面的成績都比較優異,所以基本也沒有什麼需要家長操心的地方。
  • 孩子自信心不足,罪魁禍首是認知偏差,父母首先要教娃認識自我
    一談到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更多的家長會把抱怨放在嘴邊,不知道如何才可以教育出一個積極向上、自信心十足的孩子。其實,家長的這些期望並不是沒有辦法達到,只要父母教會娃認識自我,並且在這個基礎在學會超越自我,那麼相信父母的期望只是時間的問題。
  • 孩子有自負心理,也許是「自我認知」偏差了,家長用3招輕鬆解決
    每個孩子對於自身都必須要有一個自我認知,否則他們就無法找準自己的地位,得到更好的發展。許多家長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自卑,不好融入集體生活,但其實除了自卑之外還得自負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對於孩子的性格來說,無論是自卑還是自負都是屬於自我認知偏差的一種。也都算得上是一種性格缺陷。那麼什麼叫做自我認知偏差呢?所謂的自我認知偏差,從他的字面意思上就很好理解,就是孩子的實際情況和他所預想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
  • 孩子自以為是,可能是出現了「自我認知偏差」,家長應及時糾正
    生活中總會出現這樣一種類型的孩子:看不慣別人比自己優秀,一旦周圍出現比自己優秀的人就會惶恐不安,會出現過度自信甚至自負的現象,不喜歡也不允許別人反駁自己。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出現了"自我認知偏差",家長應及時糾正。
  • 孩子總是盲目自信,家長應改變教育方式,避免孩子自我認知偏差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孩子總是盲目自信,家長應改變教育方式,避免孩子自我認知偏差鄰居家的小麗在讀六年級,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曾多次獲得獎學金,小麗無疑是,都是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受到了影響,出現了偏差。
  • 自信讓孩子更閃耀,想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多試試這些方法
    第二、培養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 一個人只有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才能擁有自信心,自我認知及評價不當則很容易讓人走向自卑或者自負的極端
  • 孩子眼中無人太自負,孩子「自我認知偏差」,家長要這樣來調整
    有些家長認為自負心好比過孩子自卑,孩子信心滿滿的,以後在將來的發展中,肯定能成為獨當一面而優秀的人。但是由於在家庭教育中的教育方式不恰當,會導致產生過於自負的孩子,太過於自信了而導致無中無人,孩子變得自我膨脹起來,就會形成十分要強的個性,自以為是,甚至會很容易與別人發生爭執。
  • 孩子膽小又怯懦?培養孩子「自信心」,家長需要這幾招
    導讀:孩子膽小又怯懦?培養孩子「自信心」,家長需要這幾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膽小又怯懦?培養孩子「自信心」,家長需要這幾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沒自信,難交友難成功,做好這3點,幫家長保護孩子自信心
    一、孩子的自信心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徵和心理狀態。自信心的個體差異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多方面的個體心理和行為。
  • 孩子膽小懦弱沒自信?不要焦慮,三招教你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文/阿凱媽媽人生路上坎坷曲折,即便父母有再多的不舍和不放心,孩子總要自己去學會成長。擁有自信,無疑是孩子成長中的關鍵一步,有自信的孩子才能擁有更多的底氣和力量。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家長總誇「別人家的孩子」,會讓孩子變不自信,正視孩子學會三招
    伊能靜就像是很多家庭的家長一樣,喜歡拿自己家的孩子(在節目裡是自己的隊員)跟其他人比較,然後最終的結論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行,這樣就會在孩子的心裡形成陰影,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家長認可不被家長喜愛,慢慢地孩子就會喪失自信。就像王智那樣,她明明就在歌曲中的表演很好,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自信。最可怕的就是,有些家長喜歡拿別人家孩子的長處比自己家孩子的短處,然後給孩子樹立根本不能實現的目標。
  • 自卑、自負都是認知偏差,避開「巴納姆效應」,教孩子認識自我
    可光是正確的自我認知這一步就很困難,因為這與孩子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不只是家庭教育環境,還有學校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普遍來說,自信的孩子更容易達成目標、獲得成功。可現實情況是,自信、自卑與自負差之毫厘、謬之千裡。有時並不是家長想培養出自信的孩子,就能得償所願的。
  • 孩子覺得自己丑,是孩子出現自我認知混亂,家長要警惕了
    孩子在幼兒園中除了學習和玩樂,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一些家長可以提供建議和引導,但是一些情況同樣會讓父母無從下手。前不久多多媽就因為孩子遇到的事犯難了,多多一天回家後一臉沮喪地問媽媽「媽媽,我怎麼這麼醜」。
  • 父母的「羞辱式教育」,正摧毀孩子自信心,聰明家長要學會這3招
    在最近的聊天中我才得知居然還有家長喜歡使用「羞辱式教育」,在父母的認知裡&34;似乎成為了教育孩子的良方,不斷地去挑戰孩子的羞恥心與內疚感,讓孩子因為這些情緒的影響而去不斷地努力。,擁有自信心可以讓孩子更有勇氣嘗試不同的事物,挑戰自己認為不可能的事情,這都是對孩子的進步有很大幫助的能力。
  • 孩子眼中無人太自負,孩子「自我認知偏差」,家長要這樣來調整!
    相信不僅是我家孩子,相信一些孩子也有目中無人太自負的不良情況,這是由於孩子"自我認知偏差"所導致的。父母應該及時調整孩子的態度,避免孩子過於焦躁和自負,到頭來一事無成。孩子"自我認知偏差"的兩個成因首先,父母要知道,什麼是"自我認知偏差"呢?
  • 可能是「自我效能」不夠,3招快速提高孩子自信心
    而且&34;高的孩子還會懂得自律,這是一件不斷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和欲望的事情,只要孩子學會自律,那麼他就不會被其他不好的因素所影響。因此這樣的孩子怎麼可能不優秀呢?孩子充足的&34;能帶給孩子無數正面的能量,那麼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呢?
  • 自信心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學會這三招,培養孩子自信心
    文/北媽媽育兒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開朗,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膽小懦弱就忍不住抱怨。比如,孩子不敢和小朋友玩耍,家裡來了客人不敢上前交流,進入到陌生環境只會往父母懷裡躲......這其實都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領者和陪伴者,你知道自信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究竟有多重要嗎?什麼方式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 別讓自卑毀了孩子一生,學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助力孩子成才。
    年齡偏小的孩子,自我認知意識模糊,尚未成熟的判斷能力,前期沒有做好引導,他會認知自己在某方面「弱於他人」,在這方面不敢去嘗試突破。長此以往,「我不行」的想法會伴隨他很久,在這方面會自卑,潛力難以發揮。
  • 幼兒園的孩子不自信?四步培養自信心,附:培養兒童自信心活動教案
    所以老師、家長對幼兒的態度和評價對於幼兒的自信心發展有直接影響作用。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認為「一個人在五歲之前,其生活經驗已經決定了他(她)成年後解釋自身遭遇和回應的方式,對於「對這個世界和自己應該期待些什麼」有了基本的答案。」
  • 自律有助於孩子規範自我,怎樣培養孩子自律性?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如果家長在此時注意到自律的重要性,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自然能夠幫助孩子學會規範自己的行為,不斷的提高自我要求,變得越來越優秀。有助於孩子規範自我自律的孩子能夠無需家長提醒,及時的發現自己行為的不當。在孩子的心中往往存在著明確的規矩,清楚意識到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因此會在自律的引導之下時刻規範自我的行為,不會允許自己出現偏差,即便存在不當行為,在家長提醒後也會及時地進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