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月育兒筆記,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點讚和分享
近期熱播的綜藝節目裡有一個鏡頭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在首次公演之前,30位參加比賽的姐姐們在一起聚會。聚會結束之後,伊能靜跟王麗坤和王智聊起了聚會時的一個細節,說到,沈夢辰在模仿姐姐們特點的時候,絲毫沒有提到她們這個組,說明這個組的三個人是不突出的,沒有亮點的。
初聽這個話好像確實在理,但卻真心地想心疼王麗坤和王智五分鐘。伊能靜就像是很多家庭的家長一樣,喜歡拿自己家的孩子(在節目裡是自己的隊員)跟其他人比較,然後最終的結論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行,這樣就會在孩子的心裡形成陰影,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家長認可不被家長喜愛,慢慢地孩子就會喪失自信。就像王智那樣,她明明就在歌曲中的表演很好,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自信。
最可怕的就是,有些家長喜歡拿別人家孩子的長處比自己家孩子的短處,然後給孩子樹立根本不能實現的目標。鄰居家孩子擅長樂器,長笛比賽拿了全省第一,家長就一直誇鄰居家的孩子很棒,還要求自己家的孩子也要學習一門樂器也要取得比賽成績,但是自己家孩子只喜歡踢足球不喜歡音樂,只能在父母的威逼利誘下應付差事,效果自然是不理想的。
茗茗就是在多次被媽媽拿來跟鄰居家的孩子比較之後,忽然爆發了,他哭著衝著媽媽大喊,「我就是不如他,那你就不要生我呀,你去讓他給你做兒子好了,你把我扔到福利院吧。」媽媽面對孩子的咆哮也驚呆了,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孩子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嚴重地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家長要如何做,才能正確地評判孩子,正確地引導孩子呢?
1、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有些孩子之所以沒有表現出來,是因為潛能還未被發掘。孩子潛能的發掘是需要家長的觀察和幫助的。有些孩子在出生不久就會隨著音樂搖擺,那這樣的孩子一定具有音樂和舞蹈的天賦,家長可以有重點地培養;有些孩子學習走路特別快,而且在小時候就表現出來下盤穩、跑步快、運動能力強的特點,那這樣的孩子就可以朝著運動員方向培養。
家長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特長,並且支持孩子發揮優勢,做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很強,孩子的潛能也能得到激發和發揮,能夠更好地發揮優勢,施展天賦,在某一個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2、不去跟別人做對比
拿自己家的孩子去跟別人做對比,這是非常不合適的,因為每個孩子的潛能是不一樣的,未來的發展也必然是不同的,沒有必要拿別人孩子的優點來戳自己家孩子的缺點。家長要建立對自己孩子的正確認知,清楚孩子的優勢,了解孩子的不足,接受並包容孩子的一切。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的技能和優勢是慢慢發揮出來的,所以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平平,但是到了初高中卻突飛猛進,成了優等生。這是需要時間的,家長無須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要相信自己家的天使總有發光的一天。
3、經常鼓勵孩子
在孩子還不能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之前,家長不要對孩子要求過於苛責,不要經常批評指責孩子,而是要儘量多給孩子支持和鼓勵,這樣才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心,這樣的孩子才能勇敢嘗試、不怕失敗、積極進取。
鼓勵和愛是孩子成長的必須燃料,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是孩子性格健全的保障。在鼓勵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即使遭遇挫折和失敗,也不會輕易放棄,性格上更是積極開朗,是身體和心理都健康成長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可能也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優秀,自己家的孩子可能也正在被別人家的家長表揚。作為家長,要有正確的心態面對孩子,雖然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也要讓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天分,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有所成就。家長要給孩子提供足夠寬鬆的成長環境,而不是整天在被對比、被批評的焦躁情緒中委屈地成長,給孩子讚揚和鼓勵,讓孩子自信、陽光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