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最近一個在國標賽場練習舞步的小姑娘火爆某音等網絡平臺,視頻中的她穿著紅色的舞服,肉嘟嘟的身材加上兩個沖天辮,造型別具一格。
雖說跳的並不是太好,但是眼神裡透出來的自信和霸氣卻讓人眼前一亮,吸引了諸多評委的目光,最終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為什麼這個小姑娘可以成為全場的焦點?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她所散發出來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學習成績之外,自信心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擁有自信心的孩子遇到問題時會更加從容淡定,也會更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挫折與困難,讓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事業以及與人交往方面擁有更大的優勢,從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呢?
第一、對於孩子的優點要多加誇獎,評價要恰當
有些家長動輒對孩子進行打擊否定或者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這些對於孩子建立自信心都是不利的。
家長們的正確做法是給予孩子恰當的評價,對於孩子的優點要不吝誇獎。
畢竟人無完人,一味地要求孩子處處比別人強是不切實際的。
當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進步時,家長們要對於他們進行積極地鼓勵和讚賞,引導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優點。
當孩子遭遇滑鐵盧時,切勿給孩子負面評價,諸如「你真笨」等等,而是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並讓他們意識到只要努力肯定能夠達成目標,這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再去進行嘗試直到取得成功。
第二、培養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
一個人只有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才能擁有自信心,自我認知及評價不當則很容易讓人走向自卑或者自負的極端。在平常的生活之中,家長們應當重視對於孩子自我認知能力的培養。
比如孩子剛寫完了一篇毛筆字,家長們可以讓孩子發表一下他們對於自己作品的評價。
如果他們一味地認為自己的作品很差,家長們要引導他們去發現作品裡的閃光點;如果他們一味地認為自己的作品無可挑剔,家長們則要引導他們去發現作品中的不足之處。
久而久之,孩子們便會擁有恰當評價自己的能力。
第三、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當今社會,一般一個家庭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因此有些家長對於孩子過於溺愛,擔心孩子受到什麼傷害,一切事情全部包辦代替。
殊不知,這種過於保護會讓孩子失去鍛鍊的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什麼都幹不好,久而久之便會變得自卑。
自信心的培養有很大一方面來源於獨立能力的逐步養成,因此家長們不要對於孩子過度保護,要鼓勵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必要時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小任務來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
比如自己疊被子,自己洗衣服等等。
在孩子獨立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家長們要有足夠的耐心,給他們機會試錯。當他們成功的次數多了,自信心也就培養起來了。
自信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軟實力,只有擁有了自信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擁有廣闊的前景。家長們要重視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讓他們成長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