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表妹最近很頭疼,因為毛豆雖然是個男孩子,可卻總是很膽小。路上見到認識的爺爺奶奶,讓他和別人打招呼,他總往表妹身後躲。出去玩,別的小朋友都很快能融入進去,他卻總是黏著表妹,每次做什麼之前都要先問可不可以。表妹說,雖然是她要求毛豆做什麼事都要先詢問她,但沒想到,孩子現在變成這樣。一個男孩子,總是不自信,長大了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不自信的表現,家長先別著急,試試這些提升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夫妻感情好,家庭生活富足
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夫妻如果感情不好,經常吵架,鬧矛盾,甚至打架,這種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缺乏自信心。夫妻在孩子面前,要儘量避免衝突的發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甚至動手。
家庭物質條件好壞,也能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之前看過這樣一件事,有個女孩長大後學習很優秀,考上了很好的大學,在國外工作。她工作努力,工作成績也很出色,可是和國外的同事相比,她對自己總是缺乏自信,覺得自己還不夠好,面對很多機會都不敢努力爭取。她說從小家裡很窮,小時候穿的都是別人穿過的衣服,雖然學習很好,可總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小時候物質的缺乏讓她不自信,長大明明有實力,卻不敢去拼搏。
勇敢放手,體驗成功
毛豆在2歲多的時候,有次吃糖差點被卡住,表妹當時嚇得不行,從此以後,她就要求毛豆不管以後吃什麼,做什麼都要先徵得她的同意,所以孩子現在做什麼事情之前,都會先問「媽媽,我可不可以?」雖然表妹這麼做,是想保護孩子免受傷害,但是過度的限制,讓孩子啟動了超乎尋常的自我保護模式,做什麼事情之前,先考慮的都是危險,限制了孩子探索外界的需求。
任何時候,都沒有100%的安全,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要儘量放手,保護孩子安全的同時,讓他大膽的去探索,嘗試發現的樂趣。孩子最初的自信心可能就來源於他可以用手拿東西,用腿去奔跑。
多鼓勵,多肯定
面對孩子的努力,家長應當多給與鼓勵和支持,而不是否定的評價。在我家孩子剛學會拿叉子的時候,每次叉起來東西的時候,都會興奮的指給我看,孩子可能想表達的是「媽媽,你看我能叉起來東西了。」每次我都會說「嗯,很好,我的寶寶快會自己吃飯了。」我發現在這期間,他學吃飯,進步神速。因為得到了肯定,孩子更有自信,就會更多地練習。
要想孩子自信,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也要對孩子充滿自信。就像之前那個女孩,很多人其實能力都很強,最後成就上的差別,就在於對自己的突破,有自信的孩子更有可能超越自我。
家長們,你家的孩子自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