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低頭不自信?請給孩子足夠的愛,提升孩子自我認同感

2020-12-20 騰訊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不自信是孩子的性格缺陷,會阻礙孩子成長的。

小科在體育場上跳高課,同學們一個個踴躍地跳過橫杆,可小科卻總是徘徊不前,沒跑到橫杆面前就急剎車止步了。

無論老師和同學們怎樣鼓勵他,他就是沒有跨越橫杆的勇氣。小科還把這種不自信帶到了課堂上,數學課上的那道題明明他會解,但就是不敢舉手。

久而久之,小科在各方面自信心都不足了。

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陽光燦爛,有自信心和能力,勇於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但像小科這樣的孩子有很多,很令父母煩惱。

ONE

不自信對孩子的影響

遇事後退缺乏主動

不自信的孩子在遇到事情和困難的時候,往往選擇後退,而不是勇敢上前,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應付眼前的一切。而且,不自信的孩子和小夥伴在一起時,基本就是傾聽者,不會主動把握話語權的,他們不輕易說話、表達觀點,也是擔心自己說的不對被大家嘲笑。

對孩子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一個孩子長期不自信,那必然會形成心理定式,形成惡性循環,對他身心的成長極為不利。就像上文的小科一樣,把不自信蔓延到了多個方面,影響到了他的學習和行為。

像這樣的孩子發展不好的話,最後會在性格上具有自卑、孤僻的特點,甚至有成為問題少年的可能。

讓孩子畏懼社交

不自信的孩子特別自卑,總感覺自己低人一等,沒有勇氣去嘗試社交,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露怯。

這樣的孩子不會主動去聯絡別人,或者對交友沒有興趣,也不會主動地拋頭露面。

所以,這類孩子不但交際能力不夠,而且社交面非常窄,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上的朋友都非常少,也妨礙了他通過社交獲取信息,了解新生事物。

孩子難以融入集體

上文說過,不自信的孩子不善交往,往往不合群。這樣的孩子不太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對集體生活體驗和認識不夠,同時組織性紀律性也不太好,並缺乏集體榮譽感。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對集體不適應,對集體採取迴避和排斥的態度。所以,這回導致孩子難以進入社會,並會被社會所淘汰。

出現反常的心理

不自信的孩子總在想事,常常疑神疑鬼,懷疑別人對他搞小動作,或是對他不利,形成威脅了。他對別人的評價非常敏感和在意,會對他的精神狀態和行為產生影響。

同時,他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因為這樣會進一步打擊他的自信心。而且,他非常嫉妒他人。他自身的心理非常脆弱,經不起挫折和失敗,以至於自暴自棄,。

由此可見,不自信對孩子非常有影響,有時甚至後患不窮。在人的一生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自信。所以,對孩子的不自信,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幫助孩子走出不自信的泥潭。

TOW

孩子不自信的原因

專家認為,孩子不自信是自認為自我價值低的體現。而孩子自我價值評定一般來源於這四方面:自我、家庭、家庭之外、成績。

來自自我的評價。

可以說,一般的孩子對自己的評價都不十分高。

因為孩子涉世不深,經歷有限,值得驕傲的地方不太多。所以,只有各方麵條件突出的孩子,才會有驕傲感,對自己有較高的評價。

而有的孩子條件不好,或是相貌強差人意,往往會看低自己,導致對自己的不自信。

來自家庭的評價。

這是主要的因素,因為孩子是在家庭中長大的,父母的鼓勵或批評對他的影響很大。有的父母經常誇獎和鼓勵孩子,對孩子形成了正面的激勵,有助於孩子增強自信性。

也有的父母對孩子過於苛刻,孩子表現稍有不好,就求全責備,甚至批評打罵,這樣會使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對自己越來越不自信。

來自家庭之外的評價。

包括學校、鄰裡、親戚和朋友等,對孩子的評價同樣影響著他的自信心。

學校是孩子接受教育和成長的重要場所,一個孩子經常在學校受到好評,對他是莫大的激勵。鄰裡、親戚和朋友都是孩子涉及的圈子,對孩子的評價關係到孩子的形象和地位,好評可以讓孩子增加自信,壞評可能會打擊或毀了孩子。

來自成績的評價。

在這個學習至上、成績決定論主導的社會,孩子的成績是他自信心的重要源泉。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信心滿滿,可以獲得廣泛的好評。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會受到輕視和差評。

所以,成績是個評價的硬指標,有的孩子因為種種原因,無力改變成績不好的現狀,進而影響了他更多的方面,使其人生走低。

綜上所述,如果孩子在這四個評價中得分不高,特別是在家庭中不受好評後,這樣的孩子大概率自信心不會高的。

THREE

如何讓孩子提升自我認同感?

首先,讓孩子從家庭中得到愛和鼓勵。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是無條件的,無論孩子優秀與否。同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應是正面激勵為主,不應是對孩子自信心打擊較大的批評式教育。

記得一位母親對自己平庸的孩子總是鼓勵,經常說你是最好的,即使孩子不盡如人意時,這位母親還是誇獎孩子。

結果母親的厚愛和鼓勵式教育,讓孩子的自信心倍增,最後鯉魚跳龍門,考入了名校,創造了人生的輝煌樂章。

其次,放手讓孩子鍛鍊。

好評不是說出來的,是自己贏得的。所以,父母不要把孩子當溫室的花養,要讓孩子經風雨見世面。

比如鼓勵孩子在學校爭取各方面的進步,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廣交朋友增長見識。同時,要培養孩子樹立良好的品德,如尊老攜幼,樂於助人等。

而且,還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說話能力、動手能力等。當孩子足夠優秀時,好評就自然而然地來了,會進一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還要說的是,不但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都要給孩子深厚的愛,為孩子創造寬鬆和諧的成長環境。如果一個孩子僅僅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抬不起頭來,可能一輩子自信心都不足。還是要多給孩子們陽光,讓他們燦爛起來。

今日互動話題:你孩子的自信心如何,你對孩子實行的是鼓勵式還是批評式教育?你認為在孩子自信心低落時應該怎麼做?歡迎你參加到話題討論中。

相關焦點

  • 總是低頭不自信?是孩子缺乏「自我認同感」,原因家長難辭其責
    在生活中,一些孩子總是低頭不自信、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其實是缺乏「自我認同感」的表現,對此家長難辭其咎。如果孩子現在已經有些類似傾向了,家長千萬別忽略了。孩子的不自信源於家庭孩子的「自我認同感」低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源自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以及所受到的教育。
  • 孩子總是低頭自我封閉?不僅是不自信,更是孩子「自我認同感」低
    「自我認同感」的意義非常重大,在幫助孩子前進的路上這是有利的助推器。1、變得更自信孩子們在自我認同感提升的過程中就是孩子們在面對現實,勇於接受自己的過程,所以即使孩子身上有缺陷或者不如別人的地方。孩子們也會改變自己,認同自己的優勢,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更加自信。
  • 提升孩子的自我認同感,激發他的自信潛能
    人的自信源於對自我的認同,在做一件事之前,如果認為「我可以做到」,那麼勇氣就會帶來信心與力量,哪怕能力並沒有足夠的強大,卻也可能實現超常發揮;但如果認為「我可能不行」,那麼不管做什麼都會心生遲疑、自我懷疑,大腦對技能的操控能力也將減弱,原本的能力也將發揮不完全,從而導致失敗。
  • 讓孩子變得開朗自信,家長要做好這3點,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如今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鼓勵孩子所帶來的正面積極的效果,經常被父母認同和鼓勵的孩子,自我認同感很強,外在的表現就會很自信勇敢,相反,如果經常被父母訓斥和打擊的孩子,自我認同感就比較弱,現在表現出來就會顯得自卑、敏感、多疑。
  • 教會"自我認同"感,讓孩子有自信
    不是所有的寒門父母,都能做到鍾芳蓉的父母那樣,懂得知識的重要性,懂得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認同和支持的環境。今天要聊的是,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很多人成年後,沒有自我認同,缺乏自信,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源於幼年時期父母的影響。缺乏「自我認同」會讓一個人活在頹喪和挫敗中,會讓一個人做出錯誤的選擇,陷入有害的人際關係,沒有辦法施展出他的全部潛在才能。
  • 孩子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教會孩子「自我認同」,孩子更自信
    許多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就因為各種原因對自己的接受程度很低,簡言之就是對自我的「認同感」極度缺乏,與其說是沒有自信,倒不如說是他們比較沒有自我,總是在尋求他人的認可,卻總是覺得不夠,內心安全感極低。孩子總是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存在的多餘性傷害,是「認同感」喪失帶來的惡果。
  •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會成功?教會孩子"自我認同",讓娃變得自信
    很多孩子,對於自己的能力認知都不足,尤其是在幼年時期,他們會因為各種原因,去推搪很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其實,就是覺得自己不會成功。總得來說,就是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太缺乏了,才會導致他們這麼地沒有自信。孩子總是會說&34;,其實就是自我認同感在作祟。
  • 孩子自卑不敢嘗試,因為孩子自我認同感低,家長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每一個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所以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會格外嚴格,這就會使有些父母經常使用過於嚴格,甚至有些不恰當的教育方法來對待孩子。最終不僅不能使孩子成才,反而會讓孩子失去自我認同感。所以歡歡在生活當中不敢嘗試,生怕自己做錯了就會受到父母的責罵,知道了真相的老師們也不由連連嘆息,這個孩子真是被耽誤了。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對他們有什麼意義呢?
  • 孩子經常自暴自棄咋辦?教孩子學會「自我認同」,才能變得更自信
    缺乏自我認同的孩子自卑、容易放棄努力,這會影響到日後的學習與工作,因此培養孩子的自我認同感極其重要。孩子缺乏「自我認同」,不只是孩子自身的原因,還與他人評價、父母期望、認知偏差有關,對孩子來說,擁有「自我認同」會有什麼不一樣,有哪些好處呢?
  • 自我價值感越高,孩子越自信!三招教你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
    文/赫媽育兒隨著社會的發展,育兒理念的逐漸完善和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自我價值感的重要性。自我價值感高的孩子,往往會在生活中表現的更加自信,也更有膽量。而這種價值感,通常是在後天進行培養和引導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吧。
  • 育兒建議:讓孩子建立起建立良好自我認同感
    但是這種激將法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都是沒有自我認同感的。蘇蘇(化名)就是在媽媽的激將法長大的孩子,雖然他現在事業有成,但是他卻總認為自己在公司中是最不受喜歡,也是最無用的那一個,總覺得在公司裡面,領導對自己的印象非常的不好。所以蘇蘇一直都是在緊張和焦慮的情況下去工作的,而在這種情緒下去工作的結果當然是總是出錯。
  • 孩子自我價值感過低?家長最傷人的行為,是告訴孩子優秀才會被愛
    文 | 小允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不知道家長們是否發現,在二胎的家庭裡,我們總是容易進行對比,往往更優秀的孩子會更受我們的喜歡和寵愛,可是,難道只有「棒」的孩子才需要被愛、值得被愛嗎?
  • 孩子的自我認同度培養
    01自我介紹我在教育行業從業超過16年,除了幼兒園之外,從小學到大學的所有年級我都教過,並且研究過,這些工作經歷給了我非常豐富多的教育的素材。當然,更重要的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11歲,小的5歲,他們這個年齡正是三觀形成的時期,和安全感、自我認同感建立的時期。
  • 缺失自我認同的孩子,到底有多難?
    就連心理學家都說:當孩子缺少自我認同感,就沒有了內在的動力,對自我要求也會降低,失去把握人生的方向。確實,父母一次次的否定會讓孩子越來越看不上自己,失去對自己的認同,更會沒有勇氣奮發向前,甚至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
  • 孩子做事總缺乏信心?家長巧用「歸因理論」,助娃找到自我認同感
    甚至是自己想上洗手間的時候,也因為不敢跟老師說,硬生生的憋著,最後導致了孩子尿褲子的情況。老師認為孩子的不自信程度有些嚴重,可能是因為自我認同感的缺失,會影響孩子許多方面的發展,所以就趁著孩子年紀還小,向閨蜜提出來,希望閨蜜能夠注意到這一點,並且建議閨蜜可以用"歸因理論"法,對孩子的行為做出一些改善。
  • 青春期的「自我認同」很重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影響孩子一生
    這兩個孩子的悲劇人生和他們自身有著很大的關係,他們總是把目光放在自己的缺點上,認為自己太不完美,總是有著過多的缺陷,所以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可,從而讓自己也無法認同自己。一旦孩子失去自我認同,事情就會變得非常糟糕,很有可能為了取悅他人而失去自我,最終導致嚴重後果。
  • 為什麼我一定要你教會孩子自我認同?因為這項能力影響孩子的一生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孩子對於自己的能力認知都不足,尤其是在幼年時期,他們會因為各種原因,去推搪很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其實,就是覺得自己不會成功。總得來說,就是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太缺乏了,才會導致他們這麼地沒有自信。孩子總是會說&34;,其實就是自我認同感在作祟。
  • 比起想方設法讓孩子聽話,你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自我認同感的建立
    而很多父母,並不清楚青春期孩子的這些心理發展特點,對孩子缺乏足夠理解,反而常常覺得孩子不聽話、不懂事。甚至不顧孩子的感受,一味地要求孩子努力學習,不接納孩子情緒的波動。與孩子之間缺乏有效溝通,不能及時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從而導致孩子出現心理的問題。
  • 為何孩子會自卑?是「投射認同」作祟,自卑的父母養不出自信孩子
    造成自卑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家庭因素、環境影響、自我期待過高等等,其中父母的教育與家庭氛圍是決定孩子是否自信的關鍵,自卑的父母是培養不出自信的孩子。影響個人發展自信的人總是擁有更多的機會,因為遇到機遇,他們敢於嘗試,並且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而自卑的人不敢嘗試,一開始就將所有的可能都扼殺在搖籃裡,「不敢」、「不行」讓他們的人生受限,影響個人的發展。三、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自卑?
  • 自我認同,也許是你能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
    👇自我認同 vs 自信到底什麼叫自我認同呢? 它和另一個更加流行的詞彙--「自信」之間,有什麼異同呢? 當我們說到自信的時候,我們通常指的是一個人在他人面前的表現,一種鎮定不慌張的外在氣質。但是自我認同這個詞語更加內在一些,它指的是一個人對自我價值的整體評估,它涉及到人對自己個人方面的判斷----外表、信念、情感、行為等等。一個人的自信是可以波動的, 有些場合人可以很自信,有些場合人會不自信,但是人的自我認同是穩定、長期的、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