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價值感越高,孩子越自信!三招教你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

2020-09-04 赫媽育兒

文/赫媽育兒

隨著社會的發展,育兒理念的逐漸完善和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自我價值感的重要性。自我價值感高的孩子,往往會在生活中表現的更加自信,也更有膽量。而這種價值感,通常是在後天進行培養和引導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吧。

隨著全國各地城市疫情響應等級的下調,幼兒園也逐漸開始恢復了正常教學。劉女士家的女兒小雪前不久剛剛參加了開學典禮,不過卻發生了一件小事,讓母女之間不太愉快。

原來在開學的班會上,老師提出新學期想增加設立一位副班長,幫助老師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希望小朋友們自己主動報名參加選拔。

劉女士想著這是一件好事,可以鍛鍊孩子的能力,於是暗暗鼓勵女兒舉手報名。不料小雪卻扭捏了起來,仿佛一隻鵪鶉一樣低下了頭,怎麼也不肯主動參與。

看著別的小朋友自信大方的樣子,劉女士不禁有些羨慕和失落。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和女兒談心,想要知道她為什麼不敢報名參加。在媽媽的陪伴和鼓勵下,小雪吐露了心聲:「我覺得自己成績不好,人緣也一般,報名了也不會選上。」

小雪的表現,明顯是缺乏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同,覺得自己不符合老師的要求,所以沒有參與的勇氣。自我價值感對於孩子的影響非常巨大,決定了孩子是否自信、自立,家長不能忽視這個教育角度,讓孩子陷入不自信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一、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1、了解、接納自我。

自我價值感可以讓孩子明確清楚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成長中了解、接納自我的一切表現。方便孩子揚長避短,努力改進不足,積極展示自己的長處,為成長提供清晰的方向。

2、勇於面對挑戰。

自我價值感決定了孩子能不能勇敢的面對挑戰,清楚的自我認定,讓孩子更有底氣去嘗試和探索。面對挑戰的時候,孩子會比別人更具有勇氣,從內心深處不懼怕失敗。心中知曉自己能夠承擔失敗帶來的失落,不會讓負面情緒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

3、融洽的社交關係。

自我價值感高的孩子,更願意和他人進行良性的社交互動,喜歡和人交往、合作。因為自我價值帶來的滿足,可以讓孩子心理更加強大,在與人相處時不卑不亢,受到別人的認可和喜愛。融洽的社交是孩子融入集體生活的利器,也是孩子成長中必須面對的挑戰。

二、家長應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通常是在後天進行培養的,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和示範。關注幼兒的情緒,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是父母不可忽視的責任。

1、多鼓勵、多讚美。

家長的鼓勵和讚美,如同植物生長的養分,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好。鼓勵比批評更深入人心,讚美比打罵更能讓孩子銘記。對於心智不成熟的幼兒來說,家長的肯定是提升自我價值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不要恐嚇威脅。

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會出現一些不如人意的小問題,這些無可避免。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威脅和恐嚇孩子,比如:「再這樣媽媽不喜歡你了」。恐嚇會加重孩子的不安,讓孩子降低自我認同,變得惶恐和敏感。

3、陪同孩子一起成長。

家長的陪伴,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也是其他教育方式無法取代的。在家長的陪伴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普遍具有極強的自我價值感,這是父母的愛為孩子帶來的幸福底色。家長應該多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陪同孩子一起成長。

0-6歲是幼兒塑造性格、培養習慣的黃金時期,家長應該在此時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陪同孩子有限的童年時光,讓孩子在肯定和讚美中培養出強大的自我價值感。

三、家長還應該注意避免哪些問題?

任何教育方式都需要掌握尺度的恰當與否,不能矯枉過正。家長需要平穩自己的教育態度,注意以下三點:

1、盲目表揚。

讚美和鼓勵孩子,並不意味著盲目的表揚。有些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對孩子進行了無處不在的誇大讚美。幼兒雖然年紀小,但是感知力十分敏銳,家長的盲目和誇張,會讓孩子覺得虛偽、不可信任。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自我懷疑,家長應該注意避免。

2、過度幹預。

許多家長出於疼愛孩子的內心訴求,對孩子進行了過度保護,什麼事情都要幫孩子安排妥當,幹預孩子的意願和選擇。這種方式讓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責任感,自然也就無法獲得自我價值的提升。

3、有條件的愛。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無條件的包容和愛,但是有些家長總是喜歡把愛加上條件。要求孩子必須完成目標或者取得成績,才會和孩子進行親密的親子互動。如果孩子表現不好,家長就會出現冷淡、失望、甚至是憤怒的負面情緒。這種行為極其容易造就孩子的不安全感,家長務必要注意反省自我,不要出現這種情況。

家長的態度往往會給孩子造成極大影響,許多微小尋常的事情,如果作用到孩子身上,帶來的可能就是巨大的壓力和改變。孩子的教育沒有小事,家長需要謹言慎行,掌握好教育的尺度。

董進宇教授在育兒講座中提到:「家長無條件的愛和接納,能夠消除孩子與生俱來的恐懼感,找到自我價值。」

由此可見,家長應該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反省自己的態度和言行。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接納,鼓勵、讚美、承認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提升自我價值。

您的孩子自我價值感強嗎?您又是如何孩子的自我價值呢?歡迎各位家長分享自己的經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自我價值感」越高,孩子越自信
    文 | 草堂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一個人對自己的感知不能只停留在外表,更多的候還要感受到自我價值,能夠感受自我價值的孩子才會更加自信,對自己未來的生活擁有更高的期待。很多家長在面對類似的情況,都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而是認為簡單的小情緒。不要忽視「自我價值感」的重要性,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一、「自我價值感」越高的孩子越自信!自我價值感就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和感覺。
  • 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很低,如何做才能提高自我價值感?這幾點是關鍵
    而這些都是孩子高價值感的表現。二、高價值感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如果一個孩子擁有高價值感,就會知道自己是很重要的,是被愛的,有很強的安全感。現在在很多家庭中,有父母對孩子說:「我再給你生一個弟弟妹妹吧?」
  • 如何讓孩子感到「自我價值」?家長做好這3點,讓孩子更自信
    在我看來,侄女在與別人發生衝突時不敢為自己發聲,儘量歸責於自己,習慣性不敢拒絕別人的指使和吩咐,委屈自己討好別人的行為,正是「自我價值感」低的表現。「自我價值感」是什麼呢?它對孩子來說有什麼重要的意義?一、「自我價值感」越高的孩子越自信!
  • 提高孩子自我價值,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這3點值得學習
    對於孩子的價值觀有該用怎樣的教育方式去引導他呢?一、什麼是價值感?自我價值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所抱有的信心和能力感。自我價值感來自於歸屬感,即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你體驗到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別人說你有能力。父母無法給予孩子自我價值感,每個孩子都必須自己形成自我價值感。
  • 提升孩子的自我認同感,激發他的自信潛能
    可見,對自我認同感不足的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評價並認定自我的價值,而是要依賴於外界對他的評價,所以他才表現得膽怯、退縮、悲觀、被動、自我懷疑、猶豫不決,更有情況嚴重一些的,直接就覺得自己不管做什麼都完全不行。這樣的孩子將越來越不敢出手出頭,自己的一身本領無處施展,其實是很可惜的。
  • 越早幫孩子找到自我價值的家長,孩子離成功越近
    最好的教育,無非是幫助孩子認識自我,尋找自己的價值,然後鼓勵他成為他想成為的人。 如何幫助孩子尋找自己的價值?解放天性必不可少。其實10歲左右的孩子本身就處在一個天性半解放的狀態中,而另一半被束縛的天性則來源於父母和學校的威壓。幫助孩子解放天性,也就是讓這部分威壓變成情感式激勵,就像陶行知用四顆糖給學生的教育一樣。
  • 了解「我」是誰,培養自信心,從幫孩子建立自我價值認同開始
    1、引導孩子建立自我價值認同(self-esteem),在兒童教育中非常關鍵。自我價值認同是人格形成的基礎,是我們對自己的感覺和評價,這種感覺和評價會對我們的外在行為產生直接影響。正如英國心理學家 Robert Holden所說: 你和你自己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所有其它關係。
  • 培養孩子自我價值感,才能讓他們更加自律自覺
    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由於愛的方式不同,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會截然不同,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沒有前進的動力,總是說教了才行動,不說就不動。這就與孩子自我價值感有很大的關係,正是因為沒有點燃自我價值之火,才會讓孩子感覺迷茫,感覺疲憊和乏力,不思進取不求上進。
  • 父母不聽話,會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具體來說,這意味著:*知道自己的價值*可以相信自己的能力 換句話說,自我肯定感越高,就越相信自己,對任何事情都能積極地面對;相反,如果自我肯定感低的話,對自己沒自信、沒有挑戰精神、對任何事沒有積極的態度。
  • 孩子總是低頭不自信?請給孩子足夠的愛,提升孩子自我認同感
    TOW 孩子不自信的原因 專家認為,孩子不自信是自認為自我價值低的體現。而孩子自我價值評定一般來源於這四方面:自我、家庭、家庭之外、成績。 來自自我的評價。 可以說,一般的孩子對自己的評價都不十分高。 因為孩子涉世不深,經歷有限,值得驕傲的地方不太多。所以,只有各方麵條件突出的孩子,才會有驕傲感,對自己有較高的評價。
  • 健玲:NLP技巧實現自我價值,從認識自信、自愛與自尊的關係開始
    「自我價值」包括三項素質:自信、自愛和自尊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具體運作的,包括思想、情緒和行為上的能力模式。有了這些能力模式,一個人才能在三贏(我好、你好、世界好)的基礎上取得所追求的價值,並且不斷累積直至感到人生成功快樂。
  • 自我價值感的高低,決定了你的生命狀態 丨怎樣提高自我價值感?
    原生家庭 高自我價值感的孩子,父母與自己的關係較為密切,家庭內充滿愛,孩子的想法觀點和行為處事一方面能被正確的引導,另一方面也經常被積極的肯定,容易體驗到自我價值 而自我價值感低的孩子,父母要麼是專斷控制型的,要麼是冷漠忽視型的,對孩子行為的引導往往是模稜兩可,粗暴的懲罰和過分的縱容交替使用,使孩子難以體驗到自我的價值。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原生家庭裡形成的自我價值感也對我們以後的自我認知,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 孩子經常自暴自棄咋辦?教孩子學會「自我認同」,才能變得更自信
    缺乏自我認同的孩子自卑、容易放棄努力,這會影響到日後的學習與工作,因此培養孩子的自我認同感極其重要。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就會充滿自信,而不會自卑。2、明確自己的目標建立「自我認同」的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有很明確的認識,知道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目標是什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他們不會渾渾噩噩過日子,很容易找準自己的個人定位和職業方向,會少走很多彎路,比別人更快達成目標。
  • 什麼是自我界限 孩子有自我界限感很重要
    原標題:什麼是自我界限 孩子有自我界限感很重要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我們往往因為愛,而模糊了界限。父母和孩子是兩個個體,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一個人有自我界限感是很重要的。
  • (腦科學)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自我價值#教育#
    (如果對於大腦的作用不清楚,請看(腦神經基礎)認識大腦)但孩子到了兩歲, 「古哺乳動物腦」(Paleomammalianbrain)就開始醒過來,二歲到十二歲這十年是建立孩子自信和自我價值非常重要的階段,十二歲以後,古哺乳動物大腦就已經定形,到時候要改變的話,就會需要很漫長的時間,或非常痛苦的經歷。
  • 如何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
    本篇關鍵詞:自信自信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自信無論在學業、人際交往,還是工作上都非常重要。自信本身就是一種積極性,自信就是在自我評價上的積極態度。當我們的孩子面臨挑戰時,潛在的失敗似乎潛伏在每一個角落。也許這個時候他的心底會反覆冒出一個聲音——要更加自信!要更加自信!要更加自信!
  • 拖延,是因為自我價值感低,不夠自信
    有的人拖延,是因為自我價值感低,不夠自信。不夠自信的人,在做事的過程中會被挫敗感和失落的情緒所控制,不斷的自我否認,從而產生退縮逃避的心理,引發行為上的不斷推遲。02 但是,也有的人拖延,是因為完美主義。
  • 為什麼我一定要你教會孩子自我認同?因為這項能力影響孩子的一生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孩子對於自己的能力認知都不足,尤其是在幼年時期,他們會因為各種原因,去推搪很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其實,就是覺得自己不會成功。總得來說,就是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太缺乏了,才會導致他們這麼地沒有自信。孩子總是會說&34;,其實就是自我認同感在作祟。
  • 孩子總是低頭自我封閉?不僅是不自信,更是孩子「自我認同感」低
    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自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不管對於家長還是孩子來說,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自信。孩子經常封閉自己,家長們不要忽略孩子,我們需要讓孩子變得更自信,關鍵就是「自我認同感」。
  • 低自我價值的你,還會期待明天?
    人需要社會,而每個人就會在內心中給自己衡定一個價值。當自我價值低下時,你將很難看到自己的優點,但事實是,你總是比你想像的要好得多,你自己對自己衡定的低自我價值,並不準確。比如童年發生的某件事情,被欺凌、被懲罰、被忽視甚至被虐待,要知道這些因素可能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這種影響會持續一生。又比如父母的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想像一下,當你年輕的時候,你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你就會發現你在生活中越來越沒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