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大鐵精神」 彰顯育人特色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大連交通大學是東北地區唯一一所以軌道交通為特色的高等學校。1956年,學校應我國鐵道機車車輛工業的發展需要而創建,時為大連機車車輛製造學校。1958年升格為大連鐵道學院,隸屬原鐵道部管理。2000年2月,劃轉為遼寧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為大連交通大學。大連交通大學在62年的辦學歷程中,鑄就了「崇嚴尚實 堅韌執著」的「大鐵精神」。用頑強的意志和執著的精神書寫時代篇章的精神風貌。

  大連交大的教師具有強烈的崗位責任意識,自覺遵守工作規範,嚴謹治學、踏實從教,把備好課、上好課、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作為立身之本、立業之本。在科研上,形成了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學術風氣。以我國第一臺建設型蒸汽機車設計總工程師王經畯、內燃機專家曹福南、鑄造專家閻繼厚、分析化學專家鄺曙民為代表的學校老一輩專家,他們長期在現場工作,實踐經驗豐富,以其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嚴格的要求,對學生的求學和就業產生深遠影響。以齒輪專家李力行、車輛檢測專家孫樹才、熱處理專家戚正風、低溫無磁鋼專家張彥生、連續擠壓工程專家宋寶韞、虛擬樣機性能仿真專家兆文忠為代表的第二代專家繼承了老一輩交大人的優良傳統,以嚴的作風和實的品質在科研工作崗位上孜孜以求,成為新時期學校科研領域又一代領軍者。

  在教學上,交大教師不斷探索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授課生動,課堂活躍,湧現出一批以「全國優秀教師」萬朝燕、丁志敏,全國鐵路系統「火車頭獎章」獲得者許立,新生代「科技創新園丁標兵」陳少華、呂斌等人為代表的優秀教師,他們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嚴格履行著教書育人的天職,為學校軌道交通特色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貢獻著重要的力量。

  學校堅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教育教學規律相結合,將「大鐵精神」融入到學生教育的各個方面,每個月設計一個教育主題,抓好基礎工作,營造氛圍,突出重點,有序教育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在「大鐵精神」的傳承中,交大學子踐履所學,形成了「勤奮、求是、篤行」的良好學風。2012級學生宋增人,克服生活逆境,頑強求學成才,當選為「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成為新時期青年學生自強不息、堅韌執著的學習榜樣;2003級學生楊新寬,克服常規認識的「恐懼」心理,成為大連非血緣關係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一人,獲得遼寧省「雷鋒獎章」。交大學子在各種比賽競技中堅持不懈、永不言棄,多次進入全國機器人大賽決賽,並獲得全國亞軍的好成績;在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中,敢打敢拼,披荊斬棘,獲得全國季軍的好成績。

  學校積極利用國家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大好契機,與中國中車一同牽頭組建了「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創新聯盟」,先後與鐵路局、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200多家單位籤訂了校企、校所、校地合作協議,圍繞人才培養、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科技平臺建設等方面建立了合作關係。學校堅持把軌道交通特色與服務遼寧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牽頭組建了遼寧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校企聯盟,把學校自主研發的通過國際鐵路聯盟標準實驗室測試的高速列車制動閘片製造技術轉讓給遼寧企業,在遼寧實現成果轉化。(闕澄宇)

相關焦點

  • 東北農業大學:特色校園文化育人實踐思考與探索
    彰顯學校特點、歷史淵源、地域文化及發展創新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對加強與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東北農業大學作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始終秉承「育人為本」,既重視對人「才」的要求,更注重人「德」的完善。多年來,高度重視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育人的現實作用,在探索實踐中書寫了文化育人的精彩篇章。
  • 傳承民族傳統體育彰顯辦學特色——記南京理工大學首屆中華傳統...
    張駿介紹說,參加南京理工大學首屆中華傳統體育節活動的既有在校的研究生、本科生,還邀請了附屬中學、實驗小學和附屬幼兒園的同學們共同參與,這也是聯盟成立以來以「大手牽小手」的形式在校園內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體育聯誼活動,活動對今後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聯盟之間全方位的互動和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
  • 「十三五」成就巡禮 | 傳承創新,匡時文化建設彰顯強大精神動力
    本期推出文化傳承創新篇。大學文化是大學在長期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步積累、積澱而形成的,在師生員工中具有集體認同並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精神追求,以及能夠體現這些觀念的行為方式、制度體系、建築風格、傳統活動等。「十三五」以來,學校大力推進物質文化建設,優化校園環境格局,突出學校的歷史積澱、文化特色和價值內涵,形成濃鬱的育人氛圍。
  • 「鋼鐵火」精神在傳承 校園「熔爐」文化潤物無聲
    天津在線訊:校園文化是學校獨特的精神標識。作為山東省唯一一所以冶金為特色的高等職業院校,山東工業職業學院的「鋼鐵火」校園「熔爐」文化在業界流傳許久。28日下午,2019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山東教育採風活動走進山東工業職業學院,親身體驗學校的「熔爐文化」。
  • 大連交通大學原創音詩畫《大鐵精神》首演
    圖為原創音詩畫《大鐵精神》首演。 汪孟夏 攝音詩畫《大鐵精神》將視頻講述與歌曲舞蹈、情景表演、群體朗誦融為一體,從1956年大連交通大學建校開始,通過9個重要時間節點,展現了學校發展過程中收穫的一系列辦學成果;用三個部分分別介紹了教師、學生、校友對於「大鐵精神」的理解和傳承。圖為演出現場。
  • 上善若水 以水育人——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水文化課堂彰顯...
    水文化教育課堂內容體系建設水,是人類文明的源泉。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自建校之始,即確立「上善若水 學競江河」之校訓,致力於以水文化教育為特色,以課程建設為抓手,堅定「以文化人」教學目標,構築「以水育人」內容體系,以突出「三個對接」為特色創新方法路徑,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精神、傳統之水與時代之水、學校水文化教育與社會水文化推廣有機銜接,彰顯優秀水文化培育職業精神的時代價值。
  •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特色育人——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案例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秉承「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結合學校的職教特色,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產教融合平臺為依託,以非遺傳承大師為引領,以「雙師型」師資團隊為智庫,以網絡「雲課堂」「雲展廳」為渠道,創新「四大課堂」非遺文化育人機制,推動實現中國非遺紫砂陶的活態傳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精神永恆!今天,這個名字在中石大如星光璀璨!
    為深入落實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進一步傳承弘揚立德樹人優良傳統,豐富教育內容、拓展有效載體、協同育人力量,學校特別舉辦「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舉行重要儀式、舉辦主題展覽、楷模事跡報告、新生思政大課等形式熔鑄師生精神品格。
  • 江南大學傳承學科文化,激活創新源泉,充分發揮高校博物館育人功能
    江南大學傳承學科文化,激活創新源泉,充分發揮高校博物館育人功能 2012-06-25 來源:江南大學   高校博物館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既傳承著學科文化的基因譜圖,也展示出辦學特色的生動圖景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以文育人 為學生成才提供良好的「精神土壤」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大力實施文化育人工程,通過挖掘學校文化底蘊、豐富文化育人內容、創新文化育人載體等,不斷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內涵,潤物無聲地滋養了學生心靈、涵育了學生品行,造就了許多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材。
  • 傳承紅色基因,構建協同育人基地的實踐探索
    參觀者不僅領略了與本詩詞有關的長徵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更回顧了從中共一大到十九大,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的歷史史詩。書法館成為社會各界人士緬懷革命先驅、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史的重要基地。
  • 文化育人:構建 「質量·創新·融合」特色文化育人體系
    習總書記十九大後首次地方調研來到徐州,對徐州製造業發展水平給予肯定。作為徐州地區唯一一所以工業命名、工科為主的高職院校,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認識到培養製造業緊需的大國工匠和創新型技術人才,應具有精益求精的質量意識、追求卓越的創新思維和兼收並蓄的融合能力,為此,學校凝練出了「崇德尚技、守正出新」的核心文化理念,構建起了從樹立質量意識、激發創新思維到發展融合能力一體化的工業文化特色育人體系,形成了以「質量立本、創新樹魂、融合賦能」的育人模式,貫穿價值觀培育、思維方式培養到行為能力養成全過程
  • 發揚鐵兵精神 傳承不朽力量
    鐵道兵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歷經戰爭的洗禮,於艱苦卓絕的鬥爭環境中,為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立下了卓越功勳,靠著堅定的革命理想和嚴明的軍隊紀律鑄造了不朽的「鐵道兵精神」。2020年以來,中鐵地產河北興鐵公司以堅定鐵的信念,錘鍊鐵的意志,凝聚鐵的團結,嚴明鐵的紀律為工作主線,大力弘揚艱苦奮鬥,志在四方的鐵道兵精神,助推企業生產經營工作邁上新臺階。
  • 百年樹人,Soul星人在三尺講臺傳承育人精神
    時代雖然在發展,但老師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卻越來越重要,在Soul,就有這樣一波年輕人,畢業後他們選擇老師這個光榮的崗位,在三尺講壇把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育人精神傳承下去。雖然作為老師來講,目前工作的壓力和來自家長的壓力都挺大的,但是自己一點也不後悔選擇老師這個職業,能把孩子們的基本功教好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人們都說,老師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老師又是園丁,為年青一代傾注心力心血。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對於老師來講也越來越大。不過這些對於優秀的老師們來說都不算什麼。
  • 「金石」育人,特色興教!黑旺實驗小學打造特色「金石」校園文化
    以石載道,賞識育人,塑造學生樸實、堅忍、閃光、有用的精神品質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以石載道,賞識育人」,辦學目標是「固本啟智,點石成金」。黑旺實驗小學校長閆婷介紹,黑旺實驗小學東鄰萊鋼集團淄博錨鏈有限公司(原山東黑旺鐵礦),辛泰鐵路從這裡經過,這裡礦產資源豐富,一代又一代的黑旺人傳承著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精神,不忘初心,建設著自己美麗的家園。
  • 樹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1.案例概要文化是民族血脈、人民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校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使命,能否有效傳承創新文化,是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 弘揚「西遷精神」重在鑄魂育人擔當
    愛國主義精神是「西遷精神」的本質內涵,廣大知識分子在黨的領導下,以公而忘私的家國情懷,鑄就了新中國「國之大器」,彰顯了中國精神、中國速度、中國力量,為共和國成長壯大奠定了堅實根基。  在愛國主義精神指引下,一批知識分子自覺響應黨的召喚,「打起背包就出發」的壯舉帶動整個西部高等教育蓬勃發展。
  • 課程思政建設要著眼於彰顯辦學特色
    原標題:課程思政建設要著眼於彰顯辦學特色 【教育透視】 每一所大學都在長期辦學實踐中逐漸形成區別於其他學校的優良傳統、風格和顯著特徵,這一辦學特色是屬於一所學校的內在精神氣質和鮮明特質。這對於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有著積極影響。
  • 東華理工大學:核軍工精神鑄魂育人 查改貫通助推發展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東華理工大學弘揚核軍工精神,切實增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豐富教育形式,以獨特的校園文化彰顯育人特色,推動主題教育有特色、入人心、得實效。
  • ...精神——記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內蒙古草原行走進呼鐵…
    【科協信息】傳承科學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記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內蒙古草原行走進呼鐵… 2020-10-22 2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