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德國人的嚴謹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在日常中表現最明顯的就是,他們的「界限感」很高,從不幹涉他人的私生活,也很尊重他人的個人空間,並且,不僅成人能做到,德國的孩子們也很克制,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德國父母從很小就開始很重視孩子的界限及教育,從家人之間的界限禮儀,再到外部社交的界限禮儀,德國的父母絕對可以用「嚴格」來形容。
1.德國父母在嬰兒期就開始給孩子樹立邊界意識
樹立孩子的邊界意識,德國父母靠的是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上進行引導和教育,他們從孩子嬰兒時期就開始界限教育了。
比如孩子會爬開始,他們就會明確告訴孩子,哪裡可以爬,哪裡不可以爬,什麼可以摸,什麼不可以摸。
他們認為,無論在當下,孩子有沒有聽,能不能聽得懂,父母對孩子輸入的每句話都是有用處的,並不會浪費,認為每一個言行都會對孩子的大腦發揮神奇的作用。
當寶寶可以走了以後,他們會讓孩子明白要彼此尊重家人的個人空間,無論是進入父母的臥室,還是孩子的,都應該先敲門,得到允許再進入,更不能隨意亂翻他人房間內的東西。
即便孩子再小,父母也會尊重他們的個人空間,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去培養孩子的界限感。
2.德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明顯很明確
我們中國家長,很多都會犯一個錯誤,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還是在繼續著,那就是替孩子做決定,幫孩子開口說話,甚至是替他們回應問題。
而德國父母則恰恰相反,他們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不會替他們問,也不會替他們答,更不會替他們做決定。
舉個例子,就像是吃東西,中國父母習慣是什麼?我認為這對你好,我認為你應該吃,那你就必須吃!
而德國朋友呢,比如孩子餓了,他們不會直接上來給孩子衝個奶粉喝,而是會先詢問孩子是不是想喝牛奶。
可能很多人會很詫異,覺得這種事直接替孩子決定了不就好了。可看到德國朋友和孩子如何相處才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間也不能「越界」,無論是物理空間上的,還是精神心理上的尊重,都同等重要。
3.德國父母很注重孩子與他人之間的界限感
德國父母不僅重視自身與孩子之間的界限感,還更加重視孩子在外面與他人之間的界限感。
尤其是當孩子觸碰到了別人的個人空間時,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德國父母都會督促孩子先詢問別人的意見,不能擅自「越界」,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別人空間有做主的權利。
在這種監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德國小孩,從小就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為人處世懂禮貌情商高,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尊重他們,這讓許多中國家長羨慕不已,不過大家學會這3招,你的孩子也可以邊界感爆棚。
教育無小事,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競爭壓力大,不單單體現在我們成人身上,孩子也是一樣,我們都是想方設法的讓自己的孩子更優秀,那該怎麼做呢?只有學習,改掉我們以往固有的一些理念,看到他人優秀的地方,我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哪怕還是沿用我們老人的一句話,也是咱們中國家長掛在嘴邊的:「我們活著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孩子嗎」。
既然是為了孩子,那首先我們父母就要變得更優秀。
試想一下,一個孩子,從小開始就什麼都由父母去決定,人生都是由父母去掌控,並且家長也不明確的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需要明確的界限,如果你可以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界限感,相信以後孩子一定是要一個優秀的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給孩子灌輸什麼界限感,並有意的去培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