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寶是個很活潑開朗的小孩,交友眾多。來我家玩耍的孩子很多,近段時間來最多的就是豌豆。
豌豆比妞寶大兩歲,是一個瘦瘦小小的小女孩。棕色的皮膚,一頭蓬亂的軟發,大大的眼睛,睫毛長的像扇子撲稜撲稜的,笑起來一嘴白牙,一口標準的北方普通話。快活的很,嘴巴常常哼唱時下的歌曲,還挺好聽的,我跟小徐經常誇讚她唱的好。她小孩心氣很重,十一歲的娃了,行為還像個小寶寶,有時會跟我撒嬌,還讓我給她梳頭。
到我家裡來,家裡的牛奶零食,她隨手拿起來就吃喝,並不詢問。時間久了,一到我家,她首先就跑去拿牛奶拿餅乾拿乾果,然後再幹別的。疫情期間在家帶娃的小徐,很不滿意:一個大人也不能說不讓人家小孩吃喝,但是這種跑別人家裡當成自己家,問都不問隨便吃喝的樣子,讓人覺得很沒規矩。跟妞寶提了幾次讓她告訴豌豆拿別人家東西前要徵取同意,然後,豌豆在拿東西吃喝之前就會加上一句:「XXX,我能喝瓶牛奶嗎?我能吃塊餅乾嗎?」妞寶自然每次都是說:「可以,好吧。」留下我們大人看著她乾瞪眼。
有次我旁敲側擊問她:「豌豆,你家裡沒牛奶嗎?」她回:「是,我們家沒有,所以到你這裡來喝啊。」
上周六是我的生日兼結婚紀念日,小徐跟妞寶去美心西餅家訂了個一磅的蛋糕,晚上我們一家四口只吃了一半。第二天早上,因為是假期,我們九點多才起來,十點我做好早飯,拿出蛋糕準備一起吃早飯時,豌豆過來了,一看見蛋糕就興奮地大叫起來:「蛋糕?看起來好好吃啊,我好想吃啊,我可以吃一塊嗎?」我和小徐面面相覷,沒人應她,還是妞寶答應:「你可以吃一塊。」只剩下一半的蛋糕只夠一家四口一人一小塊的,原本打算都留給兩個娃吃,這下可好,只能主要給她和妞寶吃了。
自來熟的孩子:到別人家隨意吃喝
其實,豌豆家經濟能力比我們家強不少,怎麼可能缺少吃的喝的呢?大概率是「別人家的東西就比自家的香」這種心理作祟,再加上沒界限感。
那天我們家計劃出門踏青,豌豆得知後又纏著要跟我們一起出去。她動作很快,跟我們一起下樓後,就迅速跑回家跟父母匯報。其實小徐不想帶著她,可是妞寶屁顛顛地要帶著她。到大學城江邊後,我們在草地上搭起帳篷和吊床。如今疫情比較鬆懈,有不少家庭都出門春遊了。我家的帳篷旁邊,就有一個大家庭,足足有十幾人之多,正在一起野餐聚會。我們家兩個娃一個挖土,一個玩吊床,我跟小江在帳篷裡躺著,忽然找不到豌豆。到處查看,發現她這個自來熟正不帶口罩,坐在別人家的凳子上,喝著別人家的茶水,吃著我們給她的華夫餅,正跟別人聊天呢。我把她叫出來,正言道:「豌豆,你跟他們都不認識,怎麼能隨便就喝他們的水吃他們的東西呢?還獨自跑到別人的地盤玩,這樣很不安全也很不好啊!你要想喝水、想吃東西我們這裡都有,跟我們講就好了。」她耷拉下眼睛,低頭說:「好吧。」把手裡拿的水杯倒掉了,跑到一片小花圃那裡蹲著,看似心情很不好,過了好一會,才跑過來跟妞寶一起玩吊床。
自來熟的孩子:對陌生人毫無警覺心
這樣的自來熟,其實挺危險,因為毫無警覺心啊。
周日的時候,我在家包餃子,桃子又過來玩了。家裡有四個小孩:妞寶、小仔、西西(另外一個六歲的小女孩)、豌豆。小孩子們在一起玩耍,場面挺亂糟糟的。豌豆來時帶了個絲帶舞的玩具,她跟妞寶西西一起去玩芭比娃娃的換裝生活遊戲去了,小仔就拿著這個絲帶舞的玩具玩,到下午四五點時,她想拿回這個玩具,小仔正玩的興起,不肯還。妞妞也幫著她討還,小仔犟脾氣發作就是不肯。她開始生氣:「你再不還我就要打你了啊!」我介入裡面勸小仔還玩具,讓豌豆耐心一點等;等不及的豌豆這時動手拍了小仔一巴掌,妞寶也跟著打了小仔一下,小仔哇哇大哭起來。我趕緊把小仔護在裡面,挺生氣。
自來熟的孩子:越線打別人家的孩子
哪有到別人家玩,當著別人家媽媽面,揍她心愛的小寶這種事呢?也太沒界限感了吧!
晚上我訓斥了妞寶一頓:「弟弟你揍可以,哪能跟著別人一起揍自己的弟弟呢?別人揍你弟弟,你心裡會高興呢?你應該護著弟弟才對!難道你一個短時間的朋友比弟弟還重要嗎?」妞寶這才回過神來,說自己不對,應該護著弟弟。我繼續訓:「作為一個到別人家玩的小孩,不聽大人建議直接去打別人家的小寶寶,這合適嗎?你去豌豆家玩時,她弟弟搗蛋,你敢、你會當著她外婆、媽媽、爸爸的面教訓她弟弟嗎?」妞寶立刻說:「我才不會呢,他搗蛋,我頂多告狀,哪會打啊。」
妞寶說去豌豆家時,她外婆管的很嚴。外來的小朋友如果太吵或者沒收拾好東西,都會被嚴厲訓斥,甚至被趕出去;有好幾次是別人搞亂的東西,她外婆也嚴厲要求妞寶去收拾。我聽說後,就要求妞寶少去豌豆家。奇怪的是,有這麼嚴格的外婆,怎麼自家的小孩沒管教好呢?
孩子外向、活躍是好事,可是,起碼的界限感警覺性也得有才對啊!
去別人家做客時,基本準則和禮儀得遵守;面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基本的警覺也應該有。
大人,也應該教教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