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霞
近年來,自動駕駛汽車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如谷歌的無人駕駛和特斯拉公司的汽車智能化。但正如諾貝爾經歷了多次的失敗才成功發明了炸藥,現階段自動駕駛在研究使用中也屢有事故發生。央視日前曝光一起今年1月發生在河北邯鄲的嚴重事故,被認為是目前國內披露的首起特斯拉自動駕駛功能使用中發生的車禍致死案例。然而,特斯拉公司已經不止一次出現事故。在今年5月,美國佛羅裡達州一輛特斯拉汽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撞車事故,導致司機身亡。接二連三的事故表明自動駕駛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美好,目前技術尚存短板,能夠讓用戶安全使用仍需時間。
智能駕車屢曝安全隱患
自動駕駛作為一種發展趨勢近來不斷發布新的計劃成果及研究進展。日本政府最近提出其「第四代工業革命」計劃。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希望2030年以前,其國內汽車中有五分之一是無人駕駛汽車。
無獨有偶,日前,騰訊、富士康等合資成立的汽車公司和諧富騰計劃今秋完成首輪融資,為在2020年前推出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做準備。
自動駕駛汽車產業正在茁壯成長,然而頻發的交通事故卻讓大家對自動駕駛汽車又愛又怕。央視近日曝光了中國首例自動駕車事故。據報導,司機高雅寧駕駛特斯拉在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鄲段公路行駛。前車躲避障礙物,而白色特斯拉未作躲閃和減速,直接撞上前方正在施工作業的道路清掃車發生追尾碰撞。去年7月初,谷歌公司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也遭遇追尾事故,三人因此受傷。谷歌官方博客發布消息承認,這是自動駕駛車首次在類似車禍中發生負傷情況。谷歌發言人表示車禍中三名員工受到了輕微的「甩鞭效應」傷害。據谷歌去年底公布的一個報告,自2009年測試自動駕駛車以來,谷歌自動駕駛車總計被撞擊14次,包括11起追尾事故。但谷歌特別強調,在所有車禍中,谷歌自動駕駛車都是無過錯一方。
被汽車公司引以自豪的「自動駕駛」已發生多起交通事故表明,自動駕駛目前還在試驗階段,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自動駕車「掌聲」與「質疑」齊飛
目前自動駕車面臨著兩種境況:一個是成果的發布人們對其的稱讚與掌聲,另一個是自動駕駛引起的事故人們對其的質疑與石頭。
據新華社報導,美國打車軟體公司優步9月14日推出無人駕駛汽車載客服務,在美國東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上路試運行。然而,美國密西根大學14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約23%的美國人明確表示自己不會乘坐無人駕駛汽車。
目前來看,雖然近幾年的人工智慧發展很快,但很難打消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顧慮。有安全專家表示,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有一些缺陷,會造成很大危險。如在雨雪等惡劣天氣下,因為能見度降低無法看清楚路況的,不只是普通汽車內的駕駛員,無人車也同樣此問題。
汽車廠商特斯拉在去年推出自動駕駛技術後,網上已經出現了不少「故障視頻」:車主在使用這項技術後,雙手離開方向盤,結果特斯拉差點跟左側的汽車撞上。
業內專家表示自動駕駛汽車在行業內來看無疑是汽車史的一個裡程碑,但是從時間上來看,至少還有10年的路要走。在此之後,普及這類汽車也需要花上不少時間。
自動駕駛如何度過成長期?
高科技的自動駕駛汽車尚處於起步階段,還需要一段成長期,在這個期間內技術和法律法規,基礎設施等問題都會影響它能否安全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