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曝自動駕駛交通事故 技術短板致商用遙遙無期(1)

2020-12-23 中華網科技

本報記者 周霞

近年來,自動駕駛汽車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如谷歌的無人駕駛和特斯拉公司的汽車智能化。但正如諾貝爾經歷了多次的失敗才成功發明了炸藥,現階段自動駕駛在研究使用中也屢有事故發生。央視日前曝光一起今年1月發生在河北邯鄲的嚴重事故,被認為是目前國內披露的首起特斯拉自動駕駛功能使用中發生的車禍致死案例。然而,特斯拉公司已經不止一次出現事故。在今年5月,美國佛羅裡達州一輛特斯拉汽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撞車事故,導致司機身亡。接二連三的事故表明自動駕駛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美好,目前技術尚存短板,能夠讓用戶安全使用仍需時間。

智能駕車屢曝安全隱患

自動駕駛作為一種發展趨勢近來不斷發布新的計劃成果及研究進展。日本政府最近提出其「第四代工業革命」計劃。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希望2030年以前,其國內汽車中有五分之一是無人駕駛汽車。

無獨有偶,日前,騰訊、富士康等合資成立的汽車公司和諧富騰計劃今秋完成首輪融資,為在2020年前推出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做準備。

自動駕駛汽車產業正在茁壯成長,然而頻發的交通事故卻讓大家對自動駕駛汽車又愛又怕。央視近日曝光了中國首例自動駕車事故。據報導,司機高雅寧駕駛特斯拉在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鄲段公路行駛。前車躲避障礙物,而白色特斯拉未作躲閃和減速,直接撞上前方正在施工作業的道路清掃車發生追尾碰撞。去年7月初,谷歌公司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也遭遇追尾事故,三人因此受傷。谷歌官方博客發布消息承認,這是自動駕駛車首次在類似車禍中發生負傷情況。谷歌發言人表示車禍中三名員工受到了輕微的「甩鞭效應」傷害。據谷歌去年底公布的一個報告,自2009年測試自動駕駛車以來,谷歌自動駕駛車總計被撞擊14次,包括11起追尾事故。但谷歌特別強調,在所有車禍中,谷歌自動駕駛車都是無過錯一方。

被汽車公司引以自豪的「自動駕駛」已發生多起交通事故表明,自動駕駛目前還在試驗階段,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自動駕車「掌聲」與「質疑」齊飛

目前自動駕車面臨著兩種境況:一個是成果的發布人們對其的稱讚與掌聲,另一個是自動駕駛引起的事故人們對其的質疑與石頭。

據新華社報導,美國打車軟體公司優步9月14日推出無人駕駛汽車載客服務,在美國東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上路試運行。然而,美國密西根大學14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約23%的美國人明確表示自己不會乘坐無人駕駛汽車。

目前來看,雖然近幾年的人工智慧發展很快,但很難打消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顧慮。有安全專家表示,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有一些缺陷,會造成很大危險。如在雨雪等惡劣天氣下,因為能見度降低無法看清楚路況的,不只是普通汽車內的駕駛員,無人車也同樣此問題。

汽車廠商特斯拉在去年推出自動駕駛技術後,網上已經出現了不少「故障視頻」:車主在使用這項技術後,雙手離開方向盤,結果特斯拉差點跟左側的汽車撞上。

業內專家表示自動駕駛汽車在行業內來看無疑是汽車史的一個裡程碑,但是從時間上來看,至少還有10年的路要走。在此之後,普及這類汽車也需要花上不少時間。

自動駕駛如何度過成長期?

高科技的自動駕駛汽車尚處於起步階段,還需要一段成長期,在這個期間內技術和法律法規,基礎設施等問題都會影響它能否安全上路。

相關焦點

  • 交通事故的阿喀琉斯之踵,重卡事故隱患能否用智能駕駛解決?
    從事故率的角度來看,牽涉卡車的交通事故比乘用車多,我國重型卡車的保有量只佔機動車的10%,但是重大致死事故卻佔比50%。 重卡事故成為我國交通事故的「阿喀琉斯之踵」,極難整治。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62763人,在此之中,重卡「居功至偉」。 重卡事故頻發,很多人將責任歸咎於駕駛員。
  • 自動駕駛技術向前商業化還有多遠?
    自動駕駛產業鏈企業動作頻頻:百度阿波羅繼與南京達成智能交通戰略合作協議後,又與成都籤約,開展在自動駕駛計程車、車路協同等方面的落地應用合作;亞馬遜宣布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推進其物流無人化發展戰略;滴滴出行在上海上線「未來出行」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再次加速
  • 貴陽發生交通事故致1死1傷 駕駛人涉嫌醉駕肇事被刑拘
    中新網9月22日電 針對松山南路發生的一起交通事故,貴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官方微博22日刊發通報稱,事故致1人當場死亡1人受傷,駕駛人涉嫌醉酒駕駛肇事,已被刑拘。通報指出,2020年9月20日22時許,在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松山南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致1人當場死亡1人受傷,死者李某某系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傷者張某已及時送醫救治,生命體徵平穩。
  • 自動駕駛≠無事故,Waymo如何一步步「引誘」消費者?
    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如果要證明自動駕駛車輛導致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比人為駕駛低,至少需要50億英裡的實際道路測試,這是美國蘭德公司的數據發現,「裡程噩夢」一直是限制自動駕駛規模化商業應用的一大阻礙,即使強如Waymo,實際道路測試裡程仍然偏少。
  • 自動駕駛事故頻發,雙冗餘系統必不可少
    據美國汽車協會交通安全基金會的一項調查表明,疲勞駕駛在美國的交通事故死亡事件中佔據21%的比例,每年約有6400人死於疲勞駕駛。為了減少交通事故,改善交通擁堵情況,人們在新的出行方式上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是在自動駕駛領域,這幾年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然而,自動駕駛在產業壯大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安全方面的問題。
  • 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潛在能力是多少?
    通過數十億美元的研發投入,企業正在評估社會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接受度,一方面要檢驗自動駕駛汽車在真實路況中的運行能力,另一方面要調查其對日常用戶的價值。商用自動駕駛汽車正在來臨,儘管時機尚未明了。但人們十分清楚,一旦自動駕駛汽車正式上路,它們將極大地影響主要基礎設施(如道路、收費公路、鐵路、大型停車場和公共運輸)及基礎設施投資者的長期投資決策。
  • 貴陽發生交通事故致1死1傷 駕駛人涉醉駕肇事被刑拘
    中新網9月22日電 針對松山南路發生的一起交通事故,貴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官方微博22日刊發通報稱,事故致1人當場死亡1人受傷,駕駛人涉嫌醉酒駕駛肇事,已被刑拘。通報指出,2020年9月20日22時許,在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松山南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致1人當場死亡1人受傷,死者李某某系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傷者張某已及時送醫救治,生命體徵平穩。
  • 中國首部自動駕駛仿真藍皮書《中國自動駕駛仿真技術研究報告(2019...
    一些自動駕駛相關企業在構建虛擬場景庫方面進行了探索,例如:Mcity 提出了六步分析思路,主要是利用蒙特卡羅算法,減少日常駕駛中沒有發生事故的數據,用發生了危險事故的數據進行取代,實現人類駕駛員與自動駕駛車之間數據高頻率交互;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將仿真場景劃分為自然駕駛場景、危險工況場景、法律規範場景、參數重組場景四類,包括不同自然條件(天氣、光線等),不同道路類型(路面狀態、車道線類型等),不同交通參與者
  • 自動駕駛車測試有進步 能躲外賣小哥嗎?
    近日,百度、海梁科技、深蘭科技獲得武漢市交通部門頒發的自動駕駛車輛商用牌照,或許不久後,中國將率先讓大眾用上自動駕駛車輛,但有個問題是,自動駕駛車輛能躲避趕時間的外賣小哥嗎?
  • 一說就懂: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會坐牢嗎?
    起,其中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2846起,造成63093人死亡、226430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2.1億元。交通事故已然成為居民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那麼,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會承擔刑事責任嗎?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構成交通肇事罪,而非故意殺人罪。
  • 菏澤一名男子因駕駛小型普通客車發生交通事故致1人死亡
    近日,12309中國檢察網發布了一則消息,菏澤一名男子因駕駛小型普通客車發生交通事故致1人死亡,1人受傷,被牡丹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菏澤街頭發生事故1 ,於2020年1月9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致一人死亡,承擔事故主要責任,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 無人計程車明年將在蘇州大規模試運營,全國首座自動駕駛商用城市就...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娜)點一點手機,很快,一輛無人駕駛計程車停在你的面前;刷卡坐公交,駕駛座上竟然沒有公交司機 …… 這種未來的自動駕駛場景,在蘇州已經走進現實。12 月 18 日,中國首個自動駕駛生態運營聯盟在蘇州成立,30 餘家合作夥伴共同組建了鰲頭聯盟,將助推蘇州成為全國首座自動駕駛規模商用之城。
  • T3出行布局自動駕駛賽道 發起成立中國首個自動駕駛生態運營聯盟
    發布會上,T3出行聯手蘇州高鐵新城、整車企業、科技公司等30餘家合作夥伴共同發起成立國內首個自動駕駛生態運營聯盟——鰲頭聯盟(Auto-union)。至此,蘇州也將成為國內第一座實現自動駕駛規模商用的城市。   同時,T3出行還攜手江蘇大運集團、蘇州高鐵新城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合規及出行運力領域達成深度合作。
  • 四川首個交通事故網絡快處 上傳照片自動生成責任書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劉宏順)輕微交通事故發生後,群眾拍照後至快處中心,由民警核實後劃定責任,出具事故責任書,這是我們熟知的輕微交通事故快書處理程序,但今後事故雙方或許連快處中心都不用去了。12月26日,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我省首個交通事故網絡快處在攀枝花誕生,明年1月1日起,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後,當地群眾上傳照片至網絡,系統就自動生成責任書。交通事故網絡快處12月26日,攀枝花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8項便民舉措,其中不少舉措為全省首次,交通事故網絡快處就是其中之一。
  • 【E透視】賀仁龍:自動駕駛進入成熟期需十年以上
    實現自動駕駛,還需要10年以上 5G的大規模商用將加速AI技術的成熟,進而必將加快推動自動駕駛的發展成熟,實現自動駕駛還需要多久?賀仁龍表示,自動駕駛整體上進入生產成熟期的時間還有10年以上。
  • 加州首個自動駕駛商業部署新政出臺:公共利益和商業許可兼顧
    如何通過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無線通信和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來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一直是行業關注熱點。近年自動駕駛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了有效產業投資,釋放了經濟活力,提供了疫情災害防控新保障。科技的創新是支撐建設交通強國以及助力交通治理的重要因素。為促進產業長遠健康發展,自動駕駛商用化落地成為保障創新動力的關鍵路徑,因此倍受矚目。
  • 自動駕駛市場火爆,為什麼說小車看百度,大車看深蘭?
    今年2月,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11月初,工信部也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可以預見,自動駕駛將是一片無限廣闊的藍海市場。而作為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巴士、公交等客用大車,也是這片藍海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提到公交車,我們會首先想到它是一個大型共享代步工具。
  • 矽谷投資人齊蕾:自動駕駛商用年之際,為什麼高清地圖尤為重要?
    原標題:矽谷投資人齊蕾:自動駕駛商用年之際,為什麼高清地圖尤為重要? 在7月28日,由鈦媒體集團舉辦的「鈦媒體 2018T-EDGE 科技生活節」中,Emerge Venture Partners管理合伙人齊蕾表示她認為2018年是自動駕駛商業元年、落地年和生死年。 而在我們踏入自動駕駛商用年之際,齊蕾認為目前導航設備及手機中搭載的電子地圖並不能很好地應用於自動駕駛技術中。這時,專為滿足行業需求的高清地圖變得愈發重要了起來。
  • 自動駕駛汽車侵權的法律責任
    自動駕駛技術是人工智慧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理論上,該技術的普及有助於減少因駕駛人不當操作所導致的交通事故,但實際上,若自動駕駛系統存在缺陷或發生故障,卻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侵權行為。相較於傳統交通事故,自動駕駛汽車侵權涉及更為多元化的法律主體,侵權行為和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更為模糊,加之駕駛系統存在算法「黑箱」,一系列變化導致其中法律責任的確定更加困難。逐步完善我國關於自動駕駛汽車侵權的法律責任制度,對於促進自動駕駛產業的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現實需求。
  • 自動駕駛技術大PK的背後透露出了什麼?
    他們努力設計並打造出能夠在城市交通環境下自動駕駛的汽車,只是為了安全性考慮,才在車內的主駕駛位置上配備了駕駛員,全程駕駛員都是「甩開方向盤」,通過感知系統, 遇到紅燈自動停,遇到綠燈自動行;遇到路障、行人將自動避讓或緊急剎車;遇到彎道自動調整方向盤……將智能駕駛和車聯網技術應用在汽車上,就如同給汽車裝上了「大腦」,在面對重慶8D魔幻城市獨特的地形、天氣時,各家的自動駕駛汽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