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我們中國家庭教育的傳統觀念中,經常能聽到類似"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不成才"這樣的話語。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很多家長拋下了冷靜和理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罵後打完再教育。如此粗暴對待孩子,不僅孩子們沒有辦法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很可能在他們心中留下陰影,。同時,有些家長打完後又開始懊悔…
面對這樣子的問題,今天給大家分享: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國,他們是怎麼教育好孩子的?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得到啟發。
著名的"123魔法"
在當今社會,孩子的教育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打罵的方式對於新時代的孩子們來說似乎已經不可行了。那麼,如何讓孩子"聞令即動",確實是所有家長面臨的最大挑戰。
幸運的是,我們將會給大家介紹一本"神書",即美國著名育兒書:《1-2-3的魔力:數到3,培養安靜高效的孩子》。到目前為止,這本書已經出版了六個版本,並成為美國最暢銷的育兒類書籍。
如今,在美國的兒童遊樂場和學校操場上,到處都能聽到媽媽們在數"1-2-3"。而在接下來的講解中,我們把這種方式成為"1-2-3"魔法。
看起來似乎很輕飄飄的名字,但負責任地告訴你:它起作用了。
"123魔法"是如何對孩子起作用的?
作者託馬斯在書中認為,孩子的成長應該遵循"兩隻手來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的原則--一方面是"熱情友好",讓孩子們知道:我愛你,我會照顧你;一方面是"嚴於律己",讓孩子知道:我對你是滿懷期待的。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有三項基本任務要完成,即我們對孩子所施的魔法有三個步驟:
1.阻止壞行為
很多孩子的行為本身並不是問題,只是他們內心想法的代表,責罵和打架也許無濟於事。相反,它會成為孩子們"壞"行為的燃料。
孩子們會想做更多的壞事來打敗父母,增加他們的權利感。孩子知道是非,但還是想做,那只能說明這件事能給他帶來想要的結果,所以我們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孩子才能改變。
例如,當一個孩子說謊或偷東西時,如果他不介意我們發現他說謊或偷東西,基本上可以判斷他想要我們的注意。
如果孩子試圖否認這一點,我們基本上可以肯定他是在表明自己的權利。孩子可能覺得他有權得到他想要的任何東西。而撒謊和偷竊只是他們潛意識中的反抗行為。當我們發現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大驚小怪,我們不能受這種行為的影響,以用平常心去對待它就可以了。
2.鼓勵好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主動打掃房間,按時上床睡覺,待人彬彬有禮,認真做家庭作業,你應該不吝嗇地去獎勵他。
如果要與與特定類型的教育相對應,就屬於 "啟動型"管教:如幫助孩子開始積極的行為,比如讓孩子主動地開始打掃房間、寫作業等。
3.加強親子關係
其實,很多家長都會忽略這一點,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其實對控制不良行為、鼓勵孩子的良好行為都很有幫助。
"123魔法對"阻止型"管教方式簡單有效,但對於"啟動型"管教,就需要配合使用更多的策略了。為什麼?因為激勵一個人比控制他的壞行為更難。
這時,一些家長可能會說,"為什麼要數123來控制孩子?我們就不能用道理說服別人嗎?"實際上,成年人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把孩子當作"小一號的成年人"。但其實呢,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有些道理是聽不進去的。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應該向孩子們解釋真相,但問題是"大人太愛嘮叨"。我們不斷地向孩子們解釋各種各樣的問題。當我們發現他們聽不懂的時候,我們就會生氣。
因此,"以理服人"的對話往往演變為:"談話-勸說-頂嘴-吵架-喊叫-最後打孩子。"。
另外一些時候,道理其實孩子已經早就明白了,比如"睡前吃糖會蛀牙",你根本不需要對他講100遍相同的話。但是他就是想要放飛自己,就是想和大人的道理對著幹。
我們在撫養孩子時最常見的錯誤是:太多的嘮叨和太多的情緒。因此,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上述兩個陷阱。
如何運用"123"魔法教育孩子?
1.懂得傾聽
父母是孩子在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人。
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無論如何,父母無條件地愛著他們。能讓孩子們堅信:父母給予的愛不會因為他們做錯了什麼而在任何時候退縮。當孩子對父母的愛得到確認後,他會在內心建立起強烈的安全感,讓他願意和父母分享快樂和悲傷。
懂得有效地傾聽孩子們的心聲最重要的是:當和孩子說話時,給他一個完整的你。
應該和孩子們有平行的眼神交流。不要自上而下低頭看孩子,讓他們感到壓抑。一個更好的方法是蹲下來,平行地看著孩子的眼睛。關注孩子說的話,做出回應,讓孩子覺得你很重視他說的話,從而鼓勵孩子多說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當孩子遇到挫折、困難,感到沮喪或悲傷時,家長在傾聽孩子的問題時不應輕視,而應小心謹慎。在傾聽的過程中,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啟發孩子。
2.積極的讚美孩子
父母應該學會從內心讚美你的孩子。
不要放過任何讚美孩子的機會。不管大小,你都應該抓住機會表揚你的孩子。比如,如果孩子今天幫鄰居孩子收拾了房間,這就是一件值得表揚的事情。
但表揚一定要就事論事,不能敷衍式的去為了表揚而表揚。表揚的時候,要特別指出是什麼事。比如說:你今天畫的小兔子真好看!媽媽很喜歡!。
一般來說,當父母在別人面前表揚自己的孩子時,他們會更快樂,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也更有把握。但要掌握正確的度,次數不宜過多。過度的讚美則會變質。正如前面所說,你不能每天都對孩子來同樣的一句 "你很棒"。否則,孩子不知道你讚美什麼,也並沒有什麼指引性的益處。
表揚也要堅持原則,還要對錯的地方給予明確的禁止,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3.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觀察孩子是否有自我控制力的一個很好的實驗是:把最喜歡的食物放在孩子面前,對他們說:"爸爸媽媽出去買個東西。如果你能等我們10分鐘,就可以得到兩個。"但能做到乖乖等待的孩子並不多,一旦具備這種素質的孩子可不是普通的孩子。因為貪婪和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自制力就像鎮靜劑,可以讓孩子們想玩遊戲時也能按時寫作業,也在寒冷的天氣裡按時爬下床,在附近和孩子們一起玩耍。這樣的一個孩子長大後絕對是令人期待的。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