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如何畫筍、吃筍

2020-12-22 瀟湘晨報

國博珍藏雲欣賞。

這個季節,正是「雨後春筍」長勢喜人的季節。筍,是中國的美食,也是文人、畫家筆下所愛。

唐代詩人白居易就寫過一首食筍詩:「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日前,「國博珍藏雲欣賞」帶來昔耶居士——清代書畫家金農先生的《花卉蔬果冊》,帶領大家開啟一次畫上的美味之旅。這幅《花卉蔬果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曾於「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中展出。畫中,金農筆下這一把筍尤其新鮮,仿佛應春雷破土而出。

清代·金農,《花卉蔬果冊》之新筍,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金農,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布衣終老。早年讀書於學者何焯家,中年遊歷,晚寓揚州,鬻書畫自給。工詩文書法,創扁筆「漆書」,兼有楷、隸體勢。53歲後始工畫,其畫造型奇古,拙樸古雅。

作為揚州八怪之首,金農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鑑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但他50歲才開始學畫,《花卉蔬果冊》繪於金農75歲時,分作新筍、菖蒲、蘭竹、茄子、葫蘆、蒼松、水仙等各式花卉蔬果。每幀均墨色清新,筆墨蒼潤,配以金農特有之「漆書」長題,書畫相契,更顯醇古質樸。

金農學養深厚,文學修養深邃,其詩文曾得學者毛奇齡、朱彝尊等人盛譽。此冊所題詩文均為金氏自作,反映了其詩、書、畫三絕的造詣,亦是文人畫詩、書、畫完美結合的體現。他配詩:「夜打春雷第一聲,滿山新筍玉稜稜。買來配煮花豬肉,不問廚娘問老僧。」筆調詼諧又生動,將春筍的做法和滋味描述得淋漓盡致。

有趣的是,金農還曾畫過《筍鼠圖》。畫面中,一隻老鼠正在把玩竹筍。初生嫩葉的竹筍顯得嬌嫩,老鼠則體態自然、雙眼直視,毛髮刻畫精細,分布錯落有致。

【來源:上觀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紀從周:「八怪」之首說金農
    我的畫案上擺著一對鎮紙,紫檀木色,上面分別雕刻著拙樸遒勁的書法:「且與少年飲美酒」、「更窺上古開奇書」,落款:金農。一說金農,書畫界的朋友一定知道,他是「揚州八怪」之一。諳熟近代史的建業兄則說金農列「八怪」之首,說其造詣遠高於人們熟悉的鄭板橋。還說金農詩書畫印俱佳,還精於金石文字、琴曲、收藏和考古鑑定,學識聲望均堪領軍。去年,我再到揚州,參觀「揚州八怪博物館」,最難忘那不起眼的西方寺內的「金農故居」。說不起眼,是因為「金農故居」隱在博物館院落的犄角旮旯,不為人矚目。走出金農故居,就在一旁的小賣部買了這對鎮紙。
  • 生機勃發,古雅拙樸——「八怪」之首金農墨梅作品欣賞(圖)
    金農自畫像金農的書法作品較揚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來說,傳世作品數量是非常少的。金農最初不以工書為念,然而書法造詣卻在「揚州八怪」中成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別是他的行書和隸書均有著高妙而獨到的審美價值。他首創的「漆書」,是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金農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於紙面。所用的毛筆,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象刷子刷漆一樣。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礴的氣韻。
  • 【保利拍賣十五周年】以「怪」傳奇:揚州八怪——鄭燮與金農
    揚州商業的繁榮、交通的便利、藝術市場的開發,吸引了眾多畫家在此聚集,市民階層的擴大及其對藝術求新、求變的要求使得畫風上的異端漸為大眾所接受,加之清初野逸派畫家先後在揚州的活動已為士人樹立了風格取法的榜樣,於是掀起了以「揚州八怪」為首的一股新的藝術潮流。
  • 寫藝|揚州八怪 鄭板橋名氣大 金農成就高 他最被低估
    提起"揚州八怪"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鄭板橋這也難怪鄭板橋在八怪中最有名氣他的字他的畫他的故事在坊間廣有流傳雅俗共賞 婦孺皆知如果對比他們的藝術成就再選出一個"帶頭大哥"的話可能這個人非金農莫屬金農的藝術成就之高在"揚州八怪"中首屈一指創漆書精繪墨梅博學工詩金農在文人圈聲名顯赫
  • 「揚州八怪」之首窮遊記:不會做生意,不是好驢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黃福芳金農是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他從小就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志向。青年時,便和友人結伴遊蘇浙。37歲後,更是組成了一個驢友團,開始遠遊,一玩便是十五年之久,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那麼,這麼長久的遠行,經費從何而來?這便完全得益於金農的經濟頭腦。
  • 他位列揚州八怪之首,連鄭板橋都敬佩不已
    清朝江南地區的「揚州八怪」,在民間最出名的當屬鄭板橋。但在文化圈子看來,「揚州八怪」之首卻另有其人。這位「怪人」,組建了一支民間藝術團,他親自擔任團長。他筆下的梅花和眾多畫梅大師所畫梅花截然不同,處處透露出磅礴的生機,如繁星點點,熠熠生輝。他的畫冊在2009年的拍賣會上以四千萬的天價成交。這位「怪人」,一生從未進仕,卻生性樂觀豁達,奈何自己太能折騰,本是江南「富二代」,到老卻只能靠賣畫營生,孤苦悽涼。這位「怪人」,便是自稱康乾盛世「三朝老民」的金農。
  • 「揚州八怪」不止八人?這些你都不知道!
    會經營的如金農,為了提高銷量,他還會策劃一些集體性的作品,打著「揚州八怪」的名號,把價格往高了賣。「揚州八怪」的這些「市場化行為」也促成了藝術市場中藝術品貿易與收藏的初態。民間認為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首,但這個名號沒有得到書畫圈內的認可。書畫圈普遍認為「揚州八怪」之首是金農。金農53歲才開始嘗試學畫,60歲開始學畫竹,書畫水平提高迅猛。提到金農,人們都會想到他的漆書、梅花、佛像以及山水,這些作品都獨具特色。其實,金農自小研習書文,有著很高的文學造詣,這是他後來成為書畫大家的關鍵。
  • 揚州八怪之首 金農 最貴作品《冬心花果冊》4830萬高雅不凡 賞析
    唐雲 冬心先生花果冊 金農(1687-1763),是揚州八怪之首。所畫一白茄子。此茄子是西明寺僧院中所種,金農觀之,想到了宋朝大文學家黃庭堅的詩《詠銀茄詩》,有感而發,特作此畫。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了一段神話:」神仙傳言,康風子、朱孺之皆以服菊成仙。「金農亦有感而畫。金農喜歡遊歷名勝古蹟,早年遊歷了很多地方。"卒無所遇而歸。"晚年定居揚州,以賣書畫自給。
  • 鄭板橋對他的畫藝評價極高,擅畫松竹蘭菊-揚州八怪之李方膺
    其實真要計較起來李方膺在"揚州八怪"這個群體裡還是挺特別的一個存在的。因為雖然他被人們列為揚州八怪的一員,但其實他既不出生在揚州也不想其他揚州八怪的畫家一樣常年居住在揚州。那麼既然如此為何要將他列入揚州八怪中呢?
  • 揚州八怪在書法的發展上到底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
    清代的畫家書派是一支由清初四大畫僧和揚州八怪組成的奇特隊伍,他們每個人的書法風格迥異,強調個性的解放,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把傳統的審美法則置之度外。現在,我們來說說揚州八怪的其中的幾位:(一)石濤石濤(1641-1724年)原姓朱,名若極,明朝王室後裔,後出家為僧,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
  • 揚州八怪是哪八怪?
    元朝趙孟:其楷書圓潤清秀,端正嚴謹,又不失行書之飄逸娟秀,世稱「趙體」,代表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揚州八怪分別是哪八位?  揚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鱔 金農 黃慎 高翔 鄭燮 羅聘  簡介: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於揚州地區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或稱揚州畫派。在中國畫史上說法不一,較為公認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邊壽民等人。
  • 古拙奇崛——金農手札欣賞
    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金農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鑑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金農從小研習書文,文學造詣很高。濃厚的學養使他居於「揚州八怪」之首。
  • 揚州人自古愛竹更喜筍之美味 你可知道,竹葉還是一種良藥
    揚州人既欣賞鄭板橋詩畫中「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瘦竹之品,更享受大煮乾絲、三丁包子中竹筍的鮮脆。不僅如此,散發著淡淡清香的竹葉還是中醫常用的一種中藥。本期就聽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中醫師藍青一起論竹。  揚州人愛竹更喜筍之味  長竹竿還能做成萬把鉤  揚州人素來愛竹。
  • 筍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這八種食物不能和筍一起吃
    筍是我們大家常見的蔬菜,筍一般情況下我們大家都是用來炒著吃,吃起來是又香又脆只要會做,筍就是美味的佳餚。但是吃筍時大家要注意筍的禁忌,有些食物是不能和筍一起吃的,具體有哪些食物呢?請大家看下文吧。1、羊肝竹筍與羊肝同食相剋。
  • 筍的種類多樣,食客各有所好,聊聊「鮮過八珍」之筍背後的故事
    都說「食過春筍,才知春之味」。春風一起,驚雷一響,就該到了吃春筍的時候了。到菜場挑幾根鮮嫩的春筍,炒一盤油燜筍,真的可以吃出春天的味道。但你恐怕不知道,筍的巔峰美味,可不止是一盤油燜筍這麼簡單。早在3000年前,人們就開始食筍,關於筍的美味,各有所好;筍的種類,也多種多樣。拜倒在筍鮮味下的名人,更是數不勝數。
  • 致敬鑑真、回望「揚州八怪」,揚州作家散文登上國內著名文學期刊
    他那顆偉大澄明的心,在停止跳動前,父母的面容,大明寺的鐘聲,蜀岡的碧水,以及春天裡爛漫豐盈的瓊花,六次東渡的艱難險阻,從故鄉揚州一路追隨他的死別的愛徒面影,可曾於亙古的黑暗中一一浮現?當光明重現之時,他與那『更為博大,更為遼闊』的所在已融為一體了吧?」   這是刊發在《青年文學》上的《隱藏的花朵與斜陽的影子》中的一段。
  • 傾聽自然的心聲 武陵山森林公園挖筍吃筍走一波
    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挖筍武陵山採筍節活動:99元/人,含武陵山森林公園門票+採筍節活動1次+報名的話,成年人送一公斤的竹筍,另外採筍節活動裡面你挖出來的所有竹筍,全都可以免費帶走。閒著幹啥呢,去,挖筍去!
  • 除了筍燒肉,還可以筍燒雞,筍燒魚,你吃過嗎?
    吃什麼?吃什麼?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每天吃什麼?……一直都是煮婦們的難題。所以想記錄下每天吃什麼,和大家一起分享,也便於自己下次不知道吃什麼時,做個參考。來,看看我們普通人家,平常餐桌,每天都吃什麼。
  • 筍不能和什麼一起吃,提醒:這8種食物和筍不是好朋友
    人類作為大自然中食物鏈的最頂端,自然所吃的東西也是千奇百怪,而筍是其中很常見的蔬菜之一,通常情況下大家都會把筍用來炒或者是做湯,都是一頓美味佳餚啊。但是想要健康的吃筍,還是有一定的講究的,也存在一定的禁忌的,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筍不能和哪八種食物一起吃。1、紅糖在中醫的理論裡面,紅糖甘溫,竹筍甘寒,所以二者是不可以一起吃的。放在一起吃會讓彼此的食物藥性相互抵消。
  • 坎坷波折的身世,不落窠臼的技法,特立高標的品行: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這些書畫家主要活動在揚州地區,推崇石濤、徐渭的潑墨技法,鄭燮(即鄭板橋)更是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按照大多少人認可的說法,揚州八怪包括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