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珍藏雲欣賞。
這個季節,正是「雨後春筍」長勢喜人的季節。筍,是中國的美食,也是文人、畫家筆下所愛。
唐代詩人白居易就寫過一首食筍詩:「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日前,「國博珍藏雲欣賞」帶來昔耶居士——清代書畫家金農先生的《花卉蔬果冊》,帶領大家開啟一次畫上的美味之旅。這幅《花卉蔬果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曾於「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中展出。畫中,金農筆下這一把筍尤其新鮮,仿佛應春雷破土而出。
清代·金農,《花卉蔬果冊》之新筍,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金農,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布衣終老。早年讀書於學者何焯家,中年遊歷,晚寓揚州,鬻書畫自給。工詩文書法,創扁筆「漆書」,兼有楷、隸體勢。53歲後始工畫,其畫造型奇古,拙樸古雅。
作為揚州八怪之首,金農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鑑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但他50歲才開始學畫,《花卉蔬果冊》繪於金農75歲時,分作新筍、菖蒲、蘭竹、茄子、葫蘆、蒼松、水仙等各式花卉蔬果。每幀均墨色清新,筆墨蒼潤,配以金農特有之「漆書」長題,書畫相契,更顯醇古質樸。
金農學養深厚,文學修養深邃,其詩文曾得學者毛奇齡、朱彝尊等人盛譽。此冊所題詩文均為金氏自作,反映了其詩、書、畫三絕的造詣,亦是文人畫詩、書、畫完美結合的體現。他配詩:「夜打春雷第一聲,滿山新筍玉稜稜。買來配煮花豬肉,不問廚娘問老僧。」筆調詼諧又生動,將春筍的做法和滋味描述得淋漓盡致。
有趣的是,金農還曾畫過《筍鼠圖》。畫面中,一隻老鼠正在把玩竹筍。初生嫩葉的竹筍顯得嬌嫩,老鼠則體態自然、雙眼直視,毛髮刻畫精細,分布錯落有致。
【來源:上觀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