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拍賣十五周年】以「怪」傳奇:揚州八怪——鄭燮與金農

2020-12-20 騰訊網

康熙後期至雍正、乾隆兩朝,是清代政治、經濟繁盛的時期,繪畫領域呈現出活躍的氣象。揚州商業的繁榮、交通的便利、藝術市場的開發,吸引了眾多畫家在此聚集,市民階層的擴大及其對藝術求新、求變的要求使得畫風上的異端漸為大眾所接受,加之清初野逸派畫家先後在揚州的活動已為士人樹立了風格取法的榜樣,於是掀起了以「揚州八怪」為首的一股新的藝術潮流。

其中「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金農與鄭板橋,二人經歷相似、性格相似,訂交於雍正九年(1731),一見如故,杯酒言歡,詩文互贈。金農言「相親相洽,若鷗鷺之在汀渚」。鄭板橋更是曾言:「杭州只有金農好」。

鄭燮(1693-1765) 清芬幽遠

鏡框 水墨紙本 45×85 cm.

【說明】朱小南舊藏。朱小南(1901-1974),原名鶴鳴。江蘇南通人,邑名醫朱南山長子。幼年讀書於鄉,後隨父南山習醫,刻苦勤奮,悉心鑽研。以擅治婦科而著稱。1936年協助其父創辦新中國醫學院,先任副院長,後繼其父任院長,並組織「鳴社」,定期聚會,旨在研討學術和昌明醫學。建國後,朱氏參加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工作,兼任上海中醫學會婦科組組長,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委員。

鄭板橋以蘭竹擅名海內,他筆下的蘭花高潔幽貞,頗有君子之風。本幅蘭花橫披作幽蘭數叢,用筆清爽勁健,蘭花姿態靈動,花葉舒捲有致,閱之似覺清香滿紙。

此作不畫土坡山石,顯得高潔孤介,似乎是受到了宋代遺民鄭所南畫蘭的影響,所南的人品向來為知識分子的典範,板橋希慕前賢,人品高潔,故其人其畫皆有不可遮掩的人文光芒。其題畫云:屈宋文章草木高,千秋蘭譜壓風騷。如何爛賤從人賣,十字街頭論擔挑。其實是通過講蘭花的遭遇去隱喻文章、人格的不得志於世,板橋愛發牢騷、愛議論、心直口快,這正是他詩文書畫的特色,真實、有趣,這正是他幾百年來影響不衰的主要原因。讀他的作品,便如見其人。此畫題字用筆瀟灑不群,結體布局錯落有致,極具個人風貌,允為鄭板橋精品。

參考:鄭燮《墨蘭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金農(1687-1763) 梧桐秋意

立軸 水墨絹本 119 ×39 cm.

1756年作

【說明】題畫詩參見《冬心先生自度曲》,載《冬心先生集》,153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金農《梧桐秋意》,絹本立軸,墨筆繪梧桐一株,筆調溫潤古雅,氣韻清新絕塵。隸書題自度曲一首,妙趣橫生。自度曲為金農獨創,非詩非詞,或文雅,或詼諧,幽默輕鬆間透露著深刻的生命智慧。題寫於本幅的自度曲《梧桐引(十句五十三字)》見載《冬心先生自度曲》,曾數次題寫於金農繪梧桐作品,足資參考比對。

相比梅竹題材,金農極少描繪梧桐,所見僅有數件,皆為小幅,創作時間分布在1754年(68歲)至1759年(73歲)間。本件《梧桐秋意》為大幅立軸,作於1756年(70歲),書畫合璧,格高韻勝,況絹素細膩,品相如新,尤為難得。

參考:金農《水墨梧桐》,33x49.5cm,私人收藏,見《中國古代名畫選集》,歷史博物(臺灣),1977年作

參考:金農《雜畫冊》之一開,21x36.5cm,上海博物館藏,1759年作,時73歲

參考:金農《雜畫冊》之一開,24.9x31.7cm,天津藝術博物館藏,1754年作,時68歲

參考:金農《雜畫冊》之一開,35.5x23.9cm,遼寧省博物館藏,1754年作,時68歲

相關焦點

  • 揚州八怪是哪八怪?
    揚州八怪分別是哪八位?  揚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鱔 金農 黃慎 高翔 鄭燮 羅聘  簡介: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於揚州地區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或稱揚州畫派。在中國畫史上說法不一,較為公認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邊壽民等人。(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諮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由來簡介:  「揚州八怪」之說,由來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說互有出入。
  • 坎坷波折的身世,不落窠臼的技法,特立高標的品行: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這些書畫家主要活動在揚州地區,推崇石濤、徐渭的潑墨技法,鄭燮(即鄭板橋)更是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按照大多少人認可的說法,揚州八怪包括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八人。
  • 紀從周:「八怪」之首說金農
    我的畫案上擺著一對鎮紙,紫檀木色,上面分別雕刻著拙樸遒勁的書法:「且與少年飲美酒」、「更窺上古開奇書」,落款:金農。一說金農,書畫界的朋友一定知道,他是「揚州八怪」之一。諳熟近代史的建業兄則說金農列「八怪」之首,說其造詣遠高於人們熟悉的鄭板橋。還說金農詩書畫印俱佳,還精於金石文字、琴曲、收藏和考古鑑定,學識聲望均堪領軍。去年,我再到揚州,參觀「揚州八怪博物館」,最難忘那不起眼的西方寺內的「金農故居」。說不起眼,是因為「金農故居」隱在博物館院落的犄角旮旯,不為人矚目。走出金農故居,就在一旁的小賣部買了這對鎮紙。
  • 揚州八怪在書法的發展上到底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
    清代的畫家書派是一支由清初四大畫僧和揚州八怪組成的奇特隊伍,他們每個人的書法風格迥異,強調個性的解放,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把傳統的審美法則置之度外。現在,我們來說說揚州八怪的其中的幾位:(一)石濤石濤(1641-1724年)原姓朱,名若極,明朝王室後裔,後出家為僧,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
  • 「揚州八怪」不止八人?這些你都不知道!
    彼時揚州鹽商們的豐厚收入,買宅置地後對於書畫旺盛的市場需求,讓鄭板橋逐漸走出了羞於言錢的尷尬。乾隆年間,「揚州八怪」紛紛公開掛牌出售書畫。會經營的如金農,為了提高銷量,他還會策劃一些集體性的作品,打著「揚州八怪」的名號,把價格往高了賣。「揚州八怪」的這些「市場化行為」也促成了藝術市場中藝術品貿易與收藏的初態。
  • 寫藝|揚州八怪 鄭板橋名氣大 金農成就高 他最被低估
    提起"揚州八怪"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鄭板橋這也難怪鄭板橋在八怪中最有名氣他的字他的畫他的故事在坊間廣有流傳雅俗共賞 婦孺皆知如果對比他們的藝術成就再選出一個"帶頭大哥"的話可能這個人非金農莫屬金農的藝術成就之高在"揚州八怪"中首屈一指創漆書精繪墨梅博學工詩金農在文人圈聲名顯赫
  • 嘉德春拍預展拍賣品 「揚州八怪」鄭板橋的書畫印章在列
    揚州發布記者 王鑫 王璐2020嘉德春拍今天在北京預展,作為國內大型拍賣之一,每年的嘉德拍賣,都會吸引眾多關注目光。在今年的拍賣品中,「揚州八怪」鄭板橋的兩件巨幅作品,以及他的一枚印章,格外引人注目。板橋鄭燮。」高鳳翰親筆篆書 鄭板橋自用印章拍賣會上,除了書畫作品,還有一枚鄭板橋的印章。相比較書畫,名家印章數量更少,更為難得。而且,這枚印章上的文字,還是「揚州八怪」之一高鳳翰所寫。
  • 「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如何畫筍、吃筍
    日前,「國博珍藏雲欣賞」帶來昔耶居士——清代書畫家金農先生的《花卉蔬果冊》,帶領大家開啟一次畫上的美味之旅。這幅《花卉蔬果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曾於「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中展出。畫中,金農筆下這一把筍尤其新鮮,仿佛應春雷破土而出。
  • 生機勃發,古雅拙樸——「八怪」之首金農墨梅作品欣賞(圖)
    金農自畫像金農的書法作品較揚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來說,傳世作品數量是非常少的。金農最初不以工書為念,然而書法造詣卻在「揚州八怪」中成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別是他的行書和隸書均有著高妙而獨到的審美價值。他首創的「漆書」,是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金農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於紙面。所用的毛筆,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象刷子刷漆一樣。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礴的氣韻。
  • 鄭板橋對他的畫藝評價極高,擅畫松竹蘭菊-揚州八怪之李方膺
    其實真要計較起來李方膺在"揚州八怪"這個群體裡還是挺特別的一個存在的。因為雖然他被人們列為揚州八怪的一員,但其實他既不出生在揚州也不想其他揚州八怪的畫家一樣常年居住在揚州。那麼既然如此為何要將他列入揚州八怪中呢?
  • 「揚州八怪」之首窮遊記:不會做生意,不是好驢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黃福芳金農是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他從小就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志向。青年時,便和友人結伴遊蘇浙。37歲後,更是組成了一個驢友團,開始遠遊,一玩便是十五年之久,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那麼,這麼長久的遠行,經費從何而來?這便完全得益於金農的經濟頭腦。
  • 致敬鑑真、回望「揚州八怪」,揚州作家散文登上國內著名文學期刊
    「金農畫過一幅《月華圖》,小立軸,高116釐米,寬54釐米。畫卷的右下方有金農自己的題跋:月華圖畫寄墅桐先生清賞。七十五叟金農。這幅畫現在由故宮博物院館藏。《月華圖》想要傳遞出一種什麼樣的情感?是孤獨麼?已經七十五且皈依佛門的金農,還會為孤獨所困麼?是人與自然的合體麼?金農先生的主張是一個人獲得了超然於物象之外的自由之後,重新回到現象中來。隱於自然,或高於自然,皆不符合他的哲學主張。」
  • 他位列揚州八怪之首,連鄭板橋都敬佩不已
    清朝江南地區的「揚州八怪」,在民間最出名的當屬鄭板橋。但在文化圈子看來,「揚州八怪」之首卻另有其人。這位「怪人」,組建了一支民間藝術團,他親自擔任團長。他的畫冊在2009年的拍賣會上以四千萬的天價成交。這位「怪人」,一生從未進仕,卻生性樂觀豁達,奈何自己太能折騰,本是江南「富二代」,到老卻只能靠賣畫營生,孤苦悽涼。這位「怪人」,便是自稱康乾盛世「三朝老民」的金農。
  • 醉仙居巷傳說,與揚州八怪閔貞有關嗎?
    閔貞已然在揚州是安家定居的。醉仙居巷位於揚州老城區廣陵路中段東北方,這是一條頗不引人注目的古巷,關於醉仙居巷的得名,在王克勝主編的《揚州地名掌故》中是這樣記述的:「據說這條巷子的得名和『揚州八怪』之一的閔貞有關」;在揚州地方文化學者王振強編撰的《揚州八怪的故事》中,則繪聲繪色詳細描述了閔貞與醉仙居巷與《太白醉酒圖》的淵源故事;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在他所著的《風塵未歸客——邊壽民、陳撰、楊法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怪」在哪裡?他為何一生只畫蘭和竹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清代畫家,其實「板橋」只是他的號,鄭板橋原名叫鄭燮。後來畫家創作的鄭板橋形象「揚州八怪」以「怪」聞名於世,作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的鄭板橋自然與「怪」也是分不開的。
  • 揚州八怪之首 金農 最貴作品《冬心花果冊》4830萬高雅不凡 賞析
    2016年5月15日嘉德國際拍賣行春季拍賣會,金農的《冬心花果冊》冊頁,以4843萬元價格成交,創造了金農至今的最高拍賣紀錄。唐雲 冬心先生花果冊 金農(1687-1763),是揚州八怪之首。冊六 上林一枝冊六:上林一枝。
  • 難得糊塗的九品芝麻官鄭板橋到底「怪」在哪裡?
    清初康熙乾隆年間,古城揚州有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最為有名的就是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這八位,人稱「揚州八怪」。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是鄭燮,人稱板橋先生。
  •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一、揚州自古地傑人靈,人才濟濟。要在這個地方出名,本身極不容易,藝術金線較高。康乾時期,社會經濟較之前空前發達,而社會階層也更回固化。揚州八怪二、這些人總的畫風是不落俗套,但每個人又各有所長,甚至各有所「怪」。比如鄭板橋每次看到犯人遊街時都會畫一幅珠子給犯人當遮羞布。
  • 明代曠世傑作《十面靈璧圖卷》將亮相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
    9月10日,「致敬·收藏——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新聞發布會在新保利大廈舉辦。作為中國最大的國有控股拍賣公司與中國拍賣行業的領軍企業,保利拍賣走過十五年曆程,碩果纍纍,連續十年在國內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中列成交額榜首。
  • 古拙奇崛——金農手札欣賞
    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金農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鑑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金農從小研習書文,文學造詣很高。濃厚的學養使他居於「揚州八怪」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