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在書法的發展上到底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

2020-12-19 書法名家堂

中國書法與繪畫自古息息相通、同源異流,到元代出現了畫中大篇幅題字的創作形式,使書與畫輝映成趣,別具特色。畫家派書法由元代山水畫家倪攢、黃公望等首開先河,經明代文微明、唐寅等的進一步發展,到清代,畫家書派盛極一時,凡精於繪畫者,大多也精於書法,他們作書如作畫,通過書法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尋求情感的超脫。清代的畫家書派是一支由清初四大畫僧和揚州八怪組成的奇特隊伍,他們每個人的書法風格迥異,強調個性的解放,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把傳統的審美法則置之度外。現在,我們來說說揚州八怪的其中的幾位:

(一)石濤

石濤(1641-1724年)原姓朱,名若極,明朝王室後裔,後出家為僧,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在石濤年幼明亡時,其父被殺,由內官救往湖南全洲,為避難求生,21歲出家為僧。坎坷的人生經歷讓石濤選擇了逃於禪,隱於藝,他詩書畫「三者兼絕」。

石濤傳世的書法作品並不多,但他繪畫中書法的題跋數量是相當的可觀。從書畫作品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石濤的書法和他的畫風非常一致,既不拘一格,又磅礴大氣,古樸自然。但其書法的總體特點是樸拙、古怪。石濤追求異體字和古體字所表現出來的「古怪」效果,甚至還有一些他自己杜撰的文字。從這些異體字、異寫字、杜撰的字中,可以看出,石濤對自我個性的追求,對國破家亡現狀的無可奈何,用他的「怪」來表達對清廷的反抗。

(二)金農

金農(1687-1763年),字壽門,一樣,金農也曾有考取功名的追求,別號冬心先生、曲江外史等。同所有讀書人為參加博學鴻詞考試而數次進京,但幾經周折一無所獲,50歲後因仕途無望,在揚州以賣畫為生,金農居揚州賣畫時間最長,成就居「揚州八怪」之首。「金農不僅是個書畫家,而且工詩文,精鑑賞,能治印,善刻硯,是『八怪』中修養最為廣博的畫家。」

金農以「漆書」著稱,特點是橫粗豎細,稜角分明,墨黑似漆。從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其橫畫寬厚,豎筆瘦削,字形變方扁為豎長,上部緊密,拉長撇畫,古穆蒼厚,別開生面。金農還把漆書筆法導入楷書,其楷書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體態較豐滿的楷書,多用側鋒寫成,行筆艱澀,粗重的筆畫將字的空間擠成一團,密不透風。另一種是其題畫常用的瘦硬型楷書,下筆尖銳,融入了雕版字的韻致,大小不一,筆畫歪斜。可以說,金農將怪誕發展到了極致。

(三)鄭燮

鄭燮(I693-1765年),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鄭板橋的「六分半書」即「板橋體」和金農的「漆書」一樣的驚世駭俗。鄭燮對書法的革新表現在他對各種書體的揉合上,他融隸、楷於一體,摻入行草和篆意,並以畫蘭、竹之法入書,創造出非隸非楷的新風格。他的章法更是打破傳統,隨勢擺布,大小相逐,寬窄不拘,猶如亂石鋪街。他的這種突破書畫審美範疇的做法,反映了鄭燮憤世嫉俗、懷才不遇的情懷,鄭燮晚年的書法,更進一步走向極端和誇張。鄭燮可謂將「亂」發展到極致。

綜上所述,清代的畫家書派是清代書壇開出的一朵奇葩,他們在傳統帖學衰微的情況下,另尋出路,志在出新、出奇,總體特點是怪、亂。這樣的一個特殊群體創作的書法作品作為書壇一支奇葩,起到豐富書壇面貌的作用尚可,如果後繼者皆沿著此路前行,試想中國的書法將向何處發展。

相關焦點

  • 揚州八怪是哪八怪?
    (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諮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由來簡介:  「揚州八怪」之說,由來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說互有出入。據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號板橋)、高翔和汪士慎。
  •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一、揚州自古地傑人靈,人才濟濟。要在這個地方出名,本身極不容易,藝術金線較高。康乾時期,社會經濟較之前空前發達,而社會階層也更回固化。雖然清朝的統治已經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但不能排除漢人對「」當官「」這個命題的異樣心理。以「怪」稱之,最重要是因為與傳統儒家「學而優則仕」格格不入。這些文人畫家個個詩書滿腹,但都沒有當官,或者沒有當上要職,或者當一時間後由於種種原因而辭官。他們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有經天緯地的人生追求,但又不滿於官場的阿諛奉承,所以寄情於山水與筆墨之間,以書畫為寄託,也為生計,遠離廟堂,故稱之為「怪」。
  • 看看早餐桌上的「揚州八怪」 《三聯生活周刊》聚焦揚州之味
    聚焦揚州之味「三聯」圖文解讀揚州早茶貴陽的七日食粉記、腸旺面的一碗好戲,廈門不鮮不食的古早味,揚州早茶的精緻與儀式、面子和底蘊、早餐桌上的「揚州八怪」,西安的麵食,武漢的「過早」……記者昨從《三聯生活周刊》看到,該雜誌聚焦揚州之味,用圖文解讀揚州早茶。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怪」在哪裡?他為何一生只畫蘭和竹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清代畫家,其實「板橋」只是他的號,鄭板橋原名叫鄭燮。後來畫家創作的鄭板橋形象「揚州八怪」以「怪」聞名於世,作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的鄭板橋自然與「怪」也是分不開的。
  • 「揚州八怪」不止八人?這些你都不知道!
    其實這不是他的本意,鄭板橋詩言「我輩何能構全局,也須合攏作生涯」可以算得上他的內心寫照了。彼時揚州鹽商們的豐厚收入,買宅置地後對於書畫旺盛的市場需求,讓鄭板橋逐漸走出了羞於言錢的尷尬。乾隆年間,「揚州八怪」紛紛公開掛牌出售書畫。會經營的如金農,為了提高銷量,他還會策劃一些集體性的作品,打著「揚州八怪」的名號,把價格往高了賣。「揚州八怪」的這些「市場化行為」也促成了藝術市場中藝術品貿易與收藏的初態。
  • 揚州八怪丨鄭板橋:一枝一葉總關情
    因為他在所作的書畫下款都題「板橋鄭燮」的字樣,後來人就逐漸稱他為鄭板橋,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為官清廉,因為饑荒年歲,擅自開倉賑災,從而獲罪罷官,後在揚州以賣畫為生。與當時聚居揚州的另七位畫家一起切磋畫藝,開一代書風畫風,史稱「揚州八怪」。
  • 嘉德春拍預展拍賣品 「揚州八怪」鄭板橋的書畫印章在列
    揚州發布記者 王鑫 王璐2020嘉德春拍今天在北京預展,作為國內大型拍賣之一,每年的嘉德拍賣,都會吸引眾多關注目光。在今年的拍賣品中,「揚州八怪」鄭板橋的兩件巨幅作品,以及他的一枚印章,格外引人注目。紀曉嵐第七世孫女收藏《逃荒行》體現愛民情懷預展的鄭板橋書法作品,高180cm,寬41cm,名為《逃荒行》,註明在「山東作」,時間為「乾隆丁丑暮春」,落款為「板橋居士鄭燮書於佔月亭」。這是鄭板橋於乾隆十一年(1746)由範縣蒞濰縣任知縣,正際濰縣連年災荒,出現「歲連歉」、「人相食,鬥食值錢千百」的哀鴻遍野的局面。
  • 被譽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究竟「怪」在哪裡?
    在書畫上常題下板橋居士、板橋道人;到了晚年時期,也常署名做板橋老人。在「揚州八怪」中,鄭板橋可以說算是最突出的一個。鄭板橋的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母親在他四歲時便離世了,由乳母費氏撫養長大。鄭板橋自幼聰穎過人,勤讀詩書。康熙五十二年,二十歲的鄭板橋考中秀才;雍正十三年,時年三十九歲的鄭板橋考中舉人;乾隆元年,四十四歲的他考中進士。
  • 索畫不賣,不索偏畫——「揚州八怪」鄭板橋到底有多怪?
    作為「揚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的確確將「怪」字盡情演繹。作為一個聰明絕頂、通今博古的文豪,卻愛寫什麼「吃虧是福」、「難得糊塗」的文章,還煞有介事地加上註:「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入糊塗更難」,把「糊塗」當做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其率真境界可見一斑。
  • 寫藝|揚州八怪 鄭板橋名氣大 金農成就高 他最被低估
    提起"揚州八怪"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鄭板橋這也難怪鄭板橋在八怪中最有名氣他的字他的畫他的故事在坊間廣有流傳雅俗共賞 婦孺皆知如果對比他們的藝術成就再選出一個"帶頭大哥"的話可能這個人非金農莫屬金農的藝術成就之高在"揚州八怪"中首屈一指創漆書精繪墨梅博學工詩金農在文人圈聲名顯赫
  • 歷史那些事,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畫家,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他在書法、繪畫、詩文、印石等方面均有建樹,其中成就最高的當數他的書法和繪畫藝術。他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鄭板橋(1693年一1765年),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出身於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一名私塾先生。鄭板橋自幼聰明好學,興趣廣泛。他在父親的教誨下,3歲時開始識字和寫字;6歲時開始背誦詩詞和四書五經田歲時能寫詩作文。
  • 「揚州八怪」中,為何鄭板橋最負盛名?
    揚州八怪」生前即聲名遠播,而以鄭板橋「怪名」最盛。能在身後三百年被民間熱播傳說,歷史上恐怕也要首推板橋。板橋三十歲,父親去世,此時板橋已有二女一子,被迫至揚州以賣畫為生,託名「風雅」,實救困貧。十載揚州,板橋結識了平生至友,如金農、黃慎等,這對他的創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極大的影響。
  • 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刀子嘴豆腐心,毒舌的他內心卻十分柔軟!
    親愛的讀者你好,我們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主角是鄭板橋,提到鄭板橋,你們應該都看過他筆下的竹,一個人一生只研究一樣東西,畫的惟妙惟肖令人佩服,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當時他和其他七個人的家境幾乎是一樣的,因為揚州八怪他們出生貧寒,但是每個人的作風都是十分清高,那麼作為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有著什麼樣的
  • 他位列揚州八怪之首,連鄭板橋都敬佩不已
    清朝江南地區的「揚州八怪」,在民間最出名的當屬鄭板橋。但在文化圈子看來,「揚州八怪」之首卻另有其人。這位「怪人」,組建了一支民間藝術團,他親自擔任團長。每到一處便號令團員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似的表演雕刻、繪畫、書法、篆刻各項絕活,硬是靠著才藝換路費,吃喝玩樂走遍大半個中國,留下墨寶無數。這位「怪人」,書法功力深厚,竟自創「漆書」,將行書與隸書兩大書體發揚光大,並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在中國書法歷史上獨樹一幟。這位「怪人」,也擅長繪畫。
  • 紀從周:「八怪」之首說金農
    我的畫案上擺著一對鎮紙,紫檀木色,上面分別雕刻著拙樸遒勁的書法:「且與少年飲美酒」、「更窺上古開奇書」,落款:金農。一說金農,書畫界的朋友一定知道,他是「揚州八怪」之一。諳熟近代史的建業兄則說金農列「八怪」之首,說其造詣遠高於人們熟悉的鄭板橋。還說金農詩書畫印俱佳,還精於金石文字、琴曲、收藏和考古鑑定,學識聲望均堪領軍。去年,我再到揚州,參觀「揚州八怪博物館」,最難忘那不起眼的西方寺內的「金農故居」。說不起眼,是因為「金農故居」隱在博物館院落的犄角旮旯,不為人矚目。走出金農故居,就在一旁的小賣部買了這對鎮紙。
  • 難得糊塗的九品芝麻官鄭板橋到底「怪」在哪裡?
    清初康熙乾隆年間,古城揚州有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最為有名的就是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這八位,人稱「揚州八怪」。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是鄭燮,人稱板橋先生。
  • 走近揚州歷史名人——八怪之一鄭板橋的傳神書畫!
    作畫時,他竟關注現實生活,以深刻的思想、如槍似劍的文字針砭時弊;怪,當他人用盡手段爭取官位時,他竟灑脫的丟棄熱烘烘的烏紗帽,「獨釣寒江雪」;怪,當他人還擔憂自己不夠精明之時,他竟直呼「難得糊塗」......他是誰?便是八怪之一的鄭板橋。 鄭板橋生平
  • 揚州市資訊|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最清貧的一個嗎?
    揚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最清貧的一個嗎?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蓋世,曾是清代「揚州八怪」的領銜人物。2、揚州:現在起,請叫我世界美食之都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批准66座城市加入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其中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揚州入選世界美食之都。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他到底怪在哪裡
    歷史上的文人雅士不少,但是和鄭板橋一樣脾氣古怪的卻不多。他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哦!那麼鄭板橋他「怪」在哪裡呢?第一怪,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從不畫鮮豔的花朵。他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他尤其酷愛畫竹子,他曾有詩寫到;「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 醉仙居巷傳說,與揚州八怪閔貞有關嗎?
    █馬鉦懿 如果說僅憑《巴慰祖像》還不足以令人信服的話,另一幅今藏於揚州籍著名美術史論家、畫家、中央美院教授張安治先生後人之手的《太白醉酒圖》,以及與《太白醉酒圖》相關的揚州醉仙居巷的傳說,則從另一個方面再次提供了閔貞來揚的確證,甚至在傳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