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早餐桌上的「揚州八怪」 《三聯生活周刊》聚焦揚州之味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三聯生活周刊》聚焦揚州之味

核心提示

近日,《三聯生活周刊》998期封面上刊載的「《早餐裡的中國》武漢、西安、廈門、貴陽、揚州之味」吸引了不少文藝青年和吃貨的關注。記者昨了解到,此次《三聯生活周刊》聚焦揚州之味,走訪了趣園、冶春、花園茶樓、共和春、蔣家橋、獅子樓等茶社和酒店,詳細介紹了揚州早茶的精緻、儀式感以及文化底蘊。據了解,這並不是《三聯生活周刊》第一次關注揚州美食,此前該雜誌還關注過揚州春季的時令江鮮。

聚焦揚州之味

「三聯」圖文解讀揚州早茶

貴陽的七日食粉記、腸旺面的一碗好戲,廈門不鮮不食的古早味,揚州早茶的精緻與儀式、面子和底蘊、早餐桌上的「揚州八怪」,西安的麵食,武漢的「過早」……記者昨從《三聯生活周刊》看到,該雜誌聚焦揚州之味,用圖文解讀揚州早茶。

「熱乾麵、牛肉粉、肉夾饃、蟹黃包……你多久沒好好吃一頓早餐了?」《三聯生活周刊》以此為開頭,打開了中國早餐的話匣子,讓讀者們垂涎三尺。雜誌的導語中介紹,去年同一時期,他們做過一期《宵夜裡的中國》,今年,他們想要看看早餐裡的中國是什麼景象。

在介紹揚州時,採訪記者蔡芃的印象是「揚州是一座早睡早起的城市」,「晚上9時之後,揚州的大部分街巷就進入了靜謐,仿佛人們要為享用晨間的美味而養精蓄銳。揚州早餐是社交化和一人食的兩派。社交化是在茶社裡的筵席。相比廣州早茶用小推車送上點心來選擇的隨意,揚州早茶是工整而華麗:小菜已經提前擺好,接著是各色茶點和時令特飲,最後,目不暇接的面點則把筵席推向高潮。」

從歷史文化出發

多位學者介紹揚州早茶文化

打開雜誌,「早餐裡的中國」首先以通版的趣園早茶宴席為開端,入鏡的5位先生為揚州大學的教師。

據了解,此次採訪是以揚州歷史文化為出發點,了解揚州和揚州美食,記者的採訪幾乎是體驗式的,從到達當日的夜宵,到品嘗和走訪趣園、冶春、花園茶樓、共和春、蔣家橋、獅子樓等茶社和酒店的早茶、鹽水鵝等菜點,非常仔細。

「這次採訪由我的同事華幹林教授牽頭,記者們是他的學生推薦而來。」作為圖片上的5位老師之一,揚大旅遊烹飪學院的周愛東老師告訴記者,圖片中有一本書是華幹林教授所著的《煙花三月下揚州》,關於揚州文化的部分,供《三聯生活周刊》記者進行了參考。此次接受採訪的還有華幹林、馬健鷹等多位學者,以及茶社經營者和老揚州。

早餐桌上的「揚州八怪」

仔細解讀茶點的前世今生

在《三聯生活周刊》的圖文介紹中,作者將豆腐皮包子、翡翠燒賣、千層油糕、京江 和京果粉、粢飯、餃面、鹽水鵝、月牙蒸餃等菜點稱為早餐桌上的「揚州八怪」,分別進行飲食文化、習慣和特色方面的介紹,同時從飲茶如筵、老揚州人的裡子和面子,仔細解讀揚州早茶的精緻與儀式、面子和底蘊。

文中,作者以趣園茶社的早茶為例,一場正式的早茶要吃上一兩個小時,介紹揚州早茶的佐茶小菜是頭盤,要按「四、六、八」的雙數盤來提前擺好,隨後沏茶,上油端子、粢飯、京江 和京果粉叫醒客人的胃,隨後上熱飲或老雞湯,再端上各類包子、燒賣、蒸餃和其他面點。「這樣的陣仗來源於揚州鹽商對吃食的講究,顯示著揚州人的面子和底蘊」。

此外,作者還提及,早茶筵席多是待客時的選擇,或是讓遊客體驗揚州文化的一張招牌。揚州早餐的日常,更體現在一碗樸素但美味的乾拌麵或是陽春麵裡,面的滋味不應被早茶的光芒所掩蓋,而蟹黃湯包是揚州每家茶社最受歡迎的面點之一,「先開窗,再喝湯,輕輕移,慢慢提」是吃蟹黃湯包的訣竅。

揚州大學教師馬健鷹介紹,揚州城自古是重鎮,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是一座「因河而興,因鹽而富」的城市,早茶起源於鹽商時代,是歷史遺存也是城市特色。

記者 屠明娟

相關焦點

  • 揚州八怪是哪八怪?
    (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諮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元朝趙孟:其楷書圓潤清秀,端正嚴謹,又不失行書之飄逸娟秀,世稱「趙體」,代表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揚州八怪分別是哪八位?
  •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一、揚州自古地傑人靈,人才濟濟。要在這個地方出名,本身極不容易,藝術金線較高。康乾時期,社會經濟較之前空前發達,而社會階層也更回固化。揚州八怪二、這些人總的畫風是不落俗套,但每個人又各有所長,甚至各有所「怪」。比如鄭板橋每次看到犯人遊街時都會畫一幅珠子給犯人當遮羞布。
  • 揚州八怪在書法的發展上到底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
    清代的畫家書派是一支由清初四大畫僧和揚州八怪組成的奇特隊伍,他們每個人的書法風格迥異,強調個性的解放,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把傳統的審美法則置之度外。現在,我們來說說揚州八怪的其中的幾位:(一)石濤石濤(1641-1724年)原姓朱,名若極,明朝王室後裔,後出家為僧,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
  • 三聯生活周刊
    蟹 2014-09-28 21:26 作者:梁實秋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40期
  • 「揚州八怪」不止八人?這些你都不知道!
    其實這不是他的本意,鄭板橋詩言「我輩何能構全局,也須合攏作生涯」可以算得上他的內心寫照了。彼時揚州鹽商們的豐厚收入,買宅置地後對於書畫旺盛的市場需求,讓鄭板橋逐漸走出了羞於言錢的尷尬。乾隆年間,「揚州八怪」紛紛公開掛牌出售書畫。會經營的如金農,為了提高銷量,他還會策劃一些集體性的作品,打著「揚州八怪」的名號,把價格往高了賣。「揚州八怪」的這些「市場化行為」也促成了藝術市場中藝術品貿易與收藏的初態。
  • 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刀子嘴豆腐心,毒舌的他內心卻十分柔軟!
    親愛的讀者你好,我們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主角是鄭板橋,提到鄭板橋,你們應該都看過他筆下的竹,一個人一生只研究一樣東西,畫的惟妙惟肖令人佩服,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當時他和其他七個人的家境幾乎是一樣的,因為揚州八怪他們出生貧寒,但是每個人的作風都是十分清高,那麼作為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有著什麼樣的
  • 鄭板橋對他的畫藝評價極高,擅畫松竹蘭菊-揚州八怪之李方膺
    其實真要計較起來李方膺在"揚州八怪"這個群體裡還是挺特別的一個存在的。因為雖然他被人們列為揚州八怪的一員,但其實他既不出生在揚州也不想其他揚州八怪的畫家一樣常年居住在揚州。那麼既然如此為何要將他列入揚州八怪中呢?
  • 醉仙居巷傳說,與揚州八怪閔貞有關嗎?
    █馬鉦懿 如果說僅憑《巴慰祖像》還不足以令人信服的話,另一幅今藏於揚州籍著名美術史論家、畫家、中央美院教授張安治先生後人之手的《太白醉酒圖》,以及與《太白醉酒圖》相關的揚州醉仙居巷的傳說,則從另一個方面再次提供了閔貞來揚的確證,甚至在傳說中,
  • 《探索·發現》「家鄉至味」 今晚聚焦揚州「水生美食」
    淮揚菜大廚現場製作揚州炒飯。資料圖片揚州網訊(記者 屠明娟) 記者昨從CCTV-10《探索·發現》節目組了解到,今晚9:20,該節目「家鄉至味夏季篇」將再度將鏡頭對準揚州,記錄揚州鹽水鵝、長魚面、桂花糯米藕、六月黃等「水生美食」。
  • 致敬鑑真、回望「揚州八怪」,揚州作家散文登上國內著名文學期刊
    他那顆偉大澄明的心,在停止跳動前,父母的面容,大明寺的鐘聲,蜀岡的碧水,以及春天裡爛漫豐盈的瓊花,六次東渡的艱難險阻,從故鄉揚州一路追隨他的死別的愛徒面影,可曾於亙古的黑暗中一一浮現?當光明重現之時,他與那『更為博大,更為遼闊』的所在已融為一體了吧?」   這是刊發在《青年文學》上的《隱藏的花朵與斜陽的影子》中的一段。
  • 「冬遊揚州食泉十美」 2020揚州開啟冬季養生節
    連淮揚鎮高鐵通車在即,揚州即將全境邁入「高鐵時代」,實現與上海、杭州、南京等長三角中心城市的無縫對接。上海市民1個半小時左右即可輕鬆直達揚州,隨時都可以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感受揚州休閒雅致慢生活。為搶抓高鐵開通機遇,放大揚州「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和「東亞文化之都」三大文化品牌,今年冬季,揚州進一步整合淮揚美食、溫泉沐浴等冬季特色旅遊資源,舉辦「冬季養生節」主題系列活動,吸引更多的外地遊客在冬季來揚州養生度假。
  • 坎坷波折的身世,不落窠臼的技法,特立高標的品行: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這些書畫家主要活動在揚州地區,推崇石濤、徐渭的潑墨技法,鄭燮(即鄭板橋)更是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按照大多少人認可的說法,揚州八怪包括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八人。
  • 「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如何畫筍、吃筍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日前,「國博珍藏雲欣賞」帶來昔耶居士——清代書畫家金農先生的《花卉蔬果冊》,帶領大家開啟一次畫上的美味之旅。這幅《花卉蔬果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曾於「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中展出。畫中,金農筆下這一把筍尤其新鮮,仿佛應春雷破土而出。
  • 揚州市資訊|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最清貧的一個嗎?
    揚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最清貧的一個嗎?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蓋世,曾是清代「揚州八怪」的領銜人物。2、揚州:現在起,請叫我世界美食之都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批准66座城市加入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其中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揚州入選世界美食之都。
  • 揚州八怪之黃慎,從布衣到畫聖,以詩書畫三絕成就灑脫一生
    導語:「揚州八怪」中,黃慎的人物畫成就較為突出。他集諸家之長,勇於破舊創新,以草書筆法入畫,開創一代畫風。並且,無論在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等方面都頗有建樹。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在世時遊歷人間,發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  黃慎,則是用自己手中的筆,書寫下了民間疾苦,為百姓發聲。
  • 嘉德春拍預展拍賣品 「揚州八怪」鄭板橋的書畫印章在列
    揚州發布記者 王鑫 王璐2020嘉德春拍今天在北京預展,作為國內大型拍賣之一,每年的嘉德拍賣,都會吸引眾多關注目光。在今年的拍賣品中,「揚州八怪」鄭板橋的兩件巨幅作品,以及他的一枚印章,格外引人注目。而且,這枚印章上的文字,還是「揚州八怪」之一高鳳翰所寫。這是一枚鄭板橋自用青田石印章,印文為「燮何力之有焉」,邊款為「左氏妙合之語」、「門人於汝詵奉南阜老師命為其至友板橋公落墨開石作,老人指點成之」。此外,這次還有一枚「揚州八怪」之一羅聘的印章,為清代著名篆刻家董洵所刻,印文為「羅遯夫印」。
  • 揚州八怪丨鄭板橋:一枝一葉總關情
    因為他在所作的書畫下款都題「板橋鄭燮」的字樣,後來人就逐漸稱他為鄭板橋,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為官清廉,因為饑荒年歲,擅自開倉賑災,從而獲罪罷官,後在揚州以賣畫為生。與當時聚居揚州的另七位畫家一起切磋畫藝,開一代書風畫風,史稱「揚州八怪」。
  • 【保利拍賣十五周年】以「怪」傳奇:揚州八怪——鄭燮與金農
    揚州商業的繁榮、交通的便利、藝術市場的開發,吸引了眾多畫家在此聚集,市民階層的擴大及其對藝術求新、求變的要求使得畫風上的異端漸為大眾所接受,加之清初野逸派畫家先後在揚州的活動已為士人樹立了風格取法的榜樣,於是掀起了以「揚州八怪」為首的一股新的藝術潮流。
  • 「揚州八怪」之首窮遊記:不會做生意,不是好驢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黃福芳金農是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他從小就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志向。青年時,便和友人結伴遊蘇浙。37歲後,更是組成了一個驢友團,開始遠遊,一玩便是十五年之久,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那麼,這麼長久的遠行,經費從何而來?這便完全得益於金農的經濟頭腦。
  • 寫藝|揚州八怪 鄭板橋名氣大 金農成就高 他最被低估
    提起"揚州八怪"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鄭板橋這也難怪可能這個人非金農莫屬金農的藝術成就之高在"揚州八怪"中首屈一指創漆書精繪墨梅博學工詩金農在文人圈聲名顯赫>今天我們不說金農與板橋聊聊八怪中最被低估的黃慎這不是說羅聘、李鱓等藝術水準不高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內都是頂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