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究竟「怪」在哪裡?

2021-01-15 方圓文史
鄭板橋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因在排行第一,所以也常自稱為「鄭大」。在書畫上常題下板橋居士、板橋道人;到了晚年時期,也常署名做板橋老人。在「揚州八怪」中,鄭板橋可以說算是最突出的一個。

鄭板橋的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母親在他四歲時便離世了,由乳母費氏撫養長大。鄭板橋自幼聰穎過人,勤讀詩書。康熙五十二年,二十歲的鄭板橋考中秀才;雍正十三年,時年三十九歲的鄭板橋考中舉人;乾隆元年,四十四歲的他考中進士。乾隆七年,五十歲的鄭板橋開始出任山東範縣知縣,後來又調到濰縣當知縣。

用鄭板橋自己的話來說,做官主要是想:「得志加澤於民」。他在範縣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來工匠在面臨大街一面的縣衙牆壁上鑿了幾個孔,當時縣衙裡沒有人知道他這樣做究竟是什麼意思。後來有人問他,他才說:縣衙裡充滿了貪婪疚戾,烏煙瘴氣,惡濁難堪,所以我這才叫工匠來打幾個孔來出出悶氣。

乾隆十一年,朝廷將鄭板橋調到山東濰縣當知縣,當時山東地區連年鬧災荒,濰縣也餓死了不少人,甚至還發生了「人人相食」的現象。鄭板橋到任以後,採取了「以共代賑」的方法,召集遠近災民來修築城池,並責令當地的地主大戶拿出家中的糧食,開設粥廠,救濟災民。至於那些企圖靠囤積糧食來牟取暴利的投機商人,鄭板橋則下令全部予以查封打擊。

《竹石圖》

最後,鄭板橋也下令將官倉中的糧食拿出來「賑貸」。在動用官倉中的糧食時,曾經有人勸他說讓他先給上司稟報一下,但是他說:

「此何時?俟輾轉申報,民無孑遺矣,有譴我任之。」

鄭板橋在當縣令期間,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並且還認為「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在鄭板橋心中,農民的地位很高,甚至認為是天地間的第一等人,而將「士」作為四民之末,倘若天下沒有農民的話,那麼都得全部餓死。

鄭板橋經常穿著布衣,去到鄉村田間和農民探討農業生產情況,傾聽農民的心聲,較多地接觸到底層人民的生活。所以我們會發現,他所寫的《悍吏》、《私刑惡》等著名的詩篇,其多半都是比較真實地反應貪官汙吏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榨取、迫害,以及自然災害給農民帶來的破產狀況等等。他曾經給山東巡撫畫過一幅《風竹圖》,上面題詩說: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鄭板橋通過風吹蕭蕭的竹葉聲,聯想到了底層人民的疾苦聲,這很好地表現出了一名畫家對底層人民生活的關切和同情。

此外,由於鄭板橋在擔任縣令期間採取了一些救民疾苦的整治措施,嚴重影響到了當地土豪劣紳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極大不滿。所以他們便開始串通一氣,誣告鄭板橋假借賑災之機肆意貪汙舞弊。在經受到此等陷害之後,鄭板橋憤然辭官。不過最後等到的並不是上司的同意,而是下令撤了他的職。乾隆十八年,六十一歲的鄭板橋被朝廷罷官而去。

在離開濰縣的時候,鄭板橋用了三頭驢,自己騎一頭,一頭給小童騎以作前導,另外一頭則馱著兩個書夾板和一張阮弦。沒錯,這就是鄭板橋的全部家當。清者自清,鄭板橋用行動告訴那些誣告者,這就是一個他的真實境況。

被罷官後的鄭板橋,於乾隆十九年回到揚州,重新過起了他那二十年前舊板橋的賣畫生涯。有趣的是,鄭板橋賣畫是有原則的,「惟不與有錢人面作計」,「豪貴家雖踵門請迄,寸箋尺幅,未易得也。」這些不僅是鄭板橋賣畫的原則,也是他做人的準則。所以自此以後,他便與當時著名的文人盧見曾、袁枚以及「揚州八怪」中的:金農、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等人,經常在一起寫詩作畫,並偶爾出去遊山玩水,正式進入到了他的詩、書、畫創作的成熟階段。

當然了,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在政治上失敗之後所產生的思想情緒,自然要通過其詩文畫作給表達出來。他的許多優秀的作品,都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

我們知道,鄭板橋多以蘭、竹、石、松、菊、梅等作為繪畫對象,而尤其以水墨蘭竹最為靈動傳神。他畫蘭竹,強調要以「造物為師」。年輕時候,他就喜歡每日在林中散步,迷戀於「風晴日午千林竹,野水穿林入林腹」的秀麗景色。為了更好地觀察竹子,他還在自己家門口種下了很多竹子,每當到了春夏之際,他就會在竹林中放置一張小床,臥看新篁初放,體會綠蔭照人的涼適之感。

等到了秋冬時節,他會將竹竿做成窗欞,並糊上潔白勻薄的紙張,於風和日暖時,仔細觀察映在窗欞紙上一片竹影凌亂的天然圖畫。鄭板橋愛竹成癖,風起之時喜歡聽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日升月起之時仔細觀察竹子的影子;此外,每當心中煩悶,他還會對著竹子吟詩作對,傾述煩惱,將其當作自己的伴侶。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非唯我愛竹石,即竹石亦愛我也。」

當然了,也正是由於鄭板橋熟悉不同季節、時辰竹子的生長規律和各種形態,所以這也為他在創作的時候積累了不少的素材。因此,他在畫竹的時候,能夠做到「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的高超境界。此外,對於如何從生活中的竹子變成藝術中的竹子,鄭板橋還有著一段極為精闢的論述:

「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哉!」——《鄭板橋集·題畫》

鄭板橋將自然中的竹子,轉變成為眼中的竹子、胸中的竹子,再轉變成手中的竹子,形象地說明了藝術與生活的關係及藝術創作的全過程。實際上,這已經是比實際生活更高、更美的藝術形象了,它寄託著畫家複雜的感情色彩,可以說,這已經從自然之竹變成被人格化的竹子了。

總的來說,鄭板橋的畫已經在師古人與師造化的基礎上獨創一格了,他所形成的,是一種堅實、豪邁、爽朗的藝術風格。值得一提的是,鄭板橋除了他的畫作出名,他的書法也頗負盛名,其字體主要來自漢代隸書的八分書。此外,其詩作讀起來也十分的真摯和坦率,可謂是性靈之作。

所以我們在鄭板橋的諸多畫作中會發現,他總是能將畫與詩文、書法和印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極具中國古代文人畫家之特色。

參考文獻:

鹹豐元年重修《興化縣誌》卷八《鄭板橋集·家書·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鄭板橋集·題畫》

相關焦點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怪」在哪裡?他為何一生只畫蘭和竹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清代畫家,其實「板橋」只是他的號,鄭板橋原名叫鄭燮。後來畫家創作的鄭板橋形象「揚州八怪」以「怪」聞名於世,作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的鄭板橋自然與「怪」也是分不開的。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他到底怪在哪裡
    歷史上的文人雅士不少,但是和鄭板橋一樣脾氣古怪的卻不多。他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哦!那麼鄭板橋他「怪」在哪裡呢?第一怪,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從不畫鮮豔的花朵。他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他尤其酷愛畫竹子,他曾有詩寫到;「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 鄭板橋如此任性?「揚州八怪」不止八人?這些你都不知道!
    本次展出的作品包括鄭板橋的《修城記》石刻拓片、行書七言聯《有子知君》等。其中最亮眼的當屬三件國家一級文物——鄭板橋真跡《嶠壁蘭圖》、《春風十裡》書法軸以及黃慎(與鄭板橋同為「揚州八怪」)的《鷺荷圖》。「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怪」著稱。
  • 歷史那些事,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畫家,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他在書法、繪畫、詩文、印石等方面均有建樹,其中成就最高的當數他的書法和繪畫藝術。他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就跟他認真地學習書法、繪畫和填詞。在名師的指點下,鄭板橋很快在書法、繪畫、填詞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成為當地有名的秀才。 鄭板橋自26歲開始,在真州設私塾教書。為謀生計,他不得不變賣書畫。1723年,鄭板橋的父親去世,他卻已窮困落魄,無法厚葬自己的慈父,於是,鄭板橋產生了求取功名的意圖。
  •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一、揚州自古地傑人靈,人才濟濟。要在這個地方出名,本身極不容易,藝術金線較高。康乾時期,社會經濟較之前空前發達,而社會階層也更回固化。揚州八怪二、這些人總的畫風是不落俗套,但每個人又各有所長,甚至各有所「怪」。比如鄭板橋每次看到犯人遊街時都會畫一幅珠子給犯人當遮羞布。
  • 「揚州八怪」是真怪,鄭板橋愛歌妓也愛孌童
    「揚州八怪」之一.在兩性生活上也是怪得出奇,既喜歡歌妓又喜歡孌童。這簡直就是油勺子打酒——不是正經東西!鄭板橋十來歲的時候,父親帶著他去毛家橋當私塾先生。認識了比自己大個把月的表姐王一姐。一見如故,耳鬢廝磨,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月老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愛情的種子,可是,還沒等發芽枯萎了。
  • 嘉德春拍預展拍賣品 「揚州八怪」鄭板橋的書畫印章在列
    揚州發布記者 王鑫 王璐2020嘉德春拍今天在北京預展,作為國內大型拍賣之一,每年的嘉德拍賣,都會吸引眾多關注目光。在今年的拍賣品中,「揚州八怪」鄭板橋的兩件巨幅作品,以及他的一枚印章,格外引人注目。紀曉嵐第七世孫女收藏《逃荒行》體現愛民情懷預展的鄭板橋書法作品,高180cm,寬41cm,名為《逃荒行》,註明在「山東作」,時間為「乾隆丁丑暮春」,落款為「板橋居士鄭燮書於佔月亭」。這是鄭板橋於乾隆十一年(1746)由範縣蒞濰縣任知縣,正際濰縣連年災荒,出現「歲連歉」、「人相食,鬥食值錢千百」的哀鴻遍野的局面。
  • 索畫不賣,不索偏畫——「揚州八怪」鄭板橋到底有多怪?
    作為「揚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的確確將「怪」字盡情演繹。但鄭板橋反其道而行,對自己的畫明碼標價,用以營生。在揚州期間,他以賣畫為生。「大幅六兩,中幅四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鬥方五錢」。除此之外,還特別加注了一條「若送現錢,則中心喜悅,書畫皆佳」——你送現金,那我會很開心,書畫的質量就會很高。
  • 揚州八怪丨鄭板橋:一枝一葉總關情
    因為他在所作的書畫下款都題「板橋鄭燮」的字樣,後來人就逐漸稱他為鄭板橋,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為官清廉,因為饑荒年歲,擅自開倉賑災,從而獲罪罷官,後在揚州以賣畫為生。與當時聚居揚州的另七位畫家一起切磋畫藝,開一代書風畫風,史稱「揚州八怪」。
  • 難得糊塗的九品芝麻官鄭板橋到底「怪」在哪裡?
    清初康熙乾隆年間,古城揚州有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最為有名的就是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這八位,人稱「揚州八怪」。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是鄭燮,人稱板橋先生。
  • 二百多年來最卓絕人物之一,「揚州八怪」鄭板橋為何經久不衰?
    提起鄭板橋,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揚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會想到他的名言「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其實鄭板橋也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民間有關他「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的傳奇故事,長久以來廣為傳頌。7月10日,央視「百家講壇」將播出學者、畫家、作家榮宏君先生主講的十六集《翰墨風骨鄭板橋》。
  • 「揚州八怪」中,為何鄭板橋最負盛名?
    揚州八怪」生前即聲名遠播,而以鄭板橋「怪名」最盛。能在身後三百年被民間熱播傳說,歷史上恐怕也要首推板橋。鄭板橋三歲喪母,依靠乳娘費氏撫養。板橋三十歲,父親去世,此時板橋已有二女一子,被迫至揚州以賣畫為生,託名「風雅」,實救困貧。十載揚州,板橋結識了平生至友,如金農、黃慎等,這對他的創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極大的影響。
  • 鄭板橋對他的畫藝評價極高,擅畫松竹蘭菊-揚州八怪之李方膺
    其實真要計較起來李方膺在"揚州八怪"這個群體裡還是挺特別的一個存在的。因為雖然他被人們列為揚州八怪的一員,但其實他既不出生在揚州也不想其他揚州八怪的畫家一樣常年居住在揚州。那麼既然如此為何要將他列入揚州八怪中呢?
  • 人品如竹正直清白,前時後歷,只有揚州八怪鄭板橋
    大多數人提到鄭板橋的時候。很多人想到的是他畫的竹子。在清朝的時候,揚州突然出現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們,他們被稱為「揚州八怪」。這些人都是出身於貧寒家庭,但是作風卻清高,也各自有各自的怪異。然而作為揚州八怪之首位的鄭板橋,他的怪,在於傳奇。
  • 寫藝|揚州八怪 鄭板橋名氣大 金農成就高 他最被低估
    提起"揚州八怪"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鄭板橋這也難怪鄭板橋在八怪中最有名氣他的字他的畫他的故事在坊間廣有流傳雅俗共賞 婦孺皆知如果對比他們的藝術成就再選出一個"帶頭大哥"的話可能這個人非金農莫屬金農的藝術成就之高在"揚州八怪"中首屈一指創漆書精繪墨梅博學工詩金農在文人圈聲名顯赫
  •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是個性情中人,他的性情表現在哪裡?
    鄭板橋作了《將之範縣拜辭紫瓊崖主人》一詩,詩云:「我朝開國於今烈,文武成康四聖人。」板橋如願步入仕途,在詩中大讚清王朝統治者。 于敏忠任山東學政時,贈詩板橋,向板橋索畫。鄭板橋和詩《和學使者於殿元枉贈之作》:「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于敏忠乃乾隆丁巳(1737)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官侍講、學政、侍郎、尚書等職。
  • 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刀子嘴豆腐心,毒舌的他內心卻十分柔軟!
    親愛的讀者你好,我們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主角是鄭板橋,提到鄭板橋,你們應該都看過他筆下的竹,一個人一生只研究一樣東西,畫的惟妙惟肖令人佩服,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當時他和其他七個人的家境幾乎是一樣的,因為揚州八怪他們出生貧寒,但是每個人的作風都是十分清高,那麼作為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有著什麼樣的
  • 揚州市資訊|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最清貧的一個嗎?
    揚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最清貧的一個嗎?其中包括位於江蘇省興化市東城外鄭家巷7-8號的鄭板橋故居。他就是清代的鄭板橋。鄭板橋故居坐北朝南,前後兩進,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間,另有門樓、小書齋、廚房各一間。故居內陳列鄭板橋生活用具及鄭板橋書畫複製品,研究鄭板橋的資料等等,堂屋條臺上立有一古銅色鄭板橋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繕。該館基本陳列為「鄭板橋生平及藝術成就」。板橋故居書房的簷下,種著一叢青竹。
  • 【保利拍賣十五周年】以「怪」傳奇:揚州八怪——鄭燮與金農
    揚州商業的繁榮、交通的便利、藝術市場的開發,吸引了眾多畫家在此聚集,市民階層的擴大及其對藝術求新、求變的要求使得畫風上的異端漸為大眾所接受,加之清初野逸派畫家先後在揚州的活動已為士人樹立了風格取法的榜樣,於是掀起了以「揚州八怪」為首的一股新的藝術潮流。
  • 坎坷波折的身世,不落窠臼的技法,特立高標的品行: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這些書畫家主要活動在揚州地區,推崇石濤、徐渭的潑墨技法,鄭燮(即鄭板橋)更是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按照大多少人認可的說法,揚州八怪包括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