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的種類多樣,食客各有所好,聊聊「鮮過八珍」之筍背後的故事

2020-12-22 聽聽落雪天

都說「食過春筍,才知春之味」。春風一起,驚雷一響,就該到了吃春筍的時候了。到菜場挑幾根鮮嫩的春筍,炒一盤油燜筍,真的可以吃出春天的味道。

但你恐怕不知道,筍的巔峰美味,可不止是一盤油燜筍這麼簡單。早在3000年前,人們就開始食筍,關於筍的美味,各有所好;筍的種類,也多種多樣。拜倒在筍鮮味下的名人,更是數不勝數。

接下來,讓我們開啟一場以筍為主角的美味盛宴。

1 一聲驚雷露春筍,忙追時間留美味

山裡的挖筍人常說:「雷公打雷,就要挖筍了。」因為筍,竹萌也,如果不及時去挖,那麼它就該長出來了。所以,春雷過後,就是挖筍,吃筍的時候了。而真正抓牢時令鮮嫩的,也就這麼個把月。

① 油燜春筍

春筍是追著時間跑的美食,它從破土到成竹僅僅半個月時間,而且出土後水分開始流失,氧化變味致使鮮味按小時遞減。所以如果想吃最鮮美的那一口,最好去浙江滿是竹林的山裡。

不過作為時令食材,去菜場裡總也能挑出一堆好筍來。筍拍扁,切成寸段。鍋中多油,用小火煸炒,加入醬油,糖,水,蓋鍋蓋燜,燜熟後,收汁,淋上麻油,翻炒起鍋。

這重油重糖的油燜春筍,我可以吃掉足足一盤。那滋味稱得上是一口平淡,二口驚豔,三口淪陷。有些商家為了能讓這美味延續一整年,還推出了油燜筍罐頭,足以說明這道菜的受歡迎程度。1956年,油燜筍就被入選36種杭州名菜之一。

沒吃過油燜筍,你就沒有真正懂筍的味道。陽春三月,聽過雷聲後,記得去菜場挑幾根鮮嫩的雷筍,做一盤油燜春筍。

② 鹹肉蒸黃泥拱

雷筍季結束後,筍的巔峰美味才剛剛開始。在被枯葉遮蓋的泥土,裂開一條小小細縫,筍尖將露未露,這下面便是「筍王」黃泥拱,其實也就是頂級的毛筍。它的珍貴在於稀少,整片山頭找下來也不過三四個。外形長得和冬筍有些相似,但口感卻有梨子的味道,堪稱筍之巔峰。

挖到黃泥拱,必須馬上處理,因為它的水份會快速流失,味道的變化以分鐘計算。快!還不趕緊做一盤鹹肉蒸黃泥拱呀。

黃泥拱切片焯水撈出,鋪於盤子底,鹹肉切片蓋之,大火隔水蒸七八分鐘即可。不需過多調料,黃泥拱的清新和鹹肉的濃烈形成巨大反差,也讓口感和味道達到極高的美食境界。

2 一道筍味自難忘,名人食筍作詩忙

① 糟燴鞭筍

《初到黃州》 蘇軾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蘇東坡可算是個正宗的「吃貨」了吧,初到黃州,就被這好竹連山之地的筍所折服,他愛吃的一道菜叫做糟燴鞭筍。

選用嫩鞭筍,對剖開,切5釐米長的段,用刀拍松。菜油燒至三分熟,下鞭筍煸炒至出筍香,加入清水,燜燒5分鐘後,放入鹽和味精,倒入香糟同燒。最後澱粉勾芡,淋上香油,即成。

這一道美味被蘇軾收錄在了他的《食筍經》中。相傳,在宋代時,蘇東坡出任杭州刺史。杭州山竹林立,山上廣元寺裡的僧人都喜歡吃筍,可又不善於烹調,燒煮出來的味道單一。蘇東坡就把自己的《食筍經》給了和尚們,這道全素的糟燴鞭筍正合他們心意。

後來經過不斷改良,糟燴鞭筍也可做成葷菜,就是把煸炒的菜油改成豬油,芝麻油用雞油代替,又別有一番滋味。

② 蝦籽燒鞭筍

1926年,魯迅先生在他的《馬上支日記》中寫道:「我在故鄉,就吃了十多年筍。」魯迅嘗遍了各種筍,最愛就屬紹興風味的「蝦籽燒鞭筍」。

鞭筍切小滾刀塊,鍋中放少量油,入鞭筍,小火煸炒至表皮微微焦灼,放入少量清水慢慢煨。少量鹽,少量澱粉勾芡,再放入魚子醬一同翻炒,最後淋上麻油,出鍋上盤。

嫩鞭筍與熟蝦籽的交融,上盤後色香味俱佳,那口感著實鮮嫩爽脆。確實是令人難以忘懷的一道美食。

但不管初春的雷筍,春末的鞭筍,亦或是到了秋冬的冬筍。不管是哪種筍,歷來文人墨客嘗鮮後,總是忍不住用筆墨記錄一番。

唐代白居易在《食筍》一詩中寫道:「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紫籜折故錦,素肌掰新玉。每日逐加餐,經食不思肉。」意為吃筍的時間長了,連肉都不想吃了。

清代戲劇家李笠翁在《閒情偶集》中寫道:「凡食中無論葷素,皆用竹調味,菜中之筍與藥中之甘草,同是必要之物,有此則諸味皆鮮。」可見筍在其心目中的重要性。

吳昌碩《象筍圖》局部圖

清代大畫家吳昌碩在他的畫作《象筍圖》的長題款中有一句:「席中雖有八珍賞,哪及山鄉野筍香。」

吳昌碩的家鄉本就是安吉竹鄉,從小愛吃筍。未成名前,客居他鄉。好友沈石友常照拂他,還送筍給他以慰思鄉情。後來,沈石友過世。吳昌碩用畫了一幅《象筍圖》,寄語鄉愁及對好友的思念。

看這一幫文人墨客,名人大家,吟詩揮墨之間,盡顯對筍的偏愛。

3 食筍不止春與冬,山中四季可食之

原本以為,只有春天才有筍吃。後來才知,在盛產竹子的浙江安吉、臨安一帶,一年四季都有筍可以吃。

那些筍的超級粉絲們,吃遍四季的筍,心裡有一條筍類的鄙視鏈?

那就是,石筍>小野竹筍>鞭筍>冬筍>毛筍。

毛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春筍。作為吃貨們鄙視鏈底端的食材,它肯定表示不服。其實也未必,就像那些以竹為生的山裡人所說的:「筍,講究鮮嫩,追著時間做的筍,恰到好處的,都是極品。」

而作為大眾食客來說,我們在菜場最多看到的就是春筍,冬筍,還有鞭筍。

鞭筍,又稱筍梢、筍鞭、邊筍 ,是指竹鞭的先端部分。它的生長期一般在5到6個月,夏秋兩季行鞭生長,等到大量孕筍後慢慢停止生長。到了冬季會萎縮脫落,不過之後在斷處還會長出新鞭。所以,要說吃鞭筍的季節,其實一年四季都可以。

到了10月中旬,就是開始吃冬筍的時候了。冬筍雖也是時令蔬菜,但它倒不用像春筍一樣追著時間跑。若貯藏得當,可以讓美味多留好一陣子。

冬筍的美味絲毫不遜色,我覺得最鮮的就是一盤塔菜冬筍

塔菜炒冬筍是地道的上海小菜。塔菜也就是北京人說的菊花菜,而上海人喜歡叫它塌棵菜,比較形象。

塔菜切開洗淨,剝好的冬筍先煮五六分鐘,撈起切薄片,熱鍋入油,大火爆炒塔菜至顏色變綠,在入冬筍片翻炒,調味出鍋。米道鮮來勿得了!

4 不止餐桌之美味,養生減肥皆具備

通常,只知筍乃餐桌上的鮮味,卻不清楚它還可用於食療。

《二十四孝》中有一則故事:相傳三國時期的江夏人,名叫孟宗。少年時父親亡故,母親病重。大夫叮囑需要鮮筍做湯,讓其母親喝。可那時正值寒冬,哪裡來的鮮筍。孟宗心急如焚,跑到後山的竹林裡,扶竹哭泣。未料,突然聽到土地裂開的聲音,一個個冬筍冒了出來。孟宗大喜,連忙採回去做湯,孟母喝了筍湯果真痊癒了。後來孟宗一路坦蕩,官至司空。

這幅《哭竹生筍圖》便有了「孝」的寓意,也暗示著筍的食療效果。

《本草綱目拾遺》裡有記載:「筍,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尤獨善於清化熱痰。」

據說古時,有小兒患麻疹時,給他喝嫩筍尖做的湯,這樣麻疹出透了,也提早痊癒了。

如今,還有一個令女孩們喜大普奔的效果,那就是減肥。因為竹筍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有助消化和排洩,現代醫學認為它是最理想的減肥食物之一。

但是,人們常說,吃筍會發,所有不可過量食用,這一點須切記。

5 寫在後面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不時不食」。孔子《論語》裡這四個字,飽含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萬物有自己的規律,食物也有屬於自己的時節。

當春雷叫醒大地,萬物復甦,筍也從泥土中醒來。趁著春光正好,記得烹調一盤筍,別錯過屬於這個季節的人間美味。

相關焦點

  • 除了筍燒肉,還可以筍燒雞,筍燒魚,你吃過嗎?
    你都嘗試過嗎?沒有的話,明天試試吧。我覺得燙火鍋最好吃,燒湯其次,最後才是炒著吃。記住簡單的一點,水燒開,先放鹽,茼蒿才不會變色,燒好滴了幾滴麻油。春筍燒雞:紅燒仔雞,很家常的一道菜了。今天突發奇想,想加點筍子一起燒。沒想到,味道非常好!筍子切片焯水,仔雞快燒好時,放進去。
  • 閒話鮮筍湯:箇中滋味,自做自品
    不料鮮筍湯讓我體味極美至鮮,真是意外的驚喜,大大的口福。我的老班長同學前線君上世紀末棄官南下廣東,潛心種植,先桔後筍,幾經坎坷,終於在果筍方面於種植、銷售保鮮、烹製以及品質提升都頗有建樹,儼然行業權威,果筍宗師!前線種筍成功後,我等朋輩都有口福了。每年5月到10月是果筍生長銷售期,正好填補了冬、春筍的空白。
  • 筍燒肉時,需要事先焯水嗎?牢記1點技巧,筍清脆鮮香肉香醇厚
    ,這便是春筍,春筍的口感脆嫩鮮香,非常適合搭配肉類烹飪,其中筍燒肉便是很經典的做法,將春筍搭配牛肉上鍋煮一煮,筍清脆鮮香肉醇厚味美,整道菜餚的口感都特別的豐富美味,每次我用這個方法做的菜都能得到家人的一致好評,家人特別喜歡吃,當然了做筍燒肉也有技巧,下面我便將做法詳細分享給大家。
  • 筍這樣處理,能最大程度封存鮮味,這是存於紹興人骨子裡的食材
    筍是竹子的初生嫩芽,一年四季皆有, 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是人們喜歡的美食之一。但惟以冬天採挖的「冬筍」,春天採挖的「春筍」品質最佳,立春後踩挖的春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美味爽口而被稱為「菜王」,又被譽為「山八珍」。
  • 紅樓美食談——火腿鮮筍湯
    賈府中只有老太太可為黛玉做主,然一直未提及此事,黛玉心裡著急,可也不能自己去跟老太太提,畢竟是姑娘家,作為封建時代的大家閨秀,婚姻之事怎能自己開口呢?然又總有金玉之說困擾著黛玉,為此,黛玉常與寶玉生氣,試探寶玉的心裡,每每茶飯不思,寢食難安,本就弱弱的身體更加不如從前,紫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慧紫娟情辭試莽玉」,她想出林家要接黛玉回蘇州的話來試探寶玉,寶玉因此犯了迷症,從而痴病大發。
  • 筍最美的吃法,燉一鍋醃篤鮮,稍稍嘗一口湯就鮮掉眉毛
    江南人對筍有著特殊的情懷,春日裡,是吃筍的好時節,雖然江南的菜市場一年四季都有筍供應,但遠不及這個季節的筍鮮嫩,中國人講究吃個時令。醃篤鮮屬於江南特色菜餚,也是各家各戶在這個季節都會做的家常菜。「醃」是指去年冬天醃製好的鹹肉,在這個季節剛剛曬出好滋味,「鮮」是指新鮮的肉類,「篤」是象聲詞,指小火慢煨的意思。
  • 饕餮蔬中第一珍臨安第五屆「百筍宴」完美謝幕
    「竹筍美食」  成為臨安的金字招牌  臨安是有名的竹子之鄉,幾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竹筍。受獨特的氣候條件與地理環境影響,臨安市出產的鮮竹筍,品質特好,其味特鮮。近年來,臨安的竹筍產業越做越大,不僅成為臨安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也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之一。
  • 僾尼人和筍醬的故事丨尋訪南糯山的水之源
    傣語中的「南」是水的意思,「糯」是「竹筍」的意思,合起來是「產美味筍醬的地方」,(《勐海縣地名志》第143頁。)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筍醬的故事很久以前,南糯山還沒有名字,哈尼人在此居住,山上茶林山下竹,竹海連綿起伏。雨水下地,春筍破土,婦女們於竹林之間,挖筍製作菜餚,多餘部分製成筍醬(一種竹筍醃製的鹹菜,酸辣鮮美,較為下飯)。
  • 盤點福建各地筍的做法 漳州幾個地方喜歡這樣做
    福建筍  冬天有冬筍,夏天有南靖的冰鎮綠筍,春天有閩東北的筍,這就是時鮮美食,也是專屬於福建的味道,常年在外,如果能吃到當季的食物,暖心的同時又暖胃。  南嶼筍絲製作於清康熙年間,是南嶼園裡前的一個黃姓筍農之妻不經意間製作出來的。黃妻為平潭漁區漁女。某年盛夏,黃母得了痢疾,拉瀉厲害,她幾次用香絲竹之筍煮熟之汁液,治癒了母親之病。此後福州沿海諸縣漁民便以海魚煮筍絲為上乘菜餚,款待賓客,後來又作為婚喪喜慶上桌的盤菜,還以東家用的筍絲量多與少來衡量酒席辦得好與壞。
  • 東錢湖百筍宴 筍的一百餘種做法你知道嗎?
    開幕式上,城楊村被正式授予浙江省3A景區村莊;千位村民聯名倡議:生態之美,從我做起。品筍宴,百味競鮮城楊禮堂。鄉村盛會很是火爆,編竹籃、跳竹舞,讀經典、練瑜咖,唱甬劇、奏鼓樂……這一系列的賞心悅事,都在開幕式後一一呈現。到了正午,筍燜雞、雙筍蝦仁、春筍溜魚片……數道與筍相關的珍饈擺滿桌頭,惹人垂涎。
  • 立夏,嚼過腳骨筍、吃過倭豆飯,@寧波人,鹹菜筍粒軟菜羹嘗過麼
    用勺子舀起一勺鹹菜筍粒軟菜羹,顧不上燙,送入口中,寧波人偏愛的鹹、鮮味道在口中迴蕩……5月5日,立夏。相比腳骨筍、鹹肉倭豆飯,被叫做「軟菜」的莙薘菜就像個「小透明」。殊不知,它本來也應該是立夏的「當家菜」之一。鹹菜筍粒軟菜羹,「賣相」平平,卻正符合寧波人偏愛的鹹、鮮口感。
  • 【家常便飯】春季三驕之筍、筍、筍
    竹筍比較難得~~~過去都是到亞特蘭大採購;偶爾有朋友去南卡朋友家挖些來分享;或者只能吃罐頭筍冰凍筍。移居我們這個小城的中國人漸多,也有人開發了竹林。今年便有朋友把挖來的春筍分了我許多:都切成滾刀塊~~~根部較老,準備用來做非正宗版的醃篤鮮;嫩的部分做紅燜筍:)
  • 老上海年味:水筍燒肉
    東家嘗嘗,有同樣喜氣洋洋的年味,西家吃吃,也有不一樣的私家味道融入其中,吃吃聊聊,幸福年味滿滿溢溢。 在春節前,上海人幾乎每家就開始烹製這道菜。水筍,並非竹筍、冬筍等同類品類,一般用的是福建永安筍乾。
  • 傾聽自然的心聲 武陵山森林公園挖筍吃筍走一波
    小編今年找重慶的旅遊類型的時候,真心很累,因為好少啊。往年這個時節各種類型各種線路一堆一堆的,愁的是不知道該推薦哪些。而2020年的春天則是愁,找不到去哪裡。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挖筍武陵山採筍節活動:99元/人,含武陵山森林公園門票+採筍節活動1次+
  • 面面俱到,筍意綿長—訪筍之味(大連)餐飲管理公司創始人汪小哲
    若以風味極佳的筍切絲作為佐料配以爽滑的麵條,便是赫赫有名的澆頭面。在大連就有一家善於製作竹筍面的餐館,這家餐館以特色竹筍面為主打,秘制竹筍具有鮮、嫩、脆、滑的特點,食於口中,鮮美無渣,配以潔白精細的麵條,佐以淡醬色的骨湯,幾顆碧綠蔥花,鮮美的竹筍與樸實的麵條相互映襯,不知不覺中便讓客人感受到了當地風味小吃的精、雅、細、巧。
  • 吃過肉,吃過筍,作為安徽人你吃過肉筍嗎?
    吾鄉在江淮之間,北臨淮河南依長江,山水匯吳楚之秀,風物集南北之長,尤多珍餚美饌,聊志數筆,以為饕餮客之談資。肉筍及筍肉竹生山野間,土壤肥沃且臨水通風處長得尤其茂秀。往年,人家器物多用竹木,一棵筍一竿竹,一竿竹等於一隻提籃數隻簸箕,竹筍是捨不得吃的。
  • 筍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這八種食物不能和筍一起吃
    但筍不能和豬小排一起吃,同食會影響鈣的吸收。7、鷓鴣肉明代醫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鷓鴣補五臟、益心力」、「一鴣頂九雞」之說,足見其營養、滋補、保健功效的神奇。雖然鷓鴣肉營養功效高,但竹筍與鷓鴣肉不可同食,同食令人腹脹。
  • 大廚教你這樣做,筍脆嫩鮮香,大小朋友都愛吃
    大廚教你這樣做,筍脆嫩鮮香,大小朋友都愛吃,好吃到停不下來。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妍妍媽媽的美食屋,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每當到了春天的時候,就有竹筍吃了。其實冬天也有竹筍,而冬筍大部分都用來做醃篤鮮。春筍的吃法就有兩種啦,一種是用鹽水直接煮著吃,還有一種是南方具有代表性的油燜春筍。那麼油燜春筍怎樣做才好吃呢?關鍵還在於這2點, 筍脆嫩鮮香,好吃停不下來。
  • 肉絲鞭筍毛豆:營養組合合理,味道還一級棒
    這就是需要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吃的種類多一些,這樣才能夠讓身體得到充足的營養補充。這就是很多人都說的膳食平衡。肉絲鞭筍毛豆這道菜就是屬於營養比較均衡的搭配方式,能夠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起到不錯的保養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還是非常的好。很多人在選擇食物的時候都是會首先想到味道是否出眾,但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食物的營養是否更加的全面,對自己的身體是否有利。
  • 看看古書裡記載的「五香面」和「八珍面」
    之前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位廚師在古代菜譜裡找到了一個醃鹹菜的方法,醃出的菜又脆又鮮,現在的技術都達不到,有日本的公司當時就出價100萬來買這個配方。這個故事我相信是真實的,因為我在古籍裡看到的很多東西,真的連我們現在的人都不了解,而為什麼好東西在傳承的路上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