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零花錢,最好使用這六個「絕招」,否則以後會花錢大手大腳

2020-09-05 雙魚媽咪

本文由原創,歡迎轉載分享,關注,獲取更多育兒新知識!

中國大部分的父母「談錢色變」,在他們的世界裡從不給孩子普及金錢知識,只是一味地控制孩子花錢。在這種背景下長大的孩子,從小缺乏對錢基本的概念,體驗不到父母賺錢的艱辛,容易在金錢的道路上走錯路,釀成悲劇。

今年疫情期間,不少孩子趁著上網課的間隙,拿著父母的手機打賞主播,充值遊戲,將父母辛苦積攢的血汗錢揮霍一空。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青少年已經成為網絡直播的「主力打賞」之一。

圖片來源於知乎

曾經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視頻,江蘇泰興的一位父親手持竹板,4分鐘內暴打兒子百餘下。原來孩子被打的原因是他偷偷花掉了家裡的7000元錢。

7000元錢對有錢人來說是九牛一毛,可對普通家庭來說,卻是筆巨款,可能要付出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勞動才能換得回。

教育家默爾克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沒有正確的金錢教育,孩子花錢的時候,哪裡想得到是父母辛苦賺回來的。

面對金錢,父母應及早地給孩子普及金錢知識,除了教育孩子錢應取之有道外,還應給孩子掌控金錢的權利。

金錢教育第一步:讓孩子知道錢是從哪兒來的

許多孩子對錢並沒有任何概念,加上如今掃碼支付方式的流行,更讓孩子體會不到錢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他們只知道買東西爸爸媽媽手機掃一掃就夠了,錢對他們來說,就是手機裡刷出來的。

所以,金錢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帶孩子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讓孩子明白,勞動才是創造金錢的唯一方式。錢都是通過父母付出的辛勤勞動換回來的,並不是樹上長出來,銀行卡裡取出來或者手機裡刷出來的。

金錢教育第二步:讓孩子知道錢的來之不易

《爸爸去哪兒》節目裡,鄒市明的兒子軒軒和媽媽冉瑩穎一起錄節目。調皮的軒軒將蛋糕和水混在了一起,被媽媽看到後,嚴厲地批評了一頓。其中冉瑩穎有一句話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水是用錢買來的,蛋糕也是用錢買來的,我們所有的食物都是用錢買來的。而錢卻是爸爸靠著辛苦一拳一拳打來的,浪費食物的行為是可惡的」。

對孩子來說,勞動賺錢究竟有多辛苦,買一樣東西需要用多少錢,這些錢需要付出多少勞動才能換來,他們心中毫無概念。

因此,在進行金錢教育時,我們應該讓孩子參與到勞動中來,用他力所能及的勞動換取等值的金錢。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懂得珍惜金錢,尊重父母以及他人的勞動。

金錢教育第三步:讓孩子自由支配零花錢

許多父母覺得只有孩子大了才需要用錢,孩子還小時,沒有足夠的掌控能力,就算給了零花錢,也容易亂花,還不如不給。

殊不知,這樣的思想不僅錯過了孩子財商培養的最佳時期,還容易造成孩子內心需求的缺乏。只要孩子有了社交需求後,他對錢也同時產生了需求。此時此刻,父母就應該及時給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零花錢了。

一、何時開始給孩子零花錢?

其實,關於何時給孩子零花錢,並沒有特別的規定和建議。孩子有社交需求後,父母就應該給孩子零花錢了。這個時間點基本上在孩子上學前後。

剛開始,孩子可能還對錢沒太多概念,不會100以內的加減法,只認識1元以上的錢,1元以下的紙幣和硬幣完全處於懵的狀態。但上了小學,開始學習加減法,到了二年級,又學習了紙幣。父母更應該有意識地去鍛鍊孩子管理零花錢的能力。

二、讓孩子管理零花錢的好處

1、讓孩子擁有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大多都是父母給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父母大多忙於生計,因此我們從父母那裡獲取的安全感也相對不足,以至於成年後都沒有富足感。無論賺多少錢都不會覺得滿足,自己也體會不到任何安全感。

這種匱乏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它像在我們的內心開了一個無底洞,無論多少錢和物質都填不滿。

不安於現在的生活狀況,追求的東西太多,以至於我們一輩子都在為「錢」而搏命。

孩子如今正是需求安全感的時候,讓孩子自己管理零花錢,他們並沒有錢多錢少的概念,這種富足感,會給他們帶來大大的滿足。沒事將錢拿出來數一數,瞬間感覺自己特別富有。

小時候被富足過的孩子,長大後才容易二次富足。

2、讓孩子擁有界限感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貪婪是人的本性,孩子也是如此。

當孩子上學後,我們每個星期給孩子5元零花錢,同時告訴孩子,再想要錢,也只能拿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不屬於自己的,一分一毫也不能動。

金錢的界限感一定要早日培養,讓孩子懂得從小節制,成年後才會擁有清晰的界限感,不至於過度追求利益而迷失了自己。

3、懂得節約和積累

在我們家,孩子剛拿到錢的頭兩天,都會自己帶錢出去,上小賣部買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5元錢往往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花個精光。

有一次,他看中一把特別好看的槍,需要50元才能買到。但他的零花錢早已被花得所剩無幾,根本不夠買回那把槍。

他開始試圖想各種辦法弄到錢,比如找我軟磨硬泡,找爺爺奶奶借錢等等。我告訴他:「想要買槍,還有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從現在開始積累」。從那以後,他開始控制自己的欲望,每周減少花錢的機會,終於攢夠了50元錢。

讓孩子學會節約和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的意志力還不夠,很容易攢到一半,被其他的稀奇物品給吸引住了目光。父母應在平時多注意磨練孩子的意志力,才能讓孩子學會將錢花在刀刃上。

4、讓孩子擁有掌控感

給孩子零花錢後,父母應該少幹預孩子的零花錢管理,將掌控權交給孩子。

剛開始,孩子大手大腳的習慣會讓不少父母頭疼不已,但父母仍要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只有經過一次次的浪費,孩子才會明白節約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掌控權,孩子有權利掌控他的金錢,我們也是如此。

面對孩子,我們僅需堅守住底線,不胡亂給孩子救場。錢既然給了他們,怎麼支配就全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5、讓孩子學會規劃

給孩子零花錢,並讓孩子對金錢負責,對自己所買的東西負責。錢該用在哪些地方,每個地方分配多少,裡面都有值得孩子學習的學問。因此,讓孩子自己管理零花錢,也給了孩子一次學習規劃的機會。

6、鍛鍊孩子的獨立性

錢對孩子來說是一門功課,對害羞的孩子來說,讓他獨立購買一次物品就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三、給零花錢的過程中,容易踩的幾個坑

孩子對零花錢的使用也是一段成長的過程,慢慢由最初的依賴,變成獨立控制自己的欲望。

父母如果決定給孩子零花錢,則要做到真正的「給」。如果給了孩子錢,又不真正屬於他,他也無法自由支配,那這就不要「給」了。

誤區一:將零花錢作為對孩子的懲罰或獎勵工具

生活中許多父母將零花錢作為讓孩子承擔家務或者好好學習的手段。如果孩子做了家務,他們就給零花錢作為獎勵。如果孩子不做家務,他們又會扣掉零花錢作為懲罰。

這種威脅式的給零花錢方式會讓孩子養成依賴心理,給錢就做事,不給錢就不做。

誤區二:這錢是我借給你的,以後你要還給我。

生活中有的父母還會跟孩子說:這錢我是借給你的,以後你要還給我。

如果父母經常跟孩子說這樣的話,會讓孩子產生內疚感,花錢時都帶著沉重的負擔。我在提前花父母的錢,以後我要加倍努力還給他們。

誤區三:給了錢,又幹涉孩子買這買那。

不少父母給了孩子零花錢,孩子卻又沒有自主支配的能力。想買個玩具,父母總是在背後幹涉,不許買這個,不許買那個。到最後,錢雖然在孩子手裡,他依然不能自由支配。最後還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為什麼我不能支配我的東西?

四、父母究竟該如何正確的給孩子零花錢?

1、定時定量給孩子零花錢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召開一次家庭會議,在會議中討論出一個如何給零花錢的方式。比如每周周幾,固定給孩子多少錢等等。

給孩子零花錢不能過於隨意,想給就給,想給多少就給多少。應該定時定量,尤其是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給固定金額的零花錢會讓他們更清楚地認識到時間和金錢的概念。

2、怎麼花要有規矩

孩子剛開始擁有零花錢時,畢竟心理還沒發育成熟,該買什麼,不該買什麼,做決定的能力還很差,有時候就會亂花錢。

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在家庭會議上討論出一套花錢的規矩,和孩子達成共識。比如有害的東西不要買,垃圾食品不要買,超過100元的花費和父母商量一下。100元以下單價的東西,由他自己做主。

3、鼓勵孩子為實現某個目標而儲蓄

當孩子有較大金額支出時,就是鼓勵孩子儲蓄的最好時機。比如孩子想要買一輛自行車,錢包裡的錢卻不夠時,父母可以趁此機會引導孩子為買自行車而攢一定的錢。

當孩子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買某樣東西時,他們會格外珍惜,尤為重視。

4、鼓勵孩子掙零花錢

鼓勵孩子掙錢的方式有很多,但父母首先要讓孩子弄清楚一個事情,那就是賺錢與義務是分開的。

每個人作為家庭成員之一,都有為這個家付出勞動的義務。身為孩子做一些簡單、必要的家務是他的義務,但不能拿來換取金錢。

如果是需要聘請外人完成的工作,比如洗車、擦鞋等簡單的事情,則可以讓孩子來承擔,父母付給孩子報酬。

等到孩子年齡再大一點,父母還可以鼓勵他們到外面去找工作。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做,賺取相應的零花錢,還能讓孩子提前感受到賺錢的不易。

5、養成記帳的好習慣

記帳是培養孩子管理金錢的最好方式。記帳的過程中,不僅鍛鍊孩子的計算能力,還能讓孩子清晰明了地看清自己的錢花在了哪些地方。促使孩子改進自己的花錢弊端,少買或不買不必要的東西。

6、鼓勵孩子多幫助他人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用一部分零花錢來表達自己的愛心,比如給孤兒院小朋友買一些文具用品,給孤寡老人買一些小禮物等。通過愛心教育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積極正面的作用。

7、培養孩子規劃金錢的能力

企業財務長、財經專家託尼.湯斯利夫婦們每周六都會給自己的兩個孩子每人1元錢,並教導他們學會金錢管理。

他們在孩子5歲生日時送給孩子三隻杯子,並分別命名為消費杯、儲蓄杯和愛心杯。

他們鼓勵孩子將70%的錢放入「消費杯」,20%的錢放入「儲蓄杯」,10%的錢放入「愛心杯」。

消費杯裡的錢用來購買日常所需要的物品和零食,由孩子自由支配。儲蓄杯裡的錢是儲蓄下來的錢,滿了後就鼓勵孩子將錢存入銀行,還能賺取利息。愛心杯裡的錢,孩子可以拿來幫助他人,通過奉獻愛心,讓孩子收穫到快樂。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您關注、評論、轉發、點讚和收藏,您的每一個小小動作都是對我的支持和鼓勵,幫助我在育兒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優質作品!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給3歲的孩子立規矩,最好使用這三個「絕招」,否則以後很難管教
    導讀:給3歲的孩子立規矩,最好使用這三個「絕招」,否則以後很難管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給3歲的孩子立規矩,最好使用這三個「絕招」,否則以後很難管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怎麼辦?教你幾招讓孩子改掉壞毛病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父母都很頭疼,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父母需要找對方法,去認真教育孩子,方可成功。給孩子零花錢的時間首先在孩子對零花錢提出要求的一開始,家長就應該給孩子一定數額的零花錢來支配,規定好零花錢的給予時間等。當然,有一些孩子花錢大手大腳,對錢沒有概念,總是每天讓家長買這買那的。
  •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怎麼辦呢?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向小孩提供的零花錢也在水漲船高。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小的時候,過的是窮苦的日子,不能讓孩子再受窮,於是無限度地溺愛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小的時候,還沒有建立起勞動和金錢的關係,自制力和計劃性又比較差,時間一長就不把錢當回事了,於是開始大手大腳的花錢。
  •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沒計劃,怎麼辦?5個方法讓孩子不「亂花錢」
    比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周一早上或者每個月1號給孩子發放零花錢,就不要輕易提前或者延後(特殊情況必須要有正當理由)。最後,給錢之後有監督。一些父母缺乏計劃,沒有管理意識,孩子要多少就給多少,花錢時也不給予指導,孩子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很容易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壞毛病。
  • 給3歲的孩子立規矩,最好使用這三個「絕招」,否則以後很難管教
    但是在孩子這個歲數,又不能對他太過縱容,否則耽誤了孩子的成長,以後只能後悔。所以早點給他立規矩還是有必要的。只是如何立規矩才能讓他乖乖聽話成為了一個問題。給3歲的孩子立規矩,使用這三個「絕招」簡單有效,否則以後會越來越不服管。
  • 孩子到一定年齡,父母就要大方給零花錢,否則娃容易沾染「惡習」
    要知道,孩子到一定年齡,父母就要大方給零花錢,否則娃容易沾染「惡習」。「偷錢」習慣,都是大人不給零花錢造成的,但大人不給零花錢,孩子又有非常想要的東西時,確實會像上面這位寶媽的兒子一樣偷偷拿大人的錢。說起理財意識,那些父母給零花錢晚,或者從小沒有零花錢的孩子,長大一旦有了可支配的錢,就會有點「暴發戶心態」,花錢大手大腳。
  •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消費不理智,巧用3招,給孩子樹立健康金錢觀
    就這樣,孩子的消費欲望越來越強,後面甚至發展成了一天會花上百塊的情況。可即使這樣,夫妻倆也沒有管束孩子,只是工作更加賣力,想要掙錢的步伐努力跟上孩子花錢的步伐。其實,孩子花錢大手大腳1,家長的表率沒做好俗話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什麼樣的家長往往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家長的一些行為習慣等等都會被孩子模仿或是學習了去。
  • 孩子的零花錢到底給不給?孩子正確使用,還能養成好習慣
    所以說家長控制孩子的零花錢,就能控制孩子一些亂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嗎?所以家長小時候要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零花錢嗎,教會孩子如何用錢,正確的使用金錢。第一個方法:每星期固定零花錢家長每星期給孩子固定十元錢零花錢,錢花完了就沒有了。這樣可以鍛鍊孩子合理花錢能力,這樣孩子的每一分錢都會花的仔細,不然每個星期剛開始孩子就沒有零錢了。面對朋友可以花錢買東西,孩子也會漸漸的學會怎麼利用金錢。
  •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越滿足卻越不知足,怎麼辦?
    因為想著以前自己小時候的日子苦,緊衣縮食的,就想給孩子最好的。衣服、鞋子都儘量給孩子買品牌的,讓孩子穿得漂漂亮亮的。可是現在孩子卻不僅衣服鞋子都要名牌,不是名牌的不穿,甚至連書包也要指定的牌子。娟子感覺到自己對孩子物質上的縱容可能寵壞了孩子,就試著拒絕了他幾次,想要改掉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可沒想到孩子竟然開始偷錢了……看到這,是不是覺得有些心痛?
  • 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這樣做教會孩子理財。
    案例一凱凱爸爸覺得自己的童年太苦太寒磣,總是羨慕別的孩子有零食、有新衣服,下定決心不能苦了孩子。凱凱上二年級開始給零花錢,每周10元,孩子大手大腳,經常兩天就花完了,回來接著要,後來加到每周20元,還是不夠花。後來老師反映孩子的成績下降了,上課也不認真,在爸爸的逼問下才知道凱凱的零花錢都用來去遊戲廳打遊戲了,爸爸很後悔,覺得不該給孩子零花錢,害了孩子。
  •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父母就該給零花錢,給晚了有這些麻煩
    以零用錢這事為例。許多在成年後花錢大手大腳的人,都是從小就沒有零花錢的孩子,一直沒有學會如何花錢。此時,父母不需要給孩子零用錢。但是6歲以後,孩子已經上小學了。這個時候,他們已經知道錢了,知道錢可以用來買東西了,也有了使用需求。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父母必須定期給他們零用錢。父母別認為孩子不需要錢。有時他們只是沒有零用錢,所以不能使用。
  • 別忽略這件事,否則「小錢」也會影響孩子的格局
    媽媽問他付錢了沒有,嗯哼一臉疑惑地問「這需要付錢的嗎?」霍思燕告訴他不能白拿別人東西,下一刻嗯哼就把身上所有的錢給服務員了,覺得不夠又給人家一張,而餅乾只要六塊,看得大力一臉懵逼。這是相當沒有金錢的觀念了,同時也充分暴露了霍思燕對嗯哼金錢教育的缺乏。
  • 當孩子要錢時,家長不要說這3句話,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導讀隨著現在家庭條件越來越好,家長會滿足孩子各種各樣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在上學的孩子,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虧」到,會給他們定額的零花錢,不過,孩子對錢的概念比較模糊,會花沒,這種時候便會再次找家長來索取,如果家長沒有處理好,可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金錢觀,嚴重的情況還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 零花錢用來買禮物給老師的孩子,後來做了領導
    孩子的理財能力能從零花錢上看出來,從小有沒有理財意識,關係到長大後有沒有持家能力;生活作風是大手大腳,還是生活節儉;志趣愛好可以從零花錢上看出來,以後有多大的出息?所以家長應該多加關注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學生零花錢的產要用途:小學生零花錢主要用來做5件事,家長認為1件不可取,1件要視情況,3件值得肯定。
  • 孩子想要零花錢,父母到底給不給?一個決定或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當我們開始建立一個新家庭的時候,如何養育孩子就成了重中之重。小的時候,要擔心TA的吃穿睡眠、身體成長,到了稍微大一些了,又有新的問題需要面對。這其中,很多家長都被孩子要過零花錢。要知道孩子在剛成年的時候是無法像TA的父母那樣一下子賺那麼多錢的,此時TA自己擁有的錢就無法負擔自己的消費,這會讓TA的內心產生挫敗感,讓孩子從內心覺得自己無法超越他們的父母。同時,這種花錢方式也會影響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 有些小學生的零用錢高達上千元,花錢無度。小學生該不該有零花錢
    處理完了這件事後,在班上做個小調查,發現現在絕大多數的孩子是有零花錢的,最高的一個孩子的標準是一天50,一個月高達上千元。大部分是一天10塊的標準,當然,也有一分錢都沒有的。小學階段確實由於學生的年齡偏小,心智不成熟,無法合理地支配自己金錢。關於小學給不給零用錢的爭議也挺大的。
  • 李玫瑾老師支招:孩子的「零花錢」怎麼給才得當
    首先,零花錢應該給,在小朋友上小學的時候就可以給。怎麼給?跟孩子一起制定零花錢制度,一周給一次,一次給多少,用完不再重複給,固定時間,固定金額,並且固定人員給。金額不建議給太多,小朋友放學後需要乘公交車、買個水等等,這些需要少量零花錢。
  •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消費不理智,巧用5招,給孩子樹立健康金錢觀
    因此,養成了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消費欲望與日俱增,金額也越來越大,沒有節制的習慣。如何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讓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擁有一個幸福的財富人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孩子的財商。1、弄清楚錢的來源在孩子懂事之後,我們就要告訴孩子錢是如何來的。父母可以帶孩子進行一些跳蚤市場的交易活動,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努力,知道賺錢的辛苦和不易,這樣他們才能體會到金錢的來之不易,理解父母賺錢的不容易,這樣他們自然不會亂花錢啦。
  • 給予充分的財富,不如從小培養孩子財商,從「零花錢管理」開始
    家長關於孩子&34;存在的3大誤區1、 通過減少孩子的零花錢來避免孩子亂花錢很多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會出現亂花錢的現象,所以他們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選擇在根源處斷掉孩子與金錢的聯繫。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孩子使用金錢的機會,而且這也是治標不治本,畢竟孩子以後還是會接觸金錢的。
  • 幾歲該給孩子零花錢?給晚了容易「偷錢」,給早了成「啃老族」
    「啃老族」小李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兩人婚後生有一個兒子,四個老人都特別寵孩子。「偷錢」,給早了孩子又容易養成大手大腳的「啃老族」。,父母可以給孩子一部分零花錢,但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按需給,給多了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給少了孩子又會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