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凡例的重要性

2021-02-19 譜親文化
編修家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凡例的制定。凡例的重要性和作用,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凡例。
凡例之於家譜就如法律之於國家,對整個家譜編修的過程有至關重要的指導和作用。凡例的主要內容是記述家譜編修的原則、準則;規定家譜的收錄範圍;規定家譜的世繫結構特點;規定家譜著錄規則、分類緣由、適用範圍、入譜標準及其他任何可遵循的原則。凡例就是家譜編修必須遵循的法律,有了凡例家譜編修才有據可依。

有些家族的家譜好像沒有凡例。對於這些家族來說,可能會把凡例作為譜序或序例的一部分,並不獨立成章,但還是需要說清家譜編修的相關準則。不然編修家譜的過程中,肯定是一頭霧水。

老譜序如何處理?世系圖採用什麼結構?材料來源限定範圍有哪些?入譜標準有哪些?女性能不能入譜?入贅、領養、過繼等怎麼記錄?經費如何籌集管理?哪些遺留問題尚未解決?等等這些修譜過程中最接地氣、最實際的問題都可以試圖從凡例中尋找答案,可以說凡例就是閱讀家譜的快速指南,方便閱讀者快捷讀譜、查譜、用譜。

編寫凡例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凡例的用字造句力求精煉,字數不多,但是切合實際,條理分明。

②凡例可做為譜序的一部分,也可獨立成章。但是與譜序合在一起時,凡例作為家譜之法律,無需太多贅述。

③凡例並不是不可變動的,時代在進步,家譜編修也在遇到各種各樣的新情況,所以凡例應與時俱進,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得編修家譜。但也不可以朝令夕改,權威性還是得有的。

河南省譜親文化公司珍藏有全國各地明清時期的史志資料兩萬多卷,珍藏有全國各地老家譜兩萬多卷,明清科考錄一萬多卷,各種碑刻拓片四萬多張,都會免費提供。

修譜熱線13137121408同微信

相關焦點

  • 家譜凡例的意義與內容
    歷代編修家譜都同時有序言、凡例,也有序言和凡例合在一起的,稱序例。凡例是編纂家譜必須遵循的準則,具有「法」的性質,對偏修家譜具有重要的意義,表現在:(1)凡例是編修家譜的綱領和規則一部家譜內容龐雜,又出自眾人之手,譜書要成為一部內容和形式統一的有機整體,如出一人之手,編修譜書就得有編修人員共同遵守的規則。
  • 盧照亮:淺談家譜序文和凡例的撰寫
    在序文中,可簡介組織領導、主編選擇、資料搜集,修譜經過,經費管理,方法步驟等,從而圓滿完成家譜編修任務,使讀者加深對家譜編修的艱辛和重要性的理解。也有的家譜把編修始末單獨成文或在後記中作以提示。一篇好的序文,必須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文字表達的深厚功底。在序文撰寫中,力戒語言空洞,言之無物,以及濃重的宣傳色彩。嚴禁文言文(除引用者外)和白話文混用,提倡使用現代漢語語體文。
  • 如何寫家譜「凡例」
    家譜「凡例」是「家譜行為」的「準則」、「尺度」、「規範」,是家譜譜書不可缺少的部分;換言之,沒有「凡例」就沒有辦法修編家譜。
  • 族譜、家譜凡例的撰寫方法
    百家姓有百家譜,家譜多了,各家家譜之間的凡例也必然有所不同。可萬變不離其宗,今天小編便以實際凡例為大家講解一下撰寫凡例的主要內容:雖然在譜書封面可以直接看到譜名,但在這裡可以介紹一下譜名擬定規則(如通譜、統譜和一般家譜譜名各有不同)家譜的命名方法 家譜命名通常是在家譜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堂號、幾修、原籍等 。
  • 「家譜文化」族譜、家譜凡例的撰寫方法
    百家姓有百家譜,家譜多了,各家家譜之間的凡例也必然有所不同。
  • 家譜凡例的撰寫方法
    雖然在譜書封面可以直接看到譜名,但在這裡可以介紹一下譜名擬定規則(如通譜、統譜和一般家譜譜名各有不同)家譜的命名方法 家譜命名通常是在家譜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命名方法:① 地名+姓氏+幾修  範例:《金鏗黃氏三修家譜》② 地名+姓氏+堂號  範例:《黃山黃氏敦睦堂支譜》③ 地名+姓氏     範例:《江蘇裴塔裴氏宗譜》④ 幾修+姓氏     範例:《六修黃氏家譜》⑤ 姓氏+堂號+幾修
  • 為什麼修家譜要有凡例?看完你就懂了!
    家譜,是中國人的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現今中國人最缺少的文化內涵和厚重底蘊。 現今修譜,因為對傳統知識缺乏認識,再加上老譜的內容雜亂無章,導致現今修譜人,即使家族有老譜存在,卻因為不懂其內容,而導致修譜寸步難行。究其根本,就是因為缺少了家譜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凡例。
  • 現代姓氏新修家譜凡例的意義與內容
    歷代編修家譜都同時有序言、凡例,也有序言和凡例合在一起的,稱序例。凡例是編纂家譜必須遵循的準則,具有「法」的性質,對偏修家譜具有重要的意義,表現在:(1)凡例是編修家譜的綱領和規則一部家譜內容龐雜,又出自眾人之手,譜書要成為一部內容和形式統一的有機整體,如出一人之手,編修譜書就得有編修人員共同遵守的規則。
  • 中國家譜體例概說(二) 譜序 宗譜凡例
    至於家譜中個別譜序真偽的問題,我們也不必苛求於前人,按中國家譜"信以傳信,疑似傳疑"的編修原則,似應該以寬容的態度對待此類問題,因為這畢竟是傳統的中國家譜文化中一個可以理解的現象。六、凡例   宗譜凡例    凡例,又稱譜例、規條、例言等,主要闡述纂修家譜的原則、體例和內容,在家譜中居有重要位置,一般在譜序前,或譜序後,即刊凡例。
  • 新家譜的體例
    家譜在初創時期,只有單一的世系和人名,經過魏晉南北朝、隋唐兩個高峰期後,到宋代,家譜體例基本定型,就是「蘇歐體例」,到明清時期,進入成熟期,家譜體例更加完善。對舊家譜中的序、凡例、姓氏源考、世系、人物傳、字輩譜。家訓族規、祠堂、墳墓、附錄應繼承下來。同時,應增加家族發展史述略,居住地地情、大事記、統計表、專記、補修等新形式,使新體例創新發展,在實踐中創建新體例。2.新家譜體裁體裁是家譜編寫的文體形式。
  • 家譜格式
    【2】譜序稍具規模的家譜,卷首一定會有一篇至幾篇譜序,包括新序、舊序等關於本族的記述。【3】譜例又稱凡例,主要是闡述家譜的纂修原則和體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譜在每一次續修時都會訂出若干條適合社會潮流與需要的規則,以作為修譜時所要遵循的原則。
  • 家譜體例
    家譜體例明代中後期是中國家譜體例演變與內容更新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體例的變化與內容豐富是此前譜牒所少有的。正德元年所纂《餘氏會通譜》內容包括新舊序、跋、辨、圖、外傳、外紀圖、世系圖、塋域圖、卷末跋、後序。
  • 孫氏家譜、孫氏族譜、孫氏家譜文獻目錄
    孫氏家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孫氏家譜。《新唐書·經籍志》載有南朝賈希鏡所著的《孫氏譜記》15卷,也許是能夠見其名的最早的以「譜」命名的孫氏家譜。唐宋兩代孫姓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家譜文獻。     自宋元以後,平民家族修譜之風開始盛行,至明清時期達到高峰。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孫氏族譜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編修的。
  • 家譜如何製作?怎麼排?五步搞定!
    家譜是中華民族三大歷史文獻之一,還是家族傳承的載體,是中華民族不得缺失的文化傳承。隨著九十年代的戰亂,大量的家譜文獻丟失、遺棄,甚至被燒毀,讓家譜文化受到嚴重的衝擊。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改革開放以來,海外華僑陸續回國尋根,促進了國內家譜文化的再次興起,讓更多人再次聽到了家譜二字,也重新燃起了修譜之心。但光有修譜之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強大的耐心和毅力,不怕困難的決心和一定的家譜知識儲備,才能完成修譜這項大工程。家譜是記載家族世系成員信息和家族名人傳記的書籍,但家譜到底應該怎麼排呢?
  • 周氏家族和那本「穿越時空」的家譜
    《編次目錄》已殘缺不全,尚可辨認的《目錄》按新序、凡例、目錄、原序、誥敕、遺像、居址世考、官銜科名……世系、世傳順序排列。《凡例》有兩篇,一篇與道光甲申(1824)版霞嶠《周氏家譜》內的《凡例》內容完全相同;另一篇名《宗譜凡例》,已殘缺不全,但後世家譜有全文收錄。從其中「譜內書歡谷大房者,誌其地也。蓋周之氏於歡谷者有六:如西翁、大房、螺溪、溪下、下周同祖而各處。
  • 陳氏家譜怎麼看,學會這些就行了!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傳家風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展 家譜是記載了一整個家族從古至今的繁衍以及人事物,在古代更是有名的權貴家族才擁有記載的權利,平民大多沒有這樣的記載,你家是否有本家譜呢?
  • 講一講家譜的重要性
    家譜的歷史淵源關於家譜的起源問題,歷來就有幾種說法:一說起源於周代,一說起源於戰國秦漢時期,一說起源於宋代,更有一說起源於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譜甚至更以前的口頭家譜和結繩家譜。根據歷代文獻記載和本世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證,中國家譜起源於商、周時期。
  • 恭喜齊氏家譜被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
    家譜的收藏方式,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早在宋朝以前, 家譜就有著官藏和私藏,因為宋代以前的家譜所代表很大的政治權利,民間家譜修好後要繳送一份到官府收藏。但宋朝以後,民間修譜逐漸盛行,但私藏和官藏之分依舊存在,並一直持續到現在。
  • 家譜的格式
    所謂家譜的格式,就是指家譜的編寫體例,即如何合理地將家譜所記載的內容按照一定的方式排例起來,以充分表現自身特點。
  • 山西洪洞縣姓氏及家譜一覽,祖籍洪洞的有福了,抓緊收藏
    此大姓皆省略……縣境家譜狀況:【薄村十甲王氏族譜】清嘉慶元年修,嘉慶二年刊印,由潞州楊汝舟作序。王氏十三世孫錕作修譜匯略。原編於順治元年,有十世孫家翰撰,重修於康熙四十七年,由十一世孫肅撰。全譜共分27卷,記載王氏至十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