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詞。
「內捲化」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就好比看電影,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第二排的人先站起來看了,被他擋住的人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大家都不得不站起來看電影,只有第一排的人坐著。
本來大家都是工作8小時,有人開始加班,最後逼得所有人都加班,所有人掙得還是那點錢,但是老闆的3系換5系了。
學習越來越累?——熬夜內捲化
在早幾年大家幾乎沒有熬夜畫畫的,到點上課到點下課,最多畫到10點半就全部回去睡覺了。從第一個熬夜通宵畫畫得到了進步的學生開始,整個班的學生開始慢慢接受熬夜,11點、12點。慢慢的全校就形成了風氣,都在熬夜。沒幾天其他畫室的老師知道了這樣的情況,就開始要求自己學校的學生熬夜。現在到了聯考考前很多寢室都已經開啟了通宵畫畫的狀態,畫室變成了「不夜城」。
到頭來都在熬夜,白天還是回到解放前進步的都差不多,名次也得不到提升。反而影響到了第二天的學習狀態,上課沒精神、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生病等各類情況。感冒、發燒、腸胃炎等各類病情都隨之而來,不如白天好好學晚上好好睡,偶爾加個班。
熬夜內圈化直接影響的就是各位學生的身體狀況,每天早上9點-晚上10點,連續長達13小時的靜坐繪畫,每天走路步數不過百的大有人在,這些讓很多同學的身體已經逐漸吃不消,再加上熬夜、通宵,身體出現日益消瘦屬於正常現象。
收費越來越貴?——班級內捲化
在以前的畫室,各班級命名叫(一)班、(二)班所有老師平均分配,現在畫室班級命名叫「衝刺班」、「高手班」、「央清班」、「校長班」等。以前的畫室主教是這些老師,現在還是這些老師。所有老師都從普通老師搖身一變,成為了「專家」老師及各類名師、校長。連校長的稱呼都變多了,以前我們理解的校長是創辦、管理整所學校的人。現在的校長有「基礎部校長」、「素描校長」、「速寫校長」、「色彩校長」、「教學校長」、「名譽校長」等等多達十幾個不同的校長稱謂。
現在的普通老師幾乎清一色的都是才畢業不久或從還未畢業(實習)的學生。這些老師和已經有幾年教學經驗的老師一對比就能形成明顯差異,於是乎就出現了「名師班」、「校長班」收費可以更高了。
為了突出差異化,各學校組織分班考試。將所有在分班考試中考的比較好的全部集中在一個班級裡。這樣對比就更為強烈了,整個學校所有的好成績近乎全部來自於這幾個班級。讓所有人都有了一個概念似乎是進了這幾個班,專業就能考的很好。緊接著大家都紛紛交費,畢竟不多交錢教你的老師可能他自己本身就還只是個學生。
讓不同的班出現差異,除了老師分配、學生統一安排之外還一個「神操作」。在「校長班」的學生,老師管理不但更為嚴格,作業、示範及教學用具均高於普通班級。很多普通班,老師處在一種「放飛」的狀態。學生想畫就畫,範畫想看就看,作業想交就交。
大畫室從這三個方面來讓學生產生差異化,收費也就能一年比一年高。甚至出現了幾家畫室不看學費光特訓費就高達8-15萬。普通班於是就越開越少「精英班」、「高手班」越來越多。普通班的老師沒了普通班又新增的「高手班」,那麼這些「普通班」的老師自然而然的就升級到了「高手班」。最終家長花了更多的錢,孩子受到的教育還是一樣。
從而形成了內捲化效應,等到所有家長都願意繳8-15萬讓孩子都進「校長班」時,必然就又會出現更高收費的班級比如「保送班」、「實驗班」等又可以把收費再次提高,只不過老師依舊還是那幾個老師。
形成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升學也在內圈化。
升學—內圈化
美術生上大學給所有人的感覺都是比文化生更簡單,大家靠文化想走清華北大至少文化分需要達到650(文科),通過美術上清華大學僅需500來分,降150分能錄到清華,這仿佛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一般。
在早些年,學美術的同學近乎清一色文化分都不高,考不到260分的同學一抓一大把,但大多都是比較喜歡美術的。現在隨著大家都覺得美術是捷徑後,文化分500分、600分的許多同學開始紛紛轉向美術也不管自己喜歡不喜歡美術了都只覺得這條「捷徑」必須走。
這裡也又出了一個「神操作」,畫室為了提高錄取率首先對文化成績比較好的同學開出各類優惠。其次所有學生在進入畫室(基礎部)或剛進入畫室初期階段都是非常「幸福」的。
主要體現在畫畫自由、上課自由、偶爾還有寫生燒烤等活動(遊玩),問家長要零花錢的理由也多了一個買畫材,還不需要像舞蹈一樣拉韌帶(疼)或者像音樂開嗓。這些「自由」和死板的文化對比一下,顯然美術對大多數學生來說誘惑更大。家長看的自己的孩子喜歡美術,覺得也花不了多少錢(集訓初次收費一般在2萬-3萬)又能降文化分錄取個好大學。老師再配合一下,說孩子有天賦,或者試卷評個高分家長就更深信不疑了。殊不知後面的「坑」一個接一個,如同秋後落葉。
等到中後期,集訓正式開始。各個苦不堪言,很多同學同學慢慢的開始看不到希望自我放棄,只能苦苦掙扎,對於後面還想學美術的人開始勸退。
這樣的一個捷徑,誰又想放棄呢。畢竟一句「你現在文化能考500分,學美術是可以上清華的」。這句話誰能不心動?
學不死就往死裡學,內圈化的嚴重讓現在家長口袋掏空,學生苦不堪言,畫室(培訓機構)賺的盆滿缽滿。
我們不能阻止學生朝更好的目標衝刺,僅以此篇希望各位考生量力而行。不要消耗自己的身體換取成績。
學校不會給你說,每天有多少人生病。
我曾經在的一個學校,當時裡面有600來人,每天能送5-6個學生去醫院,最多的時候一天20多個。甚至和一個診所籤訂了合作協議。其中有幾個同學為了畫畫廢寢忘食,得了厭食症、腸胃炎,最終沒辦法只能回家療養,看病耽誤的時間不如換成平時的好好休息。